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200000012

第12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2)

人性本私,没有对错,怪只怪封建统治下的一夫多妻制度,注定有人受伤,有人遗憾。男人的战争在沙场上,女人的战争在身边,可悲哀的是她们的对手与自己同性。卢氏听得很多,看得很多,感悟就会很多,她对此深恶痛绝,只希望自己的家里不要有这样的纷争,能和和睦睦地相处。如今看来,这种和睦的背后依旧有着感伤的影子。

多情总比无情苦!卢氏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情感才不伤人?牛郎和织女的神仙配不知羡煞多少人,最终织女还是回到天庭,只能一年与牛郎相聚一次;三圣母羡慕人间生活,与刘彦昌携手,却被镇压华山之下,暗无天日,骨肉分离;自己有幸与纳兰相恋相知,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她总是梦到自己踩着云彩飘然远去,纳兰在身后追着,喊着,满眼泪痕,最后跌进山谷里,世界开满红色的花蕾,每每这时卢氏就会惊醒过来,浑身颤抖。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生活在恐惧中的,怕所爱的人受伤受痛;怕吃不饱穿不暖;怕被世人嘲讽无视;怕孤单寂寞;怕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所以我们会极尽所能地战胜这些恐惧,然而风吹过,留下满地萧索;雨打过,打过枝头繁华;雪飞过,徒增世界悲凉。累了,真的累了!放下行囊,坐在树荫下喘口气,发会呆,我们会忽然发现恐惧的背后只是空洞的荒芜,因为怕而怕,若将一切视为尘土,它终归会落于尘埃里,化为春水。这个红尘已经很苦了,何不将恐惧轻轻放下,一切随风而动呢!

宁古清风

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成功?有人说成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像飞雪中傲然挺立的红梅;像狂风里安静守护的路灯;亦像瀑布下潇洒跳跃的水花,看似薄弱,实则坚定,丝丝缕缕,迎接阳光的清洗,总会在风雨后对你绽开温暖的笑脸,传送成功的喜悦!

在许多人眼中,纳兰该是成功的典范,有才子之名,有美艳妻妾,有显赫仕途,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宛似天空中明亮的满月,人生不该有什么遗憾了,然而这个多情的文人心里却载满了千奇百怪的思绪,让人摸不清,想不透,这不,他竟然在渌水亭盖起了茅屋。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观园中“稻香村”的三间大茅屋,还有满院悠哉走动的鸡鸭,将农家生活模仿得有模有样。那时有钱人在庭院中如此修建不过是大鱼大肉吃腻了,想换个口味,找个新鲜,感受一下“鸡飞过篱犬吠窦”的田园生活。可是纳兰修建茅屋跟他们完全不一样,他凭的是心底那份深切的追求与朋友之谊。

满江红 茅屋新成却赋

问我何心,却构此、三楹茅屋。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误东风、迟日杏花天,红牙曲。

尘土梦,蕉中鹿。翻覆手,看棋局。且耽闲酒,消他薄福。雪后谁遮檐角翠,雨余好种墙阴绿。有些些、欲说向寒宵,西窗烛。

“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这是东晋时期的典故,那时佛学与玄学巧妙地融汇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片全新的景象。玄学名僧引入玄学理论来发展般若学,通过与名士的交游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佛教的本土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竺法深便是最先出现的这类名僧之一。他18岁便出家,师从久负盛名的名僧刘元真,在老师的帮助下,克服了浮华性格,深刻钻研了般若学的佛学理论,加上相貌堂堂,谈吐风雅,在京城洛阳小有名声。至24岁时,独自登坛讲学,所讲《正法华经》、《大品般若经》,义理深奥,剖析明白,前来听讲受业者常济济一堂,多达五六百人。

永嘉之乱中,竺法深与大批士人一样,避乱过江来到建康,并很快成为誉满朝野的大学问僧。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丞相王导、太尉庾亮等与竺法深都有交往,被人称做“方外之士”,意思说此人道德高尚,不受一般王法限制。本则典故就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名士刘惔在司马昱处遇见竺法深,便不无讥讽地戏问:“道人何以游朱门?”

竺法深应声而答:“在你眼中,这里是朱门,在我眼中,却与蓬户无异。”

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刘惔的问话非常巧妙,他的意思是,竺法深作为道人,本应远离世俗,清心寡欲,为何喜欢奔走于权门、攀和于富贵。竺法深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不急不恼,将一切化为无形,他说:刘惔你是世俗之人所以持世俗之见,故有“朱门”、“蓬户”之别,在我看来,我是以佛行事,无“朱门”、“蓬户”之见,“何以游朱门”之问,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宛若一阵清冷的风,扫去了世俗人的疑虑与猜忌!

