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500000017

第17章 为什么金融问题这么多?(1)

通胀的逻辑

通胀是这几年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2011年的物价又开始高涨,引起了人们的再度关注。学界对通胀的讨论自然就多起来,出现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结构性通胀”等类别的通胀。

实际上,通胀没有那么多的类别。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物价暴涨暴跌带来祸害时,人们会谴责人性贪婪。或者,把物价上涨的原因归咎于成本的推动。事实上,这背后都是货币在兴风作浪。费舍尔在1911年说过,“不可兑现的纸币几乎总是成为使用它的那个国家的一个祸根。”

物价上涨,一定是“钱多”了。当然,这个“钱多”并不是指财富增加了,而是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加了。我查阅了关于金本位的资料,其中有一段话这样说道:“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金本位制的好处,就是约束当局滥发货币。这种金本位崩溃了,当局滥发货币的欲望就无法控制。只要开印钞机,货币就滚滚而来。就这样,所谓的货币就是一张欠条而已。市场上这种“欠条”越多,那么就越贬值。只要这个地方的“欠条”过多,物价就必然要上涨。如果流通中的货币没有过多的话,那么过多货币追逐房子,必然导致其他产品追逐的货币出现相对过少。道理很简单,流通货币数量保持不变,资产等东西价格上涨了,购买这类东西付出货币就要增加,那么剩下的用于购买其他东西的货币就变少了。其他东西数量保持不变,货币减少了,必然就会便宜,即使名义价格暂时保持不变,但是实际价格也降下来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的看法是:“这几年这个热、那个热的,讲到底都是因为货币热。”(引自《金融危机下中国应该做什么?》)

美国滥发货币,本国却没有发生通胀,这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是否矛盾?尽管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些货币往往都不在本国,自然不会对本国的物价造成冲击。因此,就有了“美国滥发货币,全球通胀”的说法。美国印钱购物,本质就是在透支美元的品牌而已。毕竟,大家现在还是相信美元,愿意持有美国的货币,这是一个国家的信用。要是有一天,人们都不相信美元了,美国就无法通过印钱购物了。当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元的信用仍然是存在的。不过,这种做法也是对未来的透支,子孙后代可能需要偿还这些债务。

其实,中国当前的通胀现象,与2009年以来的刺激经济有关。2009年,CPI还是负值,但是我在2009年7月份就写了一篇《通胀已经归来》的文章。当时,我在文章中说道:“通胀什么时候归来?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但是我的看法就是,通胀已经归来。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整个社会财富没有增加,只是货币增加的话,就必然导致货币贬值。市场上的商品没有增加,货币过多的话,相同面值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一定会下降。相关的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投放持续加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约7.37万亿元,远远超过年度设定‘全年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半年新增贷款比全年预定目标超额放贷47.4%。”“因此,我们应该相信通胀已经归来。我希望能够尽快治理通胀,严格控制信贷,而不是盲目乐观地相信通胀还遥远。否则,到时就要为治理新一轮通胀而付出沉重代价。”

再说到通胀问题,谁在制造通货膨胀?《货币生产的伦理》中有一段话:“控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货币当局宣称的政策目标之一。然而事实是,通货膨胀有利于新增货币的第一个拥有者--货币的生产者,在现今的货币银行体制下,也就是各国央行及其政府;其代价则是损害经济体中其他民众的利益。”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这种垄断权不断地制造出货币来,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相反,如果让自由竞争的各私人银行来发行货币,则由于他们会关心自己所发行货币的币值稳定,因而可以避免过量的货币发行。因此,货币应当让自由竞争的私人银行来发行。”

因此,所谓的通胀,就是当局制造的。动不动就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这不能帮助本国经济走出危机,反而制造了严重的通胀。

金融管制是导致高利贷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高利贷总是被人们咒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放高利贷者夏洛克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高利贷的控诉。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正义人士,强烈要求政府打击高利贷。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思考过,高利贷为何会存在?难道仅仅是政府打击力度不够吗?

