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1300000009

第9章 为人篇(8)

范尧夫听完后,更加显得愧疚,连称自己不对、太不应该了。

此后,程颐就经常在别人面前说起范尧夫的过失,说他不是当宰相的料。范尧夫听说后,也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后来,程颐受到皇上的召见,程颐向皇上讲了很多安邦定国的良策,受到皇帝嘉许。皇上说:“你有范尧夫当年的风采啊。”

程颐觉得不以为然,说道:“范尧夫有向陛下进荐过这么多的忠言良策吗?”

皇上用手指着一个小箱子说:“那些都是他进言的小札子啊!”

程颐将箱子打开来看,才发现当初他指责范尧夫的两件事,范尧夫早已向皇上提及过了,只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没有好好施行而已。

如此一来,只把程颐羞得满面通红。次日,他赶紧登门去向范尧夫道歉,范尧夫却笑着说道:“不知者不罪,您不必这样啊!”

智谋点评:俗话说:“大肚能容天下事”。智者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有利于人,至于别人说什么,则大可不必介怀。

苏颂不欺幼主

北宋哲宗元佑年间,苏颂任职吏部尚书。当时,哲宗年幼,不懂国事,朝中诸事基本上都取决于宣仁太皇太后。

哲宗说了话,有时会没有下文,大臣们甚至无人应对。唯独苏颂是例外,他每次上奏,总是先禀告宣仁太后,再禀告哲宗。每次宣读哲宗圣旨,必须要求诸大臣俯伏而听。

后来,哲宗长大亲政,改元绍圣,贬斥元佑年间的老臣故将,御史周秩要将苏颂一并弹劾,哲宗却说:“苏颂明晓君臣之义,不要随便议论这位老臣。”

智谋点评:苏颂的作为不仅是一个作臣子的本分问题,也是一个为人的眼光问题。这就是一个人有远见的典型。

苏东坡义助吴味道

宋哲宗元佑年间,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他刚上任时,有一天都商税务官押来了一个偷税的人。经讯问,原来那人是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带了两个特大的包袱,封皮上写着苏东坡的名字和头衔,送往东京汴梁苏侍郎住宅。

苏东坡问他包袱里是什么东西,吴味道十分害怕,愁眉苦脸地回答说:“我今年秋天有幸承蒙乡里推荐,朋友集资让我参加省试,送给我钱百千,我就置办了建阳纱三百六十丈,考虑到路上所经过的乡镇都要抽税,到了东京就剩不到一半了。我心中暗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而又爱奖掖后进的,只有翰林学士先生你了。即使事情败露,也必然会同情我。就借先生名义,封装好包裹带着走。不知道先生已经到这里来做知州了,实在罪责难逃。”

苏东坡看了他很久,然后大笑,叫掌笺吏把那两包东西上原来的封皮取下来,换上他亲笔所题的新封皮,上面写着他的新官衔,送交东京竹竿巷。并写了一封给他弟弟苏辙的信交与吴味道,告诉他:“你现在就是上天去也不碍事了。”

第二年吴味道进士及第,就备了厚礼来向苏轼道谢。

智谋点评:这件事让人拍案惊服,对苏东坡的肚量也由衷敬佩。

程颢不近怪异

宋徽宗时,蔡京的弟弟蔡卞任元帅,程颢在越州任佥判,蔡卞认为程颢很有学识,因此十分器重他。

当时,有道士张怀素,受到蔡卞的礼遇。

蔡卞对程颢说:“张怀素法力无边,能通鬼神,调遣飞禽走兽。孔子当年诛杀少正卯时,他就曾经进谏说,杀得太早了。汉高祖刘邦与项羽在成皋交战,相持不下。因此也不知道他的年龄有多大了,他恐怕不是世间的凡人啊。”

程颢听说后,都不置可否,只是在心里暗暗好笑。

后来,张怀素去四明山,路过会稽,蔡卞将他留下来殷勤款待,程颢也不能阻止。

因此,程颢说:“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的事情,因为这些都不能垂范后世。接近张怀素就是接近怪异。一州之长既然十分信仰尊崇,士大夫们又争相阿谀逢迎,老百姓必然也要沾染这种风气。如果是真正有道的人,根本不愿意这样做,而张怀素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认识他并不是坏事啊。”

二十年后,张怀素谋反,事情败露,很多知名人士都受到了牵连。有人想以此事诬陷程颢,但却找不到证据,只好罢休。

智谋点评:做人一定要守中持正,不然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程颢若非如此,就难免会被人抓住把柄,罗织罪名。明哲保身,是没有成规的,具有程颢的见识,就可以并行不悖。

