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或删简,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但初中生运用的加工方式还比较简单,这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主观想象,因而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有时对知识的理解就显得牵强附会。
3.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能把所要知觉的对象迅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正确理解。一切影响青少年注意发展的因素都影响着他们对知觉对象的选择,比如所知觉事物的直观性、新异性,青少年自身的兴趣、需要、动机,等等。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如距离、角度、明度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比如一扇门,不论是开着、半敞着还是关闭着,我们都知觉为门。
在知觉恒常性方面,由于受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仍有差距。初中生很容易受到局部、片面的刺激的困扰,不能稳定不变地反映客观事物;而高中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感知觉随意性的发展
感知觉的随意性是指个体按照预定目的自觉调节自己的感知活动能力,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所必备的心理品质。感知觉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观察活动的选择性和持续性两个方面。
在小学阶段,个体虽然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感知一定的对象,但容易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容易分心,因而需要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在中学阶段,学生观察的选择性有了很大的发展。初中生已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感知任务,能在没有教师监督或指导的情况下,主动排除其他刺激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于预定的活动。但初中生的感知往往还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的,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高中生则具有较高的自觉性,能主动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集中而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
在中学阶段,个体观察的持续性也有了很大发展。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学生不需要较大的意志努力就能连续观察的时间为:7—10岁的儿童为20分钟左右,10—12岁的儿童为25分钟左右,初中生为40分钟左右。青少年能较好地进行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通过这种交替,青少年对一定对象的观察持续时间也更长。
五、青少年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活动,是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观察,人们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由此形成的观察力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重要表现,良好的观察力是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世界球王贝利在总结自己的足球生涯时曾说:“我踢球的最大特点是善于观察。”因此,观察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青少年观察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观察目的性训练
有目的、有计划是观察效果的首要保证。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是重要的观察品质,是观察力培养的基本内容。因此,在观察活动之前,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使其观察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例如“观察对象有什么主要特征?”“观察对象周围的环境如何?”等等。在明确观察任务和目的后,可以列出一个围绕任务的项目表,类似于上街购物前的“购物提示”,它能够促使观察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有关内容。如对植物的观察可列为根、茎、叶、花的颜色和形状等。
(二)观察方法的训练
怎样才能提高观察效率,增强观察能力呢?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1.观察准确性训练
观察准确性是确保观察质量、提高观察力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围绕观察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来展开训练,有助于提高观察的准确性。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可采取中心单元法,即围绕某一观察对象或内容开展一系列观察活动,以求完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例如,观察种子发芽成苗这一过程,围绕种子是怎样发芽的这一中心,设计出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比如什么时候长出根?什么时候张开瓣?叶子什么时候长出?长出的叶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每天需要浇多少次水?
2.观察分析力训练
观察应包括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感知因素和思维因素。有效的、真正的观察是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正因为如此,人们把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所以,观察分析力、思考力的训练是观察力提高的必经之路。只有“观”与“思”相结合才能加深对事物的印象,便于理解、记忆、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1928年英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在处理被污染的玻璃培养皿时,观察到一个青霉菌落周围的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他没有放过这一现象,而是在思考中觉察到这一现象可能具有的重大意义,经过深入探索,终于发现了青霉素,从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3.观察重点训练
观察事物要在全面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重点观察,才能对被观察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观察某一事物时要善于抓重点,这样才能较为迅速而准确地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发现事物间的差异和联系,对观察对象的记忆力、判断力等才会逐渐增强。比如,观察一只公鸡,重点应观察鸡冠大小和羽毛颜色,因为这是与母鸡相区别的特征。
4.观察积累训练
观察要持之以恒。要达到对观察对象的全面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时间上的保证。在这段时间内,能否持续、专一地观察会直接影响到观察效果。
如果观察无恒心,中途停止、退却,很可能会一无所获。而排除困难,坚持下去才可能硕果累累。不少著名科学家为了自己的科学事业,往往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观察,最后才有所建树。例如,第谷和哥白尼坚持观察天体30年之久;李四光考察地质花了30多年;竺可桢观测气象几乎占去了他的一生。
坚持观察记录。观察积累就是指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养成积累观察资料的好习惯。不同的观察需做不同形式的记录。比较严密的观察记录应包括三部分:观察计划、即时记录和回顾性记录。它不但能通过对材料的系统化组织提高观察分析思考力,还能通过积累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观察自觉性。
六、青少年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记忆随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提高的,到16岁趋于成熟。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记住的学习材料的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几乎多四倍,比初中一、二年级多一倍多,达到了记忆的高峰。也就是说,青少年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全盛时期”,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
