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78200000012

第12章 军旅生涯文化论战(2)

想到死亡与牢狱,常常想到死亡与牢狱,我为什么不去做我喜欢做的呢?我该笑‘尘网’,在‘尘网’中漏下来的没出息的‘被遗弃的人’,我就是一个。我突然发现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犬儒派,除了不在木桶里面外,我实在找不出我走的方向与Diogenes有什么不同,这是一条多好玩的路,一条永远可恃永远清净的路,做点有性是的事,说点精炼过的话。写几篇真正属于李敖自己的文章,无牵无挂,终此顽生,不亦快哉?

以上这些日记,忠实地记录了李敖在新店山居时的心境。李敖说:“我自勉自己走向狄杰阿尼斯式的‘犬儒主义’的生涯,自强不息,但却倾向息交绝游,尤其跟女人的关系,我始终未能脱离修道院式的矛盾与困境。这种修道院式的自律方式,其实是禁不住试炼的。所以,一旦美女出现在我眼前并且易与的时候,我的形而上还狄杰阿尼斯,可是形而下却不狄杰阿尼斯了。这位美女。就是王尚勤。她是台大农经系四年级的学生,我虽认识她哥哥、妹妹。可是一直到1962年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的公车上,我才碰巧认识了她。我约她来‘碧潭山楼’一次,她是我新店山居九个半月中,惟一一位与我单独在一起的女人,这年3月29日,我就搬回台北了。‘碧潭山楼’的房子和简陋家具,都移给陈鼓应了。”

三、老年人如何交出棒子

在“碧潭山楼”,李敖所写文章中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和棒子》。

此文是由王洪钧的一篇题为《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的文章引起的。王文发表在《自由青年》第二十五卷第七期上。政大外文系主任李其泰先生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动,特地剪下来,寄给他的老师姚从吾先生,还写了一封推荐这篇文章的信。4月8日,姚从吾坐在研究室里,笑嘻嘻地把它拿给李敖看。李敖匆匆读了一遍,对姚先生说:“王先生在文章里说得很明白,他说‘首先不必谈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倒要看看如何使老年们交出这一棒’。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他“想作一文抒感”。4月14日,李敖写《老年人和棒子》至夜三时。为有感而发,文思如泉涌,澎湃而出。李敖在《十三年和十三月》一文里回顾他写《老年人和棒子》时的心情:

多少次,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我坐在姚从吾先生的身边,望着他那脸上的皱纹与稀疏的白发,看着他编织成功的白首校书的图画,我忍不住油然而生的敬意,也忍不住油然而生的茫然。在一住辛勤努力的身教面前。我似乎不该不跟他走那纯学院的道路,但是每当我在天黑时锁上研究室,望着他那迟缓的背影在黑暗里消失,我竟忍不住要问我自己:“也许有更适合我做的事,‘白首下书帏’的事业对我还太早。寂寞投阁对我也不合适,我还年轻,我该冲冲看!”

于是,在寒气袭人的深夜,我走上了碧潭的桥头,天空是阴沉的,没有月色,也没有星光,山边是一片死寂、一片浓墨,巨大而黑暗的影子好像要压到我的头上来,在摇撼不定的吊桥上,我独立、幻想,更带给自己不安与疑虑。但是,一种声音给了我勇敢的启示。那是桥下的溪水。不停的、稳健的、直朝前方流去,流去,我望着、望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溪水已变成稿纸,于是我推开《窃愤录》,移走《归潜志》,拿起笔,写成了投给《文星》的第一篇文字——《老年人和棒子》。

