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大桥是联接着中国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的交通咽喉,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大动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这座大桥开赴朝鲜前线。此后,一列列、一队队满载着军用物资的火车、汽车通过这座桥源源不断地开往前方。1953年二三月间,侵朝美国空军为配合“两栖登陆作战”,数次出动混合大机群,连续袭击北朝鲜海防阵地、后方交通线,特别是要破坏鸭绿江大桥。
对此,志愿军空军制定了作战方案,召开了军事会议,作了周密的作战部署。决心要及时掌握敌大规模袭击鸭绿江大桥的特点,选择有利的截击地段,集中力量打击敌轰炸机,全力保卫鸭绿江大桥的安全。
3月13日上午,侵朝美空军出动一个侦察机群,对鸭绿江口一线进行侦察。这是敌人大规模空袭鸭绿江大桥的征兆!中朝空联司指挥所作了充分的估计和必要的准备。
中午,朝鲜北部鸭绿江地区天空一碧如洗,偶尔飘过一两缕薄薄的纤云,使蓝蓝的天空,凭添了一种淡淡的生气。12时零9分至15分,中朝空联司指挥所发现侵朝美空军出动飞机22批176架,编成混合机群。其中F-86歼击机11批80架,F-84战斗轰炸机11批96架,分成三个梯队,向北进袭。第一梯队由3批16架F-86型飞机组成,先以4架沿东线直窜江界、楚山地区,后以2批12架由中线沿平壤、安州窜向北镇、昌城一带。第二梯队13批112架,其中战斗轰炸机11批96架,F-86飞机2批16架,沿西线经镇南浦越海直向铁山。第三梯队由6批48架F-86飞机组成。其中2批20架沿中线北上,西向铁山,另2批20架由西线到达铁山,最后2批8架进至熙川地区。
中朝空联司认真分析研究了敌情,认为敌人大机群北犯的主要目的是轰炸鸭绿江大桥。他们组织的第一梯队是企图钳制我通化起飞的歼击部队,并阻止由昌城出航的飞机,诱使志愿军空军主力向东。第二梯队中有16架F-84战斗轰炸机是企图袭击鸭绿江大桥的主要编队,其余多批F-84战斗轰炸机是在朝鲜北部、西海岸广泛进行佯动,妄图使我方错误地判断敌情,分散抗击敌主要机群的力量。第三梯队主要是用以支援第二梯队突袭的战斗轰炸机编队。因此,我军要重点抗击第二梯队企图轰炸大桥的16架F-84战斗轰炸机编队。截击地段确定在鸭绿江桥之南的铁山地区。因为这里是敌机进入轰炸航路的起点,也是敌混合编队的集合点,在这里集中兵力打击敌主要机群能取得最好的攻击效果。
12时21分,当侵朝美空军第一梯队F-86飞机飞至永柔,第二梯队战斗轰炸机进入镇南浦地区时,中朝空联司指挥所命令志愿军空军7个团的64架飞机,分5批起飞,先后直插预定战区——铁山地区上空。指挥所再次明确指示各编队,这次截击的主要目标是敌第二梯队战斗轰炸机编队,我各参战部队指挥员,尤其是各编队带队长机必须正确判明敌情,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打击主要目标,不为敌人的佯动所引诱。我机编队进入战区后,采取多梯队、多层次渗入的战术,插入敌人的混合机群。
航空兵第15师第45团起飞12架飞机为钳制队,阻敌机于龟城地区;第17师49团起飞16架飞机为攻击队,插入美机群之中重点打战斗轰炸机;第12师第36团起飞12架飞机为掩护队,直接配合第15师第45团作战。
第3师第9团和第12师第34团各起飞12架飞机,支援第17师第49团、第12师第36团作战。
志愿军空军各梯队进入预定战区后,很快都发现了敌机。顿时,整个铁山地区上空充满了战斗的喧嚣声,轰炸机隆隆轰鸣,战斗机腾升俯冲,穿梭交织,机炮咚咚开火。我担任攻击的第17师第49团16架米格-15飞机,在第12师的掩护下,编成团蛇形队,以机动灵活的战术动作,勇敢地插入美混合机群之中,专找F-84战斗轰炸机猛烈冲击。他们利用我机垂直机动性能好、火力强的优点,紧紧咬住敌战斗轰炸机编队上下穿插,左冲右攻,使敌机无计可施,只能躲闪,严整的编队很快就解体了,4机一组的分成两半,双机的变成单机。乘敌乱阵之时,我机咬住敌机,猛烈开炮,全团16架飞机,8人开炮,击落F-84战斗轰炸机3架。其他敌机被我猛烈的炮火打得东逃西窜,在铁山地区乱掷了一阵炸弹后,向海上慌忙逃窜。
担任掩护队的第12师第36团和担任钳制队的第15师第45团,各编队始终保持在一个空域中。第12师第36团12架飞机以4架米格-15飞机为一组在高空盘旋,牢牢缠住F-86编队,保护正在打击敌F-84飞机的第17师第49团。他们不被敌机放出的诱饵所迷惑,也不因一时出现有利的机会而恋战,坚决地把敌机钳制在预定的空域内。敌我双方的飞机紧咬着互相追逐,展开了生死搏斗,蔚蓝色的晴空布满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白色雾化尾迹。钳制敌机的第12师第36团、第15师第45团也击落了2架F-86飞机。由于志愿军空军判断正确,指挥恰当,各编队之间密切协同,分工明确,敌16架F-84战斗轰炸机始终未能进入鸭绿江大桥上空。敌人轰炸鸭绿江大桥的企图破灭了。
12时55分,激烈的空战结束了。鸭绿江大桥巍然屹立,钢铁运输线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