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8000000025

第25章 26.进发还是守成

成王迁都之谜

上回我们讲到周王姬诵的迁都,那么我们要看一看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迁都的发生:

其一政治因素,殷商初亡,天下初定,宅此洛邑,便于治民。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都城,在封建社会是很危险的。首要的因素就是要保证战争之时有退守的地方,所以为了战争上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周朝开创营建两都的先例,这也为后来的盛世王朝做了典范,以后的汉、唐、宋、明四朝都有自己的两都;就连少数民族统治的大清也仿造这样建了两都,但是,清朝时期再建两都已经作用不大了。

其二是地理位置,按照周公的话说,洛邑为天下之中。看一看地图,大家就会明白这个道理:陕西所在的是中国偏西的部分,中国的龙兴之地在东方,况且山东省的威海市还在夷人手中,所以周国对于这一点很头痛。而洛邑这个地方正好是河南省的地界,河南省是中国的腹地,也就是中国的中心地区,所以这里天时地利人和都好。古代的河南市场一直是一个很好的退守之地。曾经被汉、魏、隋、唐等王朝作为陪都使用。

其三是历史因素,洛邑为夏商旧邦,帝喾故墟,华夏宗地,迁宅于此,利于王化。前面的一讲我们说的“三监之乱”,就是因为陕西和河南两个省原来不接壤,所以说让三监和武庚产生了天高皇帝远的思想。洛邑与商丘离得很近,所以说可以好好地管一管商朝的遗老遗少。

那么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真实历史上真有这种事么?其实这件事在考古学上也是有记载的。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洛邑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言之凿凿,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

古人称洛阳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周王朝在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对民众的统治。

周王自治后,周公仍然居于二号大臣的位置。他对于这个经验不足的侄儿也是有所告诫的,只不过这时候还没有成文的记载。可以根据“二哥”整理的《尚书》中的有关篇章可以看出来: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弗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弗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弗知稼穑之艰难,弗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弗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诪张为幻。’此厥弗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弗啻弗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弗永念厥辟,弗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这便是《尚书·无逸》篇的内容,这一篇就极富代表的周工劝谏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公为成王尽了最后一份力量。这时的周公不得不服老了。

周公死后,成王立即进发,这个时候周境仍然没有获得扩大。所以,周成王立即向外征战,一年多的征战历练了成王,成王慢慢变得成熟起来。借着原来周公和召公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国的势头,成王又歼灭了几座城池。可就在成王成功之时,死神降临到他的身上,成王在位的第二十二年,成王驾崩,享年三十五岁。而他身后,给儿孙们留下了一个盛世。

姬钊的信仰

成王的继任者就是他的儿子姬钊,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康王。姬钊的志向很远大,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十几位叔祖父当时只剩下九叔祖父召公、十五叔祖父毕公高、十六子原叔丰、十七子丰叔、十八子郇叔、十九子姬颍,所以说康王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权衡一下他们的权利,这时候他想到了四叔祖父所编的《周礼》,这样有了根据,就能够和平的分配权力的大小的事了。

康王这样想是不错,但是有三个人的权利是无论如何不知道如何划分的,第一个就是灭商的总司令姜尚,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别是老九和十五。姜尚非常能活,在姬钊在位的前四年,几乎年年都在为周朝发光发热。到了第五年才感觉力不从心交回了权利,在当时他是最劳苦功高的,所以姬钊给了他无上的权力。

再说另两位,也就是周王族的支裔。两人同样都有拥立之功,所以很难将他们的权力细细划分。所以两人同为一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随着权利划分的结束,姬钊举行了即位大典。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随着自己的即位大典的结束,康王便开始了拓土工程。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

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

在这次大战以后,姬钊立即奖励士卒,这体现出了姬钊与他的父亲一样只不过是一庸碌之君,虽然有着将打下的天下守成的志向,但他与他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父亲在位后期,仍能开拓疆土;而他在位后期,则不能在开拓了。

当然成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姬钊在即位前并没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和资质。为此,周成王自然有些担心他不能继承大业,更怕儿子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而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败在手里。他想到自己虽然资质平平,但由于有了周公的尽力辅佐,国家还是治理井井有条,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绩。因此,周成王自然想到要给儿子安排周公式的人物来辅佐他。思前想后,他心中已经有了不二人选,那就是召公和毕公。正是这两个人和周公同心协力,共同辅佐自己,才有这个大好局面,让他们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自然是很放心了。但是他忽略了自己的品质,过于谦和了。

成王是位好国王,他注意到了别人的辅佐,但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也忽略了自己的继承人姬钊的不为人知的才能,他不知道姬钊是为了避免太露锋芒而假装平庸。

成王临终前的训导其实是一个父亲对那些大臣的告诫,但是他的话中具有局限性。如果康王真的完全按照他的思想做了,那么周国将会快点灭亡。所以周康网在那时候的思想就是恪守文武成三代的经验和天下,行;守着他们的经验而不变通,万万做不到。

周康王作了《康王之诰》,除了用大量篇幅来叙述登基事项,更有不少关于加强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军队等治国政策。登基伊始,周康王就已经制订出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之后在他在位的十六年间,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着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着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

由于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期间,周朝就已经比较强盛,后来再经过周公、周成王的努力,周朝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周康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生活好了,犯罪案件也少了,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用和平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变通的方法治理社会的好国王。

那么周朝的康王又是用什么办法来治军的呢?他的执政晚年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他的继位者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

