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200000001

第1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兼论东方文化的大思维(1)

历史实在是个怪物,对于普通的衣食者谋似乎总是恩惠多一些。你看,不管它千回万转如何曲折多多,衣食者谋总是一代好似一代,百年胜过世纪。慈禧福报再大,也是无法享受电视飞机的。反过来,历史对于智者大半是极尽嘲弄之能事,尤其是对我们的东方文化某些大师们。

被我们称之为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的作品并不太多,赝品半赝品倒是汗牛充栋。但凡被世人公认的东方文化古典作家的作品,如释迦牟尼、孔丘、老子、庄周、孟轲、荀况……其作品都可称之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至于说到他们的后学,尤其是汉代以降,大儒、大真人、大法师、大祖师、大学者……一代当然要传达一代的呼吸,直追先贤者大有人在。高人灭不得,灭高人有罪。但这些人都会因种种原因而生不逢时,知名度不高。至于那些在文化史上被人们称之为划时代的大师们,可以奉承的实在不多,实难与古典作家们相匹敌。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东方文化只作为文化说,其发展似乎走了一条下坡路。开始就是高峰,势必出现下行之势。历史的运动真是如此辩证吗?

西方文化恰不是如此。黑格尔、马克思,就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可以匹敌的,毕达哥拉斯与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确实是当代人文学者要好好回答的课题。

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学风问题,文风问题?

孔丘一生“述而不作”,宁可编史、编书,从未想创造编制自己的“思想体系”。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却一再强调,他“无法可说”,谁若认为他有所说法,便是“谤佛”。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老子说得更干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好一个“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正是东方文化的精华中的精华。

东方文化古典作家们,反复强调的东方文化的精华、精髓,被一代又一代的东方文化学者、智者抛弃尽净,阉割尽净。

后世学人动辄便想构思一套体系,尤其是宋儒,不管是张载,还是邵康节,还是朱熹,似乎都想构造一个宇宙体系,从这里再生发出一套万古不灭的社会道德伦理教条。体系之庞大、精致,实在是无所不能。试看“朱子”的杂着便可见其心胸,实可吞食宇宙。屈子作《天问》,正表屈子之博大。然而,朱熹却非要一条条答完“天问”,俨然他自己就是“天”了。如此一来,《天问》原有意蕴荡然无存。边读原诗,边读朱注,真是饮一口甘汁,嚼一嘴蜡。真不知这位继圣人要干什么?卖弄学问事小,自以为是“天”,则是可笑至极。在我们今天人看来,朱熹对《天问》的回答,实在幼稚之极,永远也进不了大学天文系一年级。

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们大半拒绝为人类文明、宇宙规律立法制宪。在他们看来,“宇宙—生命”这个无量系统,自身的运动变化因缘,本身就是真理,就是“天命”、“道”、“阿弥陀佛”(三家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的区别, 此处不详论。)谁又可以为他们立法制宪呢? 任何一个个体生命的“知”总是有限,以有限测无限,不是不可知,但绝不可为之立法制宪。东方文化的儒、道、释三家的创始人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是宽容各色观念,求其“和”,便是希望将自己消溶到“宇宙—生命”这个无量系统中。不管如何,他们一致认为他们自己的智慧,都是“天命”、“道”、“阿弥陀佛”给予的,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不过是“幻影”、“化身”。在他们身上闪光的智慧,如果因缘合和,也会在其他任何人身上闪现出来。

东方文化本身,不管是儒、道,还是释,都是绝对的开放体系,孔子的“和”、“中庸”,释迦强调“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说明了这一点。《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实在是开放得连自己也没有了。

东方文化的后人们不能说没有自己的功绩。董仲舒、孔颖达、朱熹……至近现代的曾国藩、梁漱溟……包括我们的南老先生,佛教中、道教中人,更是人才辈出,堪称祖师者大有人在。然而,我以为他们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时,似乎是大半都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

