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400000019

第19章 诗味·诗境·境界·意境·气象·意象·气韵(2)

《春江花月夜》的气韵之流转,最为经典,王维的《桃源行》,于气韵的表现功力则可称是第一,李白的《关山月》、《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金陵酒肆留别》都是气韵的经典之作。李白这些诗作的气韵虽然没有王维在《桃源行》中表现得那么圆满那么讲究,那么近于完美,但李白的气韵都是浑然天成的,有着李白独特的气息,这些都是气韵的极品。而李白那些较长的歌行,对于气韵的运用则是臻至化境,已经超越了《春江花月夜》、《桃源行》这些正常范畴内的经典,是我们诗歌史上的神仙之作,后来的诗人几乎无法模仿,甚至无法学习。

我们如果细心,就会发现,无论古人还是今人,谈及李白的诗时,很少谈及他的境界,也很少谈及他的意境,只谈及他丰富的想象,为什么?因为李白诗歌最突出的是他的气韵,而气韵这个东西只能凭心去感觉,几乎无法解说。人们只能解说李白超凡脱俗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得以自由发挥是离不开气韵的。

所以我们都知道李白的诗歌奇妙,可是却没有人去学李白,而是都学了杜甫。天下的诗人,有百分之九十都在学杜甫。为什么?因为杜甫的诗好,靠的是凝练,而凝练是我们一般人都能够把握的,炼字,炼词,炼句,有迹可循,有法可依,慢慢用功,总能有所成就。但李白所擅长的气韵,则是很难把握的。

唐人的诗为什么高不可攀?不是因为他们的意境,也不是因为境界,而是因为他们的诗中流转的气韵。意境,哪个诗人不可以造境?境界,哪个诗人没有一定的境界?可是,如果缺少了气韵,那么,造出来的意境就不会灵动,就是死的,这就是唐人和后人的差别。如果说意境是一棵弱柳,那么气韵就是风,柳要具有什么样的舞态,就需要什么样的风。诗歌要具备什么样的意境,就需要什么样的气韵。气韵是较之意境、境界更重要,更根本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意境和境界是诗人创造的,而气韵则是诗人创造意境和境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同的气韵,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和境界,而这气韵随境界和意境显现在诗歌中,就成为诗歌中最美的东西。

打个比方,女娲造人,用泥土造了凡人,后来造累了,就用泥浆造人,泥土造的成了贵族,泥浆造的成了平民,但是无论平民还是贵族都需要她吹出的一口仙气才能有生命。泥土和泥浆就好比境界,而仙气就是气韵。

为什么在唐代,尤其是在盛唐,李白和王维备受推崇?而杜甫却不受重视?不因杜甫的境界同两人有多大差距,而因在气韵上,那时的杜甫比之这两位大匠还差了不少。

为什么盛唐高不可攀?为什么盛唐的好诗不再?因为大家都学了杜甫,都致力于凝练,而放弃了气韵。打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比方,就好像一个美女,致力于化妆、美容、服饰、仪态,而忘记了气质的培养,她的美丽总是因为少了那一种神韵和气质,所以无论她打扮得多么雍容华贵,一旦一个气质绝佳的女子出现,即便这女子穿着粗布衣服,不施粉黛,也能立即将众人的眼光从不注重气质培养的女子身上夺过去。

我们读宋诗、明诗、清诗,总觉少了一些味道。读唐诗不必品,只要读,味道自浓,读他朝的诗,则需品,然后有味,往往还觉得味道较淡。唐诗那不品自浓的味道,最多还是来源于它的气韵。

读唐诗久了,就会发现一个现象,气韵流动不只是李白的独长,而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共性,只不过以李白最为突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对于其他诗人佳作中流畅的气韵,在本书中各章节的各首诗歌中常有提及。如《苏东坡之评孟浩然》中提到的那一篇《鹦鹉洲》,及七绝、五律等佳作中的评析,都有对气韵的讲解,读者从中可以看到,盛唐诗人的气韵,有着共通之处,甚至是极为相似的。

