登陆注册
4319700000014

第14章 狮子或跳蚤(6)

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秘密出走。这一年,他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经常高烧并且呼吸不畅。这一天,他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醒来了,醒来后,心情异常恶劣,他终于决定离开家庭。五点钟,他带着私人医生,坐着马车消失在黑暗之中。他决定去沙马尔系诺修道院住一段日子。对托尔斯泰来说,这次出走具有象征意义,他终于舍弃了世俗的生活,他像是走在奔向天国的路上。是的,十天以后,托尔斯泰死于这次出走的途中,进入天国。

自1881年始,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这种危机源于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莫斯科希特罗夫市场的夜店,他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挨饿、挨冻、受辱,这一切让他感到痛苦。他觉得他再也不能坦然面对自己或别人的奢华的客厅、美肴、轻便马车、剧院、俱乐部了。他无法找到借口为自己的生活开脱,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十分可耻。到1884年,托尔斯泰越来越反感莫斯科的社交生活,独自“逃”回乡下,过起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他辞退了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仆人和厨师,自己劈柴,并向皮匠学习缝制靴子……他已不能忍受别人为他服务的生活,他尝试着为别人服务,然而要为别人服务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把自己服务好。同时他开始考虑把自己的财产送给农民。

托尔斯泰对现实的观察和反思让他走上了一条社会改造和精神的探险之路。他已经可能是这个世上最为伟大的作家,但他认为“写小说既愚蠢又令人羞愧”,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托尔斯泰有一种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感。既然这人世间充满了悲剧,人是如此堕落,到处都是黑暗,那他就有责任给这世界找到一条正确之道。他花了大量时间思考,并把思考写成文章。这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将这人世间变成神圣的基督王国”。当然,他从不相信任何教义,而是真诚地按照生命的意义去思考和说话。这些思考后来被概括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的要点是:一、把社会改造成没有土地私有制的天堂。因此,托尔斯泰是比较同情马克思主义者的,其间的不同在于托尔斯泰不主张暴力,而是用“爱”去达成这个目标。二、关于“爱”观念,当然来自《圣经》,但托尔斯泰的“上帝”不是用来祈祷的,认为向上帝祈拜是“最严重的渎神行为”。这种“爱”更加来自人间,来自内心深处。他因此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是上帝,像上帝那样爱他人,这样人和人之间就可以在“黑暗中紧紧偎依”。三、他主张禁欲,认为性是万恶之源。

关于性,在托尔斯泰身上呈现出奇怪的爱好和道德上的苛求。在青年时期,托尔斯泰性欲旺盛,生活放纵。他经常光顾妓院,除了妓女,他还追逐高加索姑娘、吉卜赛女郎、当地少女以及可以得到的俄罗斯乡村女人。他因此得了严重的性病,被逼接受治疗。“性病是治好了,但水银的副作用让我遭受到说不出的痛苦。”奇怪的是,一方面托尔斯泰被色欲搅得片刻不得安宁,像一个色情狂一样地猎艳,另一方面,他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审判,认为自己十分可耻。

托尔斯泰的思想迅速传播,他的身边出现了大批追随者。他看上去像是一个先知,带着他的门徒到处传道。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雅斯纳亚·波利亚纳已经变成了一个圣地。各种各样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寻求托尔斯泰的指导、帮助,恢复信心。这时的托尔斯泰几乎扮演着家长和救世主的角色。托尔斯泰随口说出的话被当做圣经被追随者记录下来。托尔斯泰对这个时期非常看重。他最爱听的话是:“他现在所干的事是比他全部二十三卷着作重要得多的伟业。”

托尔斯泰的思考及对财产的态度令贵族阶层恐慌。他的行为和思想使贵族阶层的一切变得不那么理所应当,这可能动摇这个帝国的社会及经济基础。有人开始攻击托尔斯泰是一个颠覆现政权的危险分子。沙皇甚至接到了要惩办托尔斯泰的御状。聪明的沙皇下令不许动托尔斯泰,他说:

“我无意使他成为一个殉道者而给我招来普遍的愤恨。”

但托尔斯泰对上帝的看法触犯了东正教会,东正教会因为托尔斯泰的“异端邪说”而把他开除出了教籍。

由于托尔斯泰的转变,托尔斯泰和索菲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托尔斯泰因此疏远夫人。由于托尔斯泰对性生活的厌恶,他决定同索菲亚分居。这给索菲亚莫大的不安全感。他们之间经常争吵。有时候仅仅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就闹得鸡犬不宁。当然,更重要的是托尔斯泰看上去已经对世俗生活不感兴趣,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圣徒,并且具有某些古怪的原则。托尔斯泰的举动越来越不为索菲亚及家人理解。家庭时刻处在戏剧性的夸张的争吵之中。索菲亚为此曾几次试图自杀,一次还打算卧轨而死。到后来,索菲亚几乎精神崩溃。

