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5400000001

第1章 正——修身以明志(1)

人品与内涵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修养出众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业。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古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所以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因为人正行才正,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之主,国之栋梁,为天下众生谋福利。

1.关键时候勇于直言

话不能乱说,饭不能乱吃。真正有价值的话在最适当的时机说出来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

敢说敢做的人不仅在现代,在古代也是难得的。

一个人敢于站出来说话,凭的不仅是对自己的信心,还有对所说内容的把握。当然,凡是有这种勇气的人,身上总有一股冲劲儿。这种冲劲源自于他们心中泾渭分明的原则性。刘墉就是这样的人。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的禅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

这次的大典与以往相比更为简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皇帝早已有言在先:所有册立典礼一切虚文,不必举行。老皇帝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理由。

新皇帝登基的典礼即使再简朴但有些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事先拟定的流程顺序,卯时乾隆率颢琰及群臣行祭礼,接着到社稷坛行告天礼,然后再到太和殿接受群臣参拜。随后,皇太子颢琰与文武百官都跪于殿内,倾听传位诏书。最后,颢琰被两位大学士引到乾隆面前,接受老皇帝亲授的印宝。群臣向老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礼,恭送此时成为太上皇的乾隆起驾回宫。

这之后新皇帝再接受百官朝贺。至此典礼毕。

整个典礼的前半部分进展顺利,而后半部分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率王公大臣恭贺乾隆皇帝为太上皇,并恭送其回宫之后,颢琰强压着满心的激动登上帝王宝座,礼官纪晓岚正要司仪诸王、大臣分班朝贺时,坐在宝座上的颢琰突然制止:“慢!”

礼官纪晓岚赶忙上前,不知出了何事,一问,脸上刷地失去了血色。

御案上的传国玉玺不见了。群臣一下子都直了眼。

大宝刚才就在御案上,那是个除了皇上没人能去的地方,现在忽然不翼而飞,肯定是让乾隆皇帝带走了。没有大宝如何朝贺呢?群臣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新皇帝更是急得很,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

纪晓岚作为礼官,一切都是按他拟定的安排进行的。可他哪里想到乾隆皇帝会来这一手。登基大典如果失败,他罪过大了。

此时,刘墉突然开口道:“自古以来,不曾有无大宝之天子,我刘墉愿即刻面见太上皇,请稍候!”纪晓岚随着跟出大殿,同刘墉一起来到乾清宫叩见太上皇。

乾隆皇帝带回大宝,心里也颇为不安,见刘墉、纪晓岚追了过来,却故作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太子登基,朝贺结束了吗?”

纪晓岚立即回答说:“回皇上,诸臣尚未朝贺。”

乾隆皇帝仍装糊涂地问道:“这是为何呀?”

刘墉见乾隆皇帝装糊涂,便直截了当地说:“回皇上,自古以来,天子临政当有大宝在身,陛下传禅却不传大宝,百官朝贺,贺出无名!”

乾隆皇帝见话已至此,便说:“大宝暂由朕掌管,又有何妨呢?”

纪晓岚见事情要出现僵局,便赶紧给乾隆找台阶下,说:“臣查阅古今,无传禅不传大宝之事。”

不料乾隆皇帝并不吃这一套,说道:“此事,和爱卿曾奏请再三,朕也是多次想过了的。如今,朕躬尚健,社稷一时放心不下,待朕精力不及之时,再传大宝就是。”

刘墉心想:这样好好谈看来是要不到大宝的,还不如说得直接些。于是道:

“陛下恕臣直言,臣以为陛下传大宝,并不妨碍陛下心系社稷。如果陛下传禅而不传大宝,天下臣民才会有他说,一时流言四起才真正会伤害到皇室。”

乾隆皇帝向来以天下之念为念,听到刘墉这番话,心里就发生了震动。

若有所思之后说道:“太子也会这样想吗?”

