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发生了内乱。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不安分,想立她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毒死了原来的太子。她还设计诬陷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重耳。
重耳没办法,只能带着几个辅臣出逃。逃到卫国的时候,有一个侍从觉得辛苦、危险,便偷光了重耳的钱粮,跑走了。
重耳没有了粮食,饿得难熬,恰巧遇到一个村人,便向对方乞讨。村人不同情他,用土块当饭戏弄了他。重耳又悲愤,又饥饿,快晕过去了。
随行的介子推看了,就躲到丛林里,割下了一块腿肉,采摘了野菜,一起煮熟,给重耳吃了。
重耳深深感动,许诺道,他日如果东山再起,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重耳在外逃亡了整整19年,终于得返晋国,继承了国君之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早就把当年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
介子推默默无言,没有要求任何赏赐,也没有一丝怨言,归隐山林了。
介子推的邻居非常气愤,看不下去了,便写了一封书,挂到了城门上。书信被辗转送到晋文公手里。晋文公大为羞惭,觉得自己实在是忘恩负义,便亲自去找介子推。
晋文公带人来到绵山,但没有找到介子推的身影。他怅然不已,黯然回宫了。
介子推的后半生,成了一个谜,无人知道。
不过,这个故事流传到汉朝时,汉朝人耿耿于怀,想要给介子推安排一个结局,便编造了下半截故事。
汉朝人改编的结局是:绵山林深树密,山谷幽邃,难以寻访。晋文公为了能够找到介子推,便让人烧山,想让介子推自己走出来。但是,大火熊熊燃烧了3天,还是人影皆无。晋文公不甘心,又叫人继续放火,又烧了3天。介子推不愿出山,紧紧地抱着树木,被烧死了。有人在枯萎的柳树下发现了他的尸体。晋文公震撼而伤心,将一截柳木折下,带回宫中,制成木屐,以便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前恩。这就是“悲哉足下”的来历。“足下”这个词,最后演变成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的尊称。晋文公将介子推葬在了绵山,将绵山改名为介山,还规定,为了纪念介子推,冬至后的第105天都不能烧火。
因为禁火,冬至后的第105天,便成为了“寒食节”。
寒食节,也被称为“禁烟节”或“冷节”。在那一天,除了不准动火外,还不准吃热食,只能吃冷的食物。
经过不断的发展,伴随寒食节,还出现了祭扫、踏青、秋千等许多风俗活动。寒食节一度成为民间的第一大祭日。
其实,寒食节既是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也是对远古使用火的一种真实记忆。
原始时代,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改火习俗。原始人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技能后,在春天和冬天时,要换用不同的柴木,称为“改火”。他们把火看得很神圣,要专门祭火。周朝时,改火变成了一种礼仪。立春当天,被确定为改火换水的日子,时人会取换柴火,烧烤房子,使环境更清洁。到汉朝时,汉朝人把火与介子推联系起来,形成了寒食节的节俗。
扩展阅读
宋朝的南薰门,是专供猪走的门,常人不准走。从早到晚,每天都有万头猪经过,都是待宰的。肉铺极多,卖家根据要求切割斤两,手起刀落,分寸正好,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