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500000034

第34章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民族主义与族群性问题

当前在西方学术界被广为接受的有关民族主义问题的见解,主要来自对民族(nation)[1]的本质的不同理解,也就是,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尽管这些问题的回答见仁见智,但隐于其后的通识不容否认。这就是:第一,民族作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才出现的;第二,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在一定的国家政权下、境内不同群体在文化上从异质向同质发展的过程。考虑到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对民族一词的用法,为避免中西文对译上可能出现的混乱,在本文的行文中,如果未予特别说明的话,所谓民族均为狭义性的[2],即西文中的nation,含有国家的意思。

对于上述所谓的两点通识,可能有些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现在有不少学者强调历史发展的非连续性(discontinuity)、民族纯粹是一种建构(construction)性的东西。持这种见解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安德森(Benidict Anderson 1983)。在西方中国研究领域里,芝加哥大学教授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1995)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另一种见解则认为,民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仅仅限于西方的历史发展脉络。它源于不同国家(states)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和理性主义的张扬。从而将民族的出现与现代性(modernity)的滥觞联系起来。在他们看来,民族国家(nationstate)之所以会成为世界范围普见的、人们竞相奋斗追寻的国家形式,乃在于由西方殖民扩张而开始的、源自西方的现代性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结果。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有已故着名英国学者戈尔内尔(Ernest Gellner 1983)和另一位英国着名社会思想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1986,1990)。这两种观点从本质上否定了那种建立在一种朴素情感上的传统观念:民族是由享有共同文化遗产的人们所组成的共同体;民族主义是建立在这种共享传统和文化遗产观念之上的、自然的、非理性的情感的流露和宣泄。

还有一种看法是与上述二者有着较大的区别,表现在承认民族是为现代性的结果的同时,强调了民族与前民族的人们共同体之间有文化传统上的联系,否则,以历史和文化认同为号召的民族将无以凝聚;民族主义也就成为无源之水。这种观点以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着名历史社会学家史密斯为代表(Anthony Smith 1986)。

上述区分并非绝对,三种思考都有交叉之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例如,安德森的“反历史”观点并不妨碍他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语境里。他揭示:作为“想象的社区(imagined communities)”,民族认同感的生成主要是媒体,即印刷资本主义(printing capitalism)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遍化、信息传播在社会沟通中的位置日益重要的结果,从而将他的“反历史”观点建立在历史主义的分析脉络里,也从而颠覆了有关民族国家的“命定”(desfine)之说(1983)。戈尔内尔受韦伯(Max Weber)对理性化和现代性诠释的启发,指出工业化所引起的科层化(bureaucratization)对文凭、执照等证书(diploma)的要求,是一个社会由异质性向同质性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引起的文化整合是民族赖以建立的基础(1983)。吉登斯则认为,民族的产生是与国家对主权(sovereignty)的祈求分不开的,现代国家(modern state)对疆界(border)的明确划定表明了主权意识,这是民族国家必须要有的重要因素。传统国家(traditional state)由于只有边际(boundary)无疆界,缺乏主权意识,无由产生民族国家(1985)。在他看来,现代国家是现代性的重要组成,现代性在本质上又代表某种趋同(1990)。同样的,史密斯在他的表述里,也有民族是由多族源(ethnic origins)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含义(1986)。

综上所述可见,民族的产生在客观上是社会与文化国家范围内的趋同过程,而且自有其所需的历史条件与国际政治气候。但是,民族之所以为民族,最重要的是凝聚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文化和语言相同并不妨碍成为两个民族,如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或者——在更广的意义上——瑞典人和挪威人,等等。换言之,民族的形成还需要思想的、知识的、宣传的因素;也就是说,民族意识才是民族形成的最终要素。由此言之,民族的形成还需要一个建构过程,即西方学术界所谓的national building,是为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的塑造过程。民族认同的塑造是政治和文化精英(political and cultural elite)的事(Smith 1986:200-08,Brass 1991:41-68)。“历史和景观”(“history and landscape”)在此过程中成为建立民族意识的载体(Smith 1986)4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筛选来编写民族国家的历史;对祖国山河的礼赞和讴歌来激发群体自豪感,是建立民族认同之主要手段策略。正因为如此,我们很难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完全区分开来。也正因为如此,法国民族主义者、着名学者瑞纳(Emest Renan)才认为,所谓民族就是一群共享记忆与共享忘却(share memory and share forgetting)的人们(1882)。

但是,民族国家的建立往往是以牺牲国家境内弱小族群的某些利益为前提的,这可被视为现代性带给人类社会的恶果之一。仿效西方的经验来建立自身的国家制度,民族国家遂成为主要模式,这经常给内部存在极大文化、宗教和族群差异的第三世界国家带来各种名义的族群或种族冲突。早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风起云涌的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就已看出这些新兴国家(new states)所存在的隐忧(1973)234-254。于是,族群性(ethnicity)或族性[3]问题遂应运而生。

