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0900000004

第4章 自序(3)

民心天资较铁崖为高,铁崖则用死功,作文“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说他:文笔笨拙,他说我:文笔轻浅,彼此两不相下。铁崖每日必写小楷日记,长或数百言,等于作一篇文章,无一日间断,及留学日本,把笨拙脱去,遂大有文名,而我则轻浅如故,且日趋俚俗,铁崖死矣,使其见之,不知作何评语。

庚子年应县试,我与雷氏弟兄同路,在路上民心向我说道:“我们倒起身了,不知‘长案’起身莫有?”因为县试五场,府试四场,终场第一名,名曰“案首”,俗呼为“长案”,到院试是一定入学的。第二名以下,则在不可知之数。哪知后来县试案首就是我,府试案首,就是民心,可见凡人不可妄自菲薄。铁崖县试终场第二,府试终场第七,到院试一齐入学,富顺应小试者,一千数百人,入学定额,廿四名。

我买部李善注《昭明文选》,点看了半年。县试头场题目,是“而不见舆薪,至舆薪之不见”。我作起文来,横顺都要成韵语,我也就全篇作韵语,不料榜发竟到第七,以后我循规蹈矩地做,终场竟得案首。后来富顺月课,有一次,题是“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我作了两卷,第一卷循规蹈矩地作,第二卷全篇作韵语,第一卷是用心作的,第二卷是信笔写的。后来第一卷摈落,第二卷反被取录。此卷至今尚在。文章本是要不得,我所以提及者,见得我在八股时代,作文字,常常破坏藩篱,所以今日着书也破坏藩篱。是之谓:“厚黑出于八股之官。”

雷民心应县试,前几场本是前十名,第四场,出一题,“陈平论”,民心数陈平六大罪,六出奇计,每一计是一罪,在那个时代,应试童生,有不知陈平为何人者,民心能这样做,也算本事。哪知县官看了,说道:“这个人如此刻薄,将来入了学,都是个包揽词讼的滥秀才。”把他丢在后十名,阅卷者,是叙府知府荐来的,府试时回府阅卷,府官见了民心之卷,说道:“此人文笔很好,如何列在后十名?”阅卷者说道:“他做陈平论,县官如何说,我争之不得。”县试之卷,照例应申送府,府官调来一阅,大加赞赏,因而取得案首。可算奇遇。科举废除久矣,而我絮絮言之,有如白发宫人,谈天宝遗事,阅者得无穷笑耶?然使当日我辈不做这类翻案文字,养成一种能力,我今日也断不会成为教主。

光绪丙戌,我年八岁,从陈老师读,陈为我家佃户,是个堪舆先生,一直读了四年。庚寅年,从邓老师读,陈郑二师,除教背读外,一无所授。辛卯年,父接关海洲先生来家,教我们几弟兄,关是未进学之童生,年薪五十串,以彼时米价言之,五十串能买十石米,我写此文时米十石,需法币八千数百元,故在彼时,亦算重聘。后来我当了秀才,某富室欲聘我,年薪七十串,我欲应之,因入高等学堂肆业未果,彼时教师之待遇如是。

关师教法,比陈郑二师为好,读了两年,做八股由破承而至入手,算是成了半篇,试帖诗能做四韵,关师教书,虽不脱村塾中陈旧法子,但至今思之,我受益之处,约有三点:(一)每日讲龙文鞭影典故四个,要紧处,即圈出熟读。(二)每日讲《千家诗》及《四书》,命我把槐轩《千家诗注解》,《四书备旨》,用墨笔点,点毕送他改正。我第一次把所点《千家诗》送他看,他夸道:“你居然点断了许多,错误者很少,你父亲得知,不知若何欢喜。”我听了愈加奋勉,因而养成看书点书之习惯。到了次年,我不待老师讲解,自家请父亲与我买部《诗经备旨》来点。(三)关师在我父友人罗大老师处,借一部《凤洲纲鉴》来看,我也拿来看。我生平最喜看史书,其发端即在于此。关师又在别处借一部《三国演义》,我也拿来看,反复看了几次,所以我后来发明厚黑学以孙曹刘为证。但所举者,是陈寿《三国志》材料,非演义中材料。关师有一次出试帖诗题,题目我忘了,中有“雪”字,我第一韵,用有“同云”二字,他在“同”字上打一大叉,改作“彤”字,说道:“‘彤云密布,瑞雪纷纷’(《三国演义》中语)是这个彤字。”我说道:“我用的是《诗经》‘上天同云,雨雪零零。’”他听了默然不语。壬辰年终,关师解馆,我因病父命辍读。

