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9100000226

第226章 笑傲帝王将相——毛泽东纵谈二十四史人物(2)

西汉东汉交接之际,中原逐鹿,尔虞我诈,毛泽东对这时期的故事也大有兴趣,并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里,将新市、平林、东眉、铜马等农民反抗运动,称为农民革命战争,予以赞扬和肯定。他读《后汉书》说:“《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1页)

毛泽东读《光武帝纪》颇为仔细,为称赞刘秀早年“性勤于稼穑。”特在此五字侧画了密圈。刘秀“避吏新野”(史称刘缜宾客杀人,刘秀为躲官府搜捕,避到新野)时,值“南阳荒饥”,“因卖谷于宛”。他还把李贤所作转引自《东观记》的“而上田独牧”移写于此,用以突出刘秀善于耕田的技术。

他也应用《后汉书》故事借古喻今,说明事理。1939年9月16日,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就说:“现在许多人的文章上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这句话出于东汉时刘秀的一位将军叫朱浮的,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一封信,那信上说:‘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朱浮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原则,我们千万不可忘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90页)

毛泽东读史传故事,往往前后串连,浮想联翩。如读《陈寔传》时即有此举。陈窟是大知识分子,为人高义,当时“党铜之祸”,相干者纷纷溜跑,陈寔却对人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遂挺身而出,自求人狱。毛泽东读毕,很快联想到因“苏报案”主动进狱的章炳麟,于是在《陈寔传》有关文字边,写了“章炳麟学陈长弓一事”(《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3页)的批语。寥寥数字,从这里发掘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认识论。

毛泽东还称赞陈寔教育小偷,“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即在此语旁加有批语:“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同上,第131页)

1965年,他还把《陈寔传》和《黄琼传》、《李固传》送与陈毅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阅读。

(三)说《晋书》人物断片

《晋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主持、由房玄龄、褚遂良等国家级学者和政治家们编修的一部断代史,也是李唐王朝开史馆后、完全官修的第一部史书。毛泽东对《晋书》颇感兴趣,他常读《晋书》的故事,特别是《晋书》里的若干人物传记。

大概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求知若渴的毛泽东已接触《晋书》。1915年,毛泽东以署名“二十八画生”贴出“征友启事”。以后他对同学罗章龙说。“回信的有三个半人,”“还有半个是李隆郅”。此处所谓半个人,典出有据。他是搬用了《晋书·习凿齿传》故事,“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因为顶级史学家习凿齿乃是跛脚,苻坚就戏说是得到一个半人。

在此期间,毛泽东对晋史人物大见热心,有次与同学就读书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时,即从晋朝孙康映雪夜读,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车胤夏夜囊萤攻诗书,日积月累,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成为一位大学者故事为例,启发同学。在今存的1913年《讲堂录》笔记里记有陶侃故事,“小不谨,大事败矣。克勤小物而可法者,陶桓公是也。”(《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00页)1915年,在给同学信中再次提及陶侃,“古之人有行之者,陶侃、克林威尔、华盛顿是也。陶侃运甓习劳,克将军驱猎山林,华盛顿后园砍木。”(同上,第23页)因为对《晋书》故事熟悉,以至在1917年暑假游学途中,遇安化县名儒夏默安作上联求对,“绿杨枝上鸟声声,春来也,春去也”。即毫不思索地引用《晋书·惠帝纪》的白痴皇帝听蛙鸣事答以下联:“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所对均有典出,且带有辣味,遂令夏先生惊叹不已,连声称赞。

《晋书》人物是他游学时常提及的。一次还和同学萧瑜争论西晋学者皇甫谧《高士传》文化价值到对后世的影响。

他对《晋书》故事相当熟悉,读后就难以忘却。1935年,红军长征,夺取天险娄山关,毛泽东登临关上,仰天长啸,豪情万丈,大声吟诵,西晋大学者、中书令(宰相)张华《励志诗》的名句:“大仪斡运,天回地游”。此时此景正可谓是伟人胸襟的自我抒发,若非不熟悉史实,焉能触景生情,随口而出。