纳兰用这个典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借此告诉远在江南的顾贞观,我虽出身于乌衣门第,但心底所向往的生活跟你一样,就是要做只鸿雁,与白云为伍,和清风做伴,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过千山万水。然而我毕竟是红尘中人,有摆脱不了的责任和重担,我满心孤苦,欲请好友前来相聚,请你不要在乎别人世俗的评论,知己贵于交心,何必非在“朱门”、“蓬户”间放置鸿沟。

顾贞观接到纳兰情真意切的书信后,便真的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城,叫纳兰欣喜不已,他们时常月下吟诗作对,花前把酒言欢,也会对着塞北的方向祈祷吴兆骞的平安。卢氏会亲手为二人煮青梅茶,淡淡清香中,纳兰与顾贞观搜寻经史,打算将中华五千年文化编着成《渌水亭杂识》。卢氏又将这些年散落的词章交付于顾贞观,希望他能帮助纳兰整理成词集。曾经发生的事情在此时借助词再次重新放映,以为被时光蒙上淡淡灰尘的记忆却像咖啡豆一样,经过小心磨制,变成了韵香的咖啡。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遗忘是种无声的背叛,上天亦不想将那些伤感或者美好就此淡漠,总会在不经意间敲打你的记忆之窗,当正色面对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拥有过或者失去过的一切,就算遗忘过,亦散发古旧的美。

顾贞观与纳兰或许会遗忘很多事情,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吴兆骞,为了营救他,纳兰与顾贞观真的竭尽全力,用心与意写着感人肺腑的篇章,亦终于触动了苍天,康熙皇帝要前往宁古塔,“望祀”长白山。这让纳兰和顾贞观大为振奋,马上千里传书,要吴兆骞写一篇文章给康熙皇帝看,一表他的才情。

这次康熙远游宁古塔亦是纳兰陪同前往的,因为心中有所期待,他表现得异常焦急与迫切,康熙皇帝远远凝视着纳兰的身影,眉宇间有了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他希望纳兰快乐,他亦清楚地知道纳兰的快乐绝对与朝廷无关,或许是因为其夫人身怀有孕的喜讯吧?纳兰都要当父亲了,那么自己和惠妃呢?她什么时候才能真心真意地为自己打开那扇关闭已久的窗?

苍凉的风吹起卷卷黄沙,孤雁在天际哀伤地低鸣,一声声,似乎在预示前景的不容乐观,纳兰的心七上八下,一会掉进油锅中翻滚煎熬,一会又沉进冰海里窒息刺骨,他祈求老天能给大家一丝希望,给吴兆骞一个明亮的晴天,然而此情此景,纳兰只感到深深的不安。

已经二十年了,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年?总说岁月无痕,它的无痕却将人的鬓角染满白霜,叫人的双眸布满苍凉。那一刻我们都会感觉到世事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会轻轻抖落身上的尘土,在心田种上清脆的篱笆,只希望明天是个艳阳天。

由于纳兰、顾贞观、姜宸英,徐乾学等人从中周旋,吴兆骞一气呵成1800言的《长白山赋》终于成功转呈到了康熙皇帝手中。康熙读后深为感动,特别是吴先生祝颂大清亿万年,而自己愿做一块石头永志不渝,更让他龙颜大悦。

不过,身边的纳兰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曾听顾贞观等人无数次说起过这个人,印象中应该是桀骜不驯,狂妄不羁的浪子,怎么文章中尽显了奴性的阿谀奉承。纳兰还清晰地记得,顾贞观告诉他,吴兆骞小时候,在私塾读书,见个别同学愚笨,便取下同学的帽子小便。同学哭着找先生告状,先生恼怒责问。他竟然理直气壮地回答:“与其戴在俗人头上,还不如拿来盛小便。”先生摇头叹息:“此子必以名大惹祸”。先生的一言印证了吴兆骞今后的人生。然而在这片苦寒之地,还是将盛气凌人、出言不驯的才子变成了屈膝弯腰的沧桑老人,是非和自我的概念已经一并泯灭了。

康熙皇帝得知吴兆骞是因含冤才被流放此处,他沉默了,纳兰屈膝下跪,请求皇上能开恩,赦免吴兆骞的罪。康熙注视着纳兰,终于明白他一路为何这般忐忑激动了,原来他早知道吴兆骞,纳兰是为了救他而来的。

康熙凝视着纳兰,挣扎了好久,沉思了好久,但最终,他还是在纳兰满心期待的目光中摇了摇头:“这是先帝所定的案子,我不能轻易翻案。现在吴兆骞在巴海府上教书,生活比较安逸,不也是一种圆满吗?我看,就叫他留在此处吧!”

