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4100000002

第2章 “挺”字当头,大丈夫何惧困厄险阻(1)

1.七次投考乃中,初懂挺经

实事求是地说,曾国藩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草根”。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他的老家在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兴乐乡荷叶塘二十四都神冲白杨坪,即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在今天也还只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小山村。

曾家是一个世代务农的农民家庭,家境一般,朝中无人,没有背景,也无甚财富。直到他的祖父曾玉屏时才成为当地一个拥有一百多亩土地的小地主。

在这样的家世和背景下成长,最终能出将入相,权倾天下,并使自己的家族成为晚清最重要的家族,曾国藩付出的努力必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多少次是“挺”过来的,也只有曾国藩自己知道。而他的“挺”,甚至“挺经”,也是在一步一步的挫折和成长中逐渐形成的。

曾家以耕读传家,半耕半读,与当时所有的中国家庭一样,父母都期望自家的孩子能科举入仕,跳跃龙门,从此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光。因而,曾家对孩子们的学业,还是相当看重的。但是世代以来,曾家并未有不世奇才,大都学业平平,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四十三岁时才考取一个秀才。如果没有曾国藩,估计僻处于荷叶塘的曾家,也不过是中国千万个普通家庭中的一个,籍籍无名。但是,曾国藩的出生,使这个家族彻底改变了。

清嘉庆十六年(1811)农历十月十一日亥时,曾国藩出生于荷叶塘。

传说曾国藩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曾祖父曾竟希做了一个梦:一条巨蟒,盘旋空中,旋绕于宅之左右,接着入室庭,蹲踞良久。曾竟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早晨即有人告诉他:“恭喜公公,今早添了一个曾孙子。”老人一听,恍然大悟,认为这新出生的曾孙就是那条蟒蛇投的胎。

他联想起唐朝名将郭子仪出生时其祖父也梦见大蟒蛇进门,因此认为曾家将来也要出一个大贵人。很快,曾国藩是蟒蛇投胎之说就在当地传开了。

也真是巧得很,曾国藩自小就生有癣疾,全身白屑如鳞,真应了蟒蛇投胎的梦。

更奇特的是,随着曾国藩的功名官运一天一天高升,他身上的疥癣也随之一天一天地扩大,奇痒无比,痛楚异常。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信中多有提及,苦不堪言。

还有更奇的,在曾国藩祖屋的后面,“旧有古树一株,为藤所绕,树已槁而藤却益大且茂,矫若虬龙,垂荫一亩,亦世所罕见者”。这条巨藤,活像一条巨蟒,乡人称之为蟒蛇藤。更奇的是,曾国藩在世时,藤叶藤枝,迎风摇曳,得意洋洋;待曾国藩死后,该藤就叶落枝枯,不久就死了。当地的人们更相信了曾国藩有神灵护佑,确实是大蟒传世投胎的传说。

就这样,巨蟒入梦,疥癣如鳞,祖屋藤似蟒蛇,种种异事都发生在曾国藩身上。不仅曾家人相信,这个新添的男丁绝非凡人,将来定会封侯拜相,光耀门庭;当地人更相信,曾国藩绝非池中小鱼,而是蛰伏的卧龙,终有一天会飞黄腾达,直达云端的。

然而,或许真如孟子所言:“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少年时代的曾国藩,并未显出多少超出常人的地方来。

最显着的就是读书。

曾家人读书,似乎都不算太聪明,都是靠的笨功夫。

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玉屏很早就希望曾家通过读书来光耀家门。曾玉屏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有见识,非常明白对于像他们这样的“草根”人家,要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唯一的方法就是读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家里的长子,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自然就成了曾玉屏的希望所在。尽管老人家的期望很高,无奈曾麟书天性钝拙,书读得并不好,屡考不中。还好曾玉屏对儿子的要求是四个字——坚持到底。

曾麟书参加了十五次童子试,每次都满怀希望,最后的结果都一样,名落孙山。儿子出生后,各种异象的显示,使曾麟书也相信,儿子定非常人,一定可以超过自己。于是有意好好栽培儿子,开始开馆授徒为业,一方面为了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督教自己的儿子读书。于是,曾国藩在五岁发蒙,曾麟书在他七岁的时候开始给他课读,一直到曾国藩十五岁。

