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7200000057

第57章 教育·科举(4)

至南北朝时,尤为重视举荐秀才。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代初期,沿置秀才科,及第者称秀才。因要求太高,很少有人问鼎。

宋代,凡应举的士子均可称为秀才。此时还出现了“白衣秀才”,所谓的“白衣秀才”并不是指穿着白衣服的秀才,而是指“不第秀才”。如《水浒传》中的王伦就是“白衣秀才”。

明、清两代,秀才乃府、州、县学的生员的专称,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趣味链接:我国最后一位秀才

我国最后一位秀才是浙东仙居人张任天。他是清末数学家,同时也是辛亥革命党人、同盟会的元老和报业老人。

而人们之所以将张任天视为我国末代秀才,乃是因为在他于1995年以109岁的高寿在杭州去世后,我国再也找不到健在的秀才了。

018“公车”小考

应试举人为什么称为“公车”呢?

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史记·东方朔传》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汉书·张敞传》:“天子思敞攻效,使使者即家所在召敞。敞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

后来,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予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白银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了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面“礼部会试”黄布旗。这样,“公车”就成了应试举人的代称了。

趣味链接:古代白发考生何其多

科举时代,醉心“举业”而屡试不第,及于年老白发仍充盈考场的,可谓多于过江之鲫。《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少时应童子试一举夺魁,此后在从秀才至举人的科场道路上坎坷奔波四十多年,直到六十岁仍未考取贡生,最后终于“料应厌作人间语,聊听秋坟鬼唱歌”,一壶茶,一茅蓬,写鬼写妖,刺贪刺虐,成就了一代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公元901年,在唐代的一次礼部考试中,曹松、刘象等五位70多岁的老翁同时及第,人们为之称奇,谓“五老榜”。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人黄章,年届百岁,仍不远千里赴京会试。入考场时,他让人做了一个灯笼,上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令曾孙提着在前面引路,真所谓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乾隆时广东学子谢启祚,以98岁高龄参加乡试,竟然考取了丙午科的举人。此翁在中试后,还戏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示庆贺:“行年九十八,出嫁弗胜羞。照镜花生面,光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

与谢启祚这样大器晚成的“幸运儿”相比,那些在科场中耗尽青春年华,乃至熬到白发皓首、老死他乡,仍未捞到半点功名的考生,更是不胜枚举。清代有一考生,连年应考,每次都名落孙山,连个秀才的资格都没考上,以至80岁时还不得不去应童子试。一考官得知此事后,便戏谑地送了一副对联给他:“行年八秩尚称童,可谓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019八股文是一种什么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也叫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等。

在结构上,八股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严格规定,每篇都有一套固定的结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写作时先用两句话说破题的要义,然后承接破题的意义阐明,接着开始真正的议论。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计八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叫“八股文”。

在内容上,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考生论述时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解为准。考生只能就题阐释,依注作解,不得擅自发挥,独出新论。

在形式上,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勾股(标明段落)、涂改的字于文末以大字注明、试题低两格、试文顶格,不符合规定的试卷将作废。

综上所述,八股文的结构固定、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所以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使其不能自由发表见解,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人们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能应付八股文,这便使得天下学子弃其他有用的书不读,都把精力浪费在学作八股文上,从而束缚了人才的培养,败坏了学风。因此,清朝光绪年间八股文被废除。

趣味链接:八股取士

八股文是明清封建政治、文化特征的一个集中反映。明清文职官员入仕必考八股文,通不过八股文考试,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于事无济。人们便把这种制度称为“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本应新颖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社会的活力。

八股取士也是封建统治者针对封建臣民撒下的一张网罗人才的大网,封建知识分子只能通过这种途径来实现他们跻身统治阶级的梦想。但是八股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受朝廷严密控制,这些封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加官进爵后,却摇身一变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

八股取士更是封建统治者用来稳固其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早已是穷途末路,然而它却又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了几百年,而八股取士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

人们常常这样嘲讽凭八股考取功名的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020什么是贡举

贡举,是指我国古代由地方官吏向天子推举人才的方式。古时,如果地方上推举的人确实是贤者,则荐举者受奖;相反,如果为不贤者,那么荐举者就要受罚。

刘邦称帝后,加强政权建设,曾下诏多方求贤,并制定了登记形仪、品行、年龄、逐级察访、上报的办法,开汉代察举制度之端绪,到汉惠帝时,诏举“孝悌力田”,“孝惠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这是举荐人才的先声。

从汉文帝起始,制定了正式作为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又诏称:“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但仅是偶一为之,尚未形成制度。

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始定贡举之法,使选士制度化。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连对三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这样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了。元光元年时“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也称“察举”、“荐举”、“乡举里选”。

隋以后实行科举考试,因此后世的贡举,开始指科举制度了。

趣味链接:何谓贡生?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期,凡府、州、县学生员中成绩优异者,经挑选可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些被选中者就称为“贡生”。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王朝选拔从政人才。各朝代贡生的具体名目不一,明代为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明清两朝,科举曰重,而学校曰轻,太学、府、州、县学均为科举储备人才。因科举出身不同,便有了正、异途之分。经学校通籍者如贡生出身为正途,任命重正途。

