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3800000050

第50章 揭秘李师师3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存世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画面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可谓是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而格外需要注意的是画面上没有两种市井最为常见的动物,马和羊,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宋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事紧张,朝廷控制了一些战备物资,而这两种动物便在清单内。

据人们考证和猜想,现存的《清明上河图》只是原画的一部分。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上面附宋徽宗瘦金体字的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且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所以后半部似也佚失了一截。

在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众多,包括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明代画家仇英仿画的《清明上河图》,以及明代其他画家以苏州为背景仿画的“苏州片”《清明上河图》等,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专家学者考证和鉴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那个版本(画上无张择端本人的款印,画幅后面跋文中有段金代张著的题记),就是千百年来名闻遐迩的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

处于汴京这烟花宝地之中,习惯了画点花鸟虫鱼的宋徽宗,当听说了李师师的名号时不免萌生一探究竟的想法。而当时宋徽宗到底是如何得知她的呢?也许是像《李师师外传》中所说的宋徽宗在“艮岳”里待腻了,想换一种生活,也许只是李师师的名气太大了,惹得宋徽宗想一亲芳泽罢了。一个是掌控天下的风流天子,一个是闻名遐迩的绝代佳人,他们之间难免不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宋史·曹辅传》中记载:“政和后,帝多微行,乘小轿子,数内臣导之”。《皇宋十朝纲要》也有类似的记载,徽宗于政和六年(1116年)“微行始出”。这些官修史书都曾说宋徽宗微服私行,而到底是不是去寻花问柳,书内自然是不会明说,但人们都心照不宣的明白这位风流天子每次微行是去哪里。在《青泥莲花记》中就毫不隐晦的称:“东京角妓李师师,住金线巷,色艺冠绝。徽宗自政和后,多微行,乘小轿子,数内臣导从往来师师家”。就是从政和六年(1116年)开始,宋徽宗经常乘上小轿,带几个贴身内侍,微服出行。而为了给他的微服出行作准备以及帮忙最后撒谎圆场,他还专设了“行幸局”。一旦微行就谎称“排当”,意思是指宫中宴饮,第二天未回宫,就推脱说有疮疾不能临朝。《宣和遗事》中还记载说,宣和元年(1119年),有一个耿直的谏官曹辅在给徽宗的奏疏中挑明:“易服微行,宿于某娼之家,自陛下始”。这个“某娼”,在《宣和遗事》一书中很明显是在说李师师。那么由此推断,宋徽宗与李师师的关系开始在政和六七年间,到宣和初年便已是人尽皆知了。

在宋代张端义所撰的笔记集《贵耳集》中,更是把才子周邦彦、宋徽宗赵佶与李师师联系在一起,记载了一件颇有意思的轶事。

一次周邦彦私会李师师,两人正叙谈之时外面忽报圣驾到来。仓促之间无处躲避,周邦彦只好躲在李师师的床底下,他毛发倒竖,大气都不敢出。其实徽宗此来前并没什么紧要的事,书中记载道“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不过是宫中新进来的贡橙,宋徽宗迫不及待地想给师师尝尝。之后两人说了一会话,宋徽宗就走了。而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听得一清二楚。皇上一走,他就忙不迭地从床下爬出来并填词一首,曰《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故事还没完,师师因喜欢此词就给它谱曲唱成了歌。一次宋徽宗又来此宴饮,师师一时忘情就唱起了此词。宋徽宗听到后眉头一皱,知是那天幽会之事,问道“这歌是谁做的?”得知了是周邦彦做的词时,他大怒,当下便找到了蔡京,以职事废驰之罪,将当时任开封府监税的周邦彦贬出了汴京。

临行时师师前来送别,周邦彦触景伤情,口拈《兰陵王·柳阴直》一词相赠。直到夜半师师才回矾楼,整个人已是愁眉泪眼,憔悴可掬。宋徽宗早时便来到她的居所,却不见师师,后知道她是去送周邦彦了。待师师回来,宋徽宗责问她道:“你去哪了?”师师告知以实情。宋徽宗有些幸灾乐祸地问“周邦彦不是会填词吗,这次有没有填?”,师师红着眼答“填了一首《兰陵令》”,接着在徽宗面前把这首词倾情演绎了一番: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度。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惭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也许是宋徽宗满足于周大才子的痛苦,也许是他大动怜才之心,也许是不觉间词中的某些情愫让他感同身受,听罢此曲,宋徽宗竟出人意料地赦免了周邦彦的罪,还把他召回封为“大晟乐正”。