道光四年(1824),十四岁的曾国藩平生第一次随父亲赴省城长沙应童子试,这已经是曾麟书第十六次参加童子试了。这一次,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曾氏父子,父子双双落第。

未几,父子再次赴考,这次老天终于开眼,虽然曾国藩落第,但曾麟书“得补县学生员”,获得了一个俗称“秀才”的名号。有了这个名号,也算是有了一个小小的功名。有这个名号就可以进入士大夫阶层,同时享有免除徭役、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这个时候,曾麟书已经四十三岁了。

此时,年少的曾国藩也已经尝到了两次不中的滋味。但有十六次不中的父亲在前面为他做好了不气馁、不抛弃、不放弃的榜样,曾国藩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会坦然接受这样的不顺利,学会了“挺”和“忍”。

为了能让儿子的科举之路平坦一些,道光十年(1830),曾麟书送二十岁的曾国藩离开家乡到衡阳双桂书院读书,师从汪觉庵。汪觉庵是衡阳名士,桃李无数。曾麟书相信在这位衡阳名士的教导之下,儿子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之后,曾国藩又拜当地另一名士欧阳凝祉为师。在汪觉庵、欧阳凝祉两位老师的着意栽培下,年轻的曾国藩学业大进,为人处世也更为稳重老成。并且立下了“做人就做圣贤人”的宏大志向。他为自己立定读书的终极目标是“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他对自己抱有很大的决心。

曾国藩经常以诗言志,在自己的一首《感春六首》中就十分自信:“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他相信自己,终会有迎来九州岛震动的一天,他更深信自己,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然而,生活永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曾国藩壮志在心,梦想远大,而现实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永远那么残酷。前前后后,考了五次秀才,却都未能中。这个打击也不算小了。但他还是像当年许许多多如他父亲一样执着的读书人一样,坚决地在科举的路上跋涉,不敢气馁。因为真正想要跳出“农门”,走出山村,一飞冲天,飞黄腾达,只有科举入仕这条唯一的路!也就是在这样漫长的科举路上,曾国藩对于“挺”字,有了更深的了解。

道光十二年(1832),是农历的壬辰年。二十一岁的曾国藩又一次参加秀才考试。这一次,曾国藩考前下了苦功准备,考后也自觉发挥不错。结果发榜之日,却被学台(即湖南省学政,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长)悬牌(发布公告),责其“文理太浅”,以佾生注册。

“佾生”是指考秀才虽未入围但成绩尚好者,选取充任孔庙中祭礼乐舞的人员。获“佾生”资格则下次考试可免县试、府试,只参加院试即可,故称“半个秀才”。

在一般人看来,获得“佾生”资格也算是小有收获,值得祝贺。曾国藩却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悬牌批责为奇耻大辱,一生耿耿于怀,并且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还把这一次当作是平生“四堑”之一,引为平生之耻。可见这一次的“学台悬牌”对于年轻的曾国藩来说,打击很大。

但是,已经成人的曾国藩不再如年少时的幼稚和懵懂无知。虽然他把这一次“悬牌”引为平生奇耻大辱,却没有把这种耻辱放在脸上,而是强压在了心底,靠自己的顽强心劲“挺”了过去。不过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发愤努力,以雪此耻。他回到家塾“利见斋”后,闭门不出,咬牙发愤。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次“悬牌批责”,居然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学了十六年也没有学通的曾国藩居然豁然贯通,突破了父亲刻板教育下形成的僵化文笔思路,文理大进,转过年来的1834年,曾国藩第七次参加考试,终于中了秀才。这平生第一大辱居然成了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1835年,他就中了举人,到1838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七次投考,才最终考中!七次的失败经历,在曾国藩年轻的心中划下了深深的刻痕,但这不是伤,而是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失败的台阶,是自己懂得“挺”对人生意义的开始。他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给四位弟弟的信中总结说:“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唯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

七次投考不中,却很少灰心丧气,也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挺住压力,力图精进,终于得以成功。这让曾国藩开始真正懂得,很多事只要“挺一挺”,就会改变,就会发展,就会完全不同,那么,为什么不能挺一挺呢?有什么事是不能“挺”的呢?又有什么困厄险阻是“挺”不过去的呢?

