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200000057

第57章 教育·科举(4)

至南北朝时,尤为重视举荐秀才。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代初期,沿置秀才科,及第者称秀才。因要求太高,很少有人问鼎。

宋代,凡应举的士子均可称为秀才。此时还出现了“白衣秀才”,所谓的“白衣秀才”并不是指穿着白衣服的秀才,而是指“不第秀才”。如《水浒传》中的王伦就是“白衣秀才”。

明、清两代,秀才乃府、州、县学的生员的专称,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趣味链接:我国最后一位秀才

我国最后一位秀才是浙东仙居人张任天。他是清末数学家,同时也是辛亥革命党人、同盟会的元老和报业老人。

而人们之所以将张任天视为我国末代秀才,乃是因为在他于1995年以109岁的高寿在杭州去世后,我国再也找不到健在的秀才了。

018“公车”小考

应试举人为什么称为“公车”呢?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史记·东方朔传》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后来,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予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白银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了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布旗。这样,“公车”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了。

趣味链接:古代白发考生何其多

科举时代,醉心“举业”而屡试不第,及于年老白发仍充盈考场的,可谓多于过江之鲫。《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少时应童子试一举夺魁,此后在从秀才至举人的科场道路上坎坷奔波四十多年,直到六十岁仍未考取贡生,最后终于“料应厌作人间语,聊听秋坟鬼唱歌”,一壶茶,一茅蓬,写鬼写妖,刺贪刺虐,成就了一代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公元901年,在唐代的一次礼部考试中,曹松、刘象等五位70多岁的老翁同时及第,人们为之称奇,谓“五老榜”。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人黄章,年届百岁,仍不远千里赴京会试。入考场时,他让人做了一个灯笼,上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令曾孙提着在前面引路,真所谓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乾隆时广东学子谢启祚,以98岁高龄参加乡试,竟然考取了丙午科的举人。此翁在中试后,还戏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示庆贺:“行年九十八,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与谢启祚这样大器晚成的“幸运儿”相比,那些在科场中耗尽青春年华,乃至熬到白发皓首、老死他乡,仍未捞到半点功名的考生,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有一考生,连年应考,每次都名落孙山,连个秀才的资格都没考上,以至80岁时还不得不去应童子试。一考官得知此事后,便戏谑地送了一副对联给他:“行年八秩尚称童,可谓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019八股文是一种什么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也叫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

在结构上,八股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严格规定,每篇都有一套固定的结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写作时先用两句话说破题的要义,然后承接破题的意义阐明,接着开始真正的议论。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计八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叫“八股文”。

在内容上,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考生论述时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解为准。考生只能就题阐释,依注作解,不得擅自发挥,独出新论。

在形式上,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涂改的字于文末以大字注明、试题低两格、试文顶格,不符合规定的试卷将作废。

综上所述,八股文的结构固定、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所以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使其不能自由发表见解,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人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能应付八股文,这便使得天下学子弃其他有用的书不读,都把精力浪费在学作八股文上,从而束缚了人才的培养,败坏了学风。因此,清朝光绪年间八股文被废除。

趣味链接:八股取士

八股文是明清封建政治、文化特征的一个集中反映。明清文职官员入仕必考八股文,通不过八股文考试,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于事无济。人们便把这种制度称为“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本应新颖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社会的活力。

八股取士也是封建统治者针对封建臣民撒下的一张网罗人才的大网,封建知识分子只能通过这种途径来实现他们跻身统治阶级的梦想。但是八股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受朝廷严密控制,这些封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加官进爵后,却摇身一变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八股取士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稳固其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早已是穷途末路,然而它却又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了几百年,而八股取士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

人们常常这样嘲讽凭八股考取功名的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020什么是贡举

贡举,是指我国古代由地方官吏向天子推举人才的方式。古时,如果地方上推举的人确实是贤者,则荐举者受奖;相反,如果为不贤者,那么荐举者就要受罚。

刘邦称帝后,加强政权建设,曾下诏多方求贤,并制定了登记形仪、品行、年龄、逐级察访、上报的办法,开汉代察举制度之端绪,到汉惠帝时,诏举“孝悌力田”,“孝惠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这是举荐人才的先声。

从汉文帝起始,制定了正式作为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诏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但仅是偶一为之,尚未形成制度。

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始定贡举之法,使选士制度化。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连对三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这样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了。元光元年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也称“察举”、“荐举”、“乡举里选”。

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因此后世的贡举,开始指科举制度了。

趣味链接:何谓贡生?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期,凡府、州、县学生员中成绩优异者,经挑选可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些被选中者就称为“贡生”。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王朝选拔从政人才。各朝代贡生的具体名目不一,明代为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明清两朝,科举曰重,而学校曰轻,太学、府、州、县学均为科举储备人才。因科举出身不同,便有了正、异途之分。经学校通籍者如贡生出身为正途,任命重正途。

021我国古代的武举

我国的科举历来有文科和武科之别。

文科的科举从隋朝开始,此后便逐渐发展、完备,成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读书人视考取功名为最大目标,参加文科的科举考试也就成为了读书人最大的任务。