建国后,毛泽东有了一部清同治八年重刻的武英殿板二十四史。《晋书》就是他常读的一部“正史”。五六十年代,他谈古说今,《晋书》所记的司马懿、陆机、陆云、周处、祖逖、王羲之、谢安、恒温和荀菘小女苟灌娘等,都是为他注切的。

1963年10月,他在天津与地方干部谈话,在谈及知错可改时,就说了西晋初期的的周处:周处除三害,人是可以觉悟的。

东晋初期,有范阳遒(河南涞水)人祖逖,少有大志,与好友刘琨夜闻鸡起舞,西晋末期,与家族南渡,后上书要求北伐;率部渡江北上,中流击楫,表示不收复故土决不南归。毛泽东早年熟读祖逖故事,1965年他在江西南昌,竟以《洪都》为题作七律,此诗前四句都是写祖逖的: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两晋英俊千百,能为毛泽东作诗赞扬,唯祖逖一人而已,足见他对祖逖的高度评价。

自古英雄出少年。毛泽东在1958年的某次会议谈破除迷信,提供敢想、敢说、敢做,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举了不少古今中外年轻人例子,其中一个就是苟灌娘。他说:南北朝时候有个苟灌娘,河南临颍县人,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顶多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她和父亲被困的时候,敢带几十个人杀出重围到襄阳去搬兵。你看她有多大本事。

毛泽东也常阅读《王羲之传》,现见在该传天头,就赞同传主批评殷浩北伐,写有批语:“虽圣人亦如此,况无圣人耶!”(《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70页)对于王羲之事迹毛泽东一直相当注意,他读明冯梦龙编《智囊》卷十三《王羲之》,有称王睡在帐里,假装熟睡骗过了从伯父亲王敦,而免遭因泄密杀害事,就表示质疑,旁批有“此事似误,待查”。(同上,第61页)这是因为毛泽东过去读《晋书·王允之传》,有说此故事乃王羲之从兄弟王允之,而被张冠李戴的。由此亦佐证他读《晋书》的仔细、认真。

1963年12月,毛泽东生日那天,还在读《晋书》;在桌上摊着翻开的是《顾恺之传》的一页。当前来赴宴的程潜看到了后,毛泽东即说道:《顾恺之传》说,“晋顾恺之每食甘蔗,常自尾至末,人或怪之。恺之曰:‘渐入佳境’。”颂公啊,学理论的兴趣靠培养。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如倒着吃甘蔗,渐入佳境就好。

毛泽东也注意读《晋书》的《载记》,《载记》是《晋书》独有的一种体例,乃是记述当时北方的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的史实,它不为旧史家界定为正统,也难作“僭伪”的定位。对此毛泽东都仔细地读了。他对《后赵载记》里辅石勒的主要谋士张宾赞叹不已,也对石勒始终对张宾的器重和信任十分欣赏,于《通鉴纪事本末》于张宾细作分析,认为出奇兵偷袭幽州(河北涿州)很有把握处,写有批语“分析方法是极重要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7页)称赞了张宾的特有才能,更以批语“非君臣,乃朋友”,称赞了石勒与张宾的关系,从一个侧面记下了石勒能用张宾,得以建功立业称帝的原因。

七十年代初,毛泽东还以《晋书》卷一百一的《刘元海载记》里的内容,开导勉励高级干部学习理论。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高级将领,就引用了其中刘元海所说的“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而且还说要把“鄙”字改为“恨”字,以此勉励许世友将军,以后学点文学。

毛泽东很注视这篇载记。七十年代初,晚年的毛泽东因白内障目力不济,遵他指示,这篇载记与同书的《谢安传》、《谢玄传》、《桓伊传》、《刘牢之传》等篇,由上海的史学家注释,出版大字本。这些史传经注释后于1973年2月1日送呈北京。毛泽东在一个星期里就读了它,且读得非常仔细,还指出《谢安传》第11页第6个注解中“濉汉”二字疑是“濉溪”之误,后来查明,乃是印刷厂排字时所误,校对时又没有发现。

