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庄王平定了国内的若敖氏叛乱,对外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来,这仅是庄王利用韬光养晦之策导演的一场戏。他即位时十分年轻,不明世事,朝中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如何处置,况且人心复杂,尤其是若敖氏专权,不明所以,他更不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想出了这么一个自污以掩人耳目的方法,静观其变。在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贤愚,也测试了人心。他颁布劝谏者死的命令,也是为了鉴别哪些是甘冒杀身之险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会阿谀奉承,只图升官发财的小人。如今,他年龄已长,经历已丰,才干已成,人心已明,他也就露出庐山真面目了。
楚庄王的韬光养晦并非在受到失败与挫折时才被迫进行的,而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未来而主动进行的,这尤其需要耐心、修养、智谋和胆识。在中国历史上,像楚庄王这样的人还不算太多,但这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即使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各种方法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才能。
韬光养晦是一种大智慧,中国历史久远,如果翻开历史仔细看看,也许就会吃惊的发现,历史上的许多帝王和有作为的人物都是非常善于韬光养晦的,他们审时度势,讲究策略,忍住尔虞我诈的古代官场倾轧,而后一举出奇计、建奇功,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11.忠言逆耳,领导者要听得进下属的意见
[原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大意]有时最合情合理的话听起来也是不顺心的,除了圣明的君主没人能听进去。
忠言一般来说都是逆耳的,但逆耳的忠言却是难得的良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善纳忠言的人大多都有不朽的成就。
中国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因为能听进逆耳之言而成为一代名君的,他的谏臣魏征也因为敢于纳谏而名垂青史。
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不久后,就提升他的大臣魏征为谏议大夫,唐太宗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就了魏征的名声,魏征敢于犯颜直谏,促成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性格,魏征的进谏和唐太宗的纳谏同样名垂青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它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它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听还是不听。唐太宗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表现了唐太宗对他的才能的认可和对他本人的信任与尊重,后来又把他提升为尚书丞,就更能使他随侍左右,时时处处提醒规劝皇帝了。
魏征就是在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做谏官的,他劝谏的内容从长治久安的军国大计,直到皇帝个人的起居生活,涉及到许多方面,对唐太宗及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可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使用人才方面,魏征主张在不同的时期要对德才有所取舍。他对唐太宗说:“在天下未定之时,用人的标准是重视才能,不过多地考虑他的品德操行。天下平安以后,则非德才兼备不可用。”在魏征的影响下,唐太宗“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有一次,他还主动地对魏征说:“选择任用官吏,是不能轻率马虎的。用一个君子,那么君子就会纷纷而来,用一个小人,那么小人也就会钻营投奔而来。”
尤其在个人享乐方面,魏征紧紧跟踪唐太宗,经常犯颜直谏,不让他大兴土木。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打猎,车马都准备好了,最后还是没敢去。魏征问他为什么没有出去。唐太宗说:“我起初是想去打猎,可又怕你责备,就不敢出去了。”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决定修建洛阳宫,中牟县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劝阻,言辞激烈。唐太宗发怒,要治皇甫德参的罪,魏征连忙拿汉朝的贾谊为皇甫德参辩护,证明自古上书言辞不激烈就不能打动君主的心,唐太宗这才作罢。后来,河南、陕西一带大雨,泛滥成灾,偏在这时,唐太宗又要修建洛阳的正山宫,魏征听说了,赶忙上奏说:“隋朝所以很快灭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隋炀帝大修亭台楼榭,百姓不堪役使,才起义反对他。如今,现有的宫观楼台已经足够居住的了,如果想到隋朝的灭亡,甚至还应该拆掉宫殿。如果舍不得拆掉,起码不该再修大的宫殿了。如果不想到得天下的艰难,不断地扩大宫殿建筑,追求华丽和享乐,增加百姓的劳役,那就会像隋朝一样灭亡。”唐太宗接受了魏征的建议,停修宫殿,把材料运到了灾区,帮灾民建造了房屋。
有一次,唐太宗听信了他人的谗言,批评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经魏征辩论,唐太宗知道自己错了。魏征趁机说道:“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做一个忠臣。”唐太宗听后很吃惊,就问:“难道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么?”魏征说:“区别很大。良臣身享美名,君主也得到好声誉,子孙相传,流传千古。忠臣得罪被杀,君主得到的是一个昏庸的恶名,国破家亡。忠臣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名。”唐太宗听了以后,十分感动,他连声称赞魏征的话很对,并送给了他好绢五百匹。
当然,唐太宗是人不是神,对魏征的劝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愉快地接受的,有时是既恨又怕,甚至还想干脆杀掉他!