2.入仕京城,“撑起两根穷骨头”硬挺

自从经历七次投考才中的磨砺之后,初懂挺经的曾国藩开始慢慢懂得了挺的意义,也开始学会了凡事都先“挺一挺”。

因为他知道,好多时候,不论多难,“挺一挺”,就会由逆而顺,由难而易,让一切都变得不同。并且在不断的强撑和硬挺之中,他不仅对“挺”有了更深的了悟,也使自己在不断的“挺立”中意志更加顽强,信念更加坚定,并且通过“挺”的磨炼,让自己离“内圣外王”的理想更近。

这在他做京官期间,因为经济困窘而不得不“撑起两根穷骨头”,硬挺住一切困难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1838年4月,道光皇帝在保和殿举行殿试,二十八岁的曾国藩中了进士,并点了翰林,不仅改写了曾氏家族六百年没有出一个进士的历史,也是荷叶塘的农家小子正式入仕成为京官的开始。

然而,“长安居,大不易”,虽然贵为京官,但曾国藩的生活却全然不是想象中的锦衣玉食,财大气粗,反倒经常是囊中羞涩,疲于应付,甚至靠借债度日,借贷和哭穷一直是他在翰林院中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他的京官生活状态的话,那肯定是“窘”。窘到什么程度?不仅没有能力为荷叶塘的父母兄弟、亲戚朋友提供半点帮助,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得不依靠借贷度日!虽说不至于穷困潦倒,大多数时间也总处于捉襟见肘、左支右绌的境地。

清代官员的俸禄原本就很低,像曾国藩这样的新进翰林的七品京官年俸不过四十五两。从乾隆元年起,京员例支双俸,有九十两,再加上“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还有四十五斛(二十二点五石)“禄米”。全部相加,一年总薪不过一百二十四两六钱五分。而翰林院更是举世皆知的清水衙门,基本没有什么灰色收入。作为清水衙门里的一个官场新人,自然只会更“清水”了。但是,工资虽少,派头却不能少,各项人情往来、应酬开销以及租房、服装、饭食、请客,固不可与平常百姓一般,务必要与地位相符,因而入不敷出就理所当然了。

其实对于做翰林这样的京官要忍受清贫,曾国藩不是没有准备的。进京为官前,曾有一年时间专门“拜客”,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寒门学子们考上大学之后的“摆酒席”,其目的就是收受贺礼,接受捐赠,筹措费用,以备进京之后的用度。

曾国藩通过“拜客”从亲戚朋友、地方官员及各种店铺中大概收受贺礼近两千两银子,算是很大的一笔了。但进京的头两年便已将收受的两千两白银全部花光,此后借钱便成为曾国藩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

道光二十一年(1841)底,曾国藩找人借了五十两银子,才勉强闯过年关。到第二年年关时,欠债已经有四百两。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到他离京时都未有改观。曾国藩升上二品大员后俸禄提高了好几倍,达到了年俸银一百五十五两,禄米一百五十五斛,也丝毫未能改变他的困窘之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道光三十年(1850)底,欠债更是高达一千两白银。日子越过越穷困,家书中多次提到“借”、“欠”、“窘”等字眼,其捉襟见肘的艰难情状,跃然纸上。

在这一时期,曾国藩的经济状况确实相当窘迫,常因无能寄钱回家尽赡养家中大人之责而“愧悚”,却又无可奈何。再穷再难,也不能失了京官的排场,更不能失了曾家的尊严,曾国藩只能咬牙硬挺。

没钱寄回给祖父及父母大人以作仰事之资,心中愧悚,就多写家书,多祈求祖父及父母的原谅和理解,而且想尽千方百计,能寄一分就寄一分。对于自己的那些亲戚,特别是有大恩于自己的几个舅舅,虽有心相报,却无力提携,除了硬挺着忍受内心的愧疚,暗暗期许以后厚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些苦楚和愧疚,也只有曾国藩自己知道。人前的风光,永远不及人后的硬撑更让人刻骨铭心。

其实曾国藩非常看重亲情,对家乡的人和事也关心尤甚。但他任职京官后,从未回过家乡。虽然“梦寐之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虽然说了几次,但一直没有行动,而原因竟然是筹不起路费!