东方文化不是一种纯理论体系,实践性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点。既开放又重实践,真正的东方文化不在书本上,而在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史乃至东方史,就是东方文化本身。我以为这应是符合东方三圣人释迦、老子、孔子的本意的,也应是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大大不同之处。这样,适应历史,适应因缘,合乎人群之需要,合乎世界之潮流,发现历史运动的现实的合理性,则应是东方文化的后学对东方文化传统的真正继承。

可惜的是,自董仲舒以降,儒、道、释三家的大师,在合乎时代之潮流,适乎历史之需要,发展、充实东方文化之时,总是希望从开山祖师那里找到几条金科玉律,然后演绎成一套放之四海皆准、行之万古不移的庞然体系。总是希望为客观历史运动制宪立法。这就不能不从真理走向谬误了。儒家还好一点,后人总还可以驳驳前人,相互之间还可以论辩论辩。佛道两家演化为门禁森严的宗教,内部的探讨几乎绝迹,一旦升为祖师,其言论皆可如释迦金口所说的经典一样,不可更易了。这一切从现代的佛、道两教的存在状态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佛教中有一位叫太虚的大师,民国年间一直想改革佛教,其结果若何?如果是理论上、教理上的公开论争倒还罢了,而发展到动手动脚,便太伤法师们的尊严了,而事实确实如此。太虚的改革内容是否正确是另一个问题,而毫无探讨之风,则是佛教死亡的象征。

东方文化在今日世界的地位若何?除了一些汉学家及文化学者还觉得东方文化有可贵之处之外,一般人则视其为神秘主义,与原始巫术无二,这实在是个大悲剧。

该是恢复东方文化的真面目的时候了。

在我们这个号称世界一流的文明古国,翻开一部中国政治史,人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自秦开始至今,大半是无文化打败有文化,无“道德”打败有“道德”,蛮夷之族战胜文明之族,流氓土匪战胜举人、秀才、进士之类的大文化人。凡举弘扬文化的朝代几乎都是短命的衰弱的。

战国时代,秦与其他诸国相比要蛮野得多。如若不然,始皇之母也不会如此放肆。从《诗经》的“秦风”看,秦人应是多有胡风。当时的齐鲁魏赵则文化发达得多。秦却可以一举灭了六国!?“仁义”之说广传数百年之后,一个暴政的秦帝却建立了!刘邦胜秦灭楚,决非“仁义”的胜利,刘三活活是一个地痞无赖子。董仲舒的“尊孔”,不过是给刘氏祭坛打了一个补丁。直接的丰硕成果,不过是给王莽篡位制造了口实。刘秀是土豪打天下,文化只是个幌子。曹氏父子是文人,其立国不足一个花甲子,便为别人做了一碗佳肴。五胡人入中原,彻底是夷蛮胜文明。浮图澄是名震一时的高僧,但也开了僧人与术士幕僚同流合污的先河。五胡人崇佛,未必知佛为何物,只不过是给自己的部族换了一个实力更大的图腾神。姚兴是虔诚的,但做不了中国的阿育王,正史不承认他是一代皇帝,而是一个僭越者。梁武帝是个宗教狂的神经质,佛教中大量的弊端皆以他为起始。达摩弃他而去,正是知他绝非正道。杨坚信佛,儿子却荒淫到极点。李世民是凌驾三教之上,用“三教”如同用一个小官僚,决不是文化治国。武氏是中国史上最信佛的一个女皇,自称金轮转世,次佛一级。其行政为人的成功,却决不是依了经文教典。唐朝不是无文化,而是多文化,各种文化并存的大开放政策,导致了唐朝前半叶的兴盛。宪宗崇佛,迎佛骨反而令他早崩。武宗灭佛未必没有振兴国家的计算。一种文化学说能让人灭了,原因只在自身的荒谬,何怪“三武”?宋太宗开始大兴文化,国力却愈弱,待张载、邵康节、程氏兄弟名震一时之时,宋也就离死亡不远了,靖康之耻正是在此时。岳飞若以“理学”为敝屣,也不会死在风波亭。以岳飞当时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重演一场“陈桥兵变”,如果是那样,中国史怕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在大兴理学的同时,中华民族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不知“理学”为何物的成吉思汗,这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英雄,至今还令人胆寒,德国皇帝在数百年后,还叫嚷“黄祸”的可怕。一个还俗和尚登了龙位,其弘扬文化的最高水平,是高抬《琵琶记》这样的剧本。顾炎武辈对晚明诸君的“谈心说性”深恶痛绝,高举了“经世致用”的帜子。但真正落实他的理想的文人,却是与他政治目的完全相反的曾国藩!“商女不知亡国恨!”曾氏兄弟真正把儒家文人“经世致用”的歌子唱绝了。多尔衮是个霸嫂的无耻之徒,对于中国文化的最高知识是《三国演义》,“关公”成了他络笼汉人的廉价赠封,关帝庙一时在全中国如雨后春笋,最后关帝也成了一尊古佛,儒道释三家文化在关帝名号中就这样联了姻。