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回来,气冲冲地对皇后说:“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下佬。”皇后非常贤德,赶忙问要杀谁,唐太宗说:“魏征这家伙老是在朝廷上折辱我。”皇后听了这话,连忙回去换了一身朝服,恭恭敬敬地站在庭院里向太宗祝贺。太宗见了,十分惊讶,问她这是在于什么,皇后说:“我听说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有正直的臣下,现在魏征正直敢言,全是由陛下的英明所致呀,我怎敢不表示我的祝贺呢!”太宗听了,觉得很高兴。
魏征年老病重,太宗送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并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并为之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上。太宗对他思念不已,他跟左右的大臣说了如下的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境,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哀荣了!
12.恩威并用,赏罚分明
[原文]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大意]根据一个人的言论授予相应的职事,以职事责求功效。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光有赏还是不够的,必要的时候也要使用罚,这样才能让下属既服从又敬畏,能够更好地为你服务。
在赏与罚上,领导者要做到适度。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连取三城,战场形势十分有利。这时,魏主曹睿派司马懿率兵前往帮助曹真。街亭是进出汉中的咽喉。若为司马懿所得,蜀军不仅进无所得,而且难于退足。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诸葛亮决定派一将守街亭。马谡自荐并立了军令状。诸葛亮唯恐有失,叮嘱马谡必当要道设寨,并派大将王平相助。马谡照搬兵法条文,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遵从诸葛亮的军令,不听王平谏阻,导致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出祁山所创造的有利形势发生了逆转。为了明正军律,以服众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后,诸葛亮又以误用马谡而引罪,自作表文申奏后主刘禅,请求自贬丞相之职。
马谡在荆州时就追随诸葛亮,可谓是情深意厚了,但诸葛亮忍受内心的痛苦,不听蒋琬的劝阻,坚决处以极刑。其目的在于惩戒一人,教育大多数。相比之下,袁绍的做法就大为逊色。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为先锋,盟主袁绍的弟弟袁术负责粮草供应,因听信谗言而不发粮草,致使孙坚兵败,袁绍却未能追究袁术的责任。这也是后来导致袁绍失败的原因之一了。
实施惩罚,不能对人严、待己宽。管理者应勇于承担责任,引咎自责,才能服众民心。诸葛亮斩马谡后,公开承认自己的用人不当,作表申奏后主请求自贬三等。反映了他胸怀博大,光明磊落,严于责己,不文过饰非。使得蜀国君主臣民敬服,被惩罚之人无怨可积。曹操在讨伐张绣时,正值麦熟。曹操要求全军将士爱护庄稼,违者处以极刑。不料,一鸠飞起,曹操马惊踏麦,就拔剑欲自刎。将士劝阻,曹操割发代首,号令全军,风纪肃然。
惩罚要把握好“度”。惩罚运用不当,危害极大。《菜根谭》中有“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演义中惩罚失度的例子很多。吕布困于下邳孤城,因自己酒色伤身,遂下令城中禁酒,违者皆斩。侯成的五十匹马失而复得,置酒作贺,被吕布打得遍体鳞伤,众将都很气恼。侯成、魏续、宋宪合谋里应外合,助曹操破城,吕布殒命。张飞为关羽报仇心切,下令军中二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部将范疆、张达因白旗白甲一时措办不齐,请求宽限,却遭张飞毒打,一将夜晚趁张飞醉酒,短刀刺入张飞腹部,张飞殒命。
赏与罚,曾被古人称为御人的“二柄”,是领导者统御部属,使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孙武把“法令孰行”、“赏罚分明”,作为判明胜负的两个重要条件。曹操也说;“明君不赏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土。”赏罚分明得当,是古今中外一切用人者的根本原则。领导者一定要正确使用赏罚,切莫随心所欲,无原则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