道光二十八年(1848),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将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须数百,甚难措办。”还是因为太穷了,攒不够回家的路费,才不得不一次次收回回家的脚步!

不仅没钱寄回家奉养大人,接济亲戚,没钱回家,甚至连自己的生活也是困窘有加,艰难度日。甚至连买件像样的衣服的钱都没有,经常穿的都是带补丁的衣服。据说有一次还被道光皇帝发现了,以为曾国藩故意装穷,其实皇帝哪里知道,曾国藩哪是装穷,那是真穷。他做京官时添置过的最贵重最奢侈的衣服不过是一件天青缎的马褂,轻易舍不得穿,唯遇庆贺及新年时偶尔穿一下。一直到他去世,这件马褂都还和新的一样。

对于爱书成痴的曾国藩来说,没钱买书也是一大折磨。读书人没有不爱书的,这似乎没有特例。

曾国藩也是一样,标准的书痴。在他进京应试回乡时,经济上十分窘困,没办法只好借路费回家。但是船到金陵,曾国藩却在书坊书市间发现了一套《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但如果买了书他就没有盘缠回家了,可是不买这套书又实在心有不甘,怎么办?权衡来权衡去,最终他还是买了这套书,一路上随舱而卧,以衣服顶补勉强吃饭,这才回到家。可见他是相当爱书的。在京城时也是这样,不管多么没钱,但碰上心仪的好书,他还是要买的,而且高兴不已。

要说没钱寄给家中,没钱回家,没钱买奢侈衣服,没钱买书,都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京城里各种各样的应酬和各种各样的“随礼”,对于靠借钱度日的曾国藩来说,这才真是要了命了!

京城仕林当时酬酢成风,应酬频繁,聚宴欢饮,是时尚更是潮流。清人张宸的《平圃遗稿》说,当时京官聚宴习以为常,“若不赴席、不宴客,即不列于人数”。也就是说,要是别人请客你不去,你也不宴请别人的话,你就根本算不上这个京官圈子里的人,也就没人把你当回事。

这对于前程来说肯定不妙。因为对于新晋的京官而言,往来酬酢、人情支应正是结交人脉、扩大势力和影响的重要途径。因而,应酬、人情必不可少,而且非常必要。但繁重的人情开支和各种应酬,着实让曾国藩不堪其累,不堪其扰。

同类推荐
  • 从诺尔道到纳斯达克

    从诺尔道到纳斯达克

    本书是有关以色列高科技先驱企业家罗尼?安纳夫的感人故事,他的成功之旅开始于位于特拉维夫诺尔道大街的一间舒适的公寓里。在书中,安纳夫先生以自己大量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很多的商业秘密.本书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描述了一个人该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并最终在不影响个人生活的前提下,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本书描述了那些在以色列高科技行业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突显了他们令人惊艳的天赋、视野、领导力和奉献精神,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才帮助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成长转变成初创企业的一片沃土,也使得以色列赴华尔街上市交易的公司越来越多,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层层突破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层层突破

    本书包括崭露头角的突破、艰苦创业的突破、管理风格的突破、经营模式的突破、用人管人的突破、运筹帷幄的突破、战胜挫折的突破、开拓产品国际化的突破,共8章内容。
热门推荐
  • 蝴蝶公主胭脂泪

    蝴蝶公主胭脂泪

    大韩王朝十年,宫阳城,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华景象。东城湖畔,樱花树下偶然出现一道金色的身影,她娇美的倾城国色映入眼帘,他外表冷峻,与生俱来的高贵的气质,咄咄逼人。黛儿一袭嫣红的拖尾裙摆,香肩裸露在外,后背肌肤如雪,几缕发丝贴在脸颊,蝉翼羽衣随风飘扬。http://novel.hongxiu.com/a/299709/.
  • 璃花落月