“东方文化”,不知是悲,还是喜。只能称之为“哭笑不得”。这与其说是“文化”,不如说是一场“闹剧”。

我以为钱谦益、洪承畴辈比顾炎武诸君高明多了。虽然史称钱、洪为“贰臣”,但正是这些“贰臣”给剽悍的女真人传授了地道的“东方文化”。满人汉化了,“满族”只剩下一个符号。爱新觉罗的后继人光绪、宣统连生育功能也化掉了。“东方文化”的“化工大法”大胜特胜。顾氏与钱氏如相见于九泉,互相又该说些什么呢?

这似乎是中国史上的一条规律,野蛮打败文明,文明又同化了野蛮。野蛮一旦被同化,其生命力就衰弱至极。文明是文明了,同时成了另一个“野蛮”嘴边的一碗粟。蛮夷之民、村野匹夫、街头流子、还俗和尚、道士,都在眼巴巴等着“东方文化”的兴盛哩!因为“文化”的兴盛就等于当权者被“阉”,取而代之的时候便到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止是治国之术,怕也是中国史的一个规律。

我们的“新儒家”的大师们对此怕是最能心领神会。

一八四○年之后,蛮夷之族又来了,“东方文化”在坚船利炮面前落花流水。自此以后,中国人不管是文化人还是非文化人,对于“东方文化”无不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提到“东方文化”,一股故国之思便油然而生,活生生弃舍了不舍得;再鼓吹起来,不仅是势所不能,情绪也难振作起来。一百多年了,中国人对“东方文化”大半是如此两难。而大量的有识之士还是主张大力学习西方,以为这才是强国之本。然而,一说起学西方,太多的人又怕真来一个全盘西化。中国文化何去何从?太难了。

进入二十世纪末叶,日本、 南韩、 台湾、香港、泰国、新加坡……大量有着“东方文化”血统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了。一时,“东方文化”的大师们又弹冠相庆,似乎“东方文化”同化“西方文化”的日子又要到来了,我们又可以来一次“化工大法”的表演了。一时“新儒家”、“新理学”、“儒家资本主义”、“佛家社会主义”又漫天飘来。

一九九八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起自西方金融界的“三剑客”。一时,佛也不保了,菩萨也不佑了,有特异功能的法师们的咒也不灵了,儒家的德,道家的“玄”,都不知干什么去了。

东方,腾飞的东方为什么如此脆弱?

大师也许会说,这是为政者没有大力弘扬东方文化的缘故。到底是东方化不够,还是西方化不够?

最能令东方文化大师们振振有词的是,西方社会时下的文化渣滓的泛滥,道德的沦丧,人情的冷漠,尤其是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提起这些例子,大力在全世界振兴东方文化,似乎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南怀瑾先生也是加入了这个大合唱的。

对于这个合唱,我们以为无可厚非,但行得通行不通?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现实历史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弘扬东方文化似乎注定是一曲令人回肠荡气的悲歌。

但是,我们肯定地回答,这只能是“东方文化”大师们的悲歌,而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东方文化自身的悲歌。

东方文化无悲歌。真正的东方文化永远是乐观地面向未来。悲歌只属于那些在东方文化中偷梁换柱的人。

引一则现代公案。

某台湾高僧赴大陆行脚,于某地,会一年轻人。

年轻人:我当然是神僧下凡。

台湾僧:何以见得?