1975年8月,毛泽东又阅读了《晋书》第五十卷至第五十六卷的郭象、庾峻、皇甫谧、陆机、陆云、潘尼、潘岳、张协和江统等西晋大学者的传记,其中还眉批了《郭象传》“郭象无行”(同上,第167页);《庾峻传》指责权臣贾充“此公骂也”(同上,第168页);评《潘尼传》所称为“道家言”、“老氏”(同上,第169页);《江统传》所作《徙戎论》是“迁亦乱,不迁亦乱。在封建时代非乱不可。千数百年后,得化为不乱始辑耳。”(同上,第170页)之后,毛泽东还阅读了事关南北统一记录的《晋书》第三十四卷《羊祜传》、《杜预传》。

因为《晋书》不错,1975年,毛泽东就曾两次建议伴读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要细读。

(四)说《南史》、《北史》人物断片

自东汉黄巾起义以来的魏晋南北朝四百年,是古代中国的又一次大变化、大动荡和大改组时期。

乱世破坏社会经济,乱世也造就英雄武人,多多生奇诡惊险之事,毛泽东很注意读这段时期的史书,说这段时期的政事,品评这段时期的各色人物。

他富有卓见,精当确切的点评,正是应了自己词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境。

对于此长达四个世纪的重要帝王将相,如开国皇帝刘裕(宋武帝)、萧衍(梁武帝)、一流将帅韦叡等。毛泽东都颇有系统的评述,此外对若干重要人物,也有点睛之语。他们之中就有南朝王镇恶、檀道济、刘义隆(宋文帝)、臧质、刘或(宋明帝)、陈庆之、曹景宗、高长恭(兰陵王)、斛律金、宇文泰和范缜、郦道元等。

东晋末年,刘裕北伐,进入长安(陕西西安),灭后秦,前锋大将王镇恶是立了大功的。王镇恶是王猛之孙。王镇恶这个名字,即为王猛所取,因生于相传为凶日的阴历五月五日,取之以扫邪。毛泽东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针对有人要共产党改名事就谈到了他:“历史上有个人名叫王镇恶,名字这样好听,可是他还是死了。我们是不是要起一个名字使党不死呢?随便你起一个什么名字,只要他所做的还是那样,那是不会改变实际内容的。”(《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324页)随手捡来,皆是文章,多么有说服力的例子啊!毛泽东对王镇恶故事谙熟在胸。王镇恶灭秦后骄傲自大,与同僚不好相处,又贪财;有人向刘裕打小报告称他吞没后秦皇帝的坐车;刘裕派密探调查,得悉王取装饰坐车的金银珠宝后将车弃之,刘裕由是宽心,不予追究。他不在意王镇恶贪财之好。毛泽东对此大有感叹,在所读《南史·王镇恶传》批语“使贪”。(《毛泽东读文史书籍批语集》第186页)一语点明了他俩的心理行为,一个使贪见臣下无野心;一个以贪让主子放心。

刘宋王朝自刘裕后,家族兄弟子侄骨肉相残,层出不穷。毛泽东对此都有入木三分的评述。

檀道济是刘宋开国功臣,智勇双全,北魏畏之如虎,但却遭到刘义隆畏忌,惨遭杀害。他临死时气愤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毛泽东相当注意这句话,文革初期就以此语痛斥王力之流乱军,他对檀道济冤死,颇感愤懑,见在《宋书·宗室传》元嘉九年(432)提到檀道济大名时,写有眉批“此时檀道济尚未死”(同上,第175页),

抒发了对一代名将不得善终的惋惜。

毛泽东对宋文帝刘义隆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南史·刘湛传》提及刘与殷景仁猜隙渐生,以至相剪,即引用《诗经·大雅·桑柔》充作批语:“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同上,第194页)尔后又在刘湛之死,批语有“殷景仁与文帝密谋”(同上,第195页),点出刘义隆其人,不但无能为两人化仇,却是听了殷说刘湛将有夺位事,将他处死了的。他是一个刚愎自用,头脑简单的皇帝。

