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200000043

第43章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 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关于三世因果

“三世因果”常常被人们作迷信的解释。据我所知,各种寺庙里流传着一本小册子,叫《金刚经感应录》。类似这样的小册子,在教界流行很多。这些感应录往往难以查证,谁也说不上是真是假,是幻觉还是真实存在。

世界是无常的,超出人们的想象力的事太多了。人类的认识范围还非常狭小,我们无法预料人类生命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佛学永远不作这样的预测。对于佛学来讲有三点是不能否定的。第一即“诸法无我”,一切事物,不管它多么神奇都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的假合,任何事物包括生命都不可能有恒定的本性。第二即“诸行无常”,正由于任何事物,包括生命都没有恒定的本性,所以一切都是可变的,这个变化没有什么既定的规范可循,也就是说没有什么特定的范围,不存在什么样子就是正确的,什么样子就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就是当下的存在,能存在就必有其缘。想用人的大脑为事物设计出一种规范,是典型的妄想。第三“涅鸱ǖ某鱿帧U捎诖耍鹧Р懦浦按蟪恕狈鸾蹋?即无所不包之义。

关于因缘果报, 我们也不能脱离了上述的佛学三原则, 这也即是禅宗所谓的“一实相印”一印印成。

在传统的解释中,善恶罪福皆是个人行为。今世行善来世受福,今世作孽来世招祸。这个观点不能说完全不正确,而是把因果报应的观点简单化了。作为对人们的初级教育是可以的,但不能用此来解释经论。

作恶作善,善报恶报,从来不是个体生命单独的事。因缘的运动从来是网络式的,这一道理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例如《佛说阿弥陀佛经》便说娑婆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命浊、众生浊,这一切就不是哪一个个体生命自己可以负责的。众生可以承担浊世恶报,但不承担责任。如果认为某个体生命今世作善, 来世必有善报,今世作恶,来世必定有恶报,就必须承认“我、人、众生、寿者”是恒定的承受体,但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人、众生、寿者”从本质上讲并不存在,本性是空的。这些妄想又是实实在在地阻隔着“整体——个体——再整体”的流转,这个流转一日不通达,“浊”、“恶”就会不可避免地泛滥成灾,一直到产生“末法”、“末世”。

这一点从先世的人类历史中可以看出。据人类古史与人类文化学的研究,古人类走出了动物界领域,这是“宇宙—生命”系统中本有“明德”逐步成熟的表现,但正是这个“明德”使“我、人、众生、寿者”的妄想同时也泛滥起来。人类在“明德”充分显示的同时,很难超过动物状态,乱伦、屠杀、尤其是巫术图腾,严重地威胁着“明德”。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制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明德”就有可能被阴霾掩盖,造成更大的灾难。好似一个黎明开始了,东方露出了鱼肚色的白光,但正是这白光刺得长夜中刚刚醒来的生命眼花缭乱。佛学把这称之为“劫浊”。“劫”的本意是指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状态普遍存在的这段历史可称之为“劫浊”。巫术图腾正是“明德”的滥用,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形态,所有的民族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这种文化形态本身便是“恶”, 便是“浊”,哪一个个体生命可以不产生“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呢?前“四浊”的因果蔓延,便导致了生命的“命浊”。个人的善行,得不到善报,个人的恶行也未必得到恶报,原始的因果观,解释不了这种复杂的生命现象,生命的“明德”解释不了这个现象,便以为这是“命定”的。无能的人们便把自己的命运寄托给并不存在的“鬼神”、“彼岸世界”。

在这个历史阶段,走出野蛮走向文明,走出迷信走进“明明德”,便成了全人类的追求,不管是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中国文化、古埃及文化……细细查查这些文化,都反映出人类企图走出“劫浊”的追求。在这些文化中,我们见到了法身本有,“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明明德”的丰富而花样繁多的表现,对于任何一种古文化的贬低都是错误的。《金刚经》所谓的“燃灯佛”,在这一品中释迦牟尼说,“他”在“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者过。”以及《金刚经》所说的“诸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包括了这一段历史过程中人类各民族文化对“明明德”的追求。前文引《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明了通达。如一佛刹。”也包括对这一段历史过程中人类各民族文化对“明明德”的追求,例如古希腊的着名的“命运悲剧”,正体现人类在追求明明德中的痛苦挣扎。

讨论人类的因果善恶报应,脱离了这样一种被世人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就会完全曲解佛学的因果报应学说,把它变成一种束缚正常人性的“紧箍咒”。