021我国古代的武举

我国的科举历来有文科和武科之别。

文科的科举从隋朝开始,此后便逐渐发展、完备,成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由于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读书人视考取功名为最大目标,参加文科的科举考试也就成为了读书人最大的任务。

那么习武之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

国家要长治久安,就需要“文治武功”,单有文科人才是不够的,尤其是国家在战乱时候,更需要将军出马,所以创建武举制度也就势在必然了。

在武举制度建立之前,将领几乎都是行伍出身;而在武举制度建立后,很多有才能的习武之人便有机会通过参加武举而当上将领。

我国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

武举制度是武则天这位中国唯一女皇帝的首创。她在长安二年(公元700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被授予武职。武举考试规定的技艺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简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选拔。但是,唐代武举只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由此,唐代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参禅要义

    参禅要义

    本书是果如法师近年来参禅说禅总结性的著作。内容有参禅入门、禅学要义、悟禅要诀、禅式生活、禅的参悟、禅的修炼等。本书将帮助读者快速地从一心直接进入无心,然后无心也不住,到达真心,顿时从那境界里出来,发觉一切本来如是。这就是本书讲到的禅门参禅配合棒喝的威力。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热门推荐
  • 阴阳计

    阴阳计

    在这个世界中,除了人类还有一个部落,他们叫做鬼族,一千多年前人类和鬼族一起住在这个世界上,但是鬼王看自己势力强大,便带领着鬼族消灭人类,统治世界。就这样人类和鬼族展开输死的战斗,最后人类失败了,当人类面临着灭绝的时候,一位人类魔法师突然出现,他重新带领着人类向鬼族反抗起来,最终人类胜利了,一大部分的鬼都被人类消灭了,还有一些逃到了宇宙各地。这位英雄魔法师就是史上第一位阴阳师——龙奥。就这样阴阳师就从古代流转至今。
  • 最强城管

    最强城管

    少女见了此人惊叫,少妇见了此人哀嚎。贪官见了此人头疼,流氓见了此人肝颤。妖孽城管,彪悍来袭。当整个世界都站在他的对立面,唐小东脚下踩着敌人的尸骨贱笑:我是城管我怕谁?
  • 无魂

    无魂

    这是一个古老的大陆,以武为尊,只要你足够强大,你可以拥有一起;这是一个璀璨的大陆,这里不只有强大的魂力,还有璀璨的魔法;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这里不只是有人类,还有精灵和兽人,甚至有传说的神;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大陆,这里仅仅只是个开始。这里是武魂的世界,这里是神农大陆。
  • 缘往何处

    缘往何处

    “陌子辰…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睡,快给老娘起来”陌沫(一个二十五多岁长卷发少女)一脚踹开房门,揪起床上比自己小一岁的少年的耳朵。“啊~疼疼疼,姐,你轻点,这么彪悍小心以后嫁不出去”少年边揉着耳朵边调侃自家姐姐,陌沫一听立刻回击道:“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这个拖油瓶弟弟,我至于二十五了还是单身么。还有,你赶快收拾收拾,别忘了你一会儿还要相亲呢。”说完便走了出去,陌子辰听心里后郁闷:又相亲,这个月都第十五次了,老姐怎么还不死心啊~~~缘来缘往,细细想来,或许缘分在那个时候便已种下,只是当事人并没有什么感觉,以至于等终于认清了这份感情后,却来不及了,好在最后,自己没有再错过它……你的缘分,在何处?
  • 傲娇尸妻

    傲娇尸妻

    我从小穿着寿衣长大,有一天,一个人骗我脱掉了它,此后一会……
  • 厨妃有喜:王爷师父你站住

    厨妃有喜:王爷师父你站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吃!单笼金乳酥、贵妃红、婆罗门轻高面、御黄王母饭、鸭花汤饼、缠花云梦肉、汤浴绣丸、葱醋鸡、小天酥……软萌吃货女小厨穿越大商,碰上傲娇闷骚的地狱厨神师父,煎炒烹炸出一道道美味菜肴。米小叶的人生终极目标就是:和师父一起逛吃逛吃逛吃……等等!为毛我要和傲娇师父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那个十年

    TFboys那个十年

    她是孤儿,却因为他的出现而一改冷冰,甚至为了能配上他而趟上了演艺圈这趟浑水。他是巨星,却因为她的出现而变的温柔体贴,他不在意她的身份,他只要她好,他自己就好。“易烊千玺,你是我的,你永远都是我的。”某女霸道的说。“好,我是你的。”某男宠溺的说。“哼!谁知道你说的话...
  • 日落星辰

    日落星辰

    本文讲述了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慢慢的揭开了一个惊天大阴谋。最终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域失乐园

    神域失乐园

    现实版的生化危机席卷全球,世界陷入暗黑混乱之中。为了生存,也为了那一隅之地,人类文明的底线彻底被攻陷。翎锋,一个刚踏出校园的少年,在危机中争渡,抵达终极目的地,与另外几位幸存者踏上域外求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