成吉思汗不计前仇

哲别是成吉思汗的四先锋之一,他起初是泰赤乌的一员战将,名叫只儿豁阿歹。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之时,曾与泰赤乌、札答兰、合答斤、山只昆等部在阔亦田(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旗辉河南奎腾河附近)进行了一场大战。

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半天后,敌军开始溃败,铁木真率军紧追泰赤乌部的军队,面对如此困境,泰赤乌部人不甘心束手待毙,于是稳住阵脚,步步为营,顽强抵抗。

战斗中,只儿豁阿歹站在山坡上观察敌情,一眼就看见了在战阵中冲锋的铁木真,于是弯弓搭箭,向铁木真的喉咙射来。

只儿豁阿歹号称神箭手,有百步穿杨之功,这一箭当然也不会有偏差。但铁木真听到箭响,就把头一歪,箭虽没射中他的喉咙,却射中了脖颈的血脉。

铁木真中箭后,血流如注,不省人事,被部将救下马来。铁木真虽然负伤,但最后还是打败了泰赤乌部。活捉了只儿豁阿歹等人。

后来,铁木真在巡视俘虏时问道:“是谁将我坐骑的颈项骨射断的?”他生怕射箭者不承认,于是故意说成中箭的是自己的坐骑。

只儿豁阿歹性情耿直,为人坦荡,闻言后说道:“是我射的,今番被擒,如何处置,悉听尊便。”

铁木真听后非常高兴,说:“但凡做了害人的事,他人必隐讳不说。如今你却不隐讳,可以做伴当。”

于是,成吉思汗收留了只儿豁阿歹,并赐其姓名为“哲别”。在后来的一些战争中,哲别屡立战功,成为成吉思汗手下的一员名将。

智谋点评:成吉思汗并非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人,他实有非常之智慧,他能重才德而不计仇怨,用人不拘一格,大事焉能不成。

廉希宪礼贤下士

元世祖至元年间,廉希宪官拜荆南行省平章。

初到任时,有个江南的高官刘格前来拜见他,廉公对他没有留丝毫脸面,连坐都没让他坐就直接把他轰走了。

刘格走了后,一些穿着寒酸的文人士子,袖中揣着自己写的诗词,前来拜见他,廉希宪却对他们非常客气,他们一进来,就叫他们入座,吩咐下人奉茶倒水,与他们一些谈论经史子集的问题,询问他们的饮食劳苦,就好像遇见了生平的挚友一样。

这些文人士子离开后,廉希宪的弟弟廉希贡感到不解,就问他:“刘格是朝廷命官,哥哥您却对他简慢无礼;而这些文人士子一无所有,您却对他们优待有加,这是什么原因呢?”

廉希宪回答道:“这你就不明白了,大臣的言语举止,亲疏贵贱,都关系着天下大事,刘格虽然官位显赫,但他是背叛了他原来的国家宋室而归顺过来的人,而这些文人士子却不是,现在大元刚刚从北方的荒漠崛起,我如果不优待这些读书人,儒家学说就会从此衰微下去啊。”

智谋点评:尊重有才能的人,自己才会得到尊重,而对于背信弃义的小人,则大可不必和他多费唇舌。

丰庆还银退烛

明朝时,丰庆担任河南布政使,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为了考察属下官员的德行和政绩,他就经常到各州县去走访。

有一次,他来到某州巡视,当地有一个贪官,听说丰庆为官清正廉明,担心自己的罪行被揭穿,心中害怕。为了让丰庆手下留情,他用白银做成蜡烛的式样,用纸裹好,以见面礼的形式送给了丰庆。

丰庆当时也没有觉察出蜡烛有什么异样之处,因见不过是几根蜡烛,也谈不上受贿,况且这个知县表现得很殷勤,便收下了。

后来,丰庆的一个侍者发现了蜡烛的异样之处,便报告了丰庆。丰庆故意说道:“那就将这些蜡烛点燃吧。”

侍者说:“大人真会说笑话,这个蜡烛是用银子做成的,世上哪有可以点燃银子的道理?”

