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9300000023

第23章 最后的岁月(5)

因为俾斯麦与生俱来三样元素的精神——傲性、胆气、怨恨——当他写他的记事时,仍能节制住自己,而且节制得很有效,他的自供就变作一个令人难猜度的人的真实写照。这本书里头几乎从未颂扬过一个人。对于他的先生们与他的上司们,王公们与代表们,同事们与属员们,他都没有一句赞美的话。他就是说一个人好,也并不是不留余地的说好。罗恩是个真而又真的人,俾斯麦还要批评他两句。只有较小的人物,如斯提泛、霍伦斯泰因、施维宁格尔等,能够免于被他毁伤名誉。当他的怨恨与讥刺发作的时候,无论什么他都能说。他的主要目的自然在于摆出老君主的诸多长处,以显出少君主的许多短处。即以对待威廉一世而论,他还免不了说几句痛恨的话。我们若要知道他是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对待他的大小仇敌,莫如读他的一页自传,他在这里大写特写了一个完全不知名的日耳曼医师,因为在俄都时候,这个医师拙劣的疗法,非常有害于他的身体。过了三十年后,他仍然不满意于只牺牲这个医师,还要两次发怒地提及那位大公爵夫人,因为是她推荐了这个医师给他治疗。

他时作时缀地口授这三本书的内容给布赫尔,直到1892年布赫尔去世时为止。施维宁格尔医师走进去往往看见,“布赫尔一言不发,愁闷,不高兴,削尖铅笔,两耳听着,坐在桌旁,面前放了一张空白纸;俾斯麦靠在一张长椅子上,很用心地看报,一言不发,布赫尔说话更少。”

布赫尔的火气不及俾斯麦,但记性却比他好,他说:“俾斯麦往往重述一件事……他在最要紧的地方截断不说了……自相矛盾……当事情弄糟了的时候,他绝不肯承认是他的过错,他不许别人表现出同他一样的要紧——他不肯承认写信给普里姆(这是1870年间的事)。等到我请他回忆。原是我自己在西班牙首都交与这位军长的,他才承认……也许他是想到将来的历史家们,想到留下一个遗产给后代……但是他也想到现在,想到他所欲施于现在的影响。”

关于王权问题,恐怕他私下所发表的与公布的见解两相冲突。“自从1847年以来我常常保护君主制主义,我曾高举起来如同举大旗一样。但是我现在已经见过三位君主裸体,一丝不挂,这几位居高位的先生们的行为。往往并非君主的行为。但是对全世界说这两句话。会与君主制主义相冲突的。若是畏惧而不敢说,或不说实话——我也是一样的不能办到。”这个大演说家就是这样顽固到底的。因此他住在两个世界上。还要为此付出代价。他一向都是只在后台里头才说实话,现在头一次必须在前台灯光之下说出实话。到了这个时候,他的愤怒还是压住了诸多其他的考虑,所以这位有时是一个君主党的人写了一篇很出名的《威廉二世论》,这位皇帝的名誉因而受到了致命伤害。还不独他一个人受到这样的伤害。凡是写辩论反对君主制的,再没有比这一篇写得那样妙于辞令的了。

当俾斯麦吩咐他一死之后就刊行全书的时候,他便知道这部书一出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他的儿子们却借口于俾斯麦口传的训令,以为保护皇帝更要紧,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他们不得不在1899年停止刊行第三册,在1916年间,在威廉二世已经逃出德意志之后,他们还在设法保护威廉二世的名誉。

八、斗士的风采

“我要说我的话,这原是我的本务,压在我的良心上,好像一把手枪指着我的脑袋一样。我相信现在的政策正在引导帝国陷于大泽中,我以为莫如躲避为妙;我知道这个大泽,别人却看错了这个大泽的性质;假使我不敢说话,我就是犯了叛逆的罪……我的朋友们要我甘受一种活死人的情景:躲起来,不说话,不动……但是我虽归隐,我还能够效劳于祖国。以几个方面而言,我现在较为自由;我现时能够赞成在外国的和平宣传,这是我二十年的主要目的。”

他关切自己的功业。就是这样联合仇视他的后任们,并联合急于报复诬蔑他的人们。在他的最后十年间,他恢复了左右舆论的力量,这是他前些年所丧失的。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表明,他无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当他由心腹人之手,把威廉一世所写的许多信函登了报的时候,他要保护他自己,使自己免遭阿尼姆的命运,他示意说若有必要,凡是刊登这样信件的人们,必须声明这种信件曾在夫里特利士鲁任由客人传看过,必定是在这里抄出来的。他又说他写给君主的私信,是他的精神产业,他还把别的秘密授予哈登。他读过这个政治记者的论说后,便请来见面,同他做朋友。