“可是皇上——”

“就这样定了!”康熙打断了纳兰的话。夜色已经很深了,窗外一轮半弯的月儿怯怯地散发着光辉,像娇羞,更像萧索,康熙皇帝将吴兆骞的《长白山赋》又看了一遍,才低低地叹息道:“纳兰,你知道吗?有些时候过分执着亦是一种伤害与无知!”

“若没有那份执着的期盼,吴兆骞或许已经葬身风沙中了!”纳兰沉痛地说:“皇上,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我们没有多少光阴可以浪费,错了一程,不该错过一生,吴兆骞命不该如此,请皇上开恩!放他重返中原吧!”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让我牵着你的手

    让我牵着你的手

    本散文集是作者通过写身边的人和事、展现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主要篇有《到沙湾任教》、《母亲节的礼物》、《感恩》等。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热门推荐
  • 爱在角落

    爱在角落

    他让我帮他介绍女朋友,我爽快地答应了,可在我放下电话的一刹那,泪水模糊了双眼……
  • 绝世王妃:五小姐逆天

    绝世王妃:五小姐逆天

    她,自出生就在杀手组织中,接受残忍的培训;他,皇族的希望,帝国的未来,万千女子的梦中情人。她遇见了他,本是不相干的两人,却因为他的痴迷,最终走到了一起。他是如何俘获不曾动情的她,又是怎样牢牢铐住她脆弱的内心的…
  • 创业型企业如何打赢人才战

    创业型企业如何打赢人才战

    本书主要传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管理技术,创业型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难点,本书从招聘管理9大体系环节解决招聘管理各种的问题,帮助创业型企业打赢人才战,并从录取人才的角度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使公司快速稳健的发展。内有详细的招聘案例及50幅左右幽默搞笑的配图。
  •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本书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
  • 搜神录

    搜神录

    本书不仅仅是你想象中的鬼故事那么简单!它是一部集奇闻轶事、神异鬼怪、山川河流、民间趣事、历史趣事、外国故事的民俗大全。旨在扬善驱恶引导思想,又可增加看官们闲谈材料,丰富你们的生活...
  • 无限剧情大冒险

    无限剧情大冒险

    宅男网文写手江晓飞正在家中构思网文剧情,然后,黑寡妇出现了!多维空间产生混乱,各种平行宇宙中的人物到处串场。江晓飞需要将这些人物从错误剧情中带回,否则宇宙大乱,这是寡姐告诉他的任务!冷冻队长在冰与火之歌中抢劫,美队被扔到了侏罗纪公园,漫威的钢铁侠掉进了DC英雄包围圈,这还不算,还有外国人士来西游记和封神榜串门!乱了,彻底乱了!“寡姐,弱弱的问一声,类似日本里番我们要不要去逛逛?”剧透,漫威和DC英雄大乱斗将在第三次任务中出现,各种超级英雄将捉对厮杀!
  • 十洲记

    十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眼至尊

    邪眼至尊

    性格懦弱的韩奇偶得异能,邪眼凝视之下,可令人绝对服从。不再是那个人见人欺的怂包软蛋,他意气风发恣意飞扬,纵横阖闾指点江山,踏上了通往人生巅峰的坦荡大道。脚踩权势二代,手灭阴谋小人,又与无数各怀目的美女周旋,更有能力绝不亚于韩奇这个异能者的穿越者和重生者出现,当强强相遇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是最坏的时代,局势混乱寡头当道,也是最好的时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天作棋盘星为子,谁人能下!地作琵琶路为弦,何人能弹!群雄逐鹿天下,谁才是这个时代的唯一至尊!
  • 秦二世皇帝

    秦二世皇帝

    银行小职员安然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脑死亡,他的灵魂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成为秦二世胡亥。此时,天下诸侯四起,反秦气焰正嚣,秦之能臣善将大多已遭赵高迫害,处于无人可用的窘境,大秦帝国内忧外患。赵高手握大权,耳目遍及朝野,胡亥近乎已被架空,他虽有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如获重生,但他真能在危机四伏中度过重重难关,重新统一天下吗?灭项羽,虏虞姬,除刘邦,斩尽诸侯恢复大秦统治……兴科举,重农商,废苛律,独尊儒术教化天下百姓……这些能一一实现吗?敬请期待!
  • 左手南怀瑾,右手季羡林

    左手南怀瑾,右手季羡林

    本书尽揽南怀瑾、季羡林两位大师的典籍,采撷其百年人生智慧,结合先生们的人生经历,置身于他们真诚的述说中,感受他们的人生哲理,以及无为胜有为的境界,将其真善、淳朴、宽容、恬静的情怀展现给世人。同时从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浩瀚学识中得到安身立命的生存哲学,找到自身做人、处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