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400000024

第24章 巅峰完美,无可为比(2)

这首诗唯有在普适性这一点上,比不上《春晓》和《登鹳雀楼》。虽然没有太多人吟咏,并解得其味道,但这首诗感慨很深,倍寓世事无常,人情不可执著,细读之,常有令人泪下之感,感染力要胜过前面两首。它并不仅仅是一首写景物,写山水的小诗,在它平淡寻常的背后,是人世的绚烂归于平淡,是一生的浓情归于山水,是无尽的无奈暂时忘怀。它是李白经历烂漫精彩的一生,最后来到敬亭山,心态渐老,智慧成熟,再也没有少年激情,再也没有放荡情怀,一切归于平淡和真实后,写出的最好篇章,它可以作为李白晚年的代表作,是他诗道和诗艺极尽升华的一首佳作。你看,这样的好诗,如以喜心解之,则充满欢喜满足,对一个歇尽喧嚣的老人而言,有此名山相对,夫复何求?达到这种心灵之契合,使心得以安宁,确实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而如以悲心解之,则悲至极致,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亲戚朋友,都各有离别,不能长相厮守,不如与此山可以终日相对。功名利禄,美女千金,求仙旅游,这一切都已休息,天下都不可恋,只有一山聊可相依,聊可相慰,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啊。这种心境是看倦了热闹,看倦了繁华,空余寂寞后的心境,李白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句子,极度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也是无数人的一生。

所以说,在诗道和诗艺上,李白晚年的《独坐敬亭山》是超过王之涣壮年时的《登鹳雀楼》的。

听山鹧鸪·顾况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谁家无春酒?写的可不是富裕程度,而是生活的热情。此句的意思是,无论是谁家,都会用春酒招待自己,极写桃花村民待客的热情。

何处无春鸟?写的是这整个民间美丽的春光,乡野处处有春鸟的鸣叫。

“夜宿桃花村”,用一个桃花来概括村落的美,就像用春鸟来概括春野的美一样。

“踏歌接天晓”,写的是尽兴的欢娱,在这醇美的春光中,在村民们朴实、真挚的热情下,大家一起踏歌,彻夜不息,直至天晓。

谁家无?何处无?让我们感到一种宾至如归的热情,好像处处是家,处处都可落脚尽兴,这便是大唐的盛世。我们仿佛置身一个童话的世界,置身一处世外桃源,或者回到尧舜的时代,天下大同,民风朴实。

顾况这首诗,以田园而论,他用春鸟、桃花,概括了自然美,用春酒、踏歌,概括了生活味,极为凝练。除了孟浩然的《春晓》以神妙压了一头外,再无唐诗可在这方面望其项背。在写生活的乐趣上,顾况以极简白之笔,构画出了最惬意的人生和最纯朴的风情。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王维最著名的五绝,此诗的意象组合达到了极致,幽篁、深林、明月,构成了极静的背景,而在这背景下,有一个人弹琴长啸,纵情抒放自己的情怀。这个在幽篁里弹琴长啸的人没有人知道,但是却有一轮明月知道了他的踪迹,感受到了他的情怀,这明月似是“心有戚戚焉”,于是“来相照”,静静地陪伴着他,在这里,人与月仿佛有了心灵的沟通,成为了知心的朋友。这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在那一刻,在那竹林中,在弹琴长啸时,当一轮明月出现时,王维达到了这种境界。

李白的《月下独酌》写得也很细致传神,但王维的“明月来相照”要更含蓄些,寓意更深厚些,达到的境界也更高些。在“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层面上,只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可以相当。

我们从这样的诗里也可以看到王维的画风,他善于布景,廖廖数笔,勾勒出几个简单的事物,就能组合成一幅意境独特的图画。可以说,王维超脱了写真,他挥墨就是写意,并在写意上达到了化境。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似乎一点都不美,但它却是属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因为中国农民最多。这首诗有悲惘的情怀,其实它的境界是要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还要高的,但古代论诗歌的都是文人,所以这首诗声名不显。以今天看来,这首诗返璞归真,在极度朴素之中,蕴含着人类最美好的同情心。以教化的意义而言,这是第一首唐诗,我们找不出另一首唐诗,能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道得真切明白,却又人人感同身受的了。

