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赫(1885—1977)提出“希望哲学”,“就是抽象的摆脱了一切社会联系的人是世界目标与哲学的出发点,生活为动机与本能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饥饿感得到满足以及从力求消除饥饿感中产生的希望”。
个人与他人
爱尔维修(1715—1771)认识到:“只要对自私有正确的理解,就可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趋于一致。敢追求自己的利益,也顾及他人的利益,对人能体谅其感受和想法”。麦基佛(1882—1970)也主张“社会学应研究人的关系”,提出“个人主义与社会组织一致性”的观点。
自我价值需要与社会
马斯洛(1908—1970)的人生观:“自我价值的需要是人需要的最高层次,(这样的人)是最理想的人”。罗杰斯(1902—1970)讲:“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真诚关系,是自我价值需要实现的关键。最高层次需要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潜在能力,潜在能力的发挥包括社会环境”。
“社会先构成群,是在异己环境中的乌合之众(无组织),然后成为融洽的集团,在他人中认识自己,在共同目的中看到自己的目的”,是萨特(1905—1980)对个人与社会的见解。
人性与社会
社会学家库利(1864—1929)阐述:“人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人性在面对面的群体中形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①直接群体(初级群体或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成员人数较少,相处时间较长,面对面地互动,接触面较广,成员间相互协调,关系相对稳定;②间接群体(次级群体,次属群体),如政党教会、工会以及各种专门职业学术机构等,成员关系较间接,人数较多,组织规模较大,不是以感情维系,而只为目的而结合的群体”。
库利,对自我感觉和个人形象的观点是:“想象的我,(镜中的我)从想象得来,想象过程有三个步骤。①自己的容貌与行为怎样出现在别人面前,(给人的印象);②他人对其容貌或行为的判断或看法;③最后产生某种自我感觉。一个人的自我观念的建立,都从他人的反应中学习得来。他人的反应即是自我的镜子,没有它就不会有自我观念。自我知觉:社会心理学术语,自我理解和评价,自我认识和对他人认识密切相关。一方面人在认识别人时发展了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则对自己的表象也就了解得越全面越深刻。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表象的丰富程度,决定着对他人的表象的丰富程度”。
适应社会
人与社会要采取适应法,是霍妮(1885—1952)的思想,“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冲突,精神障碍和不良适应的根源是社会矛盾,以及人和社会现实的不良关系,要采取适应法,强调人与社会之间必须经常调整关系,以求彼此适应。环境对个性形成有决定性作用。”
“人的思想和认识都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受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制约。解决政治危机要靠知识分子。只有人的思想(精神)才能使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把矛盾的对立统一归结为‘调和’‘调解’或冲突的克服”,这是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1893—1947)讲述的。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897—1967)说,“人格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身心动力结构,其中心理(思想)是动机,包括需要动机(维持体内环境恒定)和发展动机(实现新的目标)”。还提出“机能自主”概念,认为“人的活动主要是由当前而非先前的因素,(如遗传本性)决定的”。
社会成员要顺应社会变迁过程,顺应社会是西方社会学用语。社会成员通过改变自己原有心理和生理的活动机制去适应环境变迁的过程。亦指处于相互冲突群体及其成员通过行为模式的调适,以消弭或防止冲突过程。方法有调解、妥协、仲裁(分析)契约、顺从、容忍等。
人的世界观、创造、社会行动
史学家泰纳(1828—1893)谈“人的世界观和创造不是由经济和社会因素决定,而是由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特别是前两个因素)决定的”。
“一个社会行动系统必须包括社会、人格和文化三个系统,它们各具特性,相互依赖,才能决定行动”,是帕森斯(1902—1975)的理论。
社会静力学、动力学、社会学
孔德(1798—1857)指出,“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即社会结构及其各个部分在一短暂时间内的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社会内部的和谐状态(人与人)。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即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
米尔斯(1916—1962)称“社会学都是(人类)历史社会学”。
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
柏格森(1859—1941)关于对人与社会地位的论述:“开放社会:社会人口流动具有经常性和广泛性。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其所处的地位,社会地位的获得主要是自致的,而不是天赋的。封闭社会:它拒绝外来思想或势力的影响,个人的地位多属固定,由家庭、种族、肤色、性别及其他先赋特征决定,人口极少流动”。
接触与犯罪
犯罪学家萨什兰德(1883—1950)提出“不同接触论”的犯罪观点,“即一个正常人若与犯罪者频繁接触就易产生犯罪行为”。如“白领犯罪问题”。
