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我们不论办任何事情都希望它成功,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每个人都有长处,如果正常地把它发挥出来,就可以充分实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就可以增强自己搞好事业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则必然成为自己进行活动的精神依托。当我们的祖先在岩石上刻画出第一笔岩画的时候,就有一种要把自己劳动的场景、形态留在固定物体上进行欣赏的意愿。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在坚硬岩石上的雕刻,是人的勇气与信心、劳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说,“信心给人带来生活与做事的勇气”。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自我存在价值与改造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信心与自信成为成功的先决条件。轩辕黄帝在风吹草团滚动前进的启示下造出了车子,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民众治理河道,以及愚公挖山不止等传说,都蕴藏着要使事业成功的强大的自信与敢向大自然挑战的信念。梁启超说:“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每处一事,既看得透彻,自信得过,则以一往无前之勇气赴之,以百折不挠之耐力持之。虽千山万岳,一时崩溃而不以为意。虽怒涛惊澜,蓦然号于脚下,而不改其容。”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自信心对一个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我们青年人刚刚走向社会,从事着各自的工作,要有克服一切困难去取得成功的信心与勇气。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我一定能”的信念,这样才能产生克服万难的力量。
要拥有自信,就要提高自我评价。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就是说,我能生临人世,必定是人世需要我,我能发挥出对人世有益的作用。历史上,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他二十几岁时,随叔父项梁出游,看到秦始皇巡游会稽时车船人马浩浩荡荡渡江的盛况,便胸有成竹地说:“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话刚出口,吓得项梁急掩其口,恐遭灭族之灾。当时项羽似乎口出狂言,但也确实表现出他的豪迈之气。“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史记·项羽本纪》),这是他自身的条件,但他能成为一代霸主也与他的自信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信心好比是左右我们一生成就的调温器。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平庸的原地踏步的人,总觉得自己不重要,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因而他扮演的始终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这样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行为中都显示出缺乏信心。实践证明,否定自己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它常常使人走向失败之途;而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则常常踏上成功之路。所以说,信心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开拓事业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成就伟大而神圣的使命。
自信不等于自满。自满是盲目的自负,是前进的包袱,是失败的因素。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的科学思维,不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因而说,自满不可有,自信不可无。
树立自信心要学会科学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左传》中有一名篇《曹刿论战》写齐鲁长勺之战,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绘,是写曹刿如何充满信心地向鲁庄公叙说可以取胜的道理。他对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的小恩小惠不感兴趣;他又对“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的信奉神灵不以为然;而是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中看到了鲁庄公可以取胜的因素,因为鲁庄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于是曹刿信心百倍地与鲁庄公一道指挥了这场战役,最后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国。从这里我们看到曹刿善于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态度,而取胜的自信心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有的人在一帆风顺的条件下,慷慨陈词,信心百倍,可是一遇逆境便萎靡不振,如霜打秋荷一般。须知,“战胜自己的自卑和怯弱,是对事业最好的祝福”。在逆境中,应该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手提智慧剑,身披忍辱甲”,更需要拥有自信。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古人可以在逆境之中信心百倍地成就一番事业,今天的青年人不是更应该克服惰性,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励精图治,毫不松懈地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美好的未来吗?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曾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他还说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天高海阔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愿我们的青年一代,乘长风破万里浪,超过你们的前人,超越你们自己,去创造一个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祖国未来!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而且在东方重建了文明礼仪之邦。到那一天,我想,连我们的三皇五帝都会为你们这一代、为我们的祖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