我六岁时,因受冷得咳病,久不愈,遂成哮吼病,遇冷即发,体最弱,终年不离药罐,从关老师读,读几天声即哑,医数日好多了,一读即哑,所以我父命我辍读养病。癸巳年,父命四兄辍读务农,把五兄送在汇柴茂源井(现名复兴井),七弟在家,从一个姓侯的老师读,我此时总算废学了。但我在家,终日仍拿着一本书,一日,午饭后,大兄见我在看书,就对父说道:“老六在家,活路也不能做,他既爱看书,不如送进学堂,与老五同住,床铺桌子,也是有的,向老师说明,这是送来养病的,读不读,随便他,以后学钱随便送点就是了。”彼时我家尚充裕,这种用费,我父也满不在乎,就把我送去。这算是我生平第一个大关键,在大兄不过无意中数语,而对于我的前途,关系很大,否则我将以农人修老矣。

刘老师共三人,是三叔侄,叔公名已忘去,学生呼之为刘二公,是个童生。叔爷名刘应文,号重三,后改为焕章,是个秀才(后乙未年考得禀生),学生呼之为七老师。侄儿名刘彬仁,号建侯,也是秀才,学生呼之为建侯老师。刘二公的文笔,是小试一派,七老师是墨卷一派,建侯老师,善写字,娴于词章,尝听见他在读“帝高阳之苗裔兮”,“若有人兮山之阿”等等,案头放有手写蝇头小楷史记菁华录全部,论文高着眼孔。学生的八股文,是刘二公和七老师分改,诗赋则建侯老师改,建侯老师高兴时,也拿八股文去改。背书则随便送在哪个老师面前都可。我本来是养病的,得了特许,听我自由,但我忘却了是养病,一样的用功,一样的作八股,作诗赋,但不背书而已,读书是默看,不出声。学堂大门,每扇贴一斗方红纸,一扇写的是“枣花虽小能成实,桑叶虽粗解作丝,惟有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一扇写的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建侯老师写的,我读了非常感动,而同学中华相如(号相如,今在自井商界,颇有名)等,则呼我为老好人。

我在《厚黑丛话》中曾说:“父亲与我命的名,我嫌他不好。”究竟是何名,我也可说一下,我自觉小时候很醇谨,母亲织布纺线,我依之左右,母亲叫我出去耍,也不去,说我:很像个女孩子。而父亲则说我小时非常的横,毫不依理,见则呼我为“人王”,我父把人王二字,合成一“全”字,加上派名“世”字,名为“世全”,算命先生说我命中少金,父亲加上“金”旁,成为“世铨”。我在茂源井读书,请建侯老师,与我改号,他改为秉衡,乙未年,清廷命山东巡抚李秉衡为四川总督(后未到任),刘七老师对我说道:“你的号,与总督同名,可把他改了。”七老师也会算命,他说我命中少木,并不少金,我见《礼记》上有“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之语,就自己命名世楷,字宗儒,(后来才改为宗吾),七老师嫌李世楷三字,俱是仄声,改为世权,我不愿意,仍用世楷。余见《厚黑丛话》。

最值得研究的,我父亲说我小时横不依理,我自觉在行为上,处处循规蹈矩,而作起文字来,却是横不依理,任何古圣先贤,我都可任意攻击。《厚黑学》和《我对于圣人之怀疑》,两篇文字,不说了。我着《考试制之商榷》,提出一种办法,政府颁行的教育法令,不合我的办法,我把他攻击得体无完肤。我着《社会问题之商榷》,创出一条公例,斯密士不合我的公例,我把他攻击得体无完肤。这有点像专制时代的帝王,颁出一条法令,凡遇违反法令者,都拿去斩杀一般。父亲说我小时横不依理,岂有生之初,我即秉此天性耶?一般人呼我为教主,得无教主之地位,与人王相等耶?释迦一出世,即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我得无与之相类耶?故民国元年,发表《厚黑学》,署名曰:“独尊”。然则教主也,人王也,盖一而二,二而一也。

我们这个地方的习惯,某处有私馆,就把子弟送去读,时间大概是正月二十几,到了二月底,或三月间,老师才请众东家,来议修金,名之曰“议学”。议学之时,众东家你劝我,我劝你,把修金说定,开单子与老师送去,老师看了无话,就算议定了。学生数十人,最高额是十二串,我五兄(名世源)出了最高额。议到我名下,我父声明这是送来养病时,随便写了几串,把单子送与老师看,老师传话出来,说:“全堂中惟有李世铨读得,应该比李世源多出点。怎么才出这点?”我父也就写了十二串。老师这样重视我,很出我意料之外,精神上很受一种鼓动。