刘墉回应道:“太子做何思想臣等不知,臣等确实是这样想的。”

乾隆皇帝听后一时间默不作声。

纪晓岚见事有转机,便就势说道:“臣思,陛下乃太上皇,太子一切都会尊重陛下的意愿,望陛下不必多虑。”

刘墉见乾隆仍在犹豫不决,继续说道:“如今百官皆于大殿等待大宝,请陛下速做明断。”

乾隆皇帝思前想后,觉得自己的心思已经瞒不了人,而现在殿上没有大宝就无法完成大典,自己这样做势必会落人口实,被天下臣民评说。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了后悔,长叹一声道:“朕只是不放心社稷,不想惹出如此误解。既如此,二位爱卿就把大宝取走吧。”

大宝是皇上随身携带之物,即使是朝廷重臣也是碰不得、带不得的。

此时,刘墉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么多年来,大宝从未离开过陛下。

今陛下传禅,如将大宝亲授于太子,一定会成为千古美谈。”

乾隆皇帝一听,觉得这台阶不错,便答应回殿传授大宝。

纪晓岚先一步回到太和殿,新加“传授大宝”一项。颢琰按纪晓岚安排,迎于太和殿外,待乾隆皇帝至前,大礼叩拜。之后,父子携手来到御座前,纪晓岚一声:“传授大宝!”礼乐齐奏,颢琰再跪,乾隆皇帝手捧传国玉玺,放到颢琰高过头顶的两只手上。事毕,乾隆皇帝复出殿回宫,颢琰接受诸王与百官朝贺,欢呼之声,久久不绝。

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禅让大典确实发生过波折。曾亲临大典盛况的朝鲜使者次年在给其国君的报告中有相关记载。所以,刘墉出面追要传国大宝是事实。

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人,是不怕丢面子的。一般人总以为承认自己错了是件很丢面子的事,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认错也是一门学问。如果你知道别人要批评你,不妨在他有机会说出之前,自己先主动地作一番自我批评。这样一来,十有八九他会采取宽容的态度,原谅你的过错。

面子是个大问题,因为人人都要争面子、抢面子,为的是不丢面子。实际上正是由于怕丢面子,有很多人做不成大事,害怕自己做不好就会丢脸,让人难为情。拯救自己的人必须放下架子,不怕丢脸面,才能最后为自己挣回脸面。

2.整治贪色县官

欲望是人人都有的东西,但也是为官者最需要去遏制的东西。

对金钱的贪欲,对美女的色欲都会成为罪恶的起点。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为官有为官的禁忌,如何掌握这个“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度没有具体的标准,只能靠人的悟性和体会。

刘墉很会做人,而且“度”把握得相当好。中国文化以中庸之道为准绳,认为谦逊含蓄是处世之道,也就是说,凡事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一切都变了味儿。

刘墉常常对那些荒唐得超出现实的事情和人,能及时给予深刻而又不乏善意的嘲讽。刘墉也知道,言语多了如水。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最好是说一半留一半,给人一种迷惑,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刘墉的官途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当初他还在山东做知县时,他的邻县同僚很是好色。虽然自己家中已经是妻妾满堂但仍不满足,一心想再讨一个更小更漂亮的。所以,整天四处派人去找,搞得当地有女儿的人家人心惶惶。

虽然这不是刘墉管辖范围内的事情,但是于理难容。于是,刘墉想阻止这个县官的荒唐举动,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刘墉觉得,像这样的人正面去劝肯定没什么效果。毕竟,讨小老婆是人家的家事,自己一个不怎么相干的人插手去管有些说不通。加上自己也是个男人,弄不好他反咬自己一口,说自己嫉妒,说自己别有用心,到时候就百口难辩了。

思前想后,刘墉想到了一个比较可行的主意。这天,刘墉主动找到县官要为他做媒,并且问他找小妾的标准。县官一听是个“志同道合”的同僚高兴得很,认为刘墉是可以帮上忙的人,于是倾心详谈,还请刘墉吃饭。

在酒桌上,此人对刘墉说:“我想要的女人应该是这样的:樱桃小口杏核眼,柳叶弯眉,不讲吃穿,四门不出少闲言。”

刘墉放下酒杯,作出非常惊讶的表情,说:“巧啦,我们县就有一个这样的女子!”