似李白一样的气韵,是盛唐诗人的共性,就连作诗很少的张旭,他诗歌中的气韵也恍惚似李白。而盛唐这种气韵的改变,从杜甫开始。杜甫结束了盛唐诗,开启了另一个时代。

杜甫也曾活在盛唐,而且与李白、王维、张旭这些人很熟,也有诗文唱和,但他的诗在盛唐却根本不入流。当时出版的诗集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和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都没有选录杜甫的诗作。杜甫的诗不属盛唐一流,不为盛唐人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而他不为盛唐人认同的根本原因,便是诗歌中的气韵不足。

三五七言·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将三言、五言、七言各一联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李白给出答案,可以是很美妙的,但少有人做到。

从这首诗的题目上我们可以看到,李白曾在韵律上做过诸多尝试,包括那首为他赢得“词祖”称号的词作《菩萨蛮》。李白在韵律上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他是天生的韵律派,具有极高的天赋,而王维、杜甫等,则是后天学习的。在韵律上,王维远胜杜甫,但这与他的音乐造诣不无关系,而李白对韵律的悟性,可以说是天生的,他的韵律比王维更丰富、更多变、更奇瑰。

我们现代有些人评论文学和艺术,总要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要反映生活,可是要用生活这个标准来评断唐诗就不够格。在唐人这里,生活是形而下的,他们追求的是超越,是一种灵性上的超越,悟性上的超越。大多数唐人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和精神上的重新塑造,唐以后的人正是因为对生活理解得太多,拘泥得太多,所以达不到唐人的神韵。在这本书里,特意辑出了生活这一个序列,与其他的序列两相对比,你就会知道,唐诗虽不可能脱离生活,但它确实是一种极度追求气象意象和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

令初唐人气韵高不可攀的地方在于风骨和格调,在于初唐的那种胸怀。初唐的胸怀比盛唐要博大些,盛唐多了些富贵气、隐逸气(如王维)、骄傲气(如李白)以及轻燥气(如杜甫),而少了初唐的质朴。初唐的精神更进取些,更积极向上些,更多一些共同的梦想,盛唐则开始强调个人的追求。所以初唐整个诗坛的诗风气韵都较近似,而盛唐的诗风气韵则复杂多变。可以说,初唐的气象更昂扬些,而盛唐的气象更雄浑些,初唐的气象更单纯些,盛唐的气象更繁富些。

晚唐的进步则在于意象。但晚唐的意象之境却是由盛唐人开创的。在意象这一领域中,我们无法绕过刘长卿,正是刘长卿在盛唐那个阶段对于意象流的创作要更多些。盛唐人昂扬振奋的时候,他们便是气象流,忧伤沉郁的时候,往往有些诗人就变成意象流。李白那首著名的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意象流的七绝代表作,而刘长卿的《送严士元》,则是七律意象流的代表作。

李商隐被后世尊为朦胧派的诗祖,而本质上,他是意象流。李商隐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他的七律,他的七律可以视为意象流的代表。但在七绝上,李商隐的意象能力却远不及杜牧,杜牧的七绝,达到了另一极致,是意象流这一诗歌艺术的代表。

整个唐代,盛唐诗人的气象流,刘长卿和小李杜的意象流,都是中国诗史上最卓越的艺术创造。后代的诗人基本没有在艺术上做出与这两次创造同等意义的创新。

为什么会出现意象流?因为唐人的感情比以前更复杂了,没有以前那样质朴,有了更多的变化,变得更细腻了。

前人评价唐诗,喜欢用“情景交融”这四个字。唐诗的艺术成就虽然高,但真正能做到的也就是“交”,能达到“融”境界的其实不多,意象的境界也许可以用这个“融”字来表达,但“融”字还不够确切,因为意象之境最主要的是以象表意,以意染象,这个境界不是“融”字能形容的。

唐人的意象里,这个“意”主要还是“情”,某种程度上唐人的意象多是情象,还没有实现这个超越。

意象超越情象的,唐人里也有,张若虚就是代表。

唐诗的意象若往古代溯源,则屈原可被视为是创始人。屈原的诗境中,意象便较多。唐人的意象较之屈原的意象远远不及,更多的是情象。

刘长卿和小李杜因为善于以意染情,所以他们的诗歌成于意象,但却也局限于那个“情”字,不如张若虚超越了“情”字,这就导致,虽然我们吟咏唐代的诗歌更多些,但唐代的诗人在境界上,还是无法与屈原、陶潜相比。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