“粒粒皆辛苦”虽然句意简单直白,但是,对农民生活的辛苦,其总结却是最为凝练的,用粗俗的话说,是一针见血,用文雅的话说,是写出了核心和根本。以“粒粒”承载农民无尽的辛苦,真是抓住了本质,恐怕天下再无一语,比这一句更能道出农民生存的不易,更能博我们深厚同情的了。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其实,唐诗的美,并不全因境界,更因声韵,这首诗的有些点评,说此诗的意境很美,其实,令这首诗出色的还是风骨,是对句谐韵中透露出来的气质和韵律。

这首诗的格调很高,对蝉的描写,意境也很美。第一句写出了高洁,第二句写出了神彩,尤其是第二句的炼字非常到家,最后两联是诗意的升华,写出了人格的美和力量,这是一首当得上巅峰完美的诗作。但在普适性上,这首诗更适合品性高洁的人,士大夫之流会更欣赏它,所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读者范围较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狭窄不少。

虞世南的《蝉》、王绩的《野望》,都是初唐诗的佳作,是开创唐诗盛世的序幕,尤其是《蝉》,树立了初唐的高标。初唐的国势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初唐诗人的诗篇也充满了积极昂扬、乐观进取的气息。我们读到《蝉》,就可以相信一句“诗不必盛唐”了,确实,初唐诗有高妙处,虽盛唐亦所无也。

我们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第一的励志诗,其实,“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也是很好的励志诗。

这首诗可以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对比来读,骆宾王的结句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虽然有高洁的说法,但还是流于字句,没有具体的描写。而虞世南这首诗,其最佳的注脚却恰恰是高洁。饮清露,是喻廉而不贪,清而不浊。流响,是说德言有力,立德立言立功而影响他人,这是虞世南想要表达的本意,“流响出疏桐”,确实是说名声流布四方,但是,在结句里,他说这种名声的流传,并不是凭借官位权势或皇帝的恩宠(藉秋风),而是凭借德行、学问、功业,包括人生的境界(居高)。可见,虞世南是注重内在的修养,而不恃外界的影响的。虞世南这首诗,当是有感而发的,也许是有感于群臣对立世建功的态度,也许是自抒怀抱,也许是有感于某人某事,也有可能是有人诽谤他,他才写诗以明志。

我们可以看到,虞世南诗的格调和境界,要比盛唐那些大诗人高一些,大多数的文人都看不起那些在政治上得意的文人,所以对虞世南这首诗的评价往往不够高,认为其艺术性不够,殊不知,格调和境界,乃是诗品的第一构成要素,以此而论,虞世南或许写诗不够多,艺术成就总体或许不够大,但他的一首《蝉》,以诗品而论,却足令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汗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思想境界的高度上,恐怕也只有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相比。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写五绝,可以说,王维的功力最高,佳作也最多。他的五绝,如《辋川集》等山水之作,大可不必放到这里来讨论,它独树一帜,已不必用是否达到巅峰完美来评说了。所以本书只点评他的几首小诗,而将他大多数的山水佳作独入一序列评析。

王维的这首《相思》是非常有名的诗歌。从文字和艺术构成来说,它比不上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但在普适性上,它却胜了一筹。

在普适性上,《相思》与《夜思》相仿佛,都是广被传诵的名句,但是《相思》的上联以问为起,显得蕴藉含情,令人遥想,而且与下句风格相同,都是以最淡之语,凝最深之意,所以比之《夜思》上联的趣味性与下联的深沉之不谐来,《相思》在诗艺上稍胜一筹。

王维的诗写得越淡,味道就越妙,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因为王维抓住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那缕情丝,他的诗根本不需用力着彩,只要对那缕情丝轻轻一触,似是漫不经心的拂过,我们的心就被抓住了。

在五律中,王维的山水诗是冷冰冰的却又绝艳的美,而在五绝中,他的诗则是温暖的、充满感情