听后那个县官满心欢喜,他知道刘墉施很讲信用的,于是当下商定了娶亲的日子。

娶亲当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县官还专门请了个戏班子搭台唱大戏,排场很大,不像是娶妾倒像是娶妻。谁知花轿到了之后,新郎上前掀开花轿的帘子,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花轿里面是一个穿着花衣裳的泥胎女菩萨。

刘墉在一旁还装傻充愣地说:“你看,这不正是你要的樱桃小口杏核眼,柳叶弯眉,不讲吃穿,四门不出少闲言的女人吗?”

县官很生气但是又无话可说,只得暗暗咽下了这口气,此后再也不提找小妾的事。

俗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喜欢美女没有什么错,但是凡事都有度,过于迷恋女色就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影响和伤害。刘墉这么做,只是希望能给同僚一点教训。对于这样蜻蜒点水、点到为止般的警告,对于施予的人与被施予的人都是合适的。所以说,刘墉的人品之“正”不仅在于严于利己,也在于乐于教人。

3.不做沽名钓誉之辈

名誉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不在乎的时候就是好东西,在乎的时候就是坏东西。那些沽名钓誉之辈永远也不会懂得真正的名誉来自哪里。

因为受到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于名誉很在意,所以不乏一些沽名钓誉之辈,为了自己的名号而做出违心背德的事情来。

刘墉作为一个知名的文人,却很少有作品传世,他好像一点也不看重自己的名声。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乾隆的驭臣之策,就不难明白刘墉所深含的大智若愚糊涂自保之道。低调的才华也正是乾隆欣赏他的一大原因。

乾隆对臣子们的好名习气很是不满。在他看来,臣子们越来越好名有碍于朝廷吏治,也不利于维护皇室的权威。所以他经常给那些喜欢沽名钓誉的人一些教训,甚至实行大动作,大开杀戒。

乾隆曾非常严厉地警告陕西巡抚陈宏谋说:“嗣后倘不思痛改前非,遇事苟且掩饰,仍蹈沽名邀誉之恶习,必不能逃朕洞鉴,思再邀宽典也。”

可见,乾隆对此已经十分生气。但是好名作为一种封建传统,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心中一种根深蒂固的向往,很难说停止就停止。当接二连三的警告没有什么效果之后,乾隆产生了用大狱震慑人心的想法,于是,尹嘉铨案爆发。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乾隆在巡幸五台山回京的途中,在保定短暂停留。退休在家的原大理寺9即尹嘉铨趁机递折请求为他的父亲请谥,并从祀文庙。当时,尹嘉铨怎么也没有想到,此举竟然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尹会一是尹嘉铨的父亲,为直隶博野县人,乾隆初年曾出任河南巡抚,名声一向不错。他信奉道教,写过不少论述天理性命的著作。做官时他也很注意积德行善。回乡定居之后,搞一些设义仓、置义田、兴义学之类的慈善事业。

这个老夫子平日最敬佩的是康熙朝的汤斌,认为他不愧为本朝道学第一人。由于对汤斌的仰慕,尹会一在河南巡抚任上时,曾奏请汤斌从祀文庙,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获准,但却抬高了他的身价,当时人都认为他与康熙朝三位讲道学的名臣——陆陇其、汤斌和张伯行不相上下,一时间名声大噪。

尹嘉铨从小生活在道学家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也对道学有一定的研究。

长大后步入仕途,更以承接道统为己任,得意时甚至宣称自己是孟子后身。

尹嘉铨是举人出身,先后做过山东、山西、甘肃等省的司、道等官,后来迁升为为大理寺卿,官正三品,居九卿之列。但时间不长,即因年老回归故里。尹嘉铨在仕途中没有发展,恰恰在于他总是不忘大讲其道学,有悖“圣意”。谁知这个迂夫子退休还乡后还是没搞明白,仍然一味迷道,不知察言观色。

乾隆先看了尹嘉铨的第一个奏折之后并没有为他的孝心所感动,反生厌恶之情。乾隆的想法是:大臣死后是否赐谥,赐什么字,都是一件十分郑重的事,因为它关乎死去大臣一生评价,因此应由内阁议定撰拟,皇帝亲自圈定。而这个尹嘉铨,仅仅为博取孝名而请谥,这样成何体统?

