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29200000026

第26章 书生大使(4)

自从宋子文出任外交部长以来,胡适一度情绪低落。“太上大使”宋子文则横看竖看胡适都不顺眼,他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参胡适一本,说胡适在工作上不予配合,“长此以往,不但文不能尽职,有负委任,适之亦属难堪。唯有恳请毅然处置,迅予发表”。宋子文有恃无恐,几乎包揽所有的外交事务,而将胡适排除在外。一向怀有宽恕之心的博士,也有些愤愤不平了,他在日记中饶有意味地写道:

自从宋子文做了部长以来,他从不曾给我看一个国内来的电报。他曾命令本馆,凡馆中和外部,和政府,往来电报,每日抄送一份给他。但他从不送一份电报给我看。有时蒋先生来电给我和他两人的,他也不送给我看,就单独答复了(他手下的施植之对人说的)。

趁形势尚好,胡适决定急流勇退,辞去大使职,以打破目前尴尬难堪的局面。他立即给王世杰去信,表示既不做大使,也不做“中央研究院长”,因为“我舍不得北大,要回去教书”,“我要保存我自由独立说话之权,故不愿做官”。1941年12月24日,他郑重其事地对宋子文说:“郭泰祺来美时,我曾经告诉他,我不想干这种外交官的事。若有更动驻美使节的需要,我随时可走。现在你是我的老朋友、新上司。我也同样向你声明。如果政府要更动驻美使节,也请你千万不要迟疑。我随时可走。”

可是,蒋介石就是迟迟不发表新的任命,胡适仍然被干晾着,一晃就是半年多。他无所事事,只得离开大使馆到处演说,从美国的东海岸、西海岸到加拿大,行程一万六千多英里,演讲百余次,使中国抗战在美国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1942年初,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他便“发现中国在相当多的美国人的心目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上层也是如此”。为此,他愤愤不平地埋怨道:美国人竟然“把中国看作几乎同大英帝国相等的参战大国”了。

年8月15日,蒋介石发来拟免其大使职务的消息,胡适当即回电:“蒙中枢垂念衰病,解除职务,十分感激。”18日,胡适交卸职务完毕,即离开华盛顿,却并未离开美国,而暂居纽约。

胡适卸任大使的消息传出后,美国《纽约时报》表示惊奇和遗憾,发表评论说:“重庆政府寻遍中国全境,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胡适更合适的人物了。”又说:“美国朋友对他期望至高,而他的实际表现又远超过大家对他的期望。他所到之处,都能为自由中国赢得支持。对于他的去职深感遗憾尚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心意。”

胡适看不惯这个“太上大使”,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此自私自利的小人,任此大任,怎么得了。”他说这话却掺了很多感情因素在里面。宋子文对胡适大加排斥,这可能源于他对中国知识分子“平日束手谈心性”的固执成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任外交部长之后,在国事方面颇有建树。

他初来美国就为蒋争取美援,第一次获1亿美元借款,第二次签订租借协定,获5亿美元借款。他与美国国务卿赫尔签署的《中美租借协定》,为中国无偿获得美国大宗军事援助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他还争取到500万英镑的英国平准基金。他频繁活动欧美各大国寻求支持和帮助,促使有关国家对日本侵略扩张的后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无疑有益于中国的抗日事业。

他还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的封面人物。在“中国的宋子文”的称谓下面,《时代》用了这样一句说明:“通往胜利的路在峭壁之上!”在介绍这位封面人物的教育背景时,《时代》明确指出:“被委以重任挽救中国的这位中国人,既是亚洲人,也更像一个美国人,或者说他可能希望能做到这样。”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宋子文主张立即抗日,遂与蒋介石发生了自1927年以来最大的冲突。宋子文对日本侵略满洲和热河,发表了最直言不讳的讲话。蒋介石认为中国还没有做好全面抵抗的准备。宋子文则主张立即对日作战。从此,两人反目,蒋介石也一直不把他当家人对待。

“外界于我之毁镑,毫不在乎;为国家民族之责任,淡然处之。”这就是宋子文。

从导师到敌人

《建党伟业》中刘烨饰演的毛泽东风尘仆仆,穿一件粗布袍子,衣冠不整地坐在北大教室中,周围的同学离他远远的,凑在一起指指点点。

胡适推门进来后问:“同学,你是哪个系的?”

毛泽东站起身鞠了一躬说:“先生您好,学生毛泽东,湖南第一师范的毕业生,进京访友遇先生授课,冒昧前来倾听。”胡适点点头,让毛泽东坐下。

胡适195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口述自传》录音时,唐德刚问胡适:“你是毛泽东的老师?”

胡适说:“那时,他在北大作旁听生,听过我讲课,还到我家拜访过我。五四那年,毛泽东写文章,我在《每周评论》上写过介绍文章。”

唐德刚问:“毛泽东的文字如何?”

