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200000001

第1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兼论东方文化的大思维(1)

历史实在是个怪物,对于普通的衣食者谋似乎总是恩惠多一些。你看,不管它千回万转如何曲折多多,衣食者谋总是一代好似一代,百年胜过世纪。慈禧福报再大,也是无法享受电视飞机的。反过来,历史对于智者大半是极尽嘲弄之能事,尤其是对我们的东方文化某些大师们。

被我们称之为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的作品并不太多,赝品半赝品倒是汗牛充栋。但凡被世人公认的东方文化古典作家的作品,如释迦牟尼、孔丘、老子、庄周、孟轲、荀况……其作品都可称之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至于说到他们的后学,尤其是汉代以降,大儒、大真人、大法师、大祖师、大学者……一代当然要传达一代的呼吸,直追先贤者大有人在。高人灭不得,灭高人有罪。但这些人都会因种种原因而生不逢时,知名度不高。至于那些在文化史上被人们称之为划时代的大师们,可以奉承的实在不多,实难与古典作家们相匹敌。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东方文化只作为文化说,其发展似乎走了一条下坡路。开始就是高峰,势必出现下行之势。历史的运动真是如此辩证吗?

西方文化恰不是如此。黑格尔、马克思,就不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可以匹敌的,毕达哥拉斯与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确实是当代人文学者要好好回答的课题。

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学风问题,文风问题?

孔丘一生“述而不作”,宁可编史、编书,从未想创造编制自己的“思想体系”。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却一再强调,他“无法可说”,谁若认为他有所说法,便是“谤佛”。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老子说得更干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好一个“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这正是东方文化的精华中的精华。

东方文化古典作家们,反复强调的东方文化的精华、精髓,被一代又一代的东方文化学者、智者抛弃尽净,阉割尽净。

后世学人动辄便想构思一套体系,尤其是宋儒,不管是张载,还是邵康节,还是朱熹,似乎都想构造一个宇宙体系,从这里再生发出一套万古不灭的社会道德伦理教条。体系之庞大、精致,实在是无所不能。试看“朱子”的杂着便可见其心胸,实可吞食宇宙。屈子作《天问》,正表屈子之博大。然而,朱熹却非要一条条答完“天问”,俨然他自己就是“天”了。如此一来,《天问》原有意蕴荡然无存。边读原诗,边读朱注,真是饮一口甘汁,嚼一嘴蜡。真不知这位继圣人要干什么?卖弄学问事小,自以为是“天”,则是可笑至极。在我们今天人看来,朱熹对《天问》的回答,实在幼稚之极,永远也进不了大学天文系一年级。

东方文化的古典作家们大半拒绝为人类文明、宇宙规律立法制宪。在他们看来,“宇宙—生命”这个无量系统,自身的运动变化因缘,本身就是真理,就是“天命”、“道”、“阿弥陀佛”(三家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的区别, 此处不详论。)谁又可以为他们立法制宪呢? 任何一个个体生命的“知”总是有限,以有限测无限,不是不可知,但绝不可为之立法制宪。东方文化的儒、道、释三家的创始人都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是宽容各色观念,求其“和”,便是希望将自己消溶到“宇宙—生命”这个无量系统中。不管如何,他们一致认为他们自己的智慧,都是“天命”、“道”、“阿弥陀佛”给予的,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不过是“幻影”、“化身”。在他们身上闪光的智慧,如果因缘合和,也会在其他任何人身上闪现出来。

东方文化本身,不管是儒、道,还是释,都是绝对的开放体系,孔子的“和”、“中庸”,释迦强调“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都说明了这一点。《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实在是开放得连自己也没有了。

东方文化的后人们不能说没有自己的功绩。董仲舒、孔颖达、朱熹……至近现代的曾国藩、梁漱溟……包括我们的南老先生,佛教中、道教中人,更是人才辈出,堪称祖师者大有人在。然而,我以为他们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时,似乎是大半都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

东方文化不是一种纯理论体系,实践性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点。既开放又重实践,真正的东方文化不在书本上,而在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史乃至东方史,就是东方文化本身。我以为这应是符合东方三圣人释迦、老子、孔子的本意的,也应是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大大不同之处。这样,适应历史,适应因缘,合乎人群之需要,合乎世界之潮流,发现历史运动的现实的合理性,则应是东方文化的后学对东方文化传统的真正继承。