当俾斯麦起初告退的时候,他难以在德意志报章上发表他的意见。大多数的报馆恐怕同他往来受到拖累。在头几个月里,他所接见的,只是从外国来的记者,在德意志的诸多报馆中只有《汉堡改正报》请这位前任宰相登东西,这张报因此在好几年间变作帝国最有味道的机关报。他口授过许多论说,让这张报纸登载,他所授意登的更多,所以人们不久都以为《汉堡报》是夫里特利士鲁的政党报。这些年里时局曾发生过两三次危险,这个时候,《汉堡报》与《帝国官报》几乎齐名。

俾斯麦免职的那几天,接到了六千封恭维他的电信。汉堡给了他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当他在满街挂满了旗帜的路上坐马车走过时,有一个英国水手走到他的马车旁,说道:“我要同你握手!”俾斯麦平生头一次同平民握手。他从前一向未曾请过农人同他吃过饭。这时候有两个很热心的农民从申豪森来,俾斯麦请这两个人同他吃便饭——因为俾斯麦被他们的卑躬称赞所感动!赫伯特说了一句很适当的话以总结这个情景:“他们当你是他们的保护神,是很有好理由的。”有许久,这种事件不过是偶然一见的。再过两年,在1892年5月间,这个逐臣说道:“我自己骗自己之处,就是关于德意志人……他们不知道逼我批评的不是只因发一阵脾气,不是想报复,也不是想再揽大权……使我失眠的,原是为帝国的将来而烦心。”

再过两星期他是不肯说这种话的。赫伯特听从父亲的旨意,与一位继承家产的奥地利女子定亲。俾斯麦想去维也纳,参加他们的婚礼,他求见弗兰茨·约瑟夫,要求其答应欢迎他。但是威廉二世与近臣们恐怕这位前任宰相心怀叵测,威廉二世写信给弗兰茨·约瑟夫皇帝说道:“月底俾斯麦前往维也纳……去受恭维他的人们的计划好了的欢迎……你是知道的,他的诸多最得意之作之一就是同俄罗斯订立两事兼顾的密约,这是在你的背后立的,被我打消了。俾斯麦自从归隐以来背信弃义反对我与我的宰相卡普里微……他正在用尽他的手段与奸诈,尝试使世人相信是我先向他求和的。他的诸多计划中之最要紧的,就是他会请你见他。我所以敢于求你,在他尚未到我面前认罪之前,切勿见过这个不受约束的子民以使我在本国的地位稳固。”

与这封不光彩的信同时送往维也纳的还有一封,是霍尔施坦起草,卡普里微签字,给驻维也纳的德国大使的,信中说道:“倘若俾斯麦或他的家族要到你家来,我请你限制你自己的俗礼形式,切勿去参加结婚典礼。不仅是你该遵照办理,全大使馆的人员也应照办,我还可以告诉你,皇帝不肯改变任何结婚报告……我命你把这件事实告诉卡尔诺基伯爵,你认为最适宜用什么法子告诉他,你只管用。”

有人秘密地告诉俾斯麦有这样的一封信,他最初就想到送一封挑战的信给卡普里微,他想道:“我已经选好一位见证,我的右手还是很稳的,我又常练习手枪。但是当我想过之后,我总记得我是一个军官。这件事应该归一个年长的军官们所组织的名誉法庭处决。我决不能够使他同我当面决斗的。”这个巨人现在是七十七岁了,还显示出了他的狮子般的勇气。他要保护他的姓名、位分、名誉,哪怕冒生命的危险,也是要保护的,同四十年前一样。他不肯打发他的儿子去替他决斗。他要自己去,他要惨死,以结束这样受骚扰的生存状态,他常有这样的想法,这次也是被这样的思想所激动的。

他走了一条更为有深谋远虑的路。私下里他称这封“乌利亚信”是一件不要脸的事,他在报上登载一篇文章,公布与众,说道:“奥地利皇帝本来想接待俾斯麦王爵的,有人想出阴险的办法使奥皇改变了初衷。在这位王爵的从前历史里头,不可能遭受如此凌辱。”这个炸弹轰然一声炸裂。碎块飞过了德意志边界。

自从普鲁士立国以来,这个国家的君主,从未像激起过全国的人如此沸腾地反对他,因为即使以1848年而言,普鲁士的怒气其实并不是对他们的懦弱无能的君主发作的。现在半个德国都鼓噪起来了。俾斯麦一家人,从柏林经过。群众就在辇轮之下,走入车站,请老头子演说。他是个很有思虑的人,自然是不允所求;他的报复计划中,早已盘算到他到了维也纳,贵族们觉得很难为情,只好走开,德意志大使装病,睡在床上,但是他的夫人却很有胆量,替这位受了羞辱的前任宰相打抱不平。在父亲所激发的诸多恐怖与枝节之中,赫伯特与女伯爵荷安施结婚了,十年前他也曾处于同样的恐怖与枝节之中,那时候他节制自己绝不娶伊丽莎白·哈茨菲尔。

