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6100000006

第6章 自觉提升师德魅力——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基石(1)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一个都不能少》和《美丽的大脚》,你是否还记得其中的两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农村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还要有崇高的师德风尚,时时处处能做表率。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调查,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激和仰慕的心理,在本身心理的比重上约占80%,小学教师更是具有绝对权威。加里宁曾经这样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那么,身为教师,我们也只有秉承崇高的师德风尚,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构建出更加完美的生命化课堂。而这,正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基石。

专家型教师之所以受学生欢迎,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更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间。

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请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读书,胆小的她一连读了几遍都读错了,面对那么多听课的老师,急得她小脸涨得通红,害羞地低下了头,急切地盼望着老师快快让她坐下,好摆脱尴尬的处境。可于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处理此事,而是不停地鼓励她,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帮她纠正,好多遍后终于不负众望读正确了,此时大家都如释重负。

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的师德风范,正是这样的师德影响了那位小女孩,让她鼓足了勇气,让她放下了思想包袱,在心态坦然的情况下顺利读过关。这样的课堂才是师生生命化的沃土,学生从中体验到的是自己的尊严感,从而自发产生要求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有了动力就能够在课堂上往更好处学习、更深处感悟和更远处摄取,教育也就真正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了。

师德,不是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它是教师生涯中的一点一滴,折射出每个教师人性的光辉,让满天下的桃李如沐春风。

他来自内蒙古边疆地区一个叫做“天上”的地方,他曾和大家一样风华正茂,有着青春和梦想;但是他在当地初中毕业之后,在家乡一所学校一干就是32年。这就是内蒙古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罗营子村天上队小学李新孝老师。

“天上队”地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海拔1500多米。是全旗有人居住的最高的地方。

单凭地理高度,“天上队”似乎算不得在“天上”。但由于这里气候恶劣,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村民往返一趟山上要花上一天的功夫,用当地人的话说“就像是登了一次天”。因此,“天上队”也就名副其实了。

“天上队”总共30多户人家,百十口人,最多时有三十多个孩子。1952年,为了让山上的孩子有学上,政府在这里办起了小学。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是,寻找老师却成了问题。

由于这里偏僻荒凉,气候恶劣,自1952~1972年的20年里,有关部门先后派来过12位教师,但都未能留住。他们大多呆上几个月,时间长的也就一两年。缺少教师,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

然而,1973年,自打李新孝来到这里,他在这里一干就是30多年!“天上队小学”从此结束了没有老师的历史。

李新孝从小家境贫寒,酷爱读书,靠着每星期一块钱的生活费,他读完了初中,成了当时村里最有文化的年轻人,看到学校没有老师的难处,他放弃了已经到手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毅然走上讲台,成了“天上队小学”惟一的一名教师。

30多个孩子、两间低矮阴暗的茅草屋、一张黑板,这就是当时“天上队小学”的全部家当。

夏天,风大雨急,简陋的茅草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李新孝就把自己新婚不久、还贴着“喜”字的新房腾出来当作教室。

冬天,大雪封山,一年8个多月积雪不化,薄薄土坯墙围成的教室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李新孝就把学生们带到自己家的火炕上上课。

李新孝的教学方式可谓既“新颖”又“奇特”。

他采用的是“分批次、分时段”授课法。全校30多个学生分为四个年级,每周一、三、五,二、四、六分两拨上课;具体到每一天的上课时间,又分白天和晚上两个时段。他一人担任着四个年级的所有课程。30年下来,他相当于教了60年的课程!

李新孝是个厚道人,他说:“乡亲们把孩子交给我,我就要让他们学到东西,否则就对不起乡亲,更对不起孩子。”

30多年风风雨雨,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李新孝一直坚守在“天上队小学”,始终没有动摇过。

32年来,李新孝总共教了300多名学生。天上队没有一个孩子辍学。如今,村里45岁以下的人都作过他的学生。许多学生毕业后,又继续读了初中、高中,成了有文化的农民,成绩优秀的还考取了中专和大学。

村民们说:“是李新孝改变了天上队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者的攀登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光、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志存高远,守护教育者的尊严

志存高远,亦即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高远的志向(目标)的牵引。理想是远航的灯塔,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奠基的工作,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要有鸿鹄之志,不断完善自己,“修身、齐家、治国”,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学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高堂悬挂、一面旗帜高高飘扬、一座山峰巍峨耸立。一位教师只有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志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才能激发出强劲的动力,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开发到极致!

