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3400000028

第28章 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1)

一、论布施波罗蜜的“自他受益”

二、论持戒波罗蜜的“缚脱关系”

三、论忍辱波罗蜜的“利衰之间”

四、论精进波罗蜜的“苦乐多少”

五、论禅定波罗蜜的“动静一如”

六、论般若波罗蜜的“内外圆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和其他宗教教义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归于一个主宰者,宇宙万有的来源都是直线的;而佛教把宇宙万有归于缘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圆形的,所谓“无终始、无内外”。其他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希望祈求神明赐给他们身体健康、长寿富贵、升官发财、多子多孙等;以希求的心态来诉诸信仰,这是人性的脆弱之处,容易养成迷信、执著、贪心,反而造成精神和心性上的贫乏。而佛教是讲究“因缘果报”的宗教,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不断透过智慧的开展,找回自心本性,发掘心里的能源宝藏,明白一切缘生缘灭等道理,让自己从愚昧中清醒过来,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短暂里找寻到永恒,建立一个欢喜自在的人生,所以佛教主张:从自己的行为所作,而能获得自我的解脱。

尤其,佛教讲究待人要无我慈悲、立身要吃亏布施、心行要牺牲奉献、处世要广结善缘等;在吃亏、结缘、利他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福德因缘,累积自己未来成圣成贤的资粮。所以,有因必有果,自度可以度人,度人也能自度。

信仰佛教没有造物主的权威,没有赏善罚恶的裁判者,所谓一切幸与不幸,都是自我的行为而来决定;佛法是平等公理的准则,佛陀是良医善导的代表,不是威权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业报,除了自己的行为业力因果之外,没有其他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一般人未能深入探究佛教的义理,只从肤浅的“表相”上来研究佛教、信仰佛教,总认为佛教是叫人要布施喜舍,要持戒自律,要忍辱负重,要精进不息,要枯坐入定。其实陈义过高,反而不能契合众生的根机;事实上大乘佛教,即以六度而言:

一、布施,是给人呢?是给己呢?看似给人,实际上是给己。

布施能度“悭贪”,是自己发财之道。

二、持戒,是束缚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缚,实际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毁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亏呢?是便宜呢?看似吃亏,实际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嗔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进,是辛苦呢?是快乐呢?看似辛苦,实际上是快乐。

精进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是活泼呢?看似呆板,实际上是活泼。

禅定能度“散乱”,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内求呢?看似外求,实际上是内求。

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从上述六波罗蜜的义蕴看来,菩萨道是为人的,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以下兹就六波罗蜜的正反两面、自他两利分述之。

一、论布施波罗蜜的“自他受益”

佛教讲“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惠施福利给人;也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分享他人。世界上,懂得布施给别人的,就是最富有;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贪图别人给自己,就是最贫穷。因为布施如播种,如果不播种,怎么会有收成呢?如果不给人,怎么能富贵呢?正如《大智度论》说:一般人为了得到荫凉、花果,所以懂得种树;布施也是如此,今世后世,能得安稳快乐,解脱烦恼,成就无上圆满的智慧果实。

布施又如储存,一般人有了钱财,总想到要寄存在银行里。但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无常的世间,成住坏空,银行难免也有倒闭的时候。再说世间的财富本为五家所共有(《大宝积经》),就算你幸运,没有遇到贪官污吏,没有生养不肖子孙,没有受到水、火、盗贼之灾,但是人总是两手空空地来,又两手空空地去,即使拥有万贯家财,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懂得布施作功德,才是最保险的理财方法。

偈云:“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布施是坚固的宝藏,因为它的果报,没有人抢得走。所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懂得把钱拿来布施作功德,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布施是众善之所归,布施能修得福报,懂得布施才是福慧圆满的人。曾经舍身入寺的梁武帝,有一世身为樵夫,他发心布施,后来感得君王的果报,因此有谓“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布施是慈悲的化身,布施能获得好缘。布施的利益,但看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为花草树木浇水,花草树木就会活得苍翠欲滴,供人欣赏;当我们施给凶猛的动物食物,它也会知所感恩,因此有蟒蛇报恩、义犬救主等实例。

谈到布施,在各种经论中不但说有财物的布施,有技术、知识、道理的法布施,甚至还要有维护公义、讲究真理、扶弱助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救苦救难之无畏施等。乃至给人一句好话、一个笑容、一个注目礼、一个合掌点头等,都是布施。