    盖闻文章之道虽千变万化,但究其蹊径,唯天趣与学力二端耳。以学力胜者,冶铸百家,下笔高古,然非老成宿儒不办;以天趣胜者,则自出机杼,情见乎辞,虽不能核综群籍,其自然之妙, 亦别有心会, 令人于霁月光风中, 有蓦见惊鸿之慨。
  • 圣经文学二十讲

    圣经文学二十讲

    指点圣经文学的精微玄奥,揭示先知作品的异象神性,阐述人文精神的深层意识,钩沉博爱文化的极致华章,探索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根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封神演义

    重生之封神演义

    定海神针任他千江万流,岿然不动;混沌钟一声轻吟,万籁俱寂;翻天印能把天砸出一个窟窿;谁能想到世上还有背生双翅的可爱铜钱,竟是落尽天下法宝的凶残煞星?这是封神的世界!且看重生而来的李燕北,如何在封神榜之中啸傲神州!***********************书友群:285527046,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群。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 季天传说

    季天传说

    尘世起起浮浮,每一个人的头顶都有着那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枷锁,当枷锁被打破的那一天,真的就自由了吗?化劲为神,天人为王,大帝一怒,伏尸九百万,都市之中古武为尊。玄境为仙,圣境俯视九天,这是一个集古武与仙道为一体的世界。少年自都市中一路崛起,以古武为基,梦想为脊梁,打破束缚,冲上九天。
  • 修罗皇后:皇上泪奔了

    修罗皇后:皇上泪奔了

    “破世之人,注定早夭……”耳畔传来一声叹息。“那么,在死之前,我可是要活的好好的。”她笑道。对于她而言,穿越只不过是在另一个地方再死一次,只不过这回,她想好好活下去,她想要守护好现在的一切……【(●─●)对于简介已经无奈了,太久没看小说,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就酱,凑合着看吧】
  • 毒心太子妃

    毒心太子妃

    她是最尊贵的女人,一出生便注定是未来的皇后,却一心向往着心中所谓的自由与心爱之人一生一世一双人。她有妩媚摄魂的外表,却有一颗阴毒残忍的心!她为得到心爱之人不择手段,陷害他人,极尽残忍之能事。开始她爱着他,追求着他的爱。最后她忘了他,他却发现自己爱她已深。“你注定是我的。”他信誓旦旦的对她说。“可是你是好多人的”她无辜着眨眨眼道。他拽着她的手承诺道:“许你一世安宁,只求你与我白头相守。”
  • 美男成灾:贵族学院通缉令

    美男成灾:贵族学院通缉令

    一所集所有牛A与牛C之间的自由式贵族学院,她带狗入校,成为六号宿舍入住的唯一女生。初入贵校,风云再起,一周刷新各大排行榜。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怎能撑起她那龌龊的灵魂?明星大帅哥?全方位压住,谁还能跟她抢?通缉榜榜首老大?勾魂大法,老大独钟于她。青梅竹马?别动,那也是她的!
  • 至尊皇天

    至尊皇天

    因资质的原因无法突破枷锁的少年,偶然得到一卷残破的神图。吞噬修为,吞噬资质,吞噬血脉,吞噬神通秘法,吞天噬地,铸就不朽传说。
  • 神之役战

    神之役战

    沈凌想要变得强大。在不明生物神魄的引导下,沈凌成为了神。爆发的魔兽,被改造的兽人,万魔之首的觉醒……沈凌要找到其他四位神共同进退。而沈凌作为五神之主,要与其余四神同魔物战斗,保护世界不被魔统治……可是魔主居然不是幕后黑手?到底谁才是……
  • 老师乖乖从了朕

    老师乖乖从了朕

    异世重生,她成了一个小孩,不甘人后,她拜师学艺,可是那个混蛋是谁,凭什么在她身上刻花,说以后长大了娶她为妻!她没有答应好不好!为了营救王爷爹爹,两人毅然决定闯关,可却从此失去信息。这一分离,会走向怎样的局面,再次相见,又会是怎样的辛酸?
  • EXO糖果爱恋

    EXO糖果爱恋

    在生命的最后的那一段时间,穿越时空去爱你也许在我离开的那一瞬间我会消失,但爱过你,不枉此生这是作者QQ:1622128304可以给我提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