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孩童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一样。
看西洋镜
过去商埠集市的街头巷尾,常准备西湖景,供人欣赏。西湖景用一木箱挂数幅风景画,上下升降,正箱面的下端装有特制的镜头,通过反射,可看见箱内一幅幅的图景,而箱主则不时敲打小鼓小锣,不时解说箱内景画。有时加唱戏剧片段或其他曲调“多拿钱来多来看,少拿钱来少来看,不拿钱来看光光”,以吸引顾客。
拔纸牌
民间儿童游戏。旧时,纸牌指香烟盒中所附的图片,后有专印画片出售。牌上印有十二生肖或三国时代人物等,玩具店有售。玩时,一方提前把纸牌放在桌子上或地上,让对方用其纸牌用力击打,能把对方的牌打翻身为胜。也有用纸折成六角梯形的“纸拍”代用。或把长方形的纸牌,各从桌边向另一面桌边用力打去,比打远近,掉落桌下者为输。也有用包香烟的图案纸折成三角形,用来代替纸牌的。
老鹰捉小鸡
玩法是:由数人组成,首先由一人装扮老鹰,其余人排成纵队。最前面的人先学母鸡伸开双手挡住老鹰,第二人伸手抓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后面依次串起来,而后由老鹰来抓后面的小鸡,玩时忽前忽后,时左时右,直至抓住最后的一个为胜。至今仍有小孩喜欢这一游戏。
推铁环
过去很盛行的儿童游戏。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面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
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零零”作响。
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大多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便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
扇皮将
扇皮将,又叫“扇板儿”。皮将多是用纸折成,其形有三角、方形,有单面、双面之分。玩时,一般是一方先将皮将放在地上,另一方找到皮将与地面的缝隙,又叫“窍儿”,而后把自己手中的皮将用力掷地扇对方的皮将。如果把对方皮将扇翻个,则胜,对方皮将归己;若扇不翻,则对方扇,直至决出胜者。
骑马马
民间儿童游戏。玩时先让两个儿童将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l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位”,随后蹲谚让其他儿童坐在“座位”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也有马马相斗者。
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猫逮老鼠
又叫“老鼠老鼠一月一”。傍晚时分,多个儿童手牵手向内围成一圈,一个儿童站在圈外扮“猫”,一个儿童在圈内扮“鼠”。游戏开始,大家都唱“老鼠老鼠一月一,早来!老鼠老鼠二月二,早来!……”一直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捉住老鼠咬一口!”此时,“鼠”自圈内窜出,“猫”
迅速追捉。若“鼠”连钻数“洞”未被捉住,则轮换。若被捉住,就罚“鼠”钻裤裆。
杠老杠
也叫“劈老根”,是秋冬季节盛行的儿童游戏。玩时,选用较粗且韧性强的树叶叶柄,两人各用自己的叶柄搭折拉对方的叶柄,断者为输。儿童往往将自己常胜不断的叶柄称“老杠”和“老根”。
打尜
多为男孩游戏。流行于北方的儿童游戏。“尜”通常为10~15厘米长的木棍,两端削尖。玩时人数不限,一般分两组,就地画一方框为“城”。各组选一人站“城”内,轻捏尜一端,用一尺余长木板将尜用力击出,尜落点远者那组先开打,另一组为接方。游戏时,把尜放至“城”
口,然后一组人相继打尜。其打法是用木板敲击尜的一端,使尜弹起,迅速挥动木板将尜用力击出。一人打空再换一人接着打,最后一人打空时,另一组人则快速捡起尜往回扔。打尜方一边快速向回跑,一边可伺机用木板阻击抛掷在空中的木尜。跑回“城”边,挥动手中木板,不让对方将尜攻进“城”内,若攻进“城”内,则两组交换。若扔不进“城”内,打方可继续向前打第二轮。直到接方再也无法将尜扔进“城”内,接方便认输。
手推车