我觉得教育子弟,不在随时责斥,责斥多了,使他精神颓丧;不在随时劝勉,劝勉的话太多,成为老生常谈,听者反不注意;也不可过于夸奖,奖之太过,养成骄傲心;总在精神上,予之以鼓励,而此种鼓励,不知不觉,流露出来,乃能生效。建侯老师呼学生必缀以娃娃二字,如云华上林这个娃娃,李世源这个娃娃等等,对学生常出以嘲弄态度,独对于我无此种态度,不过呼我之名,仍缀以娃娃二字罢了。有夜,三位老师都睡了,学生还在嬉笑,建侯老师在床上高声问道:“你哪些人还莫有睡?”众人举名以对。次日建侯老师说道:“那么夜深,你们还在闹,不知干些什么!及听见有李世铨这个娃娃在,我也就放心了。”这些地方,很使我自尊自重。

刘二公人甚长厚,七老师性严重。建侯老师对刘二公常常嘲弄之,对七老师则不敢,但不时也要说一二句趣话。有一次,宴会归来,建侯老师对七老师说道:“今天席上,每碗菜来,二公总是一筷子两块三块,独于端碗肉圆子来,二公用筷子,反一个圆子,夹成两半个,我心想:二公这下,怎么这样斯文了。哪知他把半个圆子,搭在一个整圆子上面,夹起来,一口吃了。”我听了,非常有趣,我生性朴讷,现在口中和笔下,随便都是诙谐语,自然有种种关系,才造成这样的,建侯老师,也是造成之一。

我做文章,很用心,得了题目,坐起想,站起想,睡在床上想,睡在板凳上想,稿子改了又改,一个题,往往起两三次稿,稿子改得稀烂。而今写报章杂志文字,却莫得那么费力了,读我文章的人,有说我天资高,其实是磨炼出来的,天资并不高。五兄往往叫我代笔,我就把不要的稿子,给他誊去缴。次年,甲午,五兄辍读务农,七弟同我在茂源井再读一年。

甲午年,我住罗大老师家,把《凤洲纲鉴》借来看,同学王天衢见了,也买一部来看,建侯老师看见,责之曰:“你怎么也看此书,李世铨这个娃娃,是养病的,才准他看,此等书,须入了学,方能看,我若不说,别人知道,还说我是外行。”此话真是奇极了,于此可见当时风气。

王天衢的父亲,是井灶上的掌柜,甚喜欢读书,期望其子甚殷,训责很严。一日学堂里来,我等在天衢房中耍,他父亲见着很客气,我等要走,天衢悄悄说:“必不可走,一走了,我就要挨骂。”及我等一转背,其父即骂道:“你个杂种……”天衢常对我说:“我宁去见一次官,不肯见我父亲。”后隔多年,我遇着天衢问道:“你们老太爷的脾气,好点莫有?”他说道:“也莫有什么,不过他老人家,每日早膳后,照例要做一坛法事罢了。”后来天衢卒无所成。由此可见:我父对我,不甚拘束,真是得了法的,我悟得此理,故着《心理与力学》,曾说:“秦政苛虐,群盗蜂起,文景宽大,民风反浑朴起来,官吏管理百姓,要明白此理,父兄管理子弟,要明白此理。”这是我从经验上得来的,然则父兄对于子弟,竟可不管吗?我父有言曰:“以身教,不以言教。”

我的心,随时都放在书理上。有一次,建侯老师率众学生,往凤凰坝某家,行三献礼,老师同众学生,在茶馆内吃茶,我一人在桥头上独步徘徊,回头见老师同众人望着我笑,我不知何故,回到茶馆,悄悄问华上林:“老师笑我何事?”答曰:“老师说你很儒雅,将来一定会入学。”我当日本把秀才看得很高,听了不胜惊异。

晚上行三献礼,照例应讲书,死者是祖母,建侯老师,登台讲“孝哉闵子骞”一章,把闵子的事讲完,跟着说道:“后数百年而有李密者……”这明明是用太史公《屈贾合传》的文法,我站在台下听讲,老师讲至此处,目注于我,微做笑容,意若曰:“此等方法,众学生中,只有你才懂得。”此事我当日印象很深,老师形态,至今宛然在目,这都是精神上予我一种鼓励。

建侯老师的文章,注重才气,选些周犊山及江汉炳灵集的八股,与我读。一日,我对罗大老师道:“我在读江汉炳灵。”他说:“这些文章,小试时代,不可读,读了花心,做起文章,就要打野战。”于此又可见当时风气。我又说:“我现在买有部《书经体注》,自己点看,惟有禹贡水道,真不好懂。”他说道:“你当然懂不得,如果要懂得,须看《禹贡锥指》。”《禹贡锥指》是清朝有名的着作,他曾看过,可见也不孤陋。我订古姓女,未过门即死,罗大老师有意把他的女订于我,我五兄很赞成,说他家藏书很多,为此可多看些书,不知何故我父不愿意。