托尔斯泰和索菲亚的矛盾一开始就种下了。托尔斯泰在三十八岁那年娶了十八岁美貌绝伦且纯洁的索菲亚。在单纯的索菲亚面前,托尔斯泰觉得自己十分污秽,为了表明自己对索菲亚的爱及痛改前非的决心,托尔斯泰把所有的日记交给了索菲亚。当读到托尔斯泰年轻时的荒唐勾当时,单纯的索菲亚简直不敢相信。她大哭一场。托尔斯泰的高大形象几乎在那一刻毁掉了。当然日子要过下去。

从世俗意义上来说,索菲亚有很多美德。托尔斯泰对自己的财产失去兴趣后,经营家产的重担都落在了索菲亚的身上。她替托尔斯泰生了五个孩子,把托尔斯泰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事实上,托尔斯泰晚年虽然越来越不能忍受索菲亚,只要见到她,他就心烦,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索菲亚是一位好妻子。“尽管我的过去是肮脏和不道德的,你却和我一起生活了近五十年,你爱我,为我生育、抚养、教育孩子,照顾我,没有屈服于任何一个像你这样充满活力、健康美丽的女人很容易被征服的那些诱惑,纯正地生活过来了,这使我不敢对你有任何责备……”

信仰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于心灵的满足之中。托尔斯泰晚年的时候特别容易感动,动不动就会流泪。当他的儿子看不惯他的作为,骂他神经病的时候,他不发火,只是泪流满面,以此表明自己原谅他的鲁莽。他经常说基督的伟大就在于他受难,在于他逆来顺受。“有人打你左脸,你就把右脸也转过去。”托尔斯泰的感动有时候是建立在自己的受苦之上的。托尔斯泰在1886年,曾徒步去奥普京修道院,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农夫,穿着粗布大衣,像一个苦行僧一样生活。他一路感动。这种感动也许是因为想到自己这样一个老爷,也在一路受苦,就有一种来自信仰的自我满足。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受难-快乐”模式,或“受虐-快感”模式。在宗教上有一种鞭笞自己的肉体而产生心灵满足感的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受难-快乐”模式。托尔斯泰这一时期确有一种自比基督的潜在雄心。事实上,他宽大的骨架,他的脸形及眼神和基督确有几分相似。

现在,他已经厌烦了索菲亚包围着他的庸俗而腐朽的生活,他正在离家出走的路上。托尔斯泰内心的感动到达顶点。他觉得他正在接受神的考验。他知道他活着的时日不多了,但他认为他最后的一个月比他长长的一生都要重要。他拒绝坐上等车厢,他和私人医生坐在又冷又大的简陋的三等车厢里。车厢里脏而臭,到处都是垃圾。当火车停在阿斯塔波沃车站时,附近的农民听说托尔斯泰在火车上,纷纷赶来,要见托尔斯泰。后来,考虑到托尔斯泰的身体,他们派代表上火车见托尔斯泰。寒冷的车厢使托尔斯泰的病情恶化,当夜,他发起了高烧。他不得不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下车。由于当地没有旅馆,托尔斯泰被安排在车站站长的卧室里。

托尔斯泰病重的消息迅速从这个小站传遍了全世界,阿斯塔波沃成了全世界关注的中心,成批的记者聚集到了这里,读者的慰问电雪片一样从世界各地飞向小站。家人也都赶来了,但托尔斯泰拒绝见索菲亚。可怜的索菲亚,在听到托尔斯泰出走的消息后,吓得跌倒在冬季寒冷的水池里。但托尔斯泰不愿见她。

六位医生轮流照顾他。这令托尔斯泰反感。他说:“世上不只有列夫·托尔斯泰一人,还有别的病人需要照顾。”

他感到自己快死了。他昏迷了过去。他开始说胡话。他临死前唯一的念头就是逃离。他说:“赶紧逃走,赶紧逃走……我要出去找一个地方,好让谁都找不到我。让我安静一点。”他昏过去后,索菲亚来到了他的身边。

这时候,在遥远的莫斯科,东正教会正在讨论是否恢复托尔斯泰教籍的问题。讨论的结果是:不同意恢复。他们派人前去看望托尔斯泰,希望托尔斯泰临终前放弃他的“异端邪说”,那样的话,可以得到来自教长的临终祝福。当然,他们的这个目的并没有达成。

他的儿子,谢盖尔,记录了他临终时说的几句话:“真理……我很爱……大家……”真理,这里有特殊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上帝之道,世界之善,或爱本身。