胡适说:“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

事实上,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还在毛泽东读中等师范学校时,胡适早巳因鼓吹和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而声誉鹊起。当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了一个月薪8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时,胡适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毛泽东曾不失时机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这也是毛泽东一度称自己也是胡适学生的由来。

胡适卸任大使移居纽约后,许多朋友劝他不必急于回国,希望他留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然而,胡适这时却又提不起精神来教书,虽然有许多大学来聘请他,但都被他谢绝了。他买了许多古籍,于是随心所欲地东摸摸、西瞧瞧,在一故堆纸里打转儿。有时心血来潮想动手写他的后半部书一一《中国思想史》,但这位“上卷先生”最终没能实现他的这一梦想。

年11月5日,当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王重民写信给胡适说,他近来遇到一部校本《水经注》,因审阅此本而想到“赵戴”、“全赵”两公案,在写其善本书目提要时,不觉写成了一篇五六千字的跋语,向胡适请教。

胡适阅读了他的文章,便作一长函答复他说:

我一生不曾读过《水经注》,偶尔检查则有之,但不曾读过全书。因此我对于戴、赵、全诸家校本公案,始终不曾发一言。

前几年,当孟心史(即孟森)的文章发表后,我曾重读静安先生的《戴校水经注跋》。那时我觉得此案太离奇,多不近情理之处,其中也许有别情,为考据家所忽略……我久想将来搜集此案全卷,再做一次审问,以释我心中的疑惑。我并不想为戴氏洗冤,我只想摆脱一切成见,以求满足我自己“求真实”与“求公道”的标准。

之后这位“考据癖”就被这《水经注》迷住了,他走火入魔般地投入了《水经注》的研究当中,为了这项浩繁的工程,他耗费了后半生十七八年的时间,竟无法自拔了。

抗战胜利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因脑溢血去世,无论是在华盛顿,还是在纽约,到处都播放着丧礼进行曲。胡适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三年前即将离任时,赶赴太平洋作战会议的罗斯福还抽空接见自己。对于一个离任的人,还能受到这样的优待,胡适感动不巳,他在日记中写道:

他比威尔逊总统做得更好,而威尔逊是我很崇敬的。罗斯福有一种个人的魅力,这似乎是威尔逊所欠缺的。

年4月25日,胡适作为中国的代表之一,到旧金山歌剧院出席联合国组织会议开幕式。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是宋子文,代表团的成员除胡适外,还有顾维钧、王宠惠、魏道明、董必武等人。

董必武是中共代表,他曾经也是国民党老党员,他按毛泽东的指示与胡适长谈,希望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胡适搬出《淮南子》的无为主义,规劝中国共产党从事单纯的政党活动,作为国内的第二大党参加选举。

月1日,国民参政会的民主党派人士傅斯年、黄炎培、章伯钧、褚辅成、左舜生等六人访问延安。在见面之后,毛泽东便以学生身份请傅斯年代他向远在美国的老师胡适问好。有趣的是傅斯年对延安的感受与黄炎培截然相反。从延安回到雾都重庆,黄炎培出版了《延安归来》,对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大加赞赏。可傅斯年却说毛泽东的气度“口出咄逼人”。在重庆的报纸上,傅斯年通过文章向自己的老师兼朋友胡适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也谈了对毛泽东的上述印象。

在政治立场上,胡适的态度明显倾向于蒋介石与国民党,他看了傅斯年的文章后,于8月24日在纽约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给毛泽东:

润之先生:顷见报载傅孟真兄转达吾兄问候胡适之之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前夜与董必武兄深谈,弟恳切陈述鄙见,以为中共领袖诸公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纠纷一朝解决,而公等廿余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内战而完全消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生十余年和平奋斗,其手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国工党五十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巳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力毅力,将来和平发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毁灭!

此时正值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毛泽东在重庆便看到了这封电报。重庆谈判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正是胡适电报所说的“武力”问题。在谈判中,毛泽东坚持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坚决拒绝国民党要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的无理要求,表现了坚定的原则性,也作了一些让步。经过43天的谈判,达成了《双十协定》。10月11日毛泽东返回延安,于17日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其中谈到关于军队“武力”的问题,说:“人民的武装,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

这是对国民党的答复,也是对胡适电报的答复。

一个是叱咤风云、共和国缔造者,而另一个是温文恭谨、饮誉世界的学者。两人曾经共同在北大研究学说,似师徒一般。但是随着世事的改变而“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抗战胜利后,原北京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两校长之一的蒋梦麟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清华大梅贻琦、南开的张伯苓各归各位。因蒋梦麟任行政院秘书长,根据北大做官不能兼北大校长的组织法,胡适做北大校长的呼声忽然高了起来。