但是,布施从表面上看,都是要我们给人。一般人给自己很容易,给人很难;给人难,因此善法难行、善财难舍。假如把布施说成:“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自己受益”,就比较容易奉行了。

布施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是度人的根本,当一个人穷得吃不饱、穿不暖,便无心力做任何事;此时必须先对其布施饮食、衣服等日常所需,待其衣食温饱,而后才有余力修种种事业,此即“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法华经合论》)。所以,六波罗蜜中,布施等前五种波罗蜜是为方便,必须要有第六之般若波罗蜜,才能让六度波罗蜜成为大乘菩萨道的佛法;如果舍离般若波罗蜜,则前面的五种波罗蜜都只是世间的有为法,不成为菩萨道的无为法。

布施,世间有心人,人人能做;但若没有般若为根本,就会有能所计较,就会有多少执著,就会有优劣等级,因此做出种种不如法的有相布施。例如,为了名闻利养而布施、为了希求对方的报答或赞美而布施、布施时心生傲慢、布施后起了懊悔不舍之心、所施之物不清净等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所以上等的布施应该是不着相,也就是“三轮体空、能所两忘”的“无相布施”。

布施不仅能摄受众生,且能自舍悭贪之根本烦恼。《宝雨经》说:“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人之所以有痛苦烦恼,主要就是来自于贪、嗔、痴三毒,其中尤以贪为问题的根本。《福盖正行所集经》说:心中起了贪念,就像奴仆一样的受到束缚而不得自在。众生都有贪心的习气,例如三餐贪吃、见了好的东西就想要、有了百万还想拥有更多等等;因为贪心,致使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实例,日有所闻。布施在舍贪利他的德行上最是显著,布施是培植福德最好的办法,悭贪者尤应修习布施。

布施看起来非常难为,但是如果懂得借助布施的关系,调和人我一致,促进好因好缘的果报,是难行而能行,能对自己的修持成就有所增长,则又何尝不好呢?

所以,真正布施者,不单是给人,也是给己;在佛教里,施者、受者,所有功德,等无差别。所谓布施者,应该感谢对方接受我布施的善缘,甚至要能“能所双亡,三轮体空”,才能名为布施波罗蜜。

布施如果希求别人的报答,或是为了获得善名美誉,就不名为“喜舍”,而仍然是贪,所以布施时喜舍很重要。欢喜的布施,所获功德,在佛经里即以尼拘陀树为例,说明一粒种子就能结出满树的累累果实,因此布施有“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的利益。

此外,根据经典之说,布施的果报依所施之物不同而有别,例如: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优婆塞戒经》)

若以华施,具陀罗尼七觉华故;若以香施,具戒定慧熏涂身故;若以果施,具足成就无漏果故;若以食施,具足命辨色力乐故;以衣服施,具清净色除无惭愧故;以灯明施,具足佛眼照了一切诸法性故;以象马车乘施,得无上乘具足神通故;以璎珞施,具足八十随形好故;以珍宝施,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以筋力仆使施,具佛十力四无畏故。(《发菩提心经论》)

布施饮食,得力色命乐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惭愧,威德端正,身心安乐;若施房舍则得种种七宝宫观,自然而有五欲自娱;若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所生则得无饥无渴,五欲备有;若施桥船及诸履屣,生有种种车马具足;若施园林则得豪尊,为一切依止。(《大智度论》)

布施的内容,也不只是从有形有相的财物上来论价值的大小、多少,其他如出力做义工、说好话、讲佛法、心香一瓣、随喜赞叹等,皆不失为布施的好方法。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有时小小的布施,例如“贫女一灯”,因一钱的布施而成为皇后;乃至一个小小的面包,如果布施后能至心回向功德,愿天下人皆得饱满,如此心量大,功德自然不一样。甚至“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过去现在因果经》)

由此可见,布施也不一定要有钱有财,有心更为重要,心意的祝福最为第一。因为其他的布施都是有形、有相、有为的功德,而心意的祝福却是无形、无相、无为,功德自然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总之,布施的方法有多种,具体地说,尊重他人、言语鼓励、礼貌微笑、传授技能、心理辅导等,都是最好的布施。尤其经中有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财施人人能做,法布施则非人人可为,所以“慈善容易,文教难”;能够把布施的层次由“财施”提升为“法施”,则自他的受益也愈大,因为法施有五种殊胜: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金光明最胜王经》)