高利贷现象之所以存在,就是人们对高利贷有需求。高利贷的利率通常都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几倍,他们却不去银行借钱,而是选择民间高利贷,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他们不知道银行利率低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之所以选择高利贷,根本原因就是无法从银行那里借到钱。这些人想在银行贷款没门儿,但是他们仍然需要资金来发展生产,所以只好付出高利率去借款,也就是所谓的高利贷。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生产经营过程遇到资金困难。有的企业因资金短缺,就要面临破产,要是再借不到钱,只好选择破产。这些企业主多么渴望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但是这个愿望往往无法实现。要是选择高利贷,利息很高,对企业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赚的钱都还不够还利息。可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借高利贷成为他们最后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利贷救活了一些企业,要是没有这些资金,这些企业马上就会破产。

要是政府觉得高利贷加重了借款人的成本,从而选择对高利贷进行打击,这只能导致高利贷的利息变得更高。道理很简单,如果政府不管高利贷,就有更多资金出来放贷,通过竞争而导致利率的降低。其实,利率是资金价格的表现形式。市场上资金供应得越充足,利率就越低。资本产品也和普通产品一样,物以稀为贵。

银行之所以不愿意借钱给中小企业,是因为银行是从成本角度来考虑的。中小企业借款金额通常不多,但是对中小企业资产、借贷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花费的成本并不低。大企业贷款金额可能是中小企业的一百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但是办理贷款付出的费用顶多就是中小企业的几倍而已,甚至相差不多。因此,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扣掉相关费用,剩下的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同时,还有不少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银行对风险评估产生困难,所以银行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现在政府对高利贷的看法也逐渐趋于宽松,只有利息超过正规利息率4倍的才纳入高利贷范畴,才会被禁止。因此,如果想要这些所谓的“高利贷”越来越少,政府就要尽快放开金融管制,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虽然现在政府同意私人资本进入金融业,但门槛儿还是相当高,所以这个门槛儿要尽快降低。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社会上却有很多闲散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因此,金融改革的方向就是想办法让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游资,从而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而破产,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直接影响很多人的就业。

中国金融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要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看到金融改革带来的风险,看到这个显性成本,却看不到不改革而带来的巨大隐性成本,这也包括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要消除所谓的“高利贷”,就必须逐步放宽金融管制,尤其是一些多余的管制。

货币能否去国家化?

可以这样理解,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中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

秦统一中国后,就开始统一货币。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就这样,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秦始皇统治之后的中国,出现了政府供应货币的垄断权或者独占权,但是这种垄断对象仅仅是金币、银币或者铜币之铸造。金属货币即使被政府当局垄断,但是本质上还是实物货币,所以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政府滥发货币。

对于铸币时代来说,政府特权再大也无法滥发货币。以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的是货币的真实财富。一两银币,需要足够重量的银。当然,金属货币有些笨重,交易起来并不是那么方便。纸币出现就提供给人们一种交易平台,从而降低整个交易费用。其实,在纸币出现之前,市场也有准纸币的启蒙。在中世纪,有收回流通中的铸币重新铸造成金银含量少却标明同样价值的硬币的做法。到了纸币时代,货币只是强制流通的一种符号,或者可以认为是一种借条而已。

回顾历史,中国多数朝代实行金属本位制度,由朝廷规定货币金属的成色和重量。1932-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在重重困难之下,对货币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废两用元”,它标志着金属作为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中国货币开始走向标准化;第二阶段是“法币政策”的推行,它意味着货币定价方式的彻底改变。这场改革并没有取得成效,反而给中国人民带来一场灾难。统一法币之后,民国政府滥发货币,导致恶性通胀。

我们可以从历史教科书中找到关于民国时期通胀的比较形象的说法,也就是“1937年能买两头牛的钱,到了1947年连粒米都买不到。”194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俞鸿钧曾坦言,“从1月到5月……税收只2亿5000万元,约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巨额的财政赤字,由发行补足。”由于没有任何东西约束政府,印钞厂直接成了财政的提款机。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供给问题

    本书包括理论篇、实证篇和对策篇三部分,共九章;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结合或互动中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有效供给问题,从概念到内容、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
  •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经济规律就像一把无形的手,它总是在默默地指挥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变化,我们可以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懂点经济学,否则我们就可能会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所混淆视听,难以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下的经济原理和真实情况。《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主要从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经济学智慧和经济学揭秘三大方面来介绍经济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2007年至2009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50万亿美元的财富消失,2000多万人失业,数以百万计的企业破产倒闭。美国也遭遇了几十年来最惨烈的金融危机,伴随着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房地美、房里美等巨型金融机构或轰然倒下或风雨飘摇,股票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下跌,信贷供应急剧萎缩,GDP和就业率大幅萎缩,人们对曾经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的信心丧失殆尽。认真查找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失败的深刻教训,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仅对美国也对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
  • 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本书从商业、生活、处事、投资等角度将行为经济学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通过比喻和设问,把深奥的理论讲述得风生水起,引人人胜。经济学是解释人类抉择行为的学科,而行为经济学则将人类在抉择时的心理进行科学分析。如果读者需要阅读一本前卫、完整、有趣、耐读的行为经济学读物,那么《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正是最理想的。
  •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改革开放中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区域发展梯度现象有力地显示出,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改革和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下,在政府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区域开放、制度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之间的链条联系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的大千世界)