托尔斯泰的遗体放入了灵柩,由农民抬着,准备安葬在雅斯纳亚·波利亚纳。一路上,有成千上万的送殡的民众护送,队伍长达数公里。当局怕民众闹事,出动持枪的宪兵维持秩序。当托尔斯泰下葬时,有人高喊:“警察,跪下。”宪兵们于是都跪下了。

托尔斯泰走了。世界并没有按他的学说演进。他晚年的行为,可能有些走火入魔,但在他那里却是十分的真诚。托尔斯泰是一个身心俱佳的人,正是在这一点上,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进而成为他作品的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这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创造了无数光辉灿烂的人物,他的作品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具有了永恒的品格。

四、永远死了吗

死于:1922年11月18日(终年五十一岁)

死因:肺炎

地点:巴黎阿默兰街44号

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

“我没几天可活了。”

每次说起自己的身体状况,普鲁斯特总是这样申明。他说:

“我在咖啡因、阿斯匹林、哮喘之间苟延残喘,算起来七天中倒是有六天是在生死之间挣扎。”

普鲁斯特这么说完全是真诚的,但每当他这么说,周围的人都认为他夸大其词,认为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臆想狂。他的股票经纪人有一次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已经说了十五年了,眼看就要到五十了,可你还像我刚认识你一个德性……”

一次,他向朋友奥德赫发出同样的抱怨。奥德赫规劝他:“不要一天到晚头脑中老是想着自己的病情。你得承认,比起欧洲的一团糟,你现时的情况要好得多。”

可这次好像是要确证自己并非言过其实,普鲁斯特在第二年就真的过世了。

普鲁斯特十岁那年得过一次哮喘病后,这病就终身跟随着他。这个病让他对什么都过敏,乡间的花粉,图书馆的尘埃,更不要说突然降临的寒流。他只好待在窗户紧闭的屋子里面。他从不见太阳,也不呼吸新鲜空气,更不要说去锻炼身体了。要是离开屋子,那一定是去赴宴。一次一次的得病使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他又患了失眠症,几乎每夜都睡不着。他害怕任何声音,害怕阳光。他拒绝闲人进入,屋中漆黑一团,简直与坟墓无异。

他一辈子迷恋于他的床。在床上,他幻想着人间的奢华生活和一切富丽堂皇的事物。由此,他展开了同时间的搏斗。《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是一部关于重获时光的小说,在这部书中,一切细节——我们的无知和经验,都充满了永恒的意味。当然,这种迷恋也让他成为一个自恋狂。

社交是他离开自己房间的唯一理由。虽然整天病恹恹的,但他本质上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对社交有一种狂热的迷恋。他的通讯录上都是显贵;喜欢去里兹饭店大请其客,出手阔绰;费尽心力巴结、讨好沙龙里的贵夫人。安德烈·纪德甚至由此断定他是个喜好风雅、趋炎附势的社交名流。

1922年10月的某一天,普鲁斯特参加完博蒙家的晚宴。回来的时候他着了凉,并得了上支气管炎。医生告诉他,只要好好休息就会没事。但那时候,普鲁斯特正在修订他的《失踪的阿尔贝蒂娜》。也许他已预感到了什么,总之,他没有休息,而是拼命工作。

他的父亲和弟弟都是医生,但他似乎不怎么信任医生。他小的时候,有一位医生曾声称发现了根治哮喘的办法,结果小普鲁斯特让他做了一个鼻子软骨的切除手术。手术做了两个小时,普鲁斯特可以说吃尽了苦头。医生说:“你现在可以放心到乡下去了,花粉过敏、发热之类的毛病再也不会有了。”但手术后第一眼看到怒放的紫丁香,他便哮喘发作,差点小命不保。从此后他就对医生失去了信任。他的小说只要写到医生便形迹可疑。

这次,他虽然病得很重,但也不准备听医生的话。他对女仆塞丽斯蒂说,不要让谁进入他的房间,他要工作。忠诚的女仆严格执行他的吩咐。他躺在床上口授,塞丽斯蒂替他记录。

这部长长的叫《追忆似水年华》的着作,普鲁斯特已经写了十五年了。写作这部书是源于父母的相继谢世。普鲁斯特一直没有正经的职业,靠父母养活。他有很深的恋母情结,心智也不够成熟,对世事多愁善感,对男人的兴趣比对女人要强烈。父母死的时候,他还没结婚,可以说一事无成。他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什么了。1907年的某一天,他对女仆塞丽斯蒂说:“我要开始写作了。”