丰庆顺势说:“既然这蜡烛无法点燃,我们拿来又有什么用呢?谁送来的,就给他送回去好了。”

第二天,丰庆很从容地告诉那个知县:“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为什么不拿回去换成能够燃烧的蜡烛呢,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贪官听后愈发感到害怕,次日就弃官而去了。

智谋点评:那种用廉洁要求自己,以宽恕对待别人,尽可能远离容易令人诽谤之处的智慧,十分难得。丰庆的行为,值得为政者们好好借鉴。

王晋溪守边智略

明朝,王晋溪在西北时,修筑花马池一带的边防墙,命令两个指挥官监督工程,两个人非常效力,防守墙不但修得非常坚固,而且花的时间和财力也很少。结果还剩下白银两千多两,指挥官拿着剩余的银两向王晋溪汇报。

王晋溪说:“这一带城墙确实是西北重要关卡,你们能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些细碎银两何足挂齿,就用来奖赏两位吧。”

后来北方胡兵来犯,王晋溪就派这两个指挥官领兵抗敌,两个人争先打冲锋,其中一个还战死沙场。

王晋溪总管三边时,每次巡察边防,虽然吃的是中等伙食,他也花费百金,从来不打折扣。所到之处,都要摆上供具,烧数头羊,同时对一切事情都认为是好兆头。

事后,王晋溪也不算供品多少就撤下去都分给随从,即使是最低等小吏,也得到好处。所以西北一带只要一出警报,那里人人都效力、卖命。

智谋点评:对有才华的人不求全责备,可以使其才华为我所用。

大度明智的王守仁

明朝时,宁王朱宸濠谋反,王守仁出任边帅,平定了宁王的反叛,活捉了朱宸濠,向皇上察报了此事。这时朝中江彬等人妒忌王守仁的功劳,于是散布流言飞语肆意中伤王守仁。同时又令北军大肆谩骂他,有人还故意冲撞他,进行挑衅。

王守仁都镇静自若,不为所动,同时对他们一直以礼相待。

战前,王守仁事先让巡捕官告诉市民把家搬到乡下去,而以老弱者照应门庭。开始他打算犒赏北军时,张忠、朱泰等下令北军不许接受。王守仁于是向百姓宣传说:北军离开自己的家乡是很苦的,居民应该像主人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们。

每当王守仁外出,遇到北军有丧亡时,一定停下自己的车表示慰问,赏赐棺木等治丧之物,同时哀叹很久才离开。这样,时间久了,北军全都很敬服王守仁。冬至节到了,王守仁预先命令市内准备祭奠,这时新近经过朱宸濠战乱的市民,买酒祭祀死去的亲人,哭声闻之不绝,北军听后无不思家流泪哭着请求归去。

智谋点评:大度明智的人,总是会受到别人敬重的,做人就应该像王守仁这样啊。

徐存斋勇于改过

明人徐存斋学识渊博,不到三十岁时,就已经在浙江东部担任督学之职了。

一次,有一个秀才在文章中用了“颜苦孔之卓”一句,徐存斋把他这句话圈了下来,并批上“杜撰”两字,将该篇文章判为四等。

这个秀才觉得自己特别冤枉,于是拿着自己的文章去向徐存斋请教,他说:“先生您的见解、教诲当然是正确的,但‘颜苦孔之卓’这句话确有出处,是在杨子的《法言》一文中,实在不是我自己杜撰的啊。”

徐存斋一听,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疏漏,他站起来说道:“我这个人侥幸得很,当官太早,并没有很好地做学问,今天承蒙你多多指教。”

于是他将这个秀才的文章重新改判为一等。

没过多久,这件事情就传开了,时人都称赞徐存斋很有度量。

智谋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是需要器量和见识的,徐存斋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能得到时人的尊重。从古至今凡是有贤名的人,绝没有由着自己的性子坚持错误不改的。

皇太极重用汉官

努尔哈赤创立后金时,对汉族官员采取的是排斥打击政策,皇太极继位后,则一反惯例,开始重用汉族官员,他对汉族官员的建议都很重视。

汉官宁完向他进言说:“明朝的典章制度值得借鉴,应按照后金的具体情况,制定一部金典,让众官到可汗面前朝拜,随后议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逐渐成为全国的制度。”皇太极于是建立起了典章制度,使中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汉族官员胡贡时向他进言,认为八旗旗主权重,如此大权旁落,则国家很难长治久安。皇太极听后,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心结束“旗主林立“的局面,重用汉官,汲取汉官的统治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封建驭臣制度。

此外,皇太极还不断用高官厚禄来招揽明朝的文臣武将,并把汉族官员加入到中央行政机构中,委以重职,授予实权。汉官范文臣、李延庚、金玉和、吴守进、李云等都在皇太极的朝中担任过要职。