教师如果胸怀祖国,热爱学生,敬业爱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学校事业就会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教育质量不断攀升,教师和学生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起发展,共同成长。

社会上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教师的,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伟大的教育事业。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要为人师,要做学生的老师,须智慧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思想言行堪为学生的榜样,也就是说,须德才兼备。说起来容易,但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须自尊自励,严于律己,在提升思想、净化感情上下真功夫。

教师的责任非比寻常,它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国家将自己的未来,托付在教师肩上,这是对教师极大的信任;家家户户把自己的希望,交付给教师培养,这是对教师的高度信赖。教师的责任大如天,使命重如山,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因此,教师要自觉地全力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知荣辱、讲诚信,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时期的培养至关重要。儿童、青少年入学是学做人的基础,长知识、长能力、长身体、长觉悟,懂得做人的道理。在人生长河中,基础教育只是短短的几年,但根子扎得正,扎得深,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教师要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他们,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

育人先育己。教育学生的工作要收到实效,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育人的真本领。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言教重要,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但身教更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子路》)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强大的“影响源”,既广且深,潜移默化。因而,教师必须有崇高的人生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的人格魅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强调:“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教师有真才实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价值观,正确的荣辱观,学生就会奉为榜样,敬其师,信其道。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期,社会种种现象五光十色,乱人耳目,对教育是极大的挑战,对教师是极大的诱惑。总书记提出的希望之一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提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总书记的论述不仅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并努力实施的大事,目的就在于为教师创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追名逐利,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不要说担当不起育人的重任,说不定还会受到学生的鄙视,弄得不好,丧失做教师的底线,就会走到事物的反面。

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不为物质所累,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抗诱惑、拒腐蚀,守护社会正义,守护社会道德,守护历史使命,守护教育者的尊严,为培育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作出无私的奉献,才是教师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

“精”“气”“神”不能少

慵懒、涣散、萎靡、自卑,都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神采奕奕,亲切自然,与学生打成一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师生共同进步,校园面貌必然焕然一新。反之,如果教师整天无精打采,拖沓慵懒,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进取精神,会给学风、教风、校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精”“气”“神”。教师精神振作,讲课充满自信、激情飞扬,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打动学生,造就学生的精神和气魄。教师气聚神凝,讲课语韵顿挫抑扬、铿锵有力,能孕育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师神思洒脱,讲课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失去“精”“气”“神”的课堂,收获的也许永远是失望;缺乏“精”“气”“神”的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教师的激情是上好一堂课的灵魂,这一点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激情语言能感染学生,会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细微的眼神,包含着鼓励,也包含着期待。激情应是中小学教师的一大优势,或者说是特点、特长。课堂上发挥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热情,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课堂教学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教师必须拥有激情。教师有了激情,就显得神采奕奕,定能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呼唤起一个个充实的灵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教学的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讲台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课堂就是展现教师生命价值的具体世界。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一定要让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教师拥有激情的内动力。

教师的激情还来源于勤于读书及广泛阅读。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得心应手,妙语连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豁达、智慧和仁爱,使学生既是在学习知识,又是一份享受。

教师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必须拥有爱生之情。生龙活虎的学生是茁壮成长的幼苗,也是老师生命的延续,更是老师智慧的体现者和发扬光大者。老师要细心地、亲切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就是“病苗”学生,老师也应该看作是宝贝,更应细心照料。这是一种爱护之情、亲密之情。有了这种“情”,就必然倾注付出之情。学生是能领悟到、感受到的,必然会燃起学生的感恩之情、爱师之情,从而好学之情、勤学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师生双方“情感”的碰撞,就必然击射出灿烂的知识之光,进而达成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之效果。

教师的激情并不仅仅限于侃侃讲演,更重要的是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老师集中讲述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的活动中,老师眼神的投放、开口的话语、举手的指向、投足的方位,都是以情承载着知识的传送。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亲切的辅导,和学生共同的活动、给学生指点迷津、巧解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有了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容纳百川的胸怀、成竹在胸的豪情,方能使课堂氛围活跃热烈、紧张有序,其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用心灵约束自己

