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400000017

第17章 诗意的对仗

诗意的对仗才是唐律的根本追求。

经典的对仗可以做到对于一句之内。

我并不喜欢研究对仗与格律,而且在对仗的形式方面,王力已经研究了很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这里只是讲一些我从写作角度认识到的诗意上的对仗。

通常的对仗

通常的对仗指一联的上下句之间,在相同的位置,要保持词的对仗。这个词的对仗包括字数、词性。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每句的第一个词,是两个字,第一个字要是数字,第二个字要是量词;第二个词,第一个字是颜色,第二个字是鸟名;第三个词是单字,词性都是动词;第四个词两字,第一个字是颜色,第二个字是名词。

唐诗中的这种对仗是很严苛的,真要细究起来,较少诗歌能做到,所以即便是在唐人中,也较少有完全合于格律的作品。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己”是名词,而“比邻”其实是动词借用为名词,“存”和“若”词性也不同,严格说来不是完全的对仗。“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黄鸟”和“绿苹”虽都是名词,颜色也相合,但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仔细追究起来,也算不得完全合乎格律。

我们在这里尝试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仗,不是形式上的工整,而是诗意上的工整。

大小对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从钱起这两联,我们可以观察到律诗中上下句相对的一些情况。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一阔大,一微渺。前大而后小,这是律诗中常有的一种对法。“水月”也是阔大的境,“鱼龙”则是较小的事物。两联都是前大后小。

在很多时候,一大一小的对句,结合得好,往往能兼得雄浑与微妙这两重妙境,这种意境上的对仗,是唐人非常喜欢运用的,这种大与小的变换,会令诗意多出一种起伏,产生更富动态的气韵。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则是“不相齐”的一联。上句很妙,下句却平常。但有的时候,这样的上句与下句的结合,却可以使一个并不很妙的单句,增加很多韵味。

小对仗或内对仗

诗中有小对仗,往往隐藏在句间,令诗意变得更丰富,比如许浑那首闻名的《咸阳城东楼》中的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普通的对仗而言,上句和下句对仗极为工整。从名词上看,“溪云”对“山雨”,“日”对“风”,“阁”对“楼”,很工整;从动词上看,“初起”对“欲来”,“沉”对“满”,也很工整。这一联简直就是对仗的典范。

而这一联在对仗上的超胜之处在于,它还有更微妙的小对仗,这个小对仗隐含在单句里,那就是“溪云”的“起”,与“日”的“沉”,这是一个意完神足的小对仗。“云”和“日”也是一个对仗。在下句中,也有一个对仗,那就是山雨的欲来,和风的已满,其中“雨”对“风”,“来”对“满”,这是一个在意思上非常明显,但是在文字上不太明显的对仗。

唐人对事物的观察之细腻,在诗歌对仗的追求中,得以充分地表现。单句的内对仗这一点,历代的诗评家们都没有看到,这是因为只有唐人对事物观察的细腻程度,才能令诗歌达到这种环环相扣,复杂而微妙的结构。在十四个字中,可以有这样多的对仗,这种几近化境的手笔,只有在唐人那丰富的诗境中,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当然,这并不是作者刻意为之的事情,而是作者对自然社会认真观察,对诗句反复推敲后自然形成的结果。

结构对和十字对

我们看下面这首小诗:

八月十九日闻秋风有感

络绎人间路,西风海曲云。有情疑梦幻,烦恼自家寻。

朱槿门前落,秋阴万户深。义真寻未到,山水自登临。

这首诗按照律诗的一般要求来看,没有严格的对仗,但是在行文上,它却有另一种更广阔的对仗。

这首诗的前两联和后两联写法是一致的,上联写景致,下联写心境和行为。而其写景致的两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第一句写近景,写眼前之物,为实;第二句写远景,为虚。这是一种布局上的对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首律诗里做到两个对仗:第一个对仗,是通常要求的一联和三联上下句之间的对仗;第二个对仗,就是前二联和后二联在布局上的对仗。当然,这首诗布局上的对仗也不是十分工整的,只是一个可用的思路,可以让我们对诗歌的写作技巧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相同的案例还有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如果按许多图书的习惯一联一行排录这首诗,我们很难一眼明了李白这首诗的结构布局之妙。现在我们将这首诗两联一行布局,就可以看到,李白这首诗里,第一三联写景,第二四联写人,而且一三联对仗工整,也是一种布局上的对仗。我们看竖排的第三块,“此地一为别”和“挥手自兹去”,写的是一个意思,第四块,“孤篷”和“班马”,写的是一个意思,李白这首诗,一三和二四在大意上是对仗的。

当然,要在一首诗里做到格律精严并不容易,至于布局的对仗,就更加难以做到圆满了。但是,诗写到一定的程度,熟练了,这种对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我相信唐朝有许多诗人是追求这种结构和布局上的大对仗的。这种对仗在盛唐及以前,还是一种风气,但盛唐以后,唐律诗的格律定型,这种诗意的大对仗可能就不知不觉地被诗人们抛弃了。