年9月6日,未经本人同意,任命胡适为北大校长的令文正式发布,在胡适归国就任前,由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一职。傅斯年致电胡适说:“北大复校,先生继蒋梦麟先生,同人欢腾,急盼早归,此时关键甚大,斯年冒病勉强维持一时,恐不能过三个月。”傅斯年接手北大后,开始雷厉风行地为北大复兴作全面准备,他告诉夫人俞大采:“大批伪教职员进来,这是暑假后北大开办的大障碍,但我决心扫荡之,决不为北大留此劣迹。是在说这样局面之下,胡先生办远不如我,我在这几个月给他打平天下,他好办下去。”

在各方面的劝驾下,胡适欣然允就此任。江冬秀在上海闻听此事后,也分外欢喜,但她对胡适回国当校长却不感兴趣,她说:“报上知道你决定接北大事,我是万分高兴回北平去住,但是你做校长,我有点不赞成。”

就这样,在美国待了八年八个月零八天后,胡适离开了这片土地,启程回国。

月16日归国途中,胡适忽然想到当天是自己的小儿子思杜大学毕业的日子,同时,这一天正是美国的父亲节,便在船上给思杜打了一个致贺的电报:“祝贺!不管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爱都与你同在。父字。”

当晚就下了一场大雨,第二日雨过天晴,海上晚霞绮丽妖艳,是胡适平生所少见。仔细想想,差不多有九年没见到祖国的落日明霞了!

同类推荐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热门推荐
  • 宠你成瘾

    宠你成瘾

    贺兰卓是军中最年轻的少将,有着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标准男友的完美条件,沉稳内敛且英气逼人,苏小落爱上他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贺军卓接近苏小落不过是为了查出苏家把苏小落嫁进贺兰家到底是不是为了让她做间谍,窃取关于警察调查苏家私贩古董的情报,同住一个屋檐下,年轻的两颗心发生碰撞,而苏小落更是在贺兰卓被人陷害之后义无反顾地用自己和母亲的前途拯救了他,可是这段恋情注定不被人祝福。
  • 战意,审判

    战意,审判

    这部小说以枪神纪这款网游的审判模式为题材。本小说主要描述的是正义的特工们与对人类抱有敌意的审判者之间的战斗,审判者们出于某种目的而对人类进行残酷的血腥审判,而特工们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制止审判者的无道行为。在这对决过程中,战斗者们产生了友情与爱情的羁绊,也留下了美好与痛苦的回忆。
  •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本是狼:披着羊皮的皇后

    我本是狼:披着羊皮的皇后

    她一出生就被家族遗弃,成为狼孩,却帮助当今皇上夺得了帝位,不料惨遭他人毒手,本属于她的皇后之位被人冒名顶替。她的一生,原本将永远会是一片黑暗。一个来自现代特种兵的灵魂占据了她的身体,她聪慧过人,披着一张花狼王妃的表皮,巧妙地隐藏了自己,步步将天下掌控于手中……【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庄生蝶

    庄生蝶

    穿越?好吧我内心强大挺的住,但是穿成五岁小娃是闹哪样?什么?有人等着我去救?什么!我是这异世前世的霸王!一样一样慢慢来,看我如何玩转这狂乱异世称霸天下。(此文为女强,喜欢的快点进来)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公馆的七位少爷之承诺

    青公馆的七位少爷之承诺

    她以为自己会永久深陷黑暗中,那时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死亡的疼痛。可不知睡了多久,当感觉到了阳光的热和刺眼后,又再次看到了阳光。稍微的动静,都会牵扯到浑身的疼和酸。我还活着,哥哥!苏醒过来,疯狂复仇。敢惹我们,你们会在死亡中后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恋上问题女孩

    恋上问题女孩

    她是退役军人的女儿,从小就学武打架,是老师心中的问题学生。22岁依旧没恋爱过的处女。他是世代军官的子孙,从小在军营长大,是部队公认的五好军官。27岁还没交过女友的处男。据说两家上代有婚约,被迫再次相亲的她,准备故技重施使用假暴力吓走他。结果那厮更厉害,她三下五除二就被擒住了。某上校不想有太多情感纠葛,某女霸不喜欢被婚姻拘束,一拍即合,以不打扰彼此成活为前提,领取了红本本。可当他回部队以后,她依旧闯祸不断,甚至把一军区大院的人打成残疾。他得令回家,无语地拎着她去部队受训……
  • 谋权天下:相女毒妃

    谋权天下:相女毒妃

    苦熬三年,她凭借父亲在朝中的势力,一步步助他登上大宝,成为大齐之王。三年后,他抛她弃她,将美人册封为后。正是她当初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亲手将她推进地狱,害她家破人亡,亲手了解她的性命。命不该绝,重生后的她成为了上官玲珑的庶妹,她开始步步为营,将欺她,辱她害她的人一个个逼进了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