《布施经》说:贫穷者,因为前世贪吝不舍之故;大富者,因为前世乐善好施之故。所以,布施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布施如播种,不在田里撇下种子,怎么会有收成呢?有播种必然就会有收获,只是何时收成,则就有待因缘成熟。

综上所述,布施是给人呢?还是给自己呢?所谓“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布施不但是摄受他人之道,其实也是自己发财之道,所以布施是“自他得益”,自无疑义。

二、论持戒波罗蜜的“缚脱关系”

持戒,是学佛修行的重要课题。戒,就是身口意行为依循的准则,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人无规矩的约束,就会放纵身心;戒能将吾人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进而迈向解脱自由的大道,所以《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说吾人要“以戒为师”。

戒,就如法律、校规。持戒,犹如守法、守纪,一个人违犯国法,须受法律的制裁;违犯戒律,也会受到因果律的报应。因此,并非佛教徒才要持戒;戒律,人人皆应受持,正如人人皆应守法一样。因为持戒才是做人的根本。

国家的法律乃至学校的校规,只是消极的自我规范不作恶;佛教的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七佛通偈”),这就不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自我规范;进而更要积极的修德行善,利益他人。如《菩萨地持经》云:“持戒者,心不悔恨,常得欢喜。乃至心定诸自利事,是名自摄;普施众生一切无畏,是名摄他。”所以持戒是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门,更是解脱束缚的重要途径。

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但佛教的戒律更着重在“饶益有情戒”,只要是为了救人,即使要负因果,也不畏惧,因此佛陀在园地修行时,曾有“杀一救百”的事例,此即说明佛教戒律不但是消极的行善,更重视积极的救人。

佛教的戒律尤其有极大的通融性,犯波罗夷的四恶法戒,是不通忏悔的;但是违犯其他的戒条,却有很大的忏悔改过空间。一般人因为害怕犯戒,故而不敢受戒;其实受戒而犯戒,只要有忏悔之心,就有得救的动力。不受戒并不表示犯戒就没有果报,受戒反而知道忏悔改过,而能减轻罪业。佛经把罪业比喻为石头,忏悔如法船;有了忏悔的法船,就能承载罪业的石头而不致沉沦。一般人认为不受戒就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想当然尔的以为不受戒便不会犯戒,这是破见。“破戒”可以忏悔,“破见”则不通忏悔。

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破见,是根本思想上的错误。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医治矫正;而根本思想的错误,则真理法水永远再也无法流入他的心中。因此,一个人宁可受戒而犯戒,也不能不受戒而犯戒,因为“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五分律》)。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戒学居首,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生慧,有了智慧才能免于沉沦生死苦海,因此“戒是无上菩提本”(《华严经》),持戒也是解脱的途径之一。相对的,不持戒,却希求解脱,正如《大智度论》说:“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

受戒的利益好处,散见于诸多经论之中,例如: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长阿含经》)

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人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佛说灌顶经》)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佛遗教经》)

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稳;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分别善恶所起经》)

人不盗窃,得五信法。何等五?得大富无有县官、水火、盗贼、怨家、恶子能窃取者,众所爱敬,到处寂然,所至无难,患畏永除,不取之福,志存慧施。(《海龙王经》)

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语言皆信。二者为人所爱。三者口气香好。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分别善恶所起经》)

持戒的利益,无量无边,但是一般人不懂,以为受戒会有许多的限制、束缚,故而不敢受戒。其实,受戒才是真自由、真解脱,因为戒的意义,就是不侵犯别人。例如五戒中,不杀生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和名节,不妄语就是不侵犯别人的名誉和信用,不吸毒就是不侵犯自他的智慧与安全。

因此,只要人人受持戒律,彼此互不侵犯,则个人的生命、财产、家庭、事业、名誉,都能获得保障;反之,不受戒而犯杀、盗、淫、妄、酒(吸毒),不但伤害别人,自己也会鎯铛下狱,失去自由。所以持戒是“自自由,他自由,大家都自由”。一个国家之中,只要一人持戒,则一人健全;一家持戒,则一家健全;一个社会人人持戒,则社会必定和谐安定。《三皈五戒正范》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一千,则仁人百万。夫能修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己,则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

同类推荐
  • 影的告别(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影的告别(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知识结晶