这篇文章,正如题目所示,是谈老年人如何交出棒子,青年人如何接过棒子的。中国的青年一代,在经过多年的战争以后,从50年代初起,大体上在比较安定和平静的环境里读书、学习、进修,到进人60年代,已经基本上成熟,具备承担重大担子的条件。而老一代,无论学人也好,其他行业也罢,也都到了交出担子的时候。在台湾是这样,在大陆何尝不是如此?人们都记得在大陆,从60年代初起,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各地传播,就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交接班问题也就在那时议论纷纷。台湾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大形势是相同的。因此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时代意义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生是不断新陈代谢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人类中新陈代谢的节奏愈益加快、提前,人生交棒子不一定要到老年,因此,提出这个问题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文中,李敖把老年人分为三种,即一种人拿的是“莫须有的棒子”,另一种人拿的是“落了伍的棒子”,第三种人拿的是“不放手的棒子”。第一种人,无所事事,无所用心,“他们除了麻将牌的技术外,大概什么也交不出来”,所以作者没有多说,他把重点放在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身上。对第二种人,李敖举了康有为和他“认识的一位同盟会时代的老革命党”为例,指出“好像愈是在青年时代前进的人,愈是在老年到来冥顽不灵的人”,建议每个人都用胡适在二十七岁时所作《不老》一文的话要求自己,永远做“白头新人物”。对第三种人,作者用了较大篇幅进行分析,并给予激烈的批评。作者反对“一面通宵打牌、一面‘我老了,看你们的了’的传统”和“一面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一面舞着棒子‘杖于朝’的传统,也反对“只有老年为青年的安排与教训,没有青年自己(真正的自己,不是‘代表’的‘模范青年’)的心声”的现象。最后提出,“在‘水深波浪阔’的时代里,我们正需要一些有‘姜桂之性’的老辣椒们来‘训育’我们、‘辅导’我们,‘立’身教而为我们‘法’,他们要我们苦干,至少他自己不躺在沙发上做学者;他要我们有骨气,至少他自己不是一个‘善保千金躯’的乡愿;他要我们战斗,至少他自己要做《老人与海》里面的打鱼人。”

这是一篇宣战书,宣布将跟一切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进行战斗。这也是一篇誓词和战斗者的宣言,它表明李敖不走纯学院的道路,他要献身给人类身心都得到解放的事业,献身给社会变革的事业,献身给实现民主和自由的事业。同时它也表明,一个年轻的战斗者,在一切丑恶和惰性面前,都将保持挑战的姿态。李敖,作为一个战士。走进战场来了。

在这篇文章里,李敖充分表现了他立论谨严、知识丰富和战斗力强的特点。他在论述中,从古今中外,随手拈来许多事例,既自然而又贴切。对于现实,除了概括一些丑恶现象以外,文中很少点名批评。在谈及王洪钧的文章时,对同期发表的曾约农《为青少年陈情》一文,表示了不同意见,说:“曾老先生若肯到中学参观参观那种中央集权整齐划一的平头教育,考察考察酷似警察局的训导处,看看那些‘学生资料袋’,再向外看看太保学生的数目,大概他又会重读他爷爷那篇‘原才’了。”已经预示着,他将对台湾教育的腐败举起解剖刀。

此文发表后,立即产生很大反响。《文星》、《文坛》、《新闻天地》、《自由青年》、《民主评论》和《自立晚报》,都有文章讨论到跟这篇文章有关的问题。一年半以后,政治大学《政大侨生》杂志,举办了“青年人与棒子”的征文。这可真算是一场“棒子战”了。

1961年11月,《老年人和棒子》发表后十三天,李敖在台大文学院走廊上碰到殷海光,这时他们已有两年多没见面了。殷海光叫住李敖,问:“你在《老年人和棒子》里提到的江亢虎是谁啊,”李敖做了回答。正巧姚从吾老师走过,殷海光叫住姚从吾。指着李敖说:“此一代奇才也!”姚从吾立即答道:“你们两个都是奇才!”那天小聊之下,殷海光很高兴,约李敖到他家去谈。李敖随手交给殷他给胡适信的副本,约好第二天去看他。于是,近五年以后李敖又来到了殷家。殷的态度特别好,服里流露出一股赞美和喜悦的光芒。殷说:“你给胡适的信深深感动了我。”说到这里,他突然哭了起来。是一种难受的哭,也是为严侨的精神所激励而哭;自然,他想到了自己在《自由中国》时代的战斗,那样的风光已经不在了。这一次谈话非常投机。他说想到碧潭山居来看李敖,李敖同意了。不久他来了。他教李敖如何煮咖啡,李敖穷得买不起咖啡,只能提供烧开水的铝壶做工具,他抱怨壶有油质,煮咖啡不好喝,李敖惊讶他在喝咖啡上如此考究。两人大谈了一个下午,然后到吊桥旁小店吃鱼。