    博大精深的文化(奇妙的大千世界)

    世界如此广博与深邃,无论今天的科学多么的发达,终会有许多未解的谜团让我们无能为力,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去探究,也隐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奇妙的大千世界:博大精深的文化》试图从多角度、多方面,结合现代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成果进一步揭开背后层层的面纱。
  • 缘于轮回

    缘于轮回

    七方大陆,无边傲来,还有地底下的东西会不会窜出来?修仙泡妞,交友练级,天上的那些家伙到底是不是吃干饭的?轮回究竟是个什么玩意,为何引无数英雄美女竞折腰?为什么是缘于轮回,不是灭了轮回?点开书就会慢慢知道了。
  • 动植物之谜

    动植物之谜

    我们生活在一个奇特的地球上,它是一个大自然的神秘世界,充满了有趣而又复杂,富有奇异感而又曼妙无比的各种景观,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生活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领域,人类就是在不断思索,揭示和解释这些现象中得以启示和智慧,在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中走向未来。本书在大量的自然研究资料中,为少年朋友们精选出部分科学、有趣、新奇的动植物神奇景观,奉献给小读者,这里展示了著名的尼斯湖水怪、通灵巨蛇,可怕的食肉树、动物雨、神奇的相思树,会行走的树,美人鱼的秘密,鸟儿为何会飞翔等等引人入胜又回味无穷的奇观异景,一定触带给大家无穷的思索和遐想。
  • 禁法封尽

    禁法封尽

    孤身一人,置身于那无尽的黑暗。渐渐被忘却的记忆残像。虚无的心在这循环往复的世界中追寻着自己,禁法封尽,彼端却是污秽不堪的奇迹。“汝可愿在此寂灭为新纪元之神?过往一切羁绊消逝,汝之名将作为凌驾一切的概念永铸于众生意识之上。背负善与恶,罪与罚之所有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律,神隐永不轮回,再也没有开始,结束!”
  • 穿越之缘来自神珠

    穿越之缘来自神珠

    陈绮儿在路边摊买了一串水晶手链。没想到其中一颗珠子大有来头!因为这颗神秘的珠子,她穿越到了修真世界,成为掌门人的关门弟子。偶然的一次相遇,她对他,一见钟情!于是,她千方百计缠上他!“赵羽熙,师傅派我去蓬莱仙岛寻宝。”“去吧。”“等我寻到宝物,就打折卖给你。”“……嗯。”“送给你也行,但你先得娶我。”“……好。”
  • 神秘总裁惹不得

    神秘总裁惹不得

    被迫卷入“男友”家族恩怨,她认了;工作没了极品亲戚齐上阵,她忍了;但传说中背景神秘,身份高大上的总裁上司,为何这么无耻无赖!威逼利诱,各种挖坑,对手手下都不放过……“江总,你这么做太过分了,你就不怕遭天谴吗?”他却笑的越发无赖,“高小姐不要乱说话,他们怎么做事跟我可没关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赫梯狂妃战神

    赫梯狂妃战神

    神秘而雄伟的古老帝国,嗜血无情的王权争斗,危机四伏的阴谋杀戮,虎视眈眈的敌国入侵。西亚大陆,四国争霸、纷乱的战势将她一步步推向没有退路的历史舞台。皇城中的她,运筹帷幄,化险为夷笑谈间。战场上的她,骁勇善战,行军布阵弹指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荒古道传

    龙荒古道传

    弱冠少年,遇异事,穿越至一方古界。命途多舛,兄弟恩,儿女情,远古恨,今世缘。凭坚韧不拔之志,取原罪之躯,夺七宝神器,戮四方所恶,只为求还乡之路。步步前行,却发现,这不只是自救。
  • 少爷不哭

    少爷不哭

    他是少爷!所有人都爱他,因为他是少爷!所有人都怕他,因为他是少爷!少爷不哭,受欺负了回家叫人!你们给我等着,有种别跑!我是少爷,就是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