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言行一致能使我们获得幸福,如果你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你几乎知道该怎样去处理每一种状况。这一点对于父母、教师以及其他和孩子打交道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孩子需要我们言行一致。他们需要一些在他们看来能够永远依靠的东西,给他们营造安全感和永恒感。当他们不知道明天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新奇和不安的事情,并为此担忧时,要让他们获得幸福很难。对于你提出的请求要做到前后一致,确信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如果你事先知道自己对于某个规定不能完全执行,那就不要让人觉得那些规定好像是清规戒律。举个例子,你规定孩子九点上床睡觉。显而易见有时这不能执行。也许你九点要出门,也许你有特殊的访客。无论理由是什么,你的孩子会偶尔误了上床时间。不要为此恼火,也不要把它太当回事。
一旦我决定有些事必须以某种方式来执行,才能防止别人的故意破坏,那我会确保自己也能执行这项规定。言行一致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平衡。
误会
悟道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胸宽广地活着。
——正冈子规
街上的标语常有让人误会的时候。
先后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两桩趣事。其一,一位诗人坐公共汽车旅行到一个山中小镇,看到一家小店的门额上高悬“阳光不锈”四字,激动得热泪盈眶,不仅为这偶得的佳句,还为这佳句的作者,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他兴致勃勃地走到近前,发现拐角后还有字接下去,连起来竟是“阳光不锈钢厨具店”!多情的诗人大失所望。其二,一位法学家送法下乡,发现一个村庄的墙上大书“投案自首是犯罪”一行大字,遂大惊失色,继之勃然大怒。这不是荒谬绝伦的宣传吗?但是车子转过弯去,却发现墙那边还有“分子的唯一出路”半句话。
这些误会的发生,都是因为有一个物体的拐角挡住了人的视线。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误会都是因为有一个拐角——认识的拐角,从而影响了你正常的思维判断。所不同者,挡住视线的拐角是别人设置的,而影响思维的拐角则多是自己设置的。从狭隘的自我立场出发,拿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甚至把别人的好意当做“别有用心”。
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将事物看全面,片面的了解会让我误入歧途。
学习
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
——巴尔扎克
中国台湾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陈茂榜,他的演讲经常折服所有的听众。尤其是他记忆数字的本事超人一等,举凡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 事实上,陈茂榜只是小学毕业,但他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是如何获得名誉博士学位的?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学习的。
陈茂榜十五岁辍学到一家书店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十二个小时。但是下班以后,读书就成了他的享受,书店变成了他的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遨游。日子一久,他养成了每晚至少读两小时书的习惯。他在书店工作了八年,也读了八年书。陈茂榜深有体会地说:“记住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一个人在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与信息在不断更新。只有学习才能赋予持续的动力。如果不善于学习,不仅缺少的知识得不到补充,而且,曾经掌握的知识也将落伍,长此下去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学习不一定是在学校里进行的,生活中我随时可以吸取我需要的知识。
把自己当成自己
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佚名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他想知道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智者笑着望着他说:“我送给你四句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二、把别人当成自己。三、把别人当成别人。四、把自己当成自己。你明白了吗?”少年回答说:“第一句是说,在我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得意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第二句是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原则。但第四句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智者说:“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我会做最好的自己,并用我的力量感染周围的人。
谦卑
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妈妈带着小女孩到杂货店去买东西,那家店的老板看见这个小女孩很可爱,便让她自己到糖罐抓一把糖果,但是小女孩听了老板的话后还是站着不动,老板以为她难为情,于是就亲自动手,打开了糖果罐子,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了女孩的口袋里。等母女俩走后,女孩儿的妈妈很好奇地问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你不去抓糖果,而要等老板去抓呢?” 女孩回答说:“因为我的手小而他的手大,他可以抓得比我多呀!”
这个女孩懂得凡事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学会适时地去依靠别人,这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聪明……
我有谦卑的态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的实力。
控制愤怒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毕达哥拉斯
生活有挫败感,周围的人使人厌恶。好像总有人让我们不能苟同,无论是他的态度,抑或他对某事的评价。此类性格着实令人抓狂。同事的计划、意见与我们截然不同时,怒火就蹿出来了。愤怒这种情绪是很忠实的,它会时不时来拜访我们。
但请注意:愤怒的是我们,我们有能力来控制它。我们不能支配环境和别人的举动,但我们能学着去控制我们的愤怒。当不再为小事懊恼,我们就已经踏上了通往幸福之路。
“他太让我生气了!”你是不是也说过同样的话?但这不是事实。它陈述得过于简单,确切地说是我们让自己生气的。为了改善这种境遇,我们要试着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别人也有好主意的。但如果对那些主意进行仔细斟酌之后,你仍然不赞成他们的想法,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办吧,切记不要提高嗓门。有时面对别人对我们不公正的态度,我们理应愤怒:如偏见、伪善、仇恨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愤怒,怒火让我们行动起来,寻求一个积极的改善,这是愤怒好的方面。但我们必须尽可能尝试让自己的愤怒对事不对人。
我会将自己的愤怒预留给特别严重的问题,我不会养成每天生气的习惯,总是生气的人永远也不会幸福。
别人不是镜子
不要拿他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因为你不是他人,也永远达不到他人的标准。“他们”同样达不到你的标准——也不想达到。一旦你明白,接受和相信这个简单明了的真理,你的自卑感就会消失了。
——马尔兹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杰克大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大叔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后,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下来时,杰克大叔依旧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跟在后面。于是当他们走出烟囱的时候,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爱因斯坦的父亲身上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看见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自己的脸肯定和他一样脏,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又洗;而杰克大叔看见爱因斯坦父亲干干净净的样子,就只草草洗了洗手,然后大模大样地上街了。街上的人笑痛了肚子,还以为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哩。爱因斯坦的父亲说:“其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行。
不完美
我能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
——法朗士
美国作家哈罗德·斯·库辛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在孩子面前犯下了一个错误,他感到非常内疚。他思忖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此被毁,怕孩子们不再爱戴他,所以他不愿意主动认错。在内心的煎熬下,他艰难地过着每一天。终于有一天,他主动向孩子们道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却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更爱他了。他由此发出感叹: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往往那个经常会有些过失的人是可爱的,没有人期待你是圣人。
一个完美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体会不到生活里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正因为完美,他也无法体会到当自己得到了一直追求却又无法得到的那种喜悦的感觉。所以,我们不必苛求完美。
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缺陷让人觉得真实。我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改变自己
只有彻底的行动,才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周围社会的唯一途径。
——德田虎雄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困难、碰到瓶颈,也一定有“头撞南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