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
——杨继盛
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罪恶的深渊。正如北宋哲学家程颐所云:“至大之恶,由于一思之不善。”“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因而人们常说:坏念头是比狮子老虎更可怕的敌人。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导向作用。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可见,善念是善行的先导。
二是推动作用。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的内驱力。
三是积累作用。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的积累。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很懂得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因而十分重视量的积累。一个人或善或恶,都是不断积累、不断变化的结果。
古人所讲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微成显”、“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积礼义而成君子”等,都意在说明善念、善思、善言、善行积累之重要。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主义、学说、理论、思想或宗教的信奉与尊崇。信念是人们言行的指南,是人生杠杆的支点,是支撑理想大厦的精神支柱。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思维趋向、人格追求以及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英雄观、幸福观等,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追求和献身美好的事业。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
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观。善恶观是指人们对善恶的本质、起源、标准以及善恶评价的依据等问题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一个人对善恶的无知是误入迷途最主要的因素。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我们的善恶观,以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善的标准,与之符合则为善,与之违背则为恶。这种善恶观的确立,会强化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善念,会使自己的心中常怀善念。
善念来源于“思无邪”的心理自觉。要做到“思无邪”,最重要的是克服“自私自利”的邪念。《荀子·非相》中说:“形相虽恶而心求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求恶,无害为小人也。”只有“思无邪”,才能善念生;只有善念生,才能德行正。
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善念是宝贵的,然而,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
要做到常怀善念,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
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为分毫违心害理之事。
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悲,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孟子的“养气说”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他在讲到牛山之木为什么会光秃秃的时候说:这里的树木虽然因过伐而损伤,但它日日夜夜在生长着,雨露在润泽着,本可以重新萌发的。但是,到了白天,紧接着就放羊牧牛,那点新的萌芽又被牛吃掉了。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终于使牛山成了不毛之地。并以此来比喻人的善德修养也是如此。夜里人们反思自己过错的善念,调养浩然正气本有收获,可是,到了第二天白昼,又被那些外事、外物、外人所干扰,便会又失去了自己的夜有所思的善念所得。这就和牛山之木一样。所以人的善念修为,不但需要有所思、所省、所得,更要在日常中去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才会有所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