故事扣人心弦,一波三折,如今也流传甚广,但历史上是否发生过此风流韵事呢?有人推算说,周邦彦生于1056年,卒于1121年,活了65岁,他在汴京李师师居所巧遇宋徽宗时应该是1109年,那时李师师应该是40多岁,而当时宋徽宗才只有27岁。想来两人相差甚大,宋徽宗放着后宫佳丽三千不要偏偏看上一个老妇,恐是不太可能的事。当然这个推算不一定准确,因为在当时有许多名为师师的人,单凭一家之言来推断其年龄未免会出现问题。而王国维老先生在《清真先生遗事》里考证说“政和元年(1111年)先生(周邦彦)已56岁,官至列卿,应无治游之事,所云开封府监税亦非卿监侍从所为。致大晟乐正,大晟府侍制,宋时亦无此官”。原来周邦彦并未当过税监这类的小官,而且当朝也没有大晟乐正的管制。那么如果结合两条论证,恐怕如今这广为人们所议论的故事,完全是出于后人的小说家之言。

虽说《贵耳集》中这三人的轶事只是小说家笔下的一出闹剧,但结合诸多史料来看,徽宗嫖宿李师师一事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在《宣和遗事·后集》中记载:“樊楼乃丰乐楼之异名,上有御座,徽宗时与师师宴饮于此,士民皆不取登楼。”朱熹的老师刘子翚也以委婉的笔法,在《汴京杂诗》中云:“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另外,《李师师外传》中还提到一件事情,说由于宋徽宗总是与师师相会,大臣们和他的后宫都多有不满。顾及到三宫六院和群臣百姓的舆论,宋徽宗“微服”的事情不免有所收敛,但他心里却是怏怏不乐。察觉到他的心思的内侍官张迪给宋徽宗提了个建议,可以在“艮岳”离宫东面修一个潜道直接通到李师师住的镇安坊,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去找李师师了。宋徽宗斟酌了一下,同意了张迪的建议,于是派出守卫宫禁的御林军,封锁道路,开挖深沟。待潜道建好之后,宋徽宗几次通过它成功地与师师欢会。而就在前几年,对开封(汴京)棚板街地下设施整修改造时,竟然真的挖出了青石砌就的潜道。史料记载,宋之矾楼,即李师师住的地方,就位于现今棚板街西头一带,潜道的走向和位置也正好与所挖出的相吻合。这一发现让我们大为惊讶,是否以此便可证实宋徽宗挖地道与李师师幽会的传说呢?虽然我们在心里也希望开挖地道去见心爱之人,如此浪漫而痴情的举动,确是出于这位风流天子,但是其中实是存在太多需要探讨的地方了。

除了宋徽宗和周邦彦,还有一个围绕在李师师周围,被人们经常提起的人物,这就是梁山泊好汉浪子燕青。关于他和师师间的故事主要源于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传》,书中说宋江意欲归顺朝廷,带着李逵、燕青等人乔装进京。他听闻李师师与宋徽宗间关系暧昧,便欲出巨资请李师师帮忙。李师师不为金钱所动,却对浪子燕青情有所钟。可惜最后功成,燕青“收拾一担金银,竟不知投何处去了”。宋江拉拢李师师的情节,在宋朝人童天瓮的《瓮天脞语》中也有记载:“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李师师。”但是,在宋江造访李师师的过程中,是否真有燕青在其中、他与李师师是否产生过爱情,史料中都未曾有过任何的记录。小说毕竟是小说,作者在整体框架依据历史的基础上,虚造了李师师与燕青的感情是极有可能的。本就是一个易招蜂引蝶的风尘女子,为其多添些仰慕者似乎也没有人会追究些什么。

其实根据史料,李师师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青楼女子,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虽与贵为天子的皇帝,风流千古的才子间有着被人们臆断的这样或那样的纠葛,但也毕竟只是一个女子罢了。处于北宋末年混沌的社会,她如同是漂浮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上脆弱的一叶扁舟,想努力挣扎,但无疑还是被卷入了历史的漩涡之中。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她晚年的处境,不是因为书中没有记录,而是因为每份记载都各不相同。