年轻人:神通俱足。

台湾僧:敢问天眼?

年轻人:二十九彩电,接四海风云。

台湾僧:敢问天耳?

年轻人:摩托罗拉,连五洲雷鸣。

台湾僧:神足通?

年轻人:一张机票,足下腾云。

台湾僧:宿命通哩?

年轻人:知今日之我,便晓昨日之我。未曾落地之时,神通早备,若非佛、菩萨转世,何人可有如此福报。

台湾僧:今日之世人大半享受电视、电话难道皆是佛、菩萨转世?

年轻人:善哉此说,世人皆我道友。满街行走者无非是佛。

台湾僧:南无阿弥陀佛。

年轻人:若无弥陀,尔焉知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尔早是弥陀所眷恋之人,业障障眼,视而不知。

台湾僧汗颜不已。

无生命的宇宙是什么?

凡回答者皆是妄想猜测。不可说,不可说。

无“知”之生命是什么?

不可说,不可说。

昨日之“知”,幻影之回忆。

明日之“知”,想象之推测。

当下之“知”,说“知”知已过;说知,知在生。“知”是什么?

毕竟有“知”!

知即生命,知即宇宙。无宇宙无以生,无生无以知;无知何言生?何言宇宙?

“知”,似乎有主客之分,“知”、“被知”之分。无被知之“知”是什么?无知之“被知”又是什么?谁真的把它们分得开?还是不分的好。西方到了现代才明白这个道理。量子力学出现前的西方文化,其出发点、逻辑生发处,皆是认定有一个恒定的、静止的、不变的认知主体。未行动前,主客早在大脑中分了家。

《道德经》早指出了这种悲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金刚经》则一再说明: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知”又何止是主客双方的事!

近者为因,远者为缘,“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因因相生,缘缘互连,环扣环,网连网,只不过因缘在某瞬相合,显出一个“知”罢了。

我跨河,我登山……

若无太阳,何“知”之有?

若无空气,何“知”之有?

若无父母,何“知”之有?

《道德经》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无量因缘合一知,当其无,显知之用。

辐辐还以辐辐,毂是什么?

因归因,缘还缘,“知”是什么?

万事万物,无量之“生”,无量之“知”,莫过是“宇宙—生命”因缘系统的潇洒走一回!

“知”也,“行”也,知行之分,大患在于有“身”,有“相”。“宇宙—生命”系统行时便是知,知时便是行。先知后行,先行后知,是固定出一个主体之后的妄想。在“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永是一体的。这个系统: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

迁流不息,生生不已,变化无常,却“知”光常照,这便是“宇宙—生命”系统。小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佛家则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是“知”不可靠,“知”便是知,知了也便完了,问题是怕你“知”完后,还要没结没完,迷惑于一个“我”,一个主客之分,一个物事的确定性。

你成了“知”的奴隶了。

全知全能,万知万能,宗教的哄人把戏在东方文化中绝无地位,那是儿童们的幻想,原始巫术宗教正是以这种幼稚的幻想为基础的。

释迦有“十四不正问”之说: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下册)

    本书是由大愿法师讲述。内容一方面是令我们学习如何消除身心的病苦,本经的修法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概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药师法门——禅。分别包括了如来禅、祖师禅和秘密禅。
热门推荐
  • 陌上凤花陌陌语

    陌上凤花陌陌语

    凤羽没有了记忆,可灵魂的爱又怎舍得遗弃。原来世间竟有一样爱而不得的痛。不过都如那一世的毁灭之光流入了三千世界亿万众生当中
  • 赖你一生又何妨

    赖你一生又何妨

    一场大火,让容小雅失去了她最爱的爸爸妈妈,从捧在掌心的小公主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从天而降的同父异母的大哥又让她这个孤儿成了养尊处优的容三小姐。她以为,她可以一辈子幸福下去,可是一场车祸,又让所有幸福化为乌有。从此,地狱里曼陀罗花开的正艳,她心冷如冰,已然沉沦。
  • 至正集