皇太极又采取了科举考试,招纳明朝投降的文武将官等措施,不断扩大汉族官员的队伍。还命令满、汉、蒙古族官员若发现有特长之人,被推举者无论是什么人,一律委以重任。

就这样,后金的力量不断壮大,最后入关建立了大一统的清朝。

智谋点评:汉族在中原经营几千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是少数民族无法比拟的。皇太极能取其长处,补己短处,实是明智之举。做大事者,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同类推荐
  • 魔鬼藏于细节

    魔鬼藏于细节

    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谁能把住细节,谁就能悄然成功。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细节中见真知。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是你区别于他人的惟一可能。冷静留意和分析你身边的小事情,或许,大道理、大智慧就藏于此。所以,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得牢记:“忽视小节让人失去大机会”、“太多的小毛病往往会使人平庸一辈子”的训诫。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被人们忽视了很久的东西:细节!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关于谦虚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谦虚的格言(经典格言)

    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本书涵盖了人生、家庭、恋爱、婚姻、生活、幸福等多个方面有关谦虚的名人名言,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阅读它们,能对读者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 三国谋事玄机

    三国谋事玄机

    本书深入研究曹操与刘备的博弈术,为当今人士提供了智慧的借鉴。这两个人一个是“霸道”,一个是“王道”,刚好囊括了两种最经典的博弈模式,值得深思细读。曹操与刘备,两种博弈王术,两种风格为人,两个惺惺相惜的英雄开创了一个不完全是“成王败寇”的时代。曹操与刘备看似水火不容,实则互补,展示了任何时代必会同时诞生两位王者的历史规律。
  •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工作前3年决定你的职场命运

    本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你一一展示了职场新人在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职场上能够一路走好的策略与技巧。
热门推荐
  • 赠别

    赠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你不可不知的72个人生道理

    换一种方式思考人生:你不可不知的72个人生道理

    本书分为九个方面,从全新的角度阐释生活的智慧,包括:生存、处世、名利、关系、宽心、幸福、得失、成功、生活。
  • 妖壶降世

    妖壶降世

    炼妖壶,古称九黎壶,相传最早为九黎族酋长蚩尤所拥有,乃上古异宝之一。拥有不可思议之力,据说能造就一切万物,也有惊人之毁坏力量。内部有着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功能是炼化万物!(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打赏,求收藏,求保养……啊啊啊啊啊啊……)
  • 读《挺经》学生活

    读《挺经》学生活

    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齐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 密码之谜

    密码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武动九方

    武动九方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大神兽遭到妖神女娲的禁制,散落于九方世界,万年后,帮助玄武脱困的少年被带入九方世界之一玄武大陆,玄武大陆以武为尊,偏偏少年资质惊人,却遭到妖神女娲手下的阻挠,废掉了经脉,无法修炼,看少年如何挣扎黑暗泥潭,成为巅峰强者!
  •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世上有智慧的减肥书,告诉你为什么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为什么严格、认真节食的人依旧会遭遇反弹的痛苦的终极科学秘密,科学减肥不反弹、零失败!为什么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有的人喝凉水也发胖?为什么严格、认真节食的人依旧会遭遇反弹的痛苦?美国最佳医学科普作者盖里陶比斯决心为公众找到答案。他花费整整10年,全面调查了一百多年来减肥科学的文献和最前沿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肥胖的惊人真相和科学减肥的唯一做法:肥胖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滋养身体,此时盲目少吃,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要想一次性彻底减肥,必须先优化营养结构,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吃什么、怎么吃。本书一出,立刻震惊国际医学界,美国数千个减肥中心和研究所更新减肥方案,全球数千万肥胖者因此重返健康。最终,美国政府决定重新制定健康减肥新标准,陶比斯也因此三度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者奖。
  • 狂恋之孽:高干子弟囚爱记

    狂恋之孽:高干子弟囚爱记

    她的长相貌似一位离开人世的女人,这女人的丈夫和以前的初恋!这俩男人都痴迷她,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对她展开你争我夺的追求,最终她花落谁手?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本书由“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两部分构成,都是梁启超授课讲义。《中国历史研究法》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于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两部作品虽然都叫“中国历史研究法”,然内容上并非前后连贯。《中国历史研究法》共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了中国的旧史学;第三章讲如何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第四、五章专谈史料学;第六章则阐述史实上下左右的联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在“总论”部分论及修史的目的、史家四长,概说五种专史;在“分论”部分则详细论述了各种专史的体例、特点和撰修方法。这两部著作都是梁启超先生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总结的治史经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习、研究历史的人来说其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