那时候《自由中国》已经停刊一年多了,李敖向殷海光谈到两点。第一,雷震搞新党,国民党会动手抓人,一动手抓人,《自由中国》就完了。《自由中国》一完,就表示大家几年来所争取到的言论自由会被国民党收回去,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到《自由中国》的尺度就不知道了。所以新党运动对传播思想而言,是一种连累。第二,《自由中国》所谈的是知识分子的上层的、纵贯线上的台湾,在知识分子以外、在上层以外、在纵贯线上以外,对乡土台湾、对苦难老百姓的生活。谈得不够。说到这里,李敖举他亲自调查的军中乐园为例:一个妓女每天被迫接客五十次,只分到一点点钱,这叫什么“人间天堂”?她们这样悲惨的生活,什么主义、什么人统治她们都一样。如果能够改善她们的生活,即使做了亡国奴,我想她们也心甘情愿。听了李敖的话,殷海光为之动容,他承认他太不了解乡土台湾,不了解苦难老百姓的生活。那时候,李敖的研究课题之一,是《中国性史》,李敖顺手拿出一些春宫画给殷海光看,殷说他从没看过这种东西,为什么这些漂亮的女人肯照这些照片?他不明白。李敖说:“可能为了救她的母亲,可能为了救她的女儿,可能为了救她的丈夫,但绝不是为了爱国才照这些照片。‘国家’对不起这些苦难的人,这些人是宁肯做亡国奴的——只要她们能脱离悲惨的命运!”

碧潭之游后,两人建立起了新的友谊。

四、穷困应急,向“老师的老师”伸手

李敖担任“国家讲座研究助理”以后,薪水迟迟没能发下。他北上时候,妈妈送他二百元,三妹送他一张火车票,此外全靠借钱维生,窘迫不堪。住在“四席小屋”里,他以一元一本的代价,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代改作文。又赶写文章发表,靠稿费救急。从三月到四月,他写了《充员官》、《独身者的独自》、《爱情的刽子手》、《中国小姐论》等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华日报》、《联合报》、《人间世》等杂志上。搬到新店山居,他终于接近了大自然,终于睡上了木板床,终于考上了研究所,有了许多新经历,但是一个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是穷困。特别是给姚从吾老师做台湾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助理,因为该会成立不久,还没有走上轨道,所订规章制度不尽理想,在助理人员发薪上要拖一阵子。李敖身受其害,忍不住了,决定不使姚从吾为难,就于10月6日,直接写信给老师的老师胡适提出抗议。信中说:“每月惟一的一千元,它是我们的本薪,它迟迟不发,对‘专任’两个字是一种讽刺,并且使我个人不好意思再向姚先生借钱,使我三条裤子进了当铺,最后还不得不向您唠叨诉苦,这是制度的漏洞还是人谋我不清楚,说句自私的话,我只不过是不希望‘三无主义’在我头顶上发生而已。”

胡适收到信,在第二天就回复说:“现在送上一千元的支票一张,是给你‘赎当’救急的。你千万不要推辞,正如同你送我许多不易得来的书,我从来不推辞一样。”又说:“你的信我已经转给科学会的执行秘书徐公起先生了。他说,他一定设法补救。”

收到胡适的信和一千元,李敖非常高兴,也很感动。胡适是爸爸的老师,但他早已忘了爸爸的名字。胡适对李敖的赏识,纯粹是出于李敖个人治学成绩之好,他有眼光看出李敖是最有潜力的一个人。李敖感谢胡适的特别照料,这一千元的确帮了大忙。但李敖决定不把这一千元作为赠款,只作为贷款,他借用一阵子后,将照数归还。

10月10日,李敖写信给胡适,表示他的感谢。信中详细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其中包括跟严侨的关系和在严侨被捕后、死去后李敖自己如何受胡适自由主义的影响,因而在思想上达到新的境界的情况。这封信写得很长有五千字,也很动人。