请看下讲:变通到下落

同类推荐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新史记·绝代凤凰

    新史记·绝代凤凰

    本书由纪连海先生领衔名誉主编,收录了目前活跃在各大网站论坛知名历史写手的文章共10篇,有非主流“暴君”隋炀帝、绝代凤凰、南北朝的房贷政策与金融危机等,为读者解开中国历史上诸多令人费解之谜,引领历史阅读潮流。本书一改以往长篇写史的惯例,篇章短小,以个性视角和个体意识瞥见历史的面目,包括新帝王本纪、史笔如刀、从绝境中走出的强者、旧史新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谜五部分。
  • 小宝乱清

    小宝乱清

    现代青年小宝,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在经历了许多如反清复明、三番之役、收复台湾、清俄战争等大事件,数番风云诡谲之后,小宝终于发现,那些历史的真相,竟也已经与他本人渐渐融为一体,无法分开。千古一帝?当真有那么神奇么?*请各位不要乱贴“投鞑”的标签,配角的政治观点和言论不代表主角。
  • 鼎之痕

    鼎之痕

    紫宸印记,云窟寓言!一统天下,是的血染苍穹的果实,还是腾盛王气的序曲!
  • 极品管家

    极品管家

    犯我大宋天威者,杀!惹我娘子不快者,杀!上阵杀敌、宫廷内斗、暧昧情事应有尽有咱不说啥轰动九天之事,只谈这天圣原的小小杨总管王宫贵人间的风流韵事,自然还有阵前热血杀敌的爽快皇城纷扰,王府事多,故宋之扰,宫廷内乱,伴娘子上阵,麻烦麻烦!梦中美人,刁蛮郡主,皇后多情,贵妃有意,管家也风流,何妨何妨?管家Q群【35307292】【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
热门推荐
  • 守墓笔记

    守墓笔记

    我是一个守墓人,一直以为自己守的是墓,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守护的其实是...…
  • 迷夏恋人

    迷夏恋人

    小小说,言情小说,净收眼底,各种编,各种扯,开始刷新!!!!
  • 樱花公主的爱情

    樱花公主的爱情

    她是万千男生心中的最佳女主角、她有着人人都羡慕的身份、她的性格令人琢磨不透、她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她是樱花学院公认的樱花公主、她是冷艳而俏皮的大小姐....幸福对于她来说,是一个非常近,但又抓不紧的东西...她曾今失去的记忆是否还能找回,幸福是否能够再现?他是众多女生追求的对象、他有着绝世的帅气面孔、他曾经因为背影而错失最爱、他冷酷而霸道、却因为她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自己、在樱花学院中独宠她....他身上有着霸者般的气息、他有着一张迷死人的面孔、他是冰山杀手、是蓝氏企业的少爷,许多女生为他而痴狂,但他的心却因为她而沦陷、独认定她就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女主角
  • 乱世三义

    乱世三义

    《乱世三义》是泰斗级编剧俞智先在古稀之年完成的又一精品力作。他耗时三年,将自己富有历史文化蕴藉的笔墨字字珠玑地打捞起尘封多年的家族记忆,将草根阶层的个体传奇放置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命运之中完成一种诗性的思考,并给人精神到情感两个层面的感召。故事以清末民初到抗战期间华夏大地波澜壮阔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背景,展现了结义三兄弟索智义、谷仁义、唐子义从落草为寇,到投身东北军,最终揭竿而起扛起抗日大旗的生命传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民族情怀荡气回肠。三个兄弟在儿女私情和兄弟深情之间将如何取舍?在个人利益与民族大义之间又将如何抉择……
  • 诛杀者

    诛杀者

    追踪世界的脚步,让他忘记了最初的开始。一个斗气斗了一世的女孩。一名追杀了自己一生的女士。一位伴随了自己七世的女人。追查轮回的命运,导致三者同时进入了他的视野。缤纷的乱世——异能者的崛起,魔法者的信仰,修真者不可践踏的尊严。一切都在这个不断重复的世界里上演着无法重复的历史。他叫释风,一名追逐死亡,又被死亡所追逐的人。
  • 明朝作品集

    明朝作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科技之门

    科技之门

    “魔法向左,科技向右。”当程远看到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带着截然不同气息的两座大门时,傻眼了。身为一个新世纪的好青年,程远毫不犹豫地朝左边大门走去。“对不起,您的智力过硬,请重新选择……”于是,被鄙视的程远只能咬着牙,含着泪,走到了右边……从此,华夏出了一个天才,一个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超级天才。已经有第一个交流群了:106098661第一个vip群成立了,进群需全订,群号:522365570
  • 重生之十年恨长

    重生之十年恨长

    十年前她出嫁那天,轿夫们抬着花轿把半个阳城都绕了一遍,浩浩荡荡的队伍像条长龙,十里红妆,喜气洋洋,不知道叫多少女儿家妒恨断肠,她偷偷掀开轿帘,如画的眉眼,顾盼生辉,只一瞬间,引来无数惊叹……谁又能想到,十年后,同样的绵延队伍,白幡林林,锣鼓哀乐葬送她一缕怨魂,人那样多,围在路两旁,踮着脚看她的笑话,唏嘘感叹。(作者感觉自己强迫症好多了,所以接受了本文轻度智障的设定。)
  • 山村走出的修仙者

    山村走出的修仙者

    山村少年偶得千年蛇精灵丹,从此走上修仙之路。凭借一本《妙玄经》逍遥修仙!
  • 末世掌控者

    末世掌控者

    “当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可以随意扼住命运的喉咙时,你就可以配称之为强者!”——《掌控者语录》“末世里不能随心所欲,嬉笑怒骂,那就不配活着!”——李明因曾酒醉鞭名马,唯恐情多累美人。抚棋谈笑乾坤舞,万法自然君掌中。鸭鸭努力的加强素养和水平。大家支持我吧,收藏推荐不嫌多。(男人,没有这点求票的担当,还混什么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