《李师师外传》中说,金军破汴京后,主帅点名索取李师师。张邦昌等纷纷寻找她的踪迹,欲将她献于金营。李师师怒斥张邦昌,而后大义凛然得以金簪刺喉咙,未死,又折断金簪吞下,这才气绝身亡。这种说法虽被众多通俗小说所沿袭,但后人对此多持异议。他们提出金人是按降臣提供的名单索取妃嫔的,所以妓女出身的李师师是不太可能被列入内的。因此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读书人受程朱理学的熏陶,过分宣扬气节和侠义之道的一种艺术创造。

此外在清人丁跃亢《续金瓶梅》中说汴京失陷后,李师师被俘北上,后来嫁给一个病残的军士为妻,凄凉地死在了北国。但料想曾经名极一时的佳丽,才子和帝王为之倾倒,普通贵胄为一睹其芳容都需一掷千金,怎会降低身份嫁给一个病残的军士。况且美貌,才学以及名气都兼备的她,在当时就算人们不会再如之前那般竞相争抢,可也终不会轮到一个病残的军士吧。

同类推荐
  • 科技乱唐

    科技乱唐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国家之一。可是总有些许遗憾留在我们中间,如果当时我们的科技如文学一样灿烂,如今我们华夏民族将会如何?左轩,将带着我们的梦想,改变时空。第三篇到来,整本书将进入主题科技时代,前两卷写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 乱世权谋

    乱世权谋

    死后投胎,阴差阳错到乱世。乱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苦难;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乐园。生在乱世,无法选择。活在乱世,却可以选择,只有让自己更有智谋,更加强大,才能游刃有余行走四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兰州历史文化(一):文物名勝

    兰州历史文化(一):文物名勝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秦汉风云之独步天下

    秦汉风云之独步天下

    很多人都为项羽短暂的一生而扼腕长叹,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历史留给我们的,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的总是那些悲情英雄。当项羽手下五虎将之一桓楚融合了后世某人的灵魂之后,秦汉群雄们的未来还会如史书所述的那样吗?亦或是他们将有着一个全新的未来······
  • 水煮三国传

    水煮三国传

    以全新的视角书写三国,更幽默,更热血。这是一个无聊的世界,有趣在混沌中重生,若本书给您的生活增添了一点点乐趣,便是最大的成功。
热门推荐
  • 近身强兵

    近身强兵

    他是华夏的超级兵王,因为兄弟他隐退江湖,也因为兄弟他重回都市。他从不主动找女人,身边却从不缺女人;他从不主动敛财,财富却像洪水一般将他包围;他从不想着变强,却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
  • 青林烽火

    青林烽火

    1937日本军队大举侵华,中原大地狼烟四起,青林山畔一群草莽,为国恨,为家仇,凭着对地形的熟悉,与日寇斗智斗勇,上演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日之歌。
  • 繁华似锦不及你的美丽

    繁华似锦不及你的美丽

    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苏瑾年:我以为我会在这漫漫的长途里忘记你,可是,到头来,我才发现,不是我忘不掉你,而是,只要我活在每个孤单的夜晚,独自看着散落在人世间的繁华,我都会想起你。林宇泽:别来无恙,我的姑娘。
  • 玉蟾记

    玉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优生胎教必读

    优生胎教必读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对人才的诠释也在不断演变。要想下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迎接新世纪对人类的挑战,就必须从胎儿做起。
  • UnlimitedFate

    UnlimitedFate

    这是约定的第一部作品,也希望各位书友能指出约定的不足。内容,是关于一场发生在中国的圣杯战争。(请勿与原作设定比较,本作有较大改动)
  • 易烊千玺的冰山公主

    易烊千玺的冰山公主

    故事纯属虚构,不喜勿喷。当冰山千玺的家里迎来一个比冰山还冰山的女孩,两座冰山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麻雀公主恋爱史

    麻雀公主恋爱史

    错过的爱过的恨过的不甘心的我到底该选择哪一个是回首曾经还是看向前方?
  • 北方城郭

    北方城郭

    《北方城郭》是柳建伟潜心十余年创作的长篇处女作,是中国多年以来深得批判现实主义真传的长篇之一,1997年一出版,受到评论界高度关注,与《尘埃落定》一起被誉为“年度长篇小说的双璧和压卷之作”。作家以恢宏的气度、过人的胆魄、批判性的姿态和攻坚的责任感,直面当下纷繁复杂的中国现实。小说以追查一笔赈灾款和一个命案的真相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包括官员、暴发户、记者、艺术家、演员、教师、农民、手工业者、娼妓、小偷、赌徒、囚犯等三级九流的庞大人物形象群,深刻地剖析了中国40余年来,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从都市、城镇到乡村等诸多方面和层面在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的生活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