信中对胡适也有批评。他说:“我觉得你有点老惫,虚荣心与派系观念好像多了一点,生龙活虎的劲儿不如当年了,对权威的攻击也不像以前那样犀利了。”胡适显然不像他在二十七岁时所作《不老》中所说的“我们应该进一步,问自己道:‘我们该用什么法子才可使我们的精神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呢?我们应该怎么预备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呢?’”他缺少了那种“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精神。

李敖这封信寄到胡适那里,花开两朵,这里先表一枝。

胡适接到信后,心中自是感动。他拿给几个人看。巧的是,10月28日叶明勋、华严夫妇到南港看望胡适的时候,他把信又拿出来。前已说过,严侨有两个妹妹,小妹名叫严停云,是作家,笔名华严,嫁给叶明勋。严侨的下落,叶明勋夫妇自然是知道的。胡适从这对夫妇口中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严侨并没有死,他还在世,不但在世,并且已经出狱了!胡适立即给李敖写了一封信,报告这个好消息。

这封信并没有直接寄给李敖,托姚从吾移交李敖。严侨居然没有死,令李敖大喜过望。他以后时常去看严侨,但严侨酗酒,李敖力劝无效后,李敖不肯再去看他了。

李敖的五千字长信,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也阴差阳错,出了一个这封信被公布事件,李敖被戴上了一顶红帽子。

胡适把李敖的信给许多人看,其中就有徐高阮。徐没有把信还给胡适,1962年2月24日胡适因病突然逝世,信落在徐高阮手中,变成了李敖“知匪不报”和“预谋投匪”的铁证。后来,这封长信在胡秋原办的杂志上刊登出来,又被检送原信,告到警备总部。从法律观点看,李敖“知匪”之时年仅十多岁。时间又已过去十多年,案子自然难以成立。经办此案的人权衡得失,最后不了了之。尽管如此,李敖头上的红帽子还是广为人知的。

五、对胡适的批评不留情面

同类推荐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大少爷草之阳染上了妖气无奈远离家乡,之后巧获一本练气秘籍,悟出了独一无二的功法,遇到了传说中的妖,魔,神,开始了他的纵横传说,不甘平凡,超人智慧的草大少最终称霸在诸界,快意苍穹!
  • 剑鸣九天

    剑鸣九天

    一场黑色的大火,掀开了大凉山神秘的轻纱。一柄残缺的巨剑,斩破了神魔大陆的千古岁月。失去记忆的少年,在浑噩中苏醒,在那个看不见光明的世界中,留下了无数动人心魄的传奇。有人说,他是魔,但他只是一名剑客,孤独的剑客。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 日亡之日

    日亡之日

    虽说是末日文但没有系统,没有等级,没有修炼,,没有强化,只有一群人依靠末日前所掌握的生存技术苦苦挣扎的活着。末日降临,人性的黑暗一面无限放大,不仅与天斗更要跟人斗。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书评提,希望大家给我进步的机会,谢谢。
  • 四明十义书

    四明十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总裁刁蛮女

    霸道总裁刁蛮女

    爱情如果附加上权力的争夺,会是怎样的凄惨;爱情如果没有真爱的延续,会是怎样的悲哀。
  • 网游星尘传说

    网游星尘传说

    叶琳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在迎来了全球性的网游后,叶琳与其妹妹与好友共同进入了这款堪比第二世界的游戏,里面的boss,NPC,通通就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类,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阴谋,叶琳偶然的机会转职成为强大的隐藏职业,于是叱咤露维尼亚世界,屠魔斩神;后来更是为了自己深爱的国家,远征他方,与世界顶尖强者战斗,一切精彩尽在其中。。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废柴三小姐:逆天狂妃

    废柴三小姐:逆天狂妃

    她,本是一位顶级杀手却因为同伴的背叛重生到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废柴身上;废柴兼草包?瞎了你们的眼!全系灵气师,灵武双修的绝世体质,丹药更是随手拈来,手拿神器,身骑神兽,虐渣男打贱女是每天必做的事,身旁还有一位绝世大神!且看她怎样逆天改命!
  •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儒家几千年来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们认定,曾国藩身上的众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当然,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深刻钻研,去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的来龙去脉;我们也不是批评家,不需要做出鉴定,给曾国藩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也无法再现那个毛泽东眼中“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我们只能撷取关于曾国藩的只言片语,从中窥知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想法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