俾斯麦在这样仇视他的枪林弹雨中,好像变成少年了。他的思想如同从前那样勇敢赴战,战至最后一刻!他邀请《新自由报》主笔来看他,以便面谈。四十年来,他在这一次的面谈中第一次公开攻击政府,四十年前他有过一次在国人面前说君主无勇;现在他指责政府愚庸。“在商业条约中,奥地利自然会利用我们的懦弱与无能……以我自己而论,我对于现在在职的人与我的后任。不需负责了。全部的桥都已拆了……我们一向与俄罗斯联络的秘密线,已经斩断了。柏林没有了人格与信用。”

俾斯麦终于激怒了他的对手,因为他使他的对手们变得十分不安,甚至超过了忍受的限度。

卡普里微的机关报说道:“任何一个国家也找不出这样一个已经归隐的大臣。这位王爵的目的好像是尽他所能与我们作对,这就使已经够为难的国事变得更繁难了。这是爱国者的所为吗?王爵预备加害于祖国到什么地步,是无人能够量度的。”

第二天,俾斯麦表示他自己是一个有才能的记者。他在他的机关报里带着一种讽刺的,又好像是尊敬的口吻,对着政府放箭,他说道:“有阅历的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如现在指挥国事的那些人,自然不能担负这样无礼的一篇论说的责任。我们若猜度是他们写的,就未免太羞辱他们……当品泽尔主笔跑上讲话坊上教训王爵的时候,王爵不能不觉得这样的举动必定给人一种可笑的印象……俾斯麦王爵所更喜欢的就是有人在法庭上告他。”

凡是德意志人都有机会在《帝国官报》看见新宰相怎样急于要屈辱旧宰相。为此人们发怒得血液沸腾。从前,德意志人因为免了俾斯麦的职便相信了皇帝的天才与手段。现在人们都明白过来,威廉二世是既无天才也无手段。对俾斯麦最后的仇视感情,都被众人所发出来的欢呼声驱除了,在德意志,无论哪一个既不戴皇冠又不穿制服的人,都未曾受到过这样的欢迎。

俾斯麦快到八十岁时才征服了德意志人。他当议员时是反对他们的;他当普鲁士宰相时曾同他们斗争过,他当帝国宰相时,是帝国议会的仇敌;在他自己家里,在他的乡下田地里,他常与同阶级人们往来,与市侩们不接近,而且与知识界也不接近。他所熟知的人,既无教授,生意人,亦无美术家,只有政客与贵族。至多不过两年间,或者当他在乡下当田舍翁的时候,他才开始与人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为他们的利益而努力。

现在,当他从维也纳走到启星根,过往之处,人们无不成群结队地欢迎他;所过的市镇无不恳求让他们为他公开举行一个欢迎会;他所征服的或压制的德意志部族,萨克森人与南德意志人,都对他表示致敬。

在他出现的时候,市镇与大学,市民们,附近的乡下人们,教书先生们,女人们,孩子们,都塞满了旧市场。校长在路得堂里欢迎王爵。当他走出大宽街的时候(这是九十年前法兰西军队驻扎之地),他看见已经摆了许多桌子,桌子上放了许多葡萄酒、啤酒,人们正在那里痛饮,在那里奏乐,德意志省会的居民们都在这里等候他,他们的意向是很浪漫、很热心的。他的身材最高,穿了一件长的黑色褂子,在群众中走来走去,演说了六次,没有一次有空话。他指着贝利青根的石像,引用(从歌德的剧本中)贝利青根所说的话。从前因为一位钦使说他是一个强盗,羞辱他,他就回答这个钦使说道:“假使你不是我的皇帝的代表,无论是怎样劣质的赝庸皇帝,我也是要尊崇你的,我会使你把‘强盗’”两个字吞回去。你若吞不回去。也要塞住你的喉咙!”最后说道:“一个人可以忠心地亲附他的朝代,他的君主,他的皇帝,而不必相信这位君主的,这位皇帝的全部的策划智慧。我自己就不相信,以后我要宣布我的意见。”群众听了,发狂似的喝彩。