三人猜拳定胜负,胜者先趴下当“车”,其余两人各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清洁平整的地面进行游戏。
砸毛驴儿
是过去非常流行的儿童游戏。玩时,大多三人以上,可分两组。每组中挑出一体质较弱者当“墙”,其余则以头抵裆充当“毛驴儿”。另一组人则后退几米助跑,骑上“毛驴”。“砸”法多样,有扶手的、不扶手的等。
如骑不上去,或骑上再掉下来,就轮换。如“毛驴”支撑不住趴下,则另一组重新再“砸”一回。如全部骑上,则选一人与对方的“墙”以剪子包袱锤一决胜负。负者充当“毛驴”。
猎人抓野兔
提供数个纸箱或呼啦圈、竹圈、树枝圈当“山洞”,每个“洞”里藏一名幼儿做“野兔”,只是有一只“野兔”没“山洞”。另由一个孩童当“猎人”。游戏开始,“野兔”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一念完,“猎人”只能抓没躲进“洞”的“野兔”。抓到“野兔”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磕拐
盛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通常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游戏时,双方单脚落地蹦行,另一只腿盘起来,用膝盖向对方进攻。进攻方法各式各样,可磕、压、顶、砸等。游戏规则为谁被对方磕倒或双脚着地算输。
叠罗汉
现代一些杂技表演中还经常能够看到。它是一项要大人配合的游戏,由一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底,几个善于此项活动的孩子分别在底下人的头、肩、背、腿等部位做站立、倒立、水平支撑等动作。西安出土的三彩百戏俑中,有一位大力士头顶6个童子,成为追溯这项体育文化的珍贵记录和稀世珍宝。
拾子儿
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把石子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快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立刻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否则,为失败。改换别人拾子儿,依次轮换。也有的用布缝制的小沙袋代替石子。也有的用麻将牌或涂上颜色的木块动物骨头代替,济南俗称“拾方块”。其玩法基本与拾子儿无异,不过又多了立、竖等玩法。
背张哥
二人背贴背站立,以臂肘在身后相挽,互相背起放下,动作有节奏,伴之以歌谣:“天上是啥?”“星星。”“地上是啥?”“烧饼。”“水里是啥?”“水老鸹。”“得儿呱儿,反过来你背背我吧!”
折纸
民间儿童游戏之一。为了适应儿童喜好模仿的特点,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性,多用纸折成各种器具和动物的形状,如帆船、衣裤、帽子和飞禽等。特别在学前班时,老师常教他们折纸、剪纸,挑选后悬挂展示,以表鼓励。
跳拉拉秧
玩时,3人以上,先由两人对面而坐,脚板抵着脚板。其他人则跑步跳过,并唱:“一步拉拉秧,二步喝面汤,三步吃韭菜,四步摞起来。”每唱一句要跳四次完成一个过程,坐着的人就摞高一只脚,直到四只脚全摞起来高度还能过去为胜,若跳者碰到坐者的脚,则轮换。
丢手绢
又称“丢手巾儿”。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进行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要马上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人。若追上,丢者要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然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则后,被罚者充当丢手绢人。
徒手拔河
玩时,先在地上画一线为界,两人以脚外侧相抵面对而站,然后抓住对方手,用力或利用技巧将对方拉过界即胜。也可判先移动或手触地为输。人多时,可分两组,搂腰相连。
砸子儿