    璃花落月

    20岁现代女生玩转古代,与太子称兄道弟,征战沙场;神器随行,救死扶伤;事业顺风顺水不说,还抱得美男归,真是羡煞旁人啊!
  • 烈焰魔妃:废物五小姐

    烈焰魔妃:废物五小姐

    她本是全球最嗜血的特工,却无意间怀孕,为了孩子她决定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却被最爱的男友打了黑枪!穿越后成为砝码大陆镇国将军府的五小姐,在这个崇尚魔法的国家,她却被告知身体内没有魔法元素,体质极差,无法习武,到处遭受欺负!但凰凌的驾临改变了这一切!
  • 洪荒之人祖

    洪荒之人祖

    护一族之传承,佑一族之繁盛是为祖。未知的混沌中有一茫茫大宇名曰洪荒,这是一个新创的族群的小部落出来的土著天才在先天神袛﹑混沌神魔甚至那不死不灭的圣人眼下不断奋斗,直至那洪荒绝顶,成为一族之祖
  • 极品妖神

    极品妖神

    想知道王母在没有成仙之前是怎样的古灵精怪吗?想知道如来在成佛之前是怎样疯狂的吗?戏王母、泡嫦娥、收玄女,玉帝、如来当小弟,上古妖兽全掌控,看主角如何玩转三界!
  • 末世之天堂

    末世之天堂

    灰色天空,无处可逃,九天停住了脚步,不在逃亡。若这世界,没有一方乐土,那就让我用脚,踏出一片灿烂天堂。
  • 行宫

    行宫

    养成有风险,操作需谨慎!十年生死两相忘,一朝还魂归,却已是物是人非功名散,朝花夕落无人忆。这天下再没人记得曾经叱诧风云却又昙花一现的名字----凤千行。怀着满腔怒火,她在奈何桥头踟蹰了十年。奈何,再回来,却成了一个八岁痴傻皇子身旁的陪侍---杏儿。看着罪魁祸首在自己面前活的那般张扬恣肆,她发誓,此仇必报,此情必偿!扶植痴傻儿,在这个吞白骨啃生肉的皇宫里步步为营,看着夕日的愁人一个个死在自己的脚下,最终纤纤素手,直指乾坤!他说:“杏儿姐姐,我饿。“他说:“杏儿姐姐,我怕。“他说:“杏儿姐姐,我来保护你!”他说:“杏儿,再伴我弹一曲可好?”他说:“杏儿,嫁我罢。”黄龙之上,终究一口鲜血诉尽往日恩怨惆怅,他说:“千行,我,错了。”
  •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虽然是“恶”的,但基本是一种玩笑性质,没有太多恶意的行为。它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让人哭笑不得,继而又能引人深思。很多人认为恶搞是后现代意识的产物,其实“恶搞”古已有之。本书以“恶搞”这一流行词语为容器,盛满五千年厚重历史,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带来的乐趣。历史长河里不乏具有幽默感的“恶搞”之人,帝王、大臣、文人、宦官、嫔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抒写恶搞历史。赵高指鹿为马,稽康的天体运动,刘邦的竹皮冠冕,唐太宗养宠物的惨痛经历,李白的臭靴子……历史上的恶搞不仅仅是娱乐行为,这其中有对人生的失望,有文人的洒脱,有身在江湖的无奈。
  • 我们永远不分离

    我们永远不分离

    在这场爱情的游戏里,谁爱上了谁,谁便输了谁。纵观人生短短数十载,谁不曾疯狂,谁不曾迷茫,谁不曾彷徨。你们以为我是写玛丽苏的吗?不不不,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妄下定论!(可能开始有点那啥,但后面就不一样了。)
  • 魔道人心

    魔道人心

    试问苍天,是否真的存在命运?试问苍天,是否真的存在轮回?沉浮的乱世,不变的是眷恋!这命运,改变不了那心底的眷恋!这轮回,抹杀不掉的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