    至正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魔刀

    异世魔刀

    世间平淡客,乱世逍遥生。玉寒星是平凡人群中,小小的一员。除了家族那小小的隐秘。他的家族是个隐藏门派,规模不大,却能在危机时刻,保卫祖国。玉寒星深深的以此为荣。不知道,是不是天意使然还是人为的迫害。小小的‘选择’,告别了平淡的人生,异世的序章就此开启。南柯一梦,物是人非。是异界、是离愁、是血与火的试练还是愁云惨淡的人生。当柔情遇上魔刀,当邪恶与冷漠遇上豪情,是造就血一般的人生,或是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傲视暗夜

    傲视暗夜

    光怪离奇的渚月大陆,人心险恶的社会丛林,压迫灵魂的精神荼毒,渴望自由的草根芥子。哭沼边,放逐人,暗夜永无边
  • 重生之庶女心计

    重生之庶女心计

    她被害穿越,重生为俗套中不受宠的庶女,好吧,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她用尽心计,斗嫡母,护生母,斗姐妹,只为俗套中女主的涅槃重生,可结果让她失望不已,人家穿越都是美男围绕,她穿越只有个倍受欺负的秦国质子在身边,某天,某女头脑一热,秦国质子?哦买噶,难道他就是未来的秦始皇?!秦朝悠悠一梦,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被卷入了历史的巨大漩涡中……
  • 异界重生:废材要逆袭

    异界重生:废材要逆袭

    重生异界,前世为争一世荣华,她只有短短二十载芳华,本是高傲,嚣张之人,重生后她只愿平凡生活,淡然看待一切,不争不抢,每天只愿坐吃等死,养养膘,弄弄花,顺带养个宠物神马的,可惜她这个样子,她喜欢别人可不喜欢,废物,废材,傻子都是她的代名词,每天有人变着花样整她,在那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她天生无法修练灵力,所以她脾气好,惹不起还躲得起。只是即便她如此低调的活着,还是有人跟她过不去,非要夺她所爱,毁她所有,将她狠狠踩到脚底......一朝起,风云聚变,她化身地狱的修罗,红衣红发,本是天下地下,唯吾独尊,那些伤她的,欠她的,尔等可准备好,接受吾的审判.....
  • 我和纸灵有个约会

    我和纸灵有个约会

    一场委托婚礼令我坚持了十年的纸牌驱灵师生涯有了转折,追踪中遇到的车祸男人,以神秘莫测之姿闯入我的生活。谁料嗜赌如命的父亲更将房子连同我都输给了他,相继失踪的纸灵人,痴缠凄婉的三世前生,我试图挣脱他口中所谓的命中注定。“我就是我,不是任何人的影子。”这是我对于他的全盘否定,随之换来的却是身边的人被无情抹杀。父亲的背叛,失去灵力被解约,面临崩溃的边缘,他如施舍般指给了我一条道路:成为侍琴师。即使被伤得遍体鳞伤,我仍抽丝剥茧,愿找出他的破绽,当真相披露才明白,高冷之于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从不后悔用这样的方式爱你。”他抚我之首如是说。浮世经年,繁华若梦,谁又能伴我风云人生?
  • 玩宝金瞳

    玩宝金瞳

    三百六十行,古董是为王。古玩领域,纷繁庞杂,风险巨大……小职员陈凡,因父亲的一次打眼,在山穷水尽之际,意外获得一双可以发现和吸收,名家才气的双瞳,自此,波澜不惊的生活开始激荡起伏,狂蜂浪蝶,纷至沓来……双瞳辩真去伪,双手雕龙刻凤。翻手财富无边,覆手美女如云。陈凡誓要在这滚滚红尘当中,活个痛快淋漓!
  • 大反派之轮回系统

    大反派之轮回系统

    新书已开,名为《暗黑卡牌》大家可以去支持一下,下面就有新书的直通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