有意思的是,在西方学术圈,首先关注族群性问题的并不是以研究不同群体的社会与文化为职志的人类学家,而是一些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而且他们视野里的族群性现象也不是在传统人类学所关怀的非西方国家与地区,而是在美国。其实,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问题。由于族群性的表达总是与特定的自我表述(self-representations)联系在一起,是群体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而且它所要表达的往往是对资源占有不平、财富分配不均、不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义务的愤懑情绪。如果没有当代社会民主与公民意识的广泛传播作为土壤,这种族体自觉及其表述是不可能破土而出的。因此,这些学者认为,族群性完全是现代社会才会有的社会现象(见Glazer and Moynihan 1975)。

人类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某些人类群体存在着一种所谓“我群意识”(ingroup or wegroup consciousness),但那是由于共享各种利益所产生的一种团结感,反映的是群体内部不分你我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崇高感(Adams 1951)。族群性,按挪威人类学家埃里克森(Thomas Eriksen)的界说,本质上反映的是不同群体间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聚焦于自身与他人之别(1993)12。换言之,族群性表达不会出现在与世隔绝、唯有一己的环境里;我们很难想象接触外来人之前的澳大利亚土着会有任何族群性意识。因此,考虑族群性问题离不开对不同族群之间互动之任何可能性的思考。

由于特定的研究方法,人类学家通常更贴近他们的研究主体,故而,人类学者更易于体察被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族群性的研究上,人类学者较多地将注意力投注在当事人如何表达自我,及其对本群体和他人之别的解释。总而言之,自我表达与认识这种表达与表述的心理动机,是人类学家在族群性问题上所注目的焦点。我们看到,无论是将族群性定义为某种所谓“原生”(primordial)的东西,或认为是人们因某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而建构出来的、工具性(instrumentalism)的派生物,都是通过对当事者的思想层面、心理层次、内心世界分析和诠释的结果。

但是,这类“移情”(empathy)[4]式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却导致了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况。当然,严格说来,所谓“不识”在此所指的乃是一种忽视,一种对那更为宽泛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忽视。因此,美国人类学者威廉斯(Brackette Williams)1989年在她的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中对上述两种基本见解提出了批评。她指出,同存于一个社会里的所有族群(ethnic groups)不可能是结构相同的同晶体(isomorphs),而应当是相互交叉叠压的。这些群体相互间的关系并不取决于谁比谁更有力量(power)或者谁的地位处境(status)优于谁,而是取决于它们在国家中的位置(positions)。“族群性的概念无论是从哪方面来定义——是索居的离群(nested fragments),抑或同类人的利益群体(horizontal interest groups)——最有益的是,将之用作一个政治单位内,特别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内,认同形成过程维度中的标记”(Williams 1989)421。换言之,对族群性现象,我们应当将之放在整个国家的认同政治中来检视。稍后,另一位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人类学家郝瑞(Stevan Harrell),通过对中国的西南地区不同群体的族群性表述的解读,进一步提出,对族群性的解释,应从地方历史,国家与社会、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群体之间和同一族群内部不同群体的关系,以及不同群体所处的地理环境诸因素来把握(Harrell 1990,1995)。

无独有偶,大约在同一时期,已故英国人类学家阿德勒(Edwin Ardener),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类似观点。阿德勒在喀麦隆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地人所谓的自称,实际上是当年殖民当局在进行人口普查时对当地人的划分类别。殖民主义者大概永远也想不到,他们这种为方便而设的粗略的族群划分,竟在后殖民时期的国家认同政治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喀麦隆的经验,阿德勒提出了他的着名论断:在任何情况下,对少数民族(minority)的理解都必须建立在了解主体民族(majority)的基础之上(Ardner 1989)。因为在所有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主体民族都成为民族国家的国家政治与文化的当然代表。其余的弱势群体要么接受国家对他们之存在的解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边缘群体,要么则被忽略不计。阿德勒的贡献促使不少年青一代的人类学者将注意力移到自身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在英国形成了建立在历史分析之上的、研究以凯尔特人(Celts)历史和传统创造为核心的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等地的民族主义运动的人类学牛津学派(Banks 1996)121-149。

然而,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似乎无所不在的国家权力时,便很容易领会到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在知识界的影响力了。自由主义者所崇尚的自由意志尤为强调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反对任何权力在这方面的桎梏与干预。因此,国家遂成为自由意志的某种对立面见之于自由主义者的话语里。值得指出的是,近20年来,由于法国思想家福柯(Michel Foucault)的广泛影响,权力(Power)的概念被无限制地加以扩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真正理解错综复杂的国家与其境内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各族群之间的关系,以及族群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扭曲。我认为,在追求对这些方面的理解时,我们应当注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和我们的声音是否会给我们的、在一定的国家权力控制与管辖之下的研究主体带来某种消极的影响?