“子儿”是用布包上沙子或豆、米等缝制而成的小沙袋。玩时,先画一圈,一人站在圈内,将“子儿”放在脚面,用力踢出。接子儿的要接住子儿后朝圈内丢去,圈内人要以脚将丢来的“子儿”踢出圈外,接“子儿”的这时要喊“几步”,圈内人若喊“五步”,圈内人要以脚抵脚量,从圈界到子儿处,如正好或多于五步,则重砸;若少于五步或子儿丢在圈内则轮换。另一种玩法是得分的,砸者站两端,被砸者站中间,砸者交替砸,被砸者又接又躲,接住沙袋得一分,砸在身上没接住减一分,零分时没接住则下台。
丢沙包
丢沙包是一种很热闹的游戏,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沙包是用方块布缝制的六面体,内装豆子或细沙。单人玩法带有表演性质,有体前扔接、转体扔接,有背箭式、举腿式、穿裆式、翻身式、腋下式、换身式、背后换手式等花样。多人游戏时,游戏者分作两组,一组分立场地两侧,持包来回攻击场内的另一组,被击中者退出场外,若接住沙包,则增加一次被击中而不下台的机会。待场内一组全部被击中退出后,双方轮换。
打呱儿
即打手背。玩时,一人将掌心向下平放空中;另一人掌心向上和对方手掌相贴,然后设法分散对方注意力,并快速翻上以掌击打对方手背,而对方则迅速抽回手,以防被打。如打中,继续玩;如击空,则轮换。
吹篾篾
每当春天柳枝新绿时节,折粗细适当柳条,双手拧动使柳条外皮与骨分离,截成二三厘米去骨后的小段,用小刀刮掉一端的青皮即成。贴近嘴唇适当部位或含人口中使巧力吹气,根据枝条粗细长短的不同,可以吹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是城乡间无论男女长幼都感兴趣的玩具。也可用杨树枝。
翻花
又称“织花线”,多为女孩玩耍。玩法分一人玩和双人玩。玩时,先由一人拿绳用双手撑开构成一种几何图形,随后由另一人双手用挑、穿、勾等手法,使绳变换成各种形状,如降落伞、太阳、锯、鱼、天窗、面条、牛槽、担架、鸡屁股等,能者为胜。
老虎吃绵羊
一人持大子2枚,称“老虎”;另一人持小子24枚,称“绵羊”。运棋方法:大子布棋盘上下两头,小子先放8枚,然后大子先行。大子每走一步,再放小子一枚。小子放完后即可和大子一样移动。大子和小子都可在棋盘的直线或斜线上行走,每次走一步。大子还可以隔着一个小子跳到前面的空位上,被跳过的小子便被大子吃掉。若大子把小子吃光或所剩小子无力围攻“老虎”时,则“绵羊”负;倘若“老虎”被围不能动,则虎负。
剪子包袱锤
也叫“贼幺贼”、“将军宝”。玩时,食指与中指同时伸出代表“剪子”,握拳代表“锤子”,五指伸开代表“包袱”。规则是: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游戏人数不限,大家一起喊:“将军……宝”或“贼幺……贼”,并一起伸手决出胜负。
摆方
摆方,流行于市郊农村。在纸板或地面上画横竖各六条直线组成的正方格图,甲、乙两方分别各执黑、白子18枚。甲乙两方轮流布子于图上,力求占据有利位置,成“方”、成“六”;破坏对方成“方”、成“龙”,直至图中全部布满棋子为止。成一“方”吃掉对方一子,成一“龙”吃掉对方三子(也可灵活规定)。双方交替走子,直到一方棋子全部被吃掉为止,剩子多的为胜。
地雷爆炸
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人为追逐者,其余孩童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住一个人就算胜利。被捉住者就成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原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
抓羊拐
抓羊拐一直是女孩子的专利游戏,男孩子很少玩。玩的时候女孩子们围在一起,蹲在地上,手拿着七八颗羊拐(可用石子代替),用手往上一扔,必须用手背接住其中的一块,手一翻把它抓在手心,再将它往上抛。
每抛一次,手迅速地在地上捡起一颗、两颗、三颗其余的石子。最后将所有抓取的石子一起扔向空中,再翻过手将石子接到手背上,如果接到几颗就算几分,看谁先积到100分就算赢。有一种高难度的玩法叫“下蛋”,就是在抓起地上石子的同时,把手中原有的石子从手指缝中丢下去,一抓一放不好掌握,极具挑战性。
玩法及规则:抓羊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般是准备7颗圆形的羊骨头,也可用小石子,将其中一颗抛向空中,在其落地前赶紧抓起地上一颗,然后再接住空中落下的那颗。再依次抓两个、三个。各地玩法各异,一般的玩法是两个人以同样多的羊拐比赛,先抓完者获胜;或在同样的时间里,抓得多者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