南老脱离大陆的历史发展太久,没有受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熏陶,往往把一切看成是个体生命的个别行为,他老人家虽然学贯儒道释三大家,也不能不错解了佛学的基本精神,也难以跳出过去一些人对佛学的错解。

标量会越来越接近矢量,曲折会越来越小,这是不容人怀疑的历史现实。

请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金刚经》吧!不要把他当成一部个人修行修养的功法和道德教科书。

坚冰打破之后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是释迦的殷勤劝导。“明德”是宇宙中的一个过程。我们结合上引《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称彼佛名号,若一声,若十声,乃至百千声于念念中,在无数化无量寿佛,常护其人。”可以看出,这不是什么鼓励人们搞懂《金刚经》,意思是只要你结了缘便够了,便和我的功德一样了,和我一样是佛。

很多人认为我们这样的解释,有几分神秘色彩,其实是大家被自己的人相我相局限了。

上文我们曾举了电视机的例子,电的发明到电子的发现,到电视机的制造,人类经过多少辛苦劳累曲折坎坷,又付出多少血汗啊!但是到了今日,家庭条件稍可的便可享受电视机。

冬天里打破坚冰是异常困难的事,即便打开一个小口,马上就会又冻上。那些敢于打冰的人都是伟大的,他们为打冰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痛苦。一旦打开一个缺口,这缺口便再封不上了,那是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其他的冰就不打自消了。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人类从动物界走出,这是法身本有的“明德”,成熟后的显现。但伴随“明德”同时产生的便是“我、人、众生、寿者”的妄想,这些妄想是随太阳爬出地面的阴霾。“明德”是宇宙中的一个过程,在佛经中“明德”的这种运动是以“东方药师佛”为喻的。从“东方佛”到“西方佛”,正是“明德”的必然运行规律。如果没有“明明德”的过程,即没有一个把握、认识“明德”的过程,“明德”会从东方升起直向西方,夕阳“末世”出现就是必然的,最后还可能泯灭明德,因为有生必有灭,“明德”也不会永恒,至于以后“明德”何时再产生,那是谁也预料不了的事。

佛学的这些观念与当代唯物主义的观念是不谋而合的。人的产生是大自然的恩赐,但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生便有灭。早早晚晚人类是会“灭亡”的,但到了一定的因缘条件下,宇宙中又会有了生命,又会有了“明德”。如果是熟读佛经的人,便会发现佛学与当代的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类似,可是佛学要胸怀大得多。只不过要注意,在读佛经时要随时揭去掩盖在他表面的宗教文化的表述外衣。

为了使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明德”达到极致,“明明德”,即了解“明德”的实际运行规律是二千年来人类文化的主要课题,人类史的所有文化都在致力于这一点,正如冬天有无数的人都会去打开那冰冻的大河是一样的。释迦的高明在于,不满足于打开一个小洞,仅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他明白了“明德”的运行规律,即“明明德”。他的最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一旦明白了“明德”的运行规律,他不认为是自己个人努力的结果,他认识到这是法身因缘成熟的表现,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的“明明德”的显现,也就是说“春风来了!春天来了!”。不是哪一个人叫来的,是自然规律决定该来的。

佛学就是报春鸟。

如果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的话,以后吃螃蟹的人便是随意的享受了。

正是基于此,释迦认为自己的发现只是春天到来的信号,在以后的日子里,任何一个感受到春天暖意的人,他心中的坚冰自然开化,这些人再也不必如过去的人一样,去一个个地打冰汲水了。

到此,你便明白,为什么如来的大愿,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了。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天才,时也势也命也。

春天到了,《金刚经》是春鸟的第一声鸣叫。南老却没有注意这一切,他老人家从春鸟激动的鸣叫声中听到的是春鸟对寒冬时的回忆。须知此时的春鸟的回忆,是对它冬眠的感叹,并不是让人们再去找回一个冬天过一过。

春天来了,还要人们像冬天一样去躲藏去挖冰……那就可笑了。

春天来了,就是春天来了,这里没有什么“要点”、“理论”、“功法”需要我们去了解、学习的。拥抱春天,欢呼春天,就行了。

我见过不少人,他们对今日的世界: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还想模仿古时人那样去打冰、蚀冰。这世界太难找到冰了,他们不仅不欢呼,反而认为人类是着了魔。于是,他们找到了阴山背后去打、挖、刨那一点点的残冰。

这使我想起了果戈里的小说《套中人》。

再不要当别里柯夫了。

释迦没有任何法,他只是让你拥抱春天,欢呼春天。《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一切大乘经典,皆是他放飞的春鸟。

报春鸟来了,“宇宙—生命”系统的春天来了,享受春天吧!