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为美国马库塞(1898—1979)所描述,“就是工业技术高度发展,造成人们物质生活上的虚伪需要,意识形态上和艺术上都按照发展工业社会的需要控制人,使人失去了精神生活上的反抗性,因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追求变成物质生活的奴隶。现在人没有自由,工人阶级也丧失了斗争精神,再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人成为单向度发展的人”。
马库塞认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等)只有尚未受到发达工业社会一体化影响的黑人、学生、街头人等才有一些反抗性”。
在21世纪前10年左右的我们(中国)将走向工业经济社会的现阶段,部分人步入奢侈消费,住宅豪华,汽车高档,包二奶,红白(婚丧)事铺张,攀比摆阔气,生活上的虚伪需求日增。在幸福感觉上开着轿车还不如先前骑着自行车,脑满肥肠不如当年的饥肠辘辘。年轻人痴迷网络,有些不良信息冲击着他们的心灵。由于人们收入的差别,心理失衡。人与人感情冷漠。极少数不正当行为影响着社会,怕事儿的多,反抗敢担当的少……
人的两个取向
帕森斯(1902—1975)论述了人的两个取向:“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相对的组合分析变量,在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相对的社会情境中,个人处于两难的境地,即追求个人的利益还是服从群体的利益。如果个体主要关心的是个人利益,即把自己的利益作为主要追求目标,这就是自我取向。如果个体主要关心的是群体利益或他人利益,即把增进群体利益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就是集体(他人)取向。”
人的行为、行动
人的行为有其自然本性,但基本上受社会制约,以信息(符号)为中介的活动,其典型形式是劳动和交往,分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个体行为的特点取决于个人与所属群体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群体规范价值顷向角色作用。
行动,一种对自然的适应行动,一种人性的象征行动。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864—1920)将行动称为互动。人类的社会生活是靠着很多人的行动及彼此间交互活动而形成的。凡人类社会的文化及其所经历的全部历史,都是人类行动的结果。行动与行为都是动作,但行动是有意识的动作,一切行动都是行为,所有行为未必都是行动。行为可以称之为行动,要经过四个过程:①取向要达到一种目的或预期的事态。②是在情境中发生的,有其时空性。③是受规范制约的,并不完全自由的。④要消耗能量,它以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
附:人的挫折行为
挫折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受阻后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不快、不安、失望、愤怒等。其强度依赖于受阻行为的重要性和达到目标的主观距离。挫折情况下的反应。有可能导致性格改变(如缺乏自信心,行为生硬)或神经症。社会心理学中指出,个人体验到的挫折导致侵犯行为。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另一种认为挫折可激发各种反应。其中之一是侵犯行为,但侵犯行为总是某种挫折的最常发生的后果。
附:和谐、幸福
无论社会、家庭,幸福和谐要大家一起维护,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甚至彻底毁坏原有美好的东西。
附:家庭
家庭是社会细胞,它是基于婚姻、血缘或收养而形成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家庭就近代来讲,包括血缘家庭和小家庭。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结果,家庭的性质、智能、形式、结构以及与它相关的道德观念,都随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同。
血缘家庭:又称扩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夫妻为核心。扩大有关家族而构成的家庭形式,其成员包括两代以上直系亲属甚至旁系亲属。在农业经济社会,扩大家庭这种形式对集体照顾家庭成员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一定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家庭形式已成过去。
小家庭:可谓现代家庭。由一对夫妻及未婚子女两代人所组成的家庭。其功能有四:性爱、经济、生育、教育,其中性爱功能成为主要内容,因此有人称为“夫妇家庭”或“婚姻家庭”。其优点:人员少,团结,爱情坚固,成员间平等自由,互助合作,易养成自主精神。但亲族关系较淡,易培养大社会集体观念。有利于陶冶儿童性格,促进社会化。
社会变迁、冲突、文化形态
社会变迁
米海洛夫斯基(1842—1904)阐述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即历史的发展是个人摆脱社会奴役而取得独立斗争的过程”。群(氓)民应由英雄领导。一个社会的行为规则与制度失去正常功能,影响社会安全或团体生活,呈纷乱的状态。社会变迁的现象。具体表现是团结精神和力量衰落,社会规范与舆论控制作用丧失,旧的制度崩溃而新的尚未建立,内部冲突,犯罪,失业,越轨行为以及其他社会病态的发生。其原因:①外部的,外来文化的输入动摇了原有文化模式。②内部的,一是有些人不愿意遵从社会规则或制度,二是社会规则或制度本身失效,使人无法适应。
社会冲突
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到处充满着不平等,并由此引起不同的利益冲突,如财富分配,政治权力,文化冲突,进而导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占有者和被占有者之间的严重对抗,这些冲突和对抗会引起社会体制的变迁和重组,如不加控制,社会就可能解体。