他说到做到,他躺在床上,果然开始了绵绵不绝的回忆和写作。十五年就这样过去了,他终于完成了七卷本着作《追忆似水年华》。

弟弟罗贝尔听说普鲁斯特拒绝治疗,便闯进了他的卧室。他要把普鲁斯特送进医院。但普鲁斯特粗暴地加以拒绝。他说:

“让我安静一点。我不会离开这个房间的。”

他死亡前的最后一夜,他在修改小说中关于老作家贝尔戈特死亡的文字。完了后,他让塞丽斯蒂出去,他要休息一会儿。但塞丽斯蒂感到不对头,偷偷藏在幕帘的背后。

“塞丽斯蒂,你为什么不走?”敏感的普鲁斯特感到屋子里有人。

“先生,让你单独在这儿我不放心。”

“塞丽斯蒂,你撒谎,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又大又黑,一身丧服,非常难看,我很害怕。”

塞丽斯蒂终于违背了普鲁斯特的意愿,让医生进了他的房间。但他已经不行了,死在弟弟罗贝尔的怀抱。

普鲁斯特最后修改的关于老作家贝尔戈特死亡的文字:

“……永远死了吗?谁能这么说呢?……人们将他埋葬。但是,下葬的那天夜里,整整一夜,在烛光照亮的书橱里,他写的书三本一叠摆在那里,相互交错,就像张开翅膀的天使,对已故之人来说,仿佛象征着他的复活。”

普鲁斯特死后,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普鲁斯特墓碑几乎被他的名字占满。没有墓志铭。他生前是个话痨,《追忆似水年华》是如此滔滔不绝,旁逸斜出。但在黑色的大理石上,他只留下他的名字。也许,他明白,他的个人精神都融入了他着名的《追忆似水年华》之中了。

同类推荐
  • 且介亭杂文:鲁迅作品精选

    且介亭杂文: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为此,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
  • 万物有灵皆可师

    万物有灵皆可师

    百篇经典自然美文,尽写生命和爱的光芒。万物的真实样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不知要美多少倍。所以,就算你什么都不爱,也要爱自然,爱万物。作者华姿作为“当代散文十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被称为“经过大自然的朝露夕岚漂洗过”,“有一股浓烈的植物和大地的气息”。读起来,是一种与自然与外物身心结合的享受。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以抒情为主,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热门推荐
  • 空弹壳

    空弹壳

    一个复员老兵的回忆录。不是修仙传奇,外挂不死神功。只是一个曾经的军人讲述的一个个令人痴狂的事实。
  • 你最喜爱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你最喜爱的小故事大道理(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每个故事都是一次奇遇,用心感受,会有属于自己的惊喜!故事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感悟生命的。一个精致的、符合自己心情的小故事,或许可以改变你当时的心情,或许在改变你心情的那一瞬间改变你的思想,甚至改变你的一生。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及心态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心态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怀,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感动青少年去做一善良的人,做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 寒流

    寒流

    这个小说有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那种味道,一个不名誉的儿子死了,父亲去接他回家。但他对儿子的死却无动于衷。儿子的死因像《罗生门》那样众说纷纭。没几天,父亲也死了。那种爱,那种痛,说不清。
  • 还能孩子多久

    还能孩子多久

    一个温暖,一个冷漠,一个热烈,三个性格迥异的女生,两两相遇,成为知己。因为爱情,她放弃了与她的友情;因为亲情,她不惜设计害她;当三个家庭都遭遇巨变时,真相在此时浮出水面…… 三段纠缠交织的人生,三个用刺青铭记青春的SUPER GIRL——最初的陪伴让她们爱到把自己全部忘记;最后的背叛让她们恨到可以让对方去死!时光不动声色地带走了她们充满孩子气的年纪,她们,一瞬间长大。
  •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上清丹元玉真帝皇飞仙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败王

    败王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没落的王朝,一个在乱世中苏醒的野兽。要复兴别人的天下?还是开辟自己的王朝?上下千年,成败多少?成者为王,败者亦王!***************新人新书,大家多多支持,拜谢!!!
  • 色若

    色若

    这些年总有些事情是你是不愿再提,有些人你不想再见了,有个人曾经对不起你,也许你想过要杀了他。但是你不敢,或者你觉得不值,又或者你不舍。其实,杀人……很容易的。
  • 逆天邪君

    逆天邪君

    人若不仁,我便杀之;天若不仁,我便逆之!一个十年之约,龙天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偶然拜得魔神蚩尤为师,一个小镇少年从此开始了逆袭之路!踏九幽,入幽冥,寻挚爱!一段惊心动魄的修真之旅开始了!
  • 穿越到造梦西游4的世界

    穿越到造梦西游4的世界

    《西游战争》开服,所有人准备好了游戏眼镜,准备和丧尸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