    知识结晶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改变:用新的自我缔造新的生活

    改变:用新的自我缔造新的生活

    书中讲了很多方面的重新塑造,要想改变你的人生,你无须改变书里所谈到的一切,只要你能改变其中一部分,你整个人生就会有很大的改变。譬如说,只要改变你的习惯,培养好习惯,就找到了好方法,好方法能改变你的人生;只要改变你的心态,塑造积极的心态,保持振奋、积极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会给你力量,这种力量也能改变你的人生。
  • 职场升迁非常道

    职场升迁非常道

    本书收录了近100条职场非常之道,是迄今最为完整的权威版本。谁掌握了这些非常之道,谁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职场,进而把握自己的职场命运;谁能用心体会这些非常之道,并仔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谁就能以四两拔千扌之势,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对这些职场非常道置若罔闻的人,即便是奋发图强,用心进取,往往也会事倍功半,甚至身陷樊笼,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有一种笑容叫无邪

    我再也不为绿萝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走下来而惋惜,再也不为自己三年住校的寂寞艰难而懊悔。我开始庆幸,正因为这些“不幸”的变化,不管是绿萝还是我,都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从困境中走向新生。一扇门关闭了,还有扇窗向你打开。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我总会对自己说,别在意,也许还有一扇窗开着。没有爱好的生活是一杯淡水,没有追求的人生是一个昏梦,人生的哲学,深邃的智慧,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夜阑人静,在柔和的灯下,伴着月光的铅华,独坐窗前,用心聆听,方可感觉在这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夜中,智慧才能得到更完美的释放,然后沉淀……
热门推荐
  • 僵祖

    僵祖

    穿越为一具僵尸的沈东,在机缘巧合之下吃了一株血红的植物。再次醒来竟变成了曌明之体。从此踏上了一条伏仙屠魔的不归路。
  • 禁魔领域

    禁魔领域

    韩睿出生在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与弟弟从小流落到贫民区,相依为命。不凡的天资让韩睿有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宏伟屏障猎杀魔兽,战场上砍杀敌人,韩睿的愿望就是恢复家族往日荣耀。身具天使血脉天使血脉,精通亡灵魔法,且看主角如何掀起大陆波澜。
  • 暗地

    暗地

    蹲在“京片子”烟酒店门前的那个男人是我堂哥,分头,上了啫喱水,脚底下是梧桐树巨大的树阴。每一辆公交车进站他都要跟着跑过去,站在车门口往里看,然后和前一次相同,再回到烟酒店门口蹲下来。他跑来跑去,第十一次蹲回树阴底下时,烟酒店老板胡大年实在忍不住了,“你个死山羊!”那是我堂哥的外号,念中学时我堂哥喜欢搞怪,留了一撮小胡子,他们就叫他山羊了,一直到现在。“山羊,”大年说,“你他妈的能不能少跑两趟,晃得老子眼晕。”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醉倾城

    醉倾城

    她是万人痴迷的绝色美人,还是邪魅的暗夜吸血狂魔?他是倾心于她的绝世好男人,还是暗藏心计的云国太子?她爱上他,就是羊爱上了狼,天使爱上了魔鬼。还有另外一个他,爱的无奈与多情。倾城一笑,多少人曾为她痴迷不已,她要的只有他。天下、美人、江湖……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脑卒中防治指南

    脑卒中防治指南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脑卒中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本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极品小兵

    极品小兵

    没有电脑级的智慧,没有英俊的外表,他却有别人没有的超强的体能,有别人没有的超级异能。别得意,他只会本能的使用有限的几种技能。啊,忘了说,他还有无人可及的……失忆力,因为不可靠的记忆力,常常发生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 为魔

    为魔

    一身奔袭九千里,一剑曾屠百万神。我为魔者,斗神战佛!魔者为我,诸神奈何!
  • 护身狂医

    护身狂医

    《巅峰之作》一身绝世武功、骇人医术。少年叶凌初涉红尘,下山巧遇娇蛮大小姐、就在叶凌头疼应付之时,又有萝莉、御姐、邻家姐姐、警花、老师、投怀送抱,就在叶凌都要数不清的时候,相继又有各色美女相继而来。叶凌有点招架不住,仰天长叹想低调奈何无法低调,那么就一路高调霸道,登王者宝座,将众美皆收囊中。……………《护身狂医》粉丝群号码:42214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