注释:

[1]Nation有翻译为“国族”者,虽达意,读来却有些不符合习惯,所以本文仍沿用“民族”一词。

[2]费孝通教授认为,在中文的语境里,民族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按约定俗成的惯例泛指当代和历史上所有的人们共同体;后者仅指含有国家意思的、西文里的nation(1981)。在另一篇文章里,费老还谈到,民族是一个活的、发展的概念,民族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因此,涉及中国的具体国情时,“民族”概念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指的是中华民族。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整体的各个具体民族。第三层是中华民族里各个民族内部的各种“人”,如“盘瑶”之于“瑶族”(1985)22。

[3]Ethnicity在英文里也是一个很新的字(Eriksen 1993:3-4,Glazer and Moynihan 1975:1),在中文里尚无统一译法,一般说来,可译为族性或族群性。考虑到中文特有的语感,本文采用族群性一词,虽然间或也用族性,但没有任何意思上的差别。

[4]我用美学上“移情”一词指涉人类学上所倡导的“主位”(emic)或“主体”(subjective)的研究方法。即:为了研究和理解被研究对象,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的思想、感情和处境,但它并不意味着赞同对方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范可,福建厦门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生。

同类推荐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绵山故事与传说

    绵山故事与传说

    同窗好友融亮及青年作者的又一新作《绵山故事与传说》即将付梓。融亮约我作序,并说:“这件事是你我一起策划的,非你莫属。”看来义不容辞,只好从命了。我和融亮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生长在“三贤故里”(“三贤”指春秋晋国贤臣介之推、东汉太学生领袖郭泰、北宋名相文彦博),是听绵山的故事传说长大的。他小我三岁,当时还是个内秀腼腆的小伙儿。他才思敏捷,学习刻苦,成绩骄人。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烟花灰烬寂寞俱殇情

    烟花灰烬寂寞俱殇情

    如果我是自由的,我可以决定自己的爱情。如果我是普通的,我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牵你的手。如果我是女的,我可以放弃一切跟你结婚跟你生一个有你眉眼我笑脸的孩子。……如果这些如果是真的,我们就有幸福的可能……可惜没有如果……
  • 天鹅

    天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无尽气藏

    无尽气藏

    这是一个主修怒气的大陆,怒气化炎,化雷,千变万化,天才辈出。人们平时积蓄怒气,在争斗时爆发,战天斗地,唯我独尊。故事从无名小镇,一个小小的少年开始……
  • 神魔传曲

    神魔传曲

    一次穿越,是巧合,还是精心设计?天魔体与神魔魂的结合,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万载之前的预言,又是怎样一个局?神秘的白衣剑仙,杀戮的魔都,强大的圣域,三者之间又是何关系?一切皆在神之三部曲:神魔传——为神为魔一念间,不看苍穹不看仙!
  • 你是我命中注定逃不掉的少年

    你是我命中注定逃不掉的少年

    从前,她不信她会喜欢上谁,更不必说爱,可是她却在不经意间对那个已称不上是少年的少年动了心、动了情,即便离开了,也忘不掉,也许,他是她一生逃不过的情劫,割舍不下,亦不忍割舍,天不负她,终归他是她的了,情不知所起,却是一往而深。愿每一个平凡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美好爱情。
  • 帝君镜之灵犀

    帝君镜之灵犀

    传说天界有一仙镜,名曰帝君镜,拥者得天下。此时古灵精怪的妓女姬君月却在无意中得到一面古镜。在一次危机之时,姬君月偶然发现手中帝君镜的不凡——里面居然封印着一个没有记忆的银发男子(白帝瞑),而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离锐王(轩辕流觞),心机深沉的夏以朔都得到了帝君镜消息,烽火连三月,姬君月的命运会如何?古灵精怪的她,是否又像白帝瞑所说,天生魂魄不齐,一生注定无“情”?
  • 神武御道

    神武御道

    天地囚笼,困锁众生。为寻武道极致,不甘为困的梁萧怒拳破虚,不幸陨落,却又幸运的魂穿到了武道极尽繁衍的神武大世界,这里武道通神,强者如云,仙魔并立,百族争霸。且看梁萧凭借一枚无所不能的万象珠与一部旷世神功,如何从这个大世界的底层一步步崛起,笑尽英雄,争霸天下,傲立武道之颠!
  • 王爷魅惑:娘子要乖乖的

    王爷魅惑:娘子要乖乖的

    她,雁冷兮,穿越已有两年之久,为人冷酷无情。为何在她一出阁以后,她的桃花就好的数不清了,在这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帅男,到底众男之中谁才是最真男主?到底谁能融化她的心?到底谁会为她跪到在地唱征服?她的至理名言:不是我愿这世界,而是这世界怨我,如果我爱你到最后真的变成我碍你,那我愿用痛来融化自己那最脆弱的一角来供你伤!请相信,我不是冷,而是需要你的热。大千世界,风华绝代。千百成韵,汝能长守?只求一心人,相伴于厮守。??:放心,本文不虐,速点速点。汐汐等着童靴们哦!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