任何事业都允许失败,惟独教育不能失败;任何人都可以腐朽,惟独教师不能腐朽。

法律在人们的面前是一条铁的防线,越过它,就要付出代价;而心灵的防线是一个重要的关口,穿越了心灵的防线,就意味着走入了付出代价的泥潭。因此,人应自律,而教师更应严于律己。

我们在不断的进修,在不断的学习,在不断的写总结,写计划,写心得,但这只是纸上的东西,并非心灵约束自己。并没有见几个人写过保证书,就没有发生通报的错误,玷污教师的职业;而优秀教师奉献于职,献身与岗,并不是他们每天在写什么感悟、总结、保证,而是他们在用心灵约束自己。他们在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因此他合格。

形式的合格似乎每个人都具备,都有各种证书、资格证、聘任书、上岗卡,可是更重要的是行动的合格。为人师表是一个很好的标准,标准的体现在于行动。

当我们站在教师岗位上时,如果我们能够以为人师表自我约束,就已经不易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处处以为人师表自律,那将太难了!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综合体,我们都有个人的情感在其中,我们是一个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社会的公民,路边的过客,是买菜者,是……因此,我们的为人师表处处实现是何等艰难!

同类推荐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本稿件并非要釜底抽薪,去探讨人权和隐私等跟告密相关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讲述告密史上一些人和事来让人们欣赏一下,这些古代肮脏的幽灵到底给他们自己和历史带来了什么,他们那种为告密而不要脸,甚至是不要命的“勇敢行为”是怎么修炼成的。
  •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婚恋危机

    中国现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中国的幸运;但是中国出现了婚恋危机,它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损害和困扰,它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是中国的长远忧患。我们讲抢险救灾,解决中国婚恋危机,就是一场特殊领域的抢险救灾。抢救中国婚恋,特别是救助“80后”,就是抢救中国的未来,抢救中国的“后独生子女”一代,使我们在独生子女之后依然有后代。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热门推荐
  • 议中兴教观

    议中兴教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从佛祖在菩提树下人生的意义,到达尔文用毕生心血造就进化论,区别人猿;从呼唤知识的第一人培根,到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从边走边唱的盲人诗人荷马,到倾倒东西方的爱国诗人泰戈尔……人类的精英们总是走在探索与追求的奋争前沿,他们是全人类的脊梁,是最顶级的精英人物。
  • 最强穿越

    最强穿越

    少年所追求的,是“愉悦”。所以,他成为了穿越者。
  • Self Help

    Self Hel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三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他生长在汉末乱世,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隐世遁名,躬耕于南阳,同时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及出山之后,又兼采管申之术,科教严明,德威并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羽扇纶巾的孔明……
  • 异界逐仙

    异界逐仙

    岁月无形,命有形,无形亘永存,有形却成尘。看一代少年如。
  • 不复存在

    不复存在

    嬴政,你说过,待你功成名就便许我十里红妆,生世守候。可我等了千年,只等到一个乱世。老子去你妈的天道!世间一切皆顺天道,我偏要逆天!
  • 时间证明我依然爱你

    时间证明我依然爱你

    时间可以证明我依然还爱着你。可此时的你会想的我吗?呵呵。谁知道呢。想到以前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留起泪水来。现在又要见到你了。心底有开心有失落。见到我你会怎么做呢.....
  •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爱是寂寞撒的谎

    爱是寂寞撒的谎

    未婚夫劈腿,一夜买醉的她没能挽回心爱男人,还莫名的丢了第一次!公司宴会上,被反咬一口的她让人看尽笑话,他为她挺身而出。江展逸,景城权贵的代表,俊逸不凡,身价不菲。正是这样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运筹帷幄的男人,向她提出了结婚。虽知这个男人不是她的良人,可既不为爱,嫁谁不是嫁?只是,日夜相对,她不小心掉进了他布下的温柔陷阱里。“莫向晚,以心换心的游戏是把彼此的心交出来,我的心给了你,你的心呢?”而他不知,她的心早在那一年被他亲手葬于雪海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