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2300000004

第4章 节日节气(4)

相传,“元旦”一词最早来自中国上古时期的皇帝颛顼,他规定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旦”这一日因此得名。但以后各朝均对元旦的具体日期有所改动,直到西汉司马迁重定历法,才最后确定了正月初一为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何谓社日

社日是我国古代春、秋两次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社日祭神始于周代以前,在汉代载圣所记的《礼记》中的《月令》、《郊特牲》、《明堂位》诸篇中,就对这一习俗有所记载。班固所着的《白虎通义》也对此有所记载。

汉代以后,一般使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适当春分、秋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间中或有四时致祭者。这个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如何命名

中国传统历法中,有二十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七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这就是中国着名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

西汉时《淮南子》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同农业息息相关,是我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法宝。

我国人民根据天文,划分出“二分”(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当太阳位于黄经0度时,太阳光线直射到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位于黄经90度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度时,太阳又直射赤道,这时是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比如:小暑、大暑、处暑中,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还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之时,处暑是暑即将结束的日子。小寒、大寒是指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渐增多。谷雨表示雨水增多,以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白露表示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小雪、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比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茂盛,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二十四候花信风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数九与消寒

我国民间将冬至称为“交九”,也叫“数九”。冬至后约一个月,就进入了三九,这是一年中真正寒冷的季节,俗语有“三九三,冻破砖”的说法。从冬至算起,每过九天算一“九”,八十一天结束,“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可以下地春耕了。

在古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人们要知道天气的变化,寒暑的转变,只有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来总结规律,因此就创造出了许多记述数九期间天气变化规律的方法。

至今,民间还流传有歌谣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另外.还有许多种用有趣的图、表或字句逐天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方法。

有的画素梅一枝,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其中一朵染上色,直到画梅红遍。九九也就结束了,谓之“九九消寒画”。

有的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每天涂一圈于一格上,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

也有描九个中空影格字的,每格各为九笔,如:“屋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从头九的第一天开始填写第一字第一笔,以后每天写一笔,九天填完一个字为一“九”。九字八十一天填完则九尽,谓之“九九消寒句”。

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每联九个字,每字皆九划,如:“前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把这些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上各填一笔,全联填完,春暖花开,谓之“九九迎春联”。

什么是三伏

我们通常把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那么,“三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三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夏天酷热,宫廷用杀狗的方法来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就称为“伏日”。

热在三伏,据《渊鉴类函》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为之三伏。”“庚日”就是干支中有“庚”的日子,如庚子日、庚辰日等。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生克”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金最怕火将它烧熔,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夏火就大肆其热毒,天气就变得特别热了。

立春的风俗

立春的风俗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1.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

2.春帖子。

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贴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3.春牛。

春牛是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4.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在唐代,人们已经开始吃春盘、吃春饼了。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压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同类推荐
  •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中华传统语典

    中华传统语典

    本书精选了歇后语、俗语、谚语、绕口令、对联、劝世贤言、诗赋、语典故事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将每个条目按主题分成简明而系统的体例,实为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
热门推荐
  • 幸孕成婚:顾少独宠小娇妻

    幸孕成婚:顾少独宠小娇妻

    未婚夫和闺蜜的老套戏码出现在了唐姿的身上。既然嫁不了他,那就出现在他们家户口本上,做他婶婶!可是,这个传说中的小叔,能不能不要这么宠她,不要这么护着她?那两人的联手背叛和叔叔的甜情蜜宠,让唐姿冰火难捱。干脆把心一横,和叔叔假戏真做,却愈发的感觉到,这老男人的佳肴陈酿竟如此撩人。反过来,欲罢不能的,却成了唐姿……斗情敌护家人,叔叔全程保驾护航,让她步步沦陷……叔叔的前任却让唐姿倍感自卑,而自己身旁的温润男也绝不撒手。唐姿左右为难,叔叔紧追不舍。眼看她就要被人拐跑,叔叔岂能坐视不理?唐姿,只可能是他老婆!
  • 愿丰堂漫书

    愿丰堂漫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总裁前夫追逃妻

    总裁前夫追逃妻

    她桑偌汐,刚踏出校门就被父亲半推半送嫁给了他他楼墨衍,只因父母一再逼自己相亲,不想有人自动送上了门让他简简单单就交了差结婚当天,他就对她立下了规定不管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没有资格管我,你只不过是让我用来交差而已,懂吗?结婚两年,她发现自己已经弥足深陷,可他依旧是流连花丛,连他的情妇都不会把她放在眼里,还故意挑衅。奈何肚中早已有了他的宝宝,这叫她情何以堪!
  •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北宋时期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内容包括:杨家将故事的发生与演变;杨继业:中国式武将悲剧;杨延昭:郡马身世疑问多;杨四郎:移花接木成驸马等内容。
  • 无量光

    无量光

    人之一生就在一个劫字,人一生下来就是劫不然就胎死腹中,这就是生劫,无边的天际,浩瀚的大域,不计其数的生灵等待它们的命运又是什么呢,更多精彩尽在无量光。。。。
  • 星际之间

    星际之间

    反抗军中走出的少年,身上背负着怎样的命运。“既然我们为之奋斗的世界中,人们的生活已经比我们好了,我们还要继续为之而战吗?”伊言很怀疑自己这些人等是否失去了继续奋斗的理由。所以,他欣然接受导师的安排,走向一个反抗军向往的社会。只有对真理的忠诚,才是超越一切的真正的忠诚!---先知梵启明。
  • 哑女高嫁

    哑女高嫁

    她是沈家那有名的聋哑嫡女,八岁那年一场变故让她不得不以这样的身份活在沈家,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他是睿王府的世子,是兰城中鼎鼎有名的最纨绔子弟,出入烟花场所为家常便饭,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面目她嫁与他为妻,新婚之夜独守空房,三日归宁他酒醉花楼,外面谣言四起,睿王府内暗潮汹涌,这一桩婚事,和表面看起来的一样糟皇上忽然驾崩,皇权争夺,他们一跃成为太子和太子妃,他开始变了一个人,待她和善,还说要治好她的病,然而后宫这一场戏,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味北京菜600款

    美味北京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北京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
  • 花痴王妃驯夫记

    花痴王妃驯夫记

    极品花痴狐小蕊,一个活了二十年却只知道帅哥的人,稀里糊涂地穿越了!什么洞房?!惨了惨了,光想着看帅哥总是忘记正经事!帅哥不能用,吃吃豆腐总行吧!这个狐小蕊是不是总会傻人有傻福呢?这样马大哈丫头搞穿越只怕hold不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