文化形态
史学家施本格勒(1880—1936)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如生物有机体一样,要经过青年期、壮年期以及衰老灭亡”。
经济
商品
我国战国和西汉时期商品流通的理论:“夫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用数量多少解释商品的轻重(贵贱)。货币、谷物和万物,谷物以外的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相反的轻重关系: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
百姓经济
《史记·太史公自叙》载:“布衣区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财,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富商巨贾
《汉书·货殖传》著文:“富商巨贾上和帝王争利,下害人民生计。”指责他们生活奢侈,愈制。
理财论
刘晏(718—780),唐朝理财家,他表明的观点是:“官收厚利而民不知贵,敛不及民而用度足。”主张实行常平法,“做到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
政治经济学
政治是统治阶级在各方面的活动和采取的手段,政治的目的是利益,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蒙克莱田(1575—1621),法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他最初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重视金银,强调商业,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一国的富有在于生活必需品的充裕。
亚当斯密(1723—1790)认识到:“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去思考政治经济问题,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每个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价值尺度。
杰文斯(1835—1882),英国人,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快乐和痛苦的微积分学,运用数理方法解释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概念。”提出“经济危机周期与太阳黑子周期同步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出现(即每11年爆发一次),会引起气候和农业收成的循环变动,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
私有制
亚当斯密(1723—1790)和李嘉图(1772—1823)声称:“私有制是人类生活中自然的、合理的和唯一可能的东西。”恩格斯1844年从社会主义观点出发,批判了私有制,认为亚当斯密等的经济学是一门发财致富的科学。意大利教皇利奥十三世,1891年针对当时在欧洲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和日益发展的工人革命运动宣扬“私有制是出自天性,属于基本人权,主张工人和资本家协作。”
价值说
动物、机械和自然的一切活动或作用都是劳动,都能创造价值。这是麦克库洛赫(1789—1864)讲述的。
工资、利息
西尼尔(1790—1864)解释:“工资代表工人提供的劳动报酬;利息是资本家节制享乐的报酬。”西尼尔的说法掩盖了资本家剥削的实质。
效用价值说、经济均衡论、利息时差说
戈森(1810—1858),边际效用学派的前驱(即效用价值说)。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最大总和的享乐,并用数学方法探讨所谓享乐的规律。自称效用价值说是他的发现。“即当一个人继续消费某种物品时,这种消费品的每一单位(量度)提供给他的享乐是递减的,一个人花费一定量的收入要获得最大总和的享乐,就必须使他消费的每种消费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所提供的享乐都相等。”他把经济现象归结为单纯的心理因素。
门格尔(1840—1921),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国效用价值说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的杰文斯(1835—1882)和法国瓦尔拉(1834—1910)于1871—1874年间先后提出,后由奥地利维塞尔(1851—1926)和柏姆巴维克(1851—1914)继承门格尔之说加以发展。“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效用价值。效用是消费者主观感觉到的商品满足其欲望的能力”,又指出“效用递减率”就是人们在消费一种商品时,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效用是递减的,最后一个单位即边际单位的效用最小,称“边际效用(亦谓界限效用)”,就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于任一给定数量商品中最后一个单位,例如:头一次开汽车的高兴劲儿,到以后的不想开汽车。时髦(时兴)的东西销量大,时缺的货物身价高。
经济均衡论:瓦尔拉(1834—1910)等人的“洛桑学派”和“数理学派”,运用数理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表述,将均衡理论与数理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认为社会经济现象全面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在市场供求力量相互作用下趋向全面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