以上两首诗的第一联对仗还比较讲究,但是第二联却不对仗了。与第四联一样,第二联被一些评家视为不合律。事实上,很多唐人的佳作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比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这首诗,一三联的对仗就显严谨,“寒山”对“渡头”,“转”对“余”,“苍翠”对“落日”,虽然苍翠和落日在词性上不是那么严格的对仗。

王维这首诗也是首联很工整,第二联却不对仗,他追求的是诗意上的对仗。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第二联也是直接不对仗,前人解释这叫“偷春格”,意思是首句象梅花偷春而先开。

常建这首诗中的“清晨”二字,很有嚼头。

而对于常建这首诗的首联,前人又起了个名字,叫“十字对”,说是十字一意,完全浑成。其实这个名称大不必要,它只是个花哨而无用的东西。在严格地理解之下,常建这个偷春之句是不工整的,不工整之处就在于“清晨”两字,因为细品起来,入古寺的还应是人,是人在清晨入了古寺,而不是清晨入了古寺,这句诗的主语被隐藏了。所以,“清晨”和“初日”看似对仗,实则不对仗。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一句不解读为作者入了古寺,而直接是清晨入了古寺,那这句诗也就是非常工整的对仗了,而那个“入”字也就化腐朽为神奇了。在对这首诗的诸多解析中,我还有非常不解的一点,如金性尧先生注的《唐诗三百首》,说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写出“清晨”二字。对这一见解我深为不解,此诗其后的三联,都不必然是清晨之境,如何说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写出“清晨”二字呢?第二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即便是黄昏之境也没有不妥。第三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第四联“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都不是清晨独有的特色,所以这一句评论很不准确,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

其实古人作诗,未必那么讲究格律,格律只是唐诗的一种工具罢了,格律的价值就在于它逼迫诗人去追求凝练,概括物性。另外就是合律的诗,音乐性比较强,比较工整,能充分体现唐律诗的特色,但是我们作诗却不能被格律拘束了,读诗也不能认为格律精严的就比宽松些的好。

其实,许多读起来节奏感非常美的诗作,其格律并不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即便是格律完全相同的诗作,李白的气韵依旧是流畅飞动,杜甫的气韵依旧是沉重雄浑,同一格律也会给我们截然相反的感受。

还要了解一点,诗人们作诗绝对不都是一气呵成的。有些佳句先得,有些后得,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如果作者先得到了两句,而这两句诗格律精严,对仗工整,那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当你将这两句诗续写成一首诗时,你的思路不会那么顺畅,恰巧将这一句做二联或者三联,很多时候你就将它做了首联。即便你一首诗一天内写完,你按常规从首联开始写,也很可能一写它就是对仗的,这时候怎么办呢?首联如果对仗了,你的第二联就不好再对仗了,这时候你就必然把第二联写成不严格对仗的,要稍微松散一些。

如果我们真的追求完美的对仗,那么,我们就要追求整体布局的对仗和单联的对仗。在这一要求下,反而是一三联对仗才是真正的对仗。那么偷春格反而是正格了,事实上,古人就有认为偷春格是律诗的正格的。只是,我们的诗歌是绝难做到布局的对仗的,所以偷春格不能成为主流,但即便偷春格不是主流,我们也不必太过追究它是否格律精严。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他也是借春了。唐律中常有借春的好诗,说明在唐朝时,借春也算一种较常用的规则,而且盛唐及初唐的诗人,有很多都追求这种结构布局上的对仗。

古人说,偷春格才是五律的正格,我们现在流行的格律其实并不是正统。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在理论上更正确。现行的格律,其实是一种在追求诗意上的对仗失败之后的妥协之道。律诗总共四联,其起承转结的相互关系极为明确,这种四联间的逻辑关系,决定了起句和结句往往较为平常,除了那些少有的神来之笔,诗人们很难把起句写成经典,也很难把结句写成经典。于是,做律诗只能求其次,追求二三联的对仗,把最精彩的写到二三联,于是就形成了后来的普遍格律。所以我们看到,唐人的五七律,最好的句子多在二三联。但是,能将最好的句子放到一三联的,都是第一流的好诗。格律决定唐诗的精彩,唐诗的好句以对句为多。

至于李白、孟浩然的一些律诗中存在的不严格合律的情况,包括常建这首诗的三联,“空人心”的“空”字是平声,按律当用仄声,沈德潜说“此入古句法”。其实,有时候一个佳句是无法做到严格合律的,比如这个“空”字,它不可更改,一旦更改就变化了诗意,整个诗境就变味了。这不是“入古句法”,而是诗人无奈之下不得不为之的事。

有时候是我们的诗意延伸到那里,决定了这个句子无法合律,做不到。所以,一首好诗合不合律,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还是气韵,是境界,是诗味,是意象。一些诗评家们或者刻意批评一首好诗不合律,或者刻意维护一首好诗不必合律,其实都无大的必要,能够品评出一首好诗的真正好处,才能见一个好的诗评家的真正功夫。