刘义隆外战外行,两次北伐都以惨败告终,尤其是元嘉二十七年(450)的第二次北伐,反而诱使北魏大军饮马长江。毛泽东爱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之词,就是抨击此次惨败的。因此在《宋书·本纪》文帝论日:“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战日时,成听成旨”处,对他在建业(江苏南京)遥控指挥权,严加批评:“赵宋祖此弊法。”(同上,第183页)此种有悖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常理,实是古代刚愎皇帝自作聪明的通病。

刘宋王朝元嘉草草,只有臧质在盱眙(江苏盱眙)城守获胜,为王朝挽回一些面子:臧质以小便代美酒,有意激怒魏太武帝拓跋焘,使其攻城大挫,毛泽东读到此处,大加赞赏,批语:“此是欲战法,激之使战。”(同上,第186页)他相当欣赏臧质的才智和胆识,却也惋惜后来刘义宣不遵他的战略方针。以至兵败身死;也对他自行其是,凡事自作主张,还以为得什,加以“此是妄想”(同上,第188页)的批语。但瑕不掩瑜,毛泽东仍认为臧质很有才气,他概括其一生是:“臧质豪杰之士,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梁山之战,刘义宣不听臧言,因以致败,惜哉。”(同上,第188页)

有正有负,他对臧质所作的完整评价,值得今以借鉴:不以成败论英雄。

《南史》和《宋书》等还有若干传记因为传主行事乖巧,古今鲜有,也为毛泽东注意:刘或(宋明帝)刚登上帝位时,号令所及只有京都建康(江苏南京),四方都反对他,但却最后获得胜利,毛泽东感慨系之,在读《通鉴纪事本末》卷一百十六卷《废帝之乱》,写有批语:“刘或据建康,四方皆反。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以蔡兴宗为谋主,以刘休若、刘休祐、刘体仁、吴喜、任农夫、张永、萧道成、王道隆、刘勔、沈攸之、黄回、吕安同、张兴世、刘嗣祖诸人为将帅,终于全胜,可谓奇矣!”(同上,第299页)

毛泽东还谈及过《宋书》宗悫故事。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乘风破浪》毛泽东渎后称赞:社论写得好,题目用《乘风破浪》也很醒目。南北朝宋人宗悫就说过“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我们现在是要乘东风压倒西风,十五年赶上英国。

毛泽东相当欣赏南梁虎将陈庆之。陈庆之胆识皆具,破关斩将,所向无敌,曾经护魏元颢北上,“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虽然是文盲,却能写好诗。1959年7月,毛泽东在庐山某次谈建议读政治经济学时指出:公社一级干部不懂一点政治经济学是不行的。不识字的可以给他们讲课。梁武帝有个宰相陈庆之,一字不识,皇帝强迫他作诗,他口念,叫别人写:“微令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精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比盛世,何愧张子房。”他说你们这些读书人,还不如老夫的用耳学。毛泽东对陈庆之故事甚为向往,因而后来读《南史·陈庆之传》,在记有本卷的封面上,有用粗黑铅笔圈划两遍的符号,在目录“陈庆之”三字侧,划了两条着重线。在传记开篇的天头上,连划四个大圈,又以怀素笔法标写“陈庆之传”四字,并有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在武昌。”(同上,第205页)传里不少处,还点点圈圈,划满有着重线,足见注切和喜爱。

对梁武帝的爱将曹景宗,毛泽东亦很有兴趣。

同类推荐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江青传

    江青传

    “苦孩子”出身的山东李云鹤,凭借其争强好胜的个性和工于心计的天赋,闯荡上海滩而成为风流浪漫的蓝苹,“进军”延安而成为“第一夫人”江青;一身不安分的血液和那日渐膨胀的权欲,使那原本活泼率直的天性变成阴险歹毒,“文革”中她的心狠手辣使多少无辜蒙难!最终她变为人民公敌而沦为阶下囚。本书是作者一部力作,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示了江青不寻常的一生,成为有关江青的一部权威之作。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海子是最受青年人喜爱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受争议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读过海子,你会突然感到活着挺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这是诗人的灵魂和生命,是关于自由的低吟。真心推荐海子,可以带你走进另外一个纯洁安静的世界。本书从以细腻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海子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同时用清新的文字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才情并茂。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海子的童年以及人生路上的成长变化,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海子在对待友情以及爱情方面的态度,认识一个完整的热血沸腾的诗人。
热门推荐
  • 妆红