可惜的是,自董仲舒以降,儒、道、释三家的大师,在合乎时代之潮流,适乎历史之需要,发展、充实东方文化之时,总是希望从开山祖师那里找到几条金科玉律,然后演绎成一套放之四海皆准、行之万古不移的庞然体系。总是希望为客观历史运动制宪立法。这就不能不从真理走向谬误了。儒家还好一点,后人总还可以驳驳前人,相互之间还可以论辩论辩。佛道两家演化为门禁森严的宗教,内部的探讨几乎绝迹,一旦升为祖师,其言论皆可如释迦金口所说的经典一样,不可更易了。这一切从现代的佛、道两教的存在状态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佛教中有一位叫太虚的大师,民国年间一直想改革佛教,其结果若何?如果是理论上、教理上的公开论争倒还罢了,而发展到动手动脚,便太伤法师们的尊严了,而事实确实如此。太虚的改革内容是否正确是另一个问题,而毫无探讨之风,则是佛教死亡的象征。

东方文化在今日世界的地位若何?除了一些汉学家及文化学者还觉得东方文化有可贵之处之外,一般人则视其为神秘主义,与原始巫术无二,这实在是个大悲剧。

该是恢复东方文化的真面目的时候了。

在我们这个号称世界一流的文明古国,翻开一部中国政治史,人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自秦开始至今,大半是无文化打败有文化,无“道德”打败有“道德”,蛮夷之族战胜文明之族,流氓土匪战胜举人、秀才、进士之类的大文化人。凡举弘扬文化的朝代几乎都是短命的衰弱的。

战国时代,秦与其他诸国相比要蛮野得多。如若不然,始皇之母也不会如此放肆。从《诗经》的“秦风”看,秦人应是多有胡风。当时的齐鲁魏赵则文化发达得多。秦却可以一举灭了六国!?“仁义”之说广传数百年之后,一个暴政的秦帝却建立了!刘邦胜秦灭楚,决非“仁义”的胜利,刘三活活是一个地痞无赖子。董仲舒的“尊孔”,不过是给刘氏祭坛打了一个补丁。直接的丰硕成果,不过是给王莽篡位制造了口实。刘秀是土豪打天下,文化只是个幌子。曹氏父子是文人,其立国不足一个花甲子,便为别人做了一碗佳肴。五胡人入中原,彻底是夷蛮胜文明。浮图澄是名震一时的高僧,但也开了僧人与术士幕僚同流合污的先河。五胡人崇佛,未必知佛为何物,只不过是给自己的部族换了一个实力更大的图腾神。姚兴是虔诚的,但做不了中国的阿育王,正史不承认他是一代皇帝,而是一个僭越者。梁武帝是个宗教狂的神经质,佛教中大量的弊端皆以他为起始。达摩弃他而去,正是知他绝非正道。杨坚信佛,儿子却荒淫到极点。李世民是凌驾三教之上,用“三教”如同用一个小官僚,决不是文化治国。武氏是中国史上最信佛的一个女皇,自称金轮转世,次佛一级。其行政为人的成功,却决不是依了经文教典。唐朝不是无文化,而是多文化,各种文化并存的大开放政策,导致了唐朝前半叶的兴盛。宪宗崇佛,迎佛骨反而令他早崩。武宗灭佛未必没有振兴国家的计算。一种文化学说能让人灭了,原因只在自身的荒谬,何怪“三武”?宋太宗开始大兴文化,国力却愈弱,待张载、邵康节、程氏兄弟名震一时之时,宋也就离死亡不远了,靖康之耻正是在此时。岳飞若以“理学”为敝屣,也不会死在风波亭。以岳飞当时的军事实力完全可以重演一场“陈桥兵变”,如果是那样,中国史怕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在大兴理学的同时,中华民族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不知“理学”为何物的成吉思汗,这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英雄,至今还令人胆寒,德国皇帝在数百年后,还叫嚷“黄祸”的可怕。一个还俗和尚登了龙位,其弘扬文化的最高水平,是高抬《琵琶记》这样的剧本。顾炎武辈对晚明诸君的“谈心说性”深恶痛绝,高举了“经世致用”的帜子。但真正落实他的理想的文人,却是与他政治目的完全相反的曾国藩!“商女不知亡国恨!”曾氏兄弟真正把儒家文人“经世致用”的歌子唱绝了。多尔衮是个霸嫂的无耻之徒,对于中国文化的最高知识是《三国演义》,“关公”成了他络笼汉人的廉价赠封,关帝庙一时在全中国如雨后春笋,最后关帝也成了一尊古佛,儒道释三家文化在关帝名号中就这样联了姻。