同类推荐
  •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本书运用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和故事进行阐述,是全面了解情商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希望你能从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感受到情商的重要性,更希望你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提升你的情商值。
  •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

    这本书介绍了那些基本的,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经常被大家忽略的50个方面!藉此,帮助大家从日常生活中改变自我,提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管理,收获更美好的生活。
  •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本书从不同角度剖析当今社会最杰出的100位女性,阐述那些别具一格的成长,以及她们成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让渴望美好、渴望幸福、渴望成功的女孩们感受精彩的时候,也能融入其中,激荡起属于自己的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你知道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吗?《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一个英雄的职场上位史》将为你解密手无缚鸡之力、相貌丑陋、资质平平的宋江,如何从一个底层小吏,步步为营,摇身变成威震江湖的梁山集团的一把手。书中将巨幅呈现宋江当上老大的杀手锏——鸿鹄之志、扬名立万、手舞足蹈……谨以这些弥经历史考验的职场上位秘诀,献给想当老大的你!
热门推荐
  • 大道争锋

    大道争锋

    苍茫宇宙,大道至简。迷失者,只配沦为祭品。身无灵根的陈无道被世界视为废物,却机缘巧合之下走上另类修行之路,从此一步步踏破虚妄,败尽世间一切敌。
  • 筑北王府

    筑北王府

    外姓藩王的王府果然与众不同。东院里武将做总管,京官儿当账房,把王妃宠上天的王爷,放浪不羁的世子,皇家亲王的庶子,林林总总。西院有绣花枕头似的王妃,骄傲的大郡主,任性刁蛮的小郡主,事儿妈似的姑奶奶,侧室夫人,各色丫头……章静言告诉自己,这地方,水深,慢慢儿来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菩萨逝经

    佛说菩萨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虐食

    虐食

    能量,是世界运转的原动力。人类开发它,熟悉它,通过修炼得到它,最后逐渐变成了它。元气、劲气、灵能、真元……,能量成了世界的主旋律。吸纳能量、打通经脉、拓张经脉、然后继续修炼,枯燥的一切主导着世界。是时候变革了!往外看如梦幻泡影,往内看则本性觉醒。万物心中皆有魔,阴兽,终将觉醒!荒泽深处的小男孩接受猥琐大叔召唤,走出丛林,披甲持刀,战临天下!
  •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先生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纵然人生飘忽如梦境,也要把生命每一个过程细细描绘。有梦的人生才是精形的人生,有追求的人才是参透了生命真意的人。
  • 浮华半生

    浮华半生

    我,叫若浮生,我从小便不怕各种毒虫毒蛇,她们的毒液伤害不了我,了却能转移到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的人,之到,我的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 末雪半夏

    末雪半夏

    世间的一切都有定数,缘起缘灭,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即使我们想要认真去忘记一个人,记忆也只会变淡,而非忘记。有些人,一辈子只能背后仰望,有些事,一生都是你独家的记忆。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青少年成功需挖掘的10种潜能(成功文库)

    青少年成功需挖掘的10种潜能(成功文库)

    《成功文库》描述本书以成功创业者有影响、有波折的创业故事为主体,锁定那些经历过挫折、失败仍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群体和个人,将他们顽强坚韧的人文精神和高贵动人的文化品格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
  • 逗比女友惹人怜

    逗比女友惹人怜

    本来想给大家留下好印象的她,在开学第一天迟到了,还有个比她来的还有晚的,连报告都没说就直接进了教室一个是如天使般温柔的陈轩,一个是如恶魔般冷酷,却内心脆弱的韩允熙。迷惑在其中的少女,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