那么习武之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

国家要长治久安,就需要“文治武功”,单有文科人才是不够的,尤其是国家在战乱时候,更需要将军出马,所以创建武举制度也就势在必然了。

在武举制度建立之前,将领几乎都是行伍出身;而在武举制度建立后,很多有才能的习武之人便有机会通过参加武举而当上将领。

我国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

武举制度是武则天这位中国唯一女皇帝的首创。她在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被授予武职。武举考试规定的技艺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简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选拔。但是,唐代武举只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由此,唐代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绵山故事与传说

    绵山故事与传说

    同窗好友融亮及青年作者的又一新作《绵山故事与传说》即将付梓。融亮约我作序,并说:“这件事是你我一起策划的,非你莫属。”看来义不容辞,只好从命了。我和融亮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生长在“三贤故里”(“三贤”指春秋晋国贤臣介之推、东汉太学生领袖郭泰、北宋名相文彦博),是听绵山的故事传说长大的。他小我三岁,当时还是个内秀腼腆的小伙儿。他才思敏捷,学习刻苦,成绩骄人。
  • 中华典故(第十卷)

    中华典故(第十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历法·节气趣谈

    历法·节气趣谈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成才的迫切需求,共青团中央青农部以“关注焦点、瞄准致富点、找准需求点、抓住热点、切入视点”为原则,编辑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新农村新青年文库》,包括和谐家园、发展生产、劳动力转移、科普宣传、文化教育、自主创业、小康生活、生态环保等八方面内容的100本书。冀此服务和帮助广大农村青年进一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带头倡树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尚,踊跃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努力谱写出新一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奋斗之歌。
热门推荐
  • Latter-Day Pamphlets

    Latter-Day Pamphl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色的时代

    金色的时代

    小学、中学的校长、老师和那些风华正茂的学生的故事已深深地印在甄艳的脑海里,她与同学分道扬镳后,背着父母,独闯深圳。在歌舞厅受到流氓的调戏,好心人的搭救她做了车模。期间,父亲患癌症急需手术费,某老板借给她十五万元,她与某老板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故事......后于老板分手,遇见了自己初恋情人扬帆,与扬帆又谱写人生新篇章。
  • 锁颜笑

    锁颜笑

    她本无意进宫,却因遭到背叛毅然决然,她看着妹妹身陷囹圄无奈冷笑,却不曾想自己早已深陷其中。丞相之女失踪,矛头却指向她,风波过后自己的亲妹妹诈死离宫,却又遭陷害…遭受帝王百般误会,也许,她只能离开……真相揭开,终究只留下帝王一人。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爱情1加1加1

    爱情1加1加1

    苏安荆一直暗恋本格瑞,这是事实,可是这种状况好像在某次通往便利店的路程中被改变了…青梅竹马神马的都是浮云,一见钟情才是王道!本格瑞你敢再闷骚一点么?田姜何你能不能不装文艺?苏安荆的情商才是硬伤啊。爱情世界里,三个人有点挤。
  • 重生之神级魔法师

    重生之神级魔法师

    一名魔武大陆上最强大帝国的魔法研究大师,因为一场爆炸意外,灵魂被卷入时空乱流,重生到万年后一个名为秦烙的青年身上。这个时代,魔法师已经销声匿迹,以武为尊。这对于把魔法看的比生命还要重的秦烙而言,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好在这个时候秦烙发现,天地间的魔法能量开始发生了某种变化。且看秦烙如何从成为一名魔法教师开始,重新带起魔法的盛潮,并成为天地唯一的神级魔法师!
  • 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人生感悟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欺骗并不是一种美德,然而危难时刻的美丽骗局,却展现了生命最伟大的光辉;弱智不是残缺,而是心灵美的太过纯真;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眠;爱心是盏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微笑,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我们要学会心怀感激,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起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想拥有成功的人生,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否则谁也帮不了你……翻开这本书,一起去领悟这些人生哲理吧!
  • 我的左手情人

    我的左手情人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像是被修饰过,刺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一场意外,一次美丽的邂逅。一个早晨,却把心迷失。想起当初相见,似天旋地转当意念改变,如过眼云烟我把左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感受你的温度,泪水就那样悄无声息的夺眶而出。
  •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文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文学常识

    本书以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精选出600个小学生最爱问的中外文学中的问题进行回答,内容简洁而生动,便于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得文学知识,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备书籍。
  • 战平风云乱世

    战平风云乱世

    神州大陆,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天下棋盘,人命如草芥,众生皆蝼蚁,烽火起,百姓哀,生灵涂炭。丁韩,乃是神医之后,身怀绝世医术行走江湖。历经人生百态,尝尽苍生疾苦。他说:“这天下,得治!”因而,毅然弃医从戎修炼武道,想以武力医治天下,战平天下乱世。他还说:“善良是会死人的。”于是,以暴制暴成就杀戮果断,屠尽该杀之人,踏上强者巅峰。且看他如何舞动风云,战天下,得天下,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