    妆红

    难道她生了一副美貌无比的脸就应该受尽别人的欺辱吗?就因为她这张脸害的父亲生生被人打死,母亲殉情,连她也抗拒不了上天的安排非要去给那个恶人当小妾吗?不!她不甘心,就算入青楼为妓,她也不会让那个恶人得逞!等着吧,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她会报仇的,她会让那恶人跪在她脚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本书以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豆豆”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映射出广大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编者从这一年龄段(小学1-2年级)孩子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课程学习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生动有趣、轻松幽默的小故事,给出具体建议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盲点。本书内容简洁、活泼、通俗、易懂,图画精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起到教学参考作用。
  • 给我一支彩虹笔

    给我一支彩虹笔

    有这么一群不幸罹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融进周围那变幻熙攘的天地——对于这群自闭症孩子来说,车来人往、喧腾不止的大千世界,简直就是一个不可理喻,甚至有些令人恐惧的无底深渊,他们害怕一旦自己踏了进去,便会永远的迷失在陌生得令人窒息的黑色森林里;有这么一群家长,他们因为生养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而整日整夜地痛苦焦虑着,孤独彷徨着。然而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在为孩子的康复之路上辛苦奔波着、艰难前行着。他们坚信:既然自闭症孩子暂时无法融进我们的世界,那就让我们主动融进他们的心灵吧,哪怕是为此倾尽所有操劳一生——总会有希望在生命的地平线上向我们招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废柴五小姐:天才奇妃

    废柴五小姐:天才奇妃

    现代女伊莲,是一个天才,从小就是学霸,可恋爱之路崎岖难行,自己倒追了十年的男友与自己分手。她心如死灰,投河自尽。竟没想到伊莲的灵魂穿越至千年之前,大唐盛世,一处神秘的大陆---玄幻大陆,那里的人们世代修炼玄力。而她的灵魂穿越到了那里的五大玄力家族之一类家五小姐类巧莲身上。类巧莲从小没有修习玄力,所以被哥哥姐姐欺负。伊莲立志要报仇,从此她一步步成为大陆的天才,也得到了麒麟国王爷夜无伤和大唐王爷李轩的爱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桃花运,伊莲该何去何从?
  • 婚不由已:契约娇妻你要乖

    婚不由已:契约娇妻你要乖

    初次见面,他救她于水火之中,握着她的手说,别怕,有我在。她不知道这温柔是陷井,这宠爱是毒药。直到有一天他将她抽丝剥茧,吃干抹净,她才知道自己落入一场报复游戏。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情变

    情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诱色可餐:扑倒腹黑殿下

    诱色可餐:扑倒腹黑殿下

    传闻太子殿下温文尔雅,弱柳扶风,谦和大度。某女怒拍桌子,“放屁!谁跟你们说他弱柳扶风?他明明就是阴险狡诈!”传闻太子殿下身中剧毒活不过二十岁。某再次一次拍桌:“狗屁!人家现在芳龄二十了!怎么还不翘辫子,反而生龙活虎的在院子里蹦跶?”传闻太子殿下以不举多年,不近女色。某女黑线了,“太子是个不举?他要是个不举,那每天爬到她床上说要帮她软被窝的是谁?!”
  • 镇天破道

    镇天破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叶夜却要那天道成为自己的刍狗!一次野游把叶夜和他的同学带到了异世,太极神图吞天灭地,五爪金龙遨游天际!这里没有律法,没有善良,没有同情,有的只是弱肉强食,有的只是强者为尊!大道崩溃,诸雄崛起,乱世中,叶夜在修真世界演绎出属于他的无尽传说!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当个手摇木铎的彩诗官,夺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