同类推荐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当我们钦羡大自然中的美丽生灵时,是否想到,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大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正在加速消亡中,让我们伸出爱的手臂请它们停一停……吉林省专业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热门推荐
  • 生命终结时

    生命终结时

    有这么一个传说:人在即将死亡的那一刻会把自己这一生之内在心里占着一定分量的事情都回忆一遍。可见在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人脑需要处理的事清有多么复杂。而科学显示,普通人大脑的开发不过在3%~5%之间,即使爱因斯坦也不过10%左右。林磊面对死亡的时候才20岁,他真的会就这么死去了吗?我本善良,奈何现实逼良为娼;我欲轻狂,那便睥睨天下,手掌兴亡!命是天定,事在人为,若是苍天真要如此逼迫,那我接着便是!
  • 寰宇魂踪

    寰宇魂踪

    此文暂时保留了。先自己思索。。。此文暂时保留了。先自己思索。。。此文暂时保留了。先自己思索。。。
  • 邪皇诱妻:毒妃万万岁

    邪皇诱妻:毒妃万万岁

    千万年前,她绝然替他挡剑,他亲眼看她死在他面前。他说,你生,吾生,你亡,吾亦亡。他说,是我辜负了你,你且照顾好自己,来生等我去找你。万年后,再相见时,她是高高在上的神女殿下,断情绝爱,他亦是尊贵无双的曜天帝君,冷酷无情。他势要逆天而行,弑神杀佛,重改天道,只为与她相守一次!
  • 迷糊穿越:妖孽美男成群

    迷糊穿越:妖孽美男成群

    她,21世纪的顶级杀手,性格阴冷,手段毒辣!从来只赢不输,然而,这次上级交给她的任务,仅是刺杀黑道上有名的大枭云浩!对于她来说,轻而易举罢了!她成功的潜入,也成功的将他彻底铲除!一切完毕后,然,她却误打误撞的穿越了!很偶然,她穿越的这具身体也跟她同名,烈火七焰!镇国大将军之女。只是,烈火七焰却是个傻子!废物!光有容貌那是远远不够的!被人设计陷害,最终死去。恰缝她穿越而占据了烈火七焰的身体,很好!从此她就叫烈火七焰吧!本以为能够平平静静的过完这一生。挡我者!必斩!害我者!必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她烈火七焰,最终风云再起,把所有踩之脚下!
  • 致命异能

    致命异能

    一个被判关押三百年记忆的华夏国人沈同,在关押期的第三年,就被意外传输至一具具有异能的身体,从此展开了一段成神的旅程。而他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异能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宇宙大爆炸时期产生的能量碎片的周期性辐射开始了。它的上一个阶段是人类的上古时期,那个时期产生了很多伟大的神话,其实都是真实的。而此时,人类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成神爆发时期。
  • 放手一战

    放手一战

    宁静的长沙城处于风雨飘摇之状,土匪强盗肆虐长沙,特务军统虎视眈眈,局长戴继燕先后被人以谋反的罪名捆绑,肖天济为了救出戴继燕,不惜冒死潜伏其中,无意间知道了一个秘密,那就是自己将要救出的戴继燕原来是敌方故意设下的一个诱饵,其目的,肖天济暂时还弄不明白,他越是想接近真相,真相离他就越来越扑朔迷离……
  • 风云之乐乐

    风云之乐乐

    学校的爱情故事,社会的复杂关系,不测的事情变化,在校园里发生,在社会里蔓延。人生就是风起云涌!
  • 明·冤

    明·冤

    本书系围绕明末辽东大帅毛文龙而写成的传记性作品。它以毛文龙被冤杀的故事为线索,以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努尔哈赤、皇太极等诸多历史人物为衬托,展开陈述。作者钩沉史料,旁征博引,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正反两方面为毛文龙作了声辩,从而在严格史料考证的基础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毛文龙人物形象。
  • 一世道途

    一世道途

    屠家少爷,屠百里遭人毒害卧床不起,黑手不断蚕食屠家,加上近年被其他家族生意打压处在生死边缘的屠家该何去何从…屠百里如何靠着记忆中的功法走上巅峰…
  • 绝品仙尊

    绝品仙尊

    一个哇哇落地的孩子竟然同时拥有两个灵魂而却平安无事,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和一个异世仙尊的灵魂遇到一起,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仙尊说:我会法术我会符。高材生说:我会科技。方宝儿说:你们俩的长处融合在一起。可以融合吗?融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二氧化硫的反应方程式和符令的巧妙结合,二氧化硫符令横空出世,毒尊会用毒?靠边站,老子一张二氧化硫符令直接让你肺水肿,不服是不是?好吧,我这里还有一张写着原子弹裂变反应式的符令,送给你了......新书需要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看着开心的朋友们,给点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