罗大老师之弟罗二老师,号德明,学问比他更好,二老师吃鸦片烟,睡在烟盘子侧边,学生背《四书》、《五经》,错了一字,他都知道。背《四书朱注》,错了一字,也都知道。(其时考试,四书题,要遵朱注,童生进场,片纸不准夹带,只好都背得。)不但此也,庚寅年,我五兄在他塾中读,夜间讲《诗经》,点一盏清油灯,命学生照着书,他在暗处坐起讲,口诵朱注,说道:“你们看书上,是不是这样?”学生看之,也莫有错,可见他是用过苦功的。壬辰年,我家关老师因病耽搁一个月,我父请罗二老师代教,我们要读八股,他就把昔人作的八股默写一篇出来,熟读了,又默写一篇,试帖诗亦然。其时已五六十岁了,不知他胸中有若干八股,有若干试帖诗,而他弟兄二人,连一名秀才,都莫有取得。二人都是我父的好友,会着即谈书。

我在茂源井共读了两年,甲午年某月,学堂中忽纷传有鬼,某生某生,听见走得响,伙房也看见。建侯老师得知,说道:“你们这些娃娃,真是乱说,哪里会有鬼。”因此众人心定,鬼也不见了。年终解馆,前一夕,师徒聚谈,建侯老师说:“这个地方,很不清净,硬是有鬼,有一夜,响起来,我还喊:‘七爷!你听!’我口虽说无鬼,心中也很怕。”其时我正读《凤洲纲鉴》,心想:苻坚以百万之师伐晋,谢安石围棋别墅,坦然若无事者,也不过等于建侯老师之口说无鬼。于此深悟矫情镇物之理。后来我出来办事,往往学建侯老师之口说无鬼。

同类推荐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是一部故事作品集,作者杨永汉倾多年之力勤奋笔耕、勇于探索,以自然朴实婉转慎密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或世态、或哲理、或谐谑、或传奇的画面,相信读者看过后将会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顿悟。这本《血战沙漠核鼠》是“巅峰阅读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候鸟的迁徙,大量记录性图片反映了群鸟的生活,并附有作者的心灵随笔,让读者能够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共鸣。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热门推荐
  • 一品带毒侍卫

    一品带毒侍卫

    她貌若天仙,艳质无双,却是体内自带剧毒。她走过的路,不开花;她碰过的草,不发芽;她触过的人,无一不七窍流血,气绝身亡。她是传说中的天煞孤星,令人闻之色变的“毒美人”,这个从京城来的纨绔皇子却是不怕死的抬来一箱金银珠宝,送上一纸聘书,高薪请她当近身侍卫。包吃,包住,还……包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你好

    少年你好

    光阴恰如手中沙,劝君莫辜负,正是好年华……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财是一种智慧,理财更是一种哲学,点点滴滴的积累,看似事小,意义很大。它不仅从小培养了我们理财的良好习惯,而且为以后的健康成功和和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础。理财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邪王霸愛废柴逆风天

    邪王霸愛废柴逆风天

    惑,21世纪金牌杀手。被搭档陷害,一朝穿越成废柴。他翎浩陌,当朝的邪魅王爷。当他遇到她又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
  • 夫君谋

    夫君谋

    垂髫初识,总角知约,豆蔻疏离,十八结发。我的夫君安锦,是杞国女子心目中的最佳情郎。在我不得不守着这块肥肉,与各色豺狼虎豹进行艰苦卓绝的肉肉护卫战之后,终于明白了一点:与其左防右藏,还是吃吞下腹最安全。一段腹黑女的觉悟史,一条腹黑男的淡定追妻路。数天下腹黑人物,还看此朝。
  • 最强葬道

    最强葬道

    2013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夜飒,带着三年之内就要拥有一栋豪华别墅,一辆全球限量版的兰博基尼的冲天豪气走出了校园。两年后,有人在一个贫民窟的茅棚里发现了他……
  • 三弥底部

    三弥底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道战记

    问道战记

    大千世界,强者如云,抬手撼天,长啸碎地。一位来自蛮荒之地的少年,走向那通往强者的海洋,踏过那争锋的纪元,一切都只为那传说中的问道升华。......以前,一生只为问道生,一世只为问道活。现在,一生只想成升华,一世只为你回头、
  • 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有时候不得不诈,不得不有点心机,因为这世界上的人都太有心机。情侣之爱、婆媳之爱、朋友之爱、同事之爱……少了心机,会脆弱;少了诈,也就变得干涩。那一点“心机”、一点“诈”,是为了爱,更是为了好好“相爱”!在本书中,刘墉再现了众多人人熟知的生活场景,描述精当,分析透彻,将他重要的人生阅历——驭爱之术,用睿智、温和、轻松、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看似荒诞离奇却在天天发生,貌似有悖常理却往往收到奇效。让我们跟随刘墉以冷静、深邃的目光,找到爱的另一种真相,也让我们跟随励志大师的脚步,爱得更高明,更有“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