难道你非抓一只春鸟,解剖一下才相信春天来了吗?

“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我真正佩服释迦的地方,不仅在于他打开了坚冰,给人类报了春;最佩服的是,他把后世人的心理状况,琢磨得太透了,好像他真的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一样。

回忆一下,自释迦去世之后,“青鸟亦传云外信”之后,仅是中国社会,多少猜测,多少狐疑,多少狂乱……有多少人会想到人类社会会出现今天这样一个春花烂漫的天地呢?

到了今天还要再狂乱狐疑不信,就有点太执着顽固了。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还需要回头吗?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人类的春天还是刚刚开头哩!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心灵修养:有一种智慧叫禅悟》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热门推荐
  • 谁家娇女

    谁家娇女

    直到嫁人后莫姝安才知道,娇女是靠宠出来的。何为娇女?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抢我东西抽你!抢我男人,我让我男人抽你!谁家娇女?我男人家的!
  • 筸军之城

    筸军之城

    这是一部折射着历史上筸军兴衰存亡、艺术展现湘西地域文化灵魂的作品,讲述的故事以一个纷繁交杂、充满魔力与奇诡风俗的小镇——镇筸镇为背景。在这里:男人们继承着世代为军的衣钵,执着于一生出生入死的战争使命、时势转寰的权力争斗,女人则执着一生守候她终生所爱的爱情,直至生命萎去。复杂错综的故事情节;充满张力的人物性格;古老神秘的地域文化,作者以独具的目光和富于民族特色的精彩叙述,写出了筸军的灵魂,透视了湘西的精魂,更发现了湘西人尤其是苗人的一些内在的、本质的、与世不同又不乏共性的生存秘密。
  • 史上最强呆毛

    史上最强呆毛

    华清大学高材生苏晓阳也随大流重生了。诡异的是重生的苏晓阳竟然变成了别人的系统,并且外观是一撮呆毛。于是在呆毛的帮助下,宿主苏扬开启了开挂人生。本来开头是很正常的,然后展开就变得诡异起来。获得能量点要靠【装逼打脸】?这神tm设定作者你是认真的吗?更加过分的是……苏扬:“卧槽!为什么我遇到的反派会是校花的贴身高手、都市兵王、绝品神医和护美小农民啊!你确定他们不是从别的书里穿越过来的?还有这一堆精灵和魔法师又是什么鬼?”呆毛:“……我特么怎么知道!那啥,对面的兵王和神医快要打起来了,咱们赶紧闪人的说。”Q:呆毛是啥?A:凡是头上一撮外观特立独行的头发统称呆毛。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 被梦惊扰的生活

    被梦惊扰的生活

    繁忙的午后,孤单的王铮铎遇到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庄烟,并且对她一见钟情爱上了她。然而事情超出了他的想象,开朗的庄烟,其实是一个内心无助的忧伤的人。刻骨铭心的初恋,始终让她难忘。她终于接受了他,但新的问题却纠缠着他们。。。。。。
  • 十界轮回

    十界轮回

    一道鸿蒙紫气造就一圣尊。如果七道不同属性的鸿蒙紫气会聚于一身,那又如何?看主角如何历尽重重磨难,终聚七道紫气于己身,以强大实力为后盾。狂扫十界,令天道颤抖!序章相传,盘古开天辟地。成就大千世界。
  • 青春的时间

    青春的时间

    所走的路是青春。所干过的事是时间。因为走过,因为做过。所以不曾后悔。即使遍体鳞伤,那又怎样。18岁的我,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也许开始的迷茫,也许曾经的失落。不过这不能阻止我成长的阻碍,我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的开始。来吧,迎接属于我的未来。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武御道

    武御道

    千年前,他是孤傲自大的天御道君,她是流落街头的红尘女子。绝世歌舞倾君心,为卿破尽轮回路。他为了她,忤逆天道,冲击轮回之路,以至天道轮回近乎崩溃,天道欲要灭世。为保世赎罪,天御立下千年赌约,定要在千年内,修复轮回之路。轮回池前,他立下誓言,不管你在何方,我一定会来到你身边!小小少年出自大荒,起自姬月,叱咤九仙,血染灵山,戟破星辰,直指千年之约!
  • 守护甜心的水漾爱恋

    守护甜心的水漾爱恋

    小清新的文笔,故事里流露淡淡的情怀,十六岁开始的花季,青春里那个穿着衬衣的男孩,他额前垂着的发丝和一双水漾的眼眸,心动,心痛,有比阳光灿烂的笑容,有比珍珠珍贵的眼泪,记忆中的似水年华,是否有那么一句话打动过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