这些是令德意志人喜欢的腔调,当夏夜无事的人们坐在宽街上喝酒的时候,说这种话是不需要负责的。当俾斯麦上了马车之后,马车因为人挤不能走,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同他拉手。老头子却预备同他们个个都拉手。在几个小时里或在几个星期里,他的怀疑主义不再发作了。他自问,这样的平民说话是否较为真挚较为深厚,远远超过了他自己的阶级。当他有权有势的时候,他的阶级妒忌他,陷害他,最终推倒他。当群众欢迎他时,有学生们的饮酒会,有提灯会(火把会),使他走过南德意志如同战胜凯旋一样,这样的亲近,这样的热心,使他的心里一直在思考着问题:把政权交于这样的人民之手,是不是较好的政策呢?迟至今日,只因受到了不公道的待遇,俾斯麦才明白过来,但是他错过了许多机会。这是他第一次对民众演说。这是他从德累斯顿至慕尼黑一路所演说的话。有时在市政厅与饮啤酒的地窖里头说,有时从露台上说,有时在大地上说。这个老头子在这些演说辞里,说出了他的已经太迟的警告:

“我们在立宪君主制之下过活,这种制度的精华,就在于君主的意志与统治者的深信合作。把议院的努力降低到现在的程度,也许是我自己不知不觉的贡献。我却并不想使议院永远处于这样低的水平线上。我很愿意看见议院再获得稳定的大多数,没有大多数是不能得到所希望的势力……代表议会的永久责任是批评,节制,警告政府,而且在某种环境之中,还要指导政府。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帝国议会,不然的话,关于我们民族发展的持久与结果,我将非常放心不下……从前我致全力于巩固人民的君主制思想。我在宫廷里、在官界里饱享感谢与欢迎,但是人民却要拿石头打我。今日人民欢呼着欢迎我,而宫庭的人们与官界却不理我。我想着,这就可以称为造化揶揄人。”

同类推荐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是首部完整记录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HTC总裁王雪红创业历程的简体中文版传记,完整记述了王雪红不平凡的20年创业历程。身为“富二代”,却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台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高科技领域独立创业:创建威盛,挑战英特尔;创立HTC,叫板乔布斯;成为全球创业者和“富二代”学习的典范。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热门推荐
  • 荒村笔记

    荒村笔记

    金三胖的介绍下我来到,荒村一所食品公司上班,第一天来,就让我碰到毛骨悚里老照片。它总是在我梦里出现,让我惶恐不安,更让感到害怕的是,公司一个接一个的神秘的失踪,在接而连三的尸体出现在医院中央水池里。更让我不安的是我也参与这场谋杀里。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本书从孩子的心态、学业、志向、品德及应对挫折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中外名人教子事例、哲理寓言、经典案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的教育方案。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每位家长能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子良方。
  •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内容简介: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愿意倾听的人,有一种简单、明显、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
  • 伤心锁

    伤心锁

    愿这伤心锁,锁遍世上伤心人,愿伤心不再,此锁不存如迷雾般的开始,似命中注定,又如早被幕后黑手安排一切。。。封印的究竟是别人还是自己?亦或是自己就是那伤心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自己斗,苦不堪言。。。。
  • 黑凰后

    黑凰后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当原本属于你的道路,已经站上了别人,你该怎么办?李神佑:让她走,我会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道战皇

    极道战皇

    一个遭遇了劫难的少年,在劫难后遇到了一生最大的改变,转生,突破极限,打破规则,一个少年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
  • 至尊剑神

    至尊剑神

    千叶大陆第一剑仙莫君炎,在成仙最后一步,遭遇真仙围攻,命丧雷劫之下。再睁眼,变成百年后慕家的废材少爷慕晨。昔日废材受尽白眼和欺辱,如今剑仙附体,还有雷劫当小弟,慕晨从家族势利长老,到学院无良老师,再到大陆更多势力,欺我者,杀回去!重生一回,觉醒神魔之体,自带极品功法,还有前世徒弟早为一方枭雄,新的莫君炎自带金光,身后一群狂蜂浪蝶,再也没有谁比他更妖孽肆意了!
  • 童养媳乌荷

    童养媳乌荷

    乌荷到顾家做童养媳的那一年,只有五岁。小小的身子,瘦瘦的脸颊,胆子小的像只麻雀,因此男孩子们都不大喜欢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紫瞳

    紫瞳

    一场车祸,一个手术所用到的血液,变异的右眼,鬼魂的愿望,人性的冷漠,残酷的社会,知道结果却难以改变的现实。变异的右眼,对我来说时好时坏?紫瞳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喋血洗庸录

    喋血洗庸录

    我要讲的不是女娲共工的神仙故事,也不是牛头马面的鬼怪故事,而是一个凡夫俗子的游走历练、奋斗成长的人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