(一)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效果都不断提高。小学阶段是由无意记忆为主导向有意记忆为主导的过渡阶段。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仍是无意记忆占优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个体的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初中阶段,基本确立了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有意记忆的优势更加明显,个体能逐渐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主动制定适当长远的记忆任务,选择记忆方法。但是初中生的识记目的和任务还主要是由成人提出来的。高中阶段,个体已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为长远的识记目的和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自觉地检查识记的效果,对识记过程进行自我监控。
由于青少年记忆目的性的提高,其记忆的效果也大大提高。高一学生一年的记忆量是初一学生的两倍,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四五倍。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还善于利用有意记忆的规律来提高记忆效果,这也是有意记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
小学阶段,虽然理解记忆有了很大发展,但机械记忆仍占主导地位。机械记忆在10岁左右得到快速发展后,一直保持了几年的高水平,直到高中阶段,才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有所下降。初中阶段,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其中,初二是一个转折时期。到了高中阶段,理解记忆已成为学生记忆的主要方法。在理解记忆发展的同时,机械记忆仍然保持相当的水平,是青少年学习必不可少的识记手段。
(三)抽象记忆逐渐占优势
学前儿童记忆的内容主要是具体形象。在小学阶段,个体对抽象材料的记忆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快于对具体形象的记忆。但总体上,小学生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抽象记忆,他们善于记忆事物的具体形象,不善于记忆公式、定理、法则等抽象材料。这与他们的思维水平较低和经验缺乏有关。在初中阶段,个体抽象记忆的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在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同时,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它为理解抽象材料提供必要的感性支持,是抽象记忆发展的基础。
(四)记忆广度不断增大
青少年的短时记忆广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一般人的短时记忆广度(容量)是七个组块左右。所谓组块是指记忆的单位,组块的大小能随经验积累和训练水平而不断提高。因此,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青少年的短时记忆广度也不断增大。而且青少年短时记忆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组块数量的增加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组块内容的丰富上。
(五)记忆策略不断发展
记忆策略是指个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等。
个体记忆策略的发展,受自身经验、思维发展水平和学习动机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思维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记忆策略发展的阶段性。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个体尚未掌握记忆策略,即使自发地获得了少量的记忆策略,也难以在记忆活动中进行迁移。小学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形成阶段,个体自发地获得了许多记忆策略,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提高记忆效率。中学生记忆策略的发展处于成熟阶段,个体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并根据记忆的任务来调整记忆策略。
七、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
良好的记忆力,是保证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记忆力,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记忆的自信心
记忆活动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付出一定的艰苦努力。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意志坚强、信心十足。因此,一定要注重建立青少年对自我记忆力的自信心。首先,要经常采取鼓励的方式,对青少年记忆过程中的“亮点”及时予以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馈,从而使其积累成功经验,增强他们的胜任感。当其发生记忆障碍时,要有耐心,以宽容的态度面对,绝不可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通过提高青少年记忆的自信度,可以增强他们记忆的兴趣。其次,使青少年相信,通过努力训练,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一方面,在生理上,记忆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和恢复。建立暂时神经联系是每个正常人的大脑的功能,这种功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改善。人脑的神经细胞有140亿—160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多得如天文数字,无论怎样多的暂时联系,脑细胞都能容纳。而且人脑绝大部分的潜力都是未被充分利用的,所以培养记忆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另一方面,从事实看,许多人就是通过锻炼而培养出很强的记忆力的。例如,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记忆力并不好。上学时,别人一会儿工夫就能背诵全文,他却要付出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为此,每天晚上司马光都挑灯夜读,十分用功,有时一直读到深夜,直至能够熟练背诵。经过这样的锻炼,司马光的记忆力大为提高。后来,他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二)提高记忆的积极性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被试是几十名中学生,一张纸上有18个英文字母,让他们数一数里面有几个“A”,所有的人都答对了。把纸撤去后,再问剩下的几个字母是什么,竟没有一个人答全。这并不是他们记忆力差,而是对这几个字母没有记忆的意图。目标或意图是记忆的动力。因此,在任务开始前,应及时向青少年学生提出识记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记忆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无意记忆。
(三)掌握记忆的规律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做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008060402058.244.225.4123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图中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忆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时间段就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了。因此,应促使青少年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一规律,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
(四)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
再认和回忆既是检查记忆的指标,又是加强复习、巩固记忆的一种有效途径。自我检查法可使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记忆过程中的薄弱点,以便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强化练习。自我检查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常用的自我检查法有尝试回忆、自问自答、实践检验等。
尝试回忆就是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这是强迫自己专心致志动脑筋思考的方法。心理学实验表明,尝试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或朗读到一定程度以后,合上书试图回忆,凡模糊的地方立即与原文核对。也可以在读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试着回忆出应该记住的具体内容。这时,试忆者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兴趣盎然。同时,经过校对核实,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以便再着重记忆那些生疏的材料。
自问自答就是经常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多种角度设问自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比如,假如自己是老师,设想将怎样出题考学生、希望学生掌握哪些要点等,然后据此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