“东方文化”,不知是悲,还是喜。只能称之为“哭笑不得”。这与其说是“文化”,不如说是一场“闹剧”。

我以为钱谦益、洪承畴辈比顾炎武诸君高明多了。虽然史称钱、洪为“贰臣”,但正是这些“贰臣”给剽悍的女真人传授了地道的“东方文化”。满人汉化了,“满族”只剩下一个符号。爱新觉罗的后继人光绪、宣统连生育功能也化掉了。“东方文化”的“化工大法”大胜特胜。顾氏与钱氏如相见于九泉,互相又该说些什么呢?

这似乎是中国史上的一条规律,野蛮打败文明,文明又同化了野蛮。野蛮一旦被同化,其生命力就衰弱至极。文明是文明了,同时成了另一个“野蛮”嘴边的一碗粟。蛮夷之民、村野匹夫、街头流子、还俗和尚、道士,都在眼巴巴等着“东方文化”的兴盛哩!因为“文化”的兴盛就等于当权者被“阉”,取而代之的时候便到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止是治国之术,怕也是中国史的一个规律。

我们的“新儒家”的大师们对此怕是最能心领神会。

一八四○年之后,蛮夷之族又来了,“东方文化”在坚船利炮面前落花流水。自此以后,中国人不管是文化人还是非文化人,对于“东方文化”无不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每提到“东方文化”,一股故国之思便油然而生,活生生弃舍了不舍得;再鼓吹起来,不仅是势所不能,情绪也难振作起来。一百多年了,中国人对“东方文化”大半是如此两难。而大量的有识之士还是主张大力学习西方,以为这才是强国之本。然而,一说起学西方,太多的人又怕真来一个全盘西化。中国文化何去何从?太难了。

进入二十世纪末叶,日本、 南韩、 台湾、香港、泰国、新加坡……大量有着“东方文化”血统的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了。一时,“东方文化”的大师们又弹冠相庆,似乎“东方文化”同化“西方文化”的日子又要到来了,我们又可以来一次“化工大法”的表演了。一时“新儒家”、“新理学”、“儒家资本主义”、“佛家社会主义”又漫天飘来。

一九九八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起自西方金融界的“三剑客”。一时,佛也不保了,菩萨也不佑了,有特异功能的法师们的咒也不灵了,儒家的德,道家的“玄”,都不知干什么去了。

东方,腾飞的东方为什么如此脆弱?

大师也许会说,这是为政者没有大力弘扬东方文化的缘故。到底是东方化不够,还是西方化不够?

最能令东方文化大师们振振有词的是,西方社会时下的文化渣滓的泛滥,道德的沦丧,人情的冷漠,尤其是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提起这些例子,大力在全世界振兴东方文化,似乎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南怀瑾先生也是加入了这个大合唱的。

对于这个合唱,我们以为无可厚非,但行得通行不通?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现实历史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弘扬东方文化似乎注定是一曲令人回肠荡气的悲歌。

但是,我们肯定地回答,这只能是“东方文化”大师们的悲歌,而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东方文化自身的悲歌。

东方文化无悲歌。真正的东方文化永远是乐观地面向未来。悲歌只属于那些在东方文化中偷梁换柱的人。

引一则现代公案。

某台湾高僧赴大陆行脚,于某地,会一年轻人。

年轻人:我当然是神僧下凡。

台湾僧:何以见得?

年轻人:神通俱足。

台湾僧:敢问天眼?

年轻人:二十九彩电,接四海风云。

台湾僧:敢问天耳?

年轻人:摩托罗拉,连五洲雷鸣。

台湾僧:神足通?

年轻人:一张机票,足下腾云。

台湾僧:宿命通哩?

年轻人:知今日之我,便晓昨日之我。未曾落地之时,神通早备,若非佛、菩萨转世,何人可有如此福报。

台湾僧:今日之世人大半享受电视、电话难道皆是佛、菩萨转世?

年轻人:善哉此说,世人皆我道友。满街行走者无非是佛。

台湾僧:南无阿弥陀佛。

年轻人:若无弥陀,尔焉知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尔早是弥陀所眷恋之人,业障障眼,视而不知。

台湾僧汗颜不已。

无生命的宇宙是什么?

凡回答者皆是妄想猜测。不可说,不可说。

无“知”之生命是什么?

不可说,不可说。

昨日之“知”,幻影之回忆。

明日之“知”,想象之推测。

当下之“知”,说“知”知已过;说知,知在生。“知”是什么?

毕竟有“知”!

知即生命,知即宇宙。无宇宙无以生,无生无以知;无知何言生?何言宇宙?

“知”,似乎有主客之分,“知”、“被知”之分。无被知之“知”是什么?无知之“被知”又是什么?谁真的把它们分得开?还是不分的好。西方到了现代才明白这个道理。量子力学出现前的西方文化,其出发点、逻辑生发处,皆是认定有一个恒定的、静止的、不变的认知主体。未行动前,主客早在大脑中分了家。

《道德经》早指出了这种悲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金刚经》则一再说明: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知”又何止是主客双方的事!

近者为因,远者为缘,“宇宙—生命”这个大系统,因因相生,缘缘互连,环扣环,网连网,只不过因缘在某瞬相合,显出一个“知”罢了。

我跨河,我登山……

若无太阳,何“知”之有?

若无空气,何“知”之有?

若无父母,何“知”之有?

《道德经》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无量因缘合一知,当其无,显知之用。

辐辐还以辐辐,毂是什么?

因归因,缘还缘,“知”是什么?

万事万物,无量之“生”,无量之“知”,莫过是“宇宙—生命”因缘系统的潇洒走一回!

“知”也,“行”也,知行之分,大患在于有“身”,有“相”。“宇宙—生命”系统行时便是知,知时便是行。先知后行,先行后知,是固定出一个主体之后的妄想。在“宇宙—生命”系统本身永是一体的。这个系统: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

迁流不息,生生不已,变化无常,却“知”光常照,这便是“宇宙—生命”系统。小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佛家则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不是“知”不可靠,“知”便是知,知了也便完了,问题是怕你“知”完后,还要没结没完,迷惑于一个“我”,一个主客之分,一个物事的确定性。

你成了“知”的奴隶了。

全知全能,万知万能,宗教的哄人把戏在东方文化中绝无地位,那是儿童们的幻想,原始巫术宗教正是以这种幼稚的幻想为基础的。

释迦有“十四不正问”之说:

同类推荐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在岸边

    在岸边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岸边》(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人在岸边,却不能渡,皆因无指引。生命需要感悟,也需要引领,才能抵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以朴实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佛法奥义的理解,对人生的省悟;可谓字字珠玑,深入浅出,极富哲理,如一滴滴佛法甘露,滋润心房;是一本助人释疑解惑之书,一本感心悟性之书。
热门推荐
  • 天地源祖

    天地源祖

    天地初开,空间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然而大道演化,一颗洪荒古树诞生,结下一颗天地荒果,经过亿万年时间,终于脱落,古树便开始演化,空间位面开始成形,大千世界开始产生,人类,兽族,等其他各族相继诞生,那颗天地荒果又经过亿万年的时间,荒果肉身渐渐催化,繁衍出了无数的荒古元气,荒果之核最终掉落,不知去向。在荒气大陆,他项君翔,一名深山少年,机缘巧合之下竟得到那枚消失无数年的荒核,从此在这枚荒核的帮助下,不断成长,踏上征程,勇闯荒气大陆,踏入地元界,步入天行界,跻身洪荒界,最终成就天地荒主。
  • 高血脂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高血脂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

    高血脂症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升高。据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血脂升高者日益增多,目前高血脂的患病率在30%-50%之间,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数字。当血脂轻度升高时,病人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是。即使轻度的血脂升高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因为血脂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非常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体检发现血脂升高时,切不可忽视它,一定要认真对待,并根医生的建议采用膳食疗法或药物疗法,同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升高的血脂能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 出逃

    出逃

    兔子是下半夜走出村子的。他要到镇上坐早晨的车子。他对自己要去哪里并不十分清醒,只要能离开村子,走得越远越好,他不在意去什么地方。临走时,兔子锁了房门,将钥匙放在炳德的窗台上。三间草房做价二千元卖给了炳德,炳德给了一千五百元,余下的五百元等他女儿拿了钱回来再给他。炳德的女儿小月出去三年了,从没见她回来过。她去了哪,在做什么,兔子不知道,炳德也不说。那五百元钱兔子不指望了,手头上的钱已经够他跑得远远的。卖房的事也同炳德说妥了,等他走了才能公开,兔子还欠着大蟒一千元赌债呢。
  • 超神公式

    超神公式

    有人说,学数学有啥用?可以考验街头小贩的诚实度?给人卖了能帮忙数钱?专家告诉你,数学,可以证道,可以杀人,可以移山填海毁天灭地,你信么?扯乎?本来我也不信,直到有一天,我穿越了……交流群:127443525
  • 我的宿舍没有鬼

    我的宿舍没有鬼

    大一新生沈凌飞,因为自己初恋女友的死而认识了阴阳代理人白良。却意外得知了关于自己身份的秘密,神秘的浮魂之海,诡异的无脸女孩,图书馆下的秘密仓库却引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奇异往事。校园版灵魂摆渡,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灵异怪谈。
  • 影流之主

    影流之主

    当英雄联盟碰上斗气世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影流之主,联盟之中帅到爆的万军丛中,取得敌将之首级,潇洒脱身。虽然在这斗气世界开始并不是那么的愿意接受他。但普天之下,即便是在斗气大陆,我影流一途,又有谁人能档。文中很多打斗场面的描写,都会参考英雄联盟来写,当然联盟中的英雄也会悉数登场。想了解,戳进来看!!!
  • 八零后神魔天使

    八零后神魔天使

    新书上传,请书友们支持,推荐收藏!仙兵两道,追逐长生,谁能勘破生死,成仙化道?纨绔子弟‘霍遮’重生归来,欲重振家族,得父亲神匣,走上漫漫征伐仙路!正邪魔道,诸般善恶,谁来论定?皆在一念思量!激情澎湃,热血高歌,尽在《诛魔神匣》!
  • 唐龙ABO

    唐龙ABO

    以家族史的形式,记录了不同属性的配对,风格各异,可甜可虐,有主攻也有主受。有AO,AB,BA,双A。简介我姓唐,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我的家族从我的曾祖父一辈起,便开始为政-府及一些权贵抓捕出逃或漏网的Omega。我们被称作“猎人”。这是一份见不得光的职业,但向来被社会口诛笔伐的我们,也有着自己的苦楚。我决心修一部家族史,记录我们家历代猎人的故事。不仅为了唐家,也为了其他猎人。比如某个号称“唐家人永远的对手”的中二之家——以太一族。
  • 竞技王座之校园篮球风云

    竞技王座之校园篮球风云

    从美国转学回到云城一中的张狂加入刚刚组建的校篮球队,一路磨合并且披荆斩棘获得了参加全国高中篮球联赛的资格,以黑马的姿态,林寒和张狂率领球队在全国的赛场上过关斩将成为国内最耀眼的新星。但是所有的努力真的会立竿见影吗?云城一中真的可以一次性登顶,拿到全国第一吗……那些逗比而又热血沸腾的时光,最美的时光!
  • 唯尊仙魔道

    唯尊仙魔道

    自天地初成,盘古垂死化身,血成江河,气成风云,身体化为三山五岳,用生命孕育了整个神州大地。自有天地,三皇数起于一,神州大地逐渐衍生了人类精灵妖以及魔。人族‘剑圣’‘戟神’‘刀君’‘明王’‘天师’‘神算’在神州各据一方互领风骚。魔族‘地藏’‘飞羽’‘玄冥’‘帝江’也堪称神州之最。两者之间谁更强,随着一名流落到人间的魔族男童,兼修人魔两大种族绝技,从人魔之间的猜忌到人魔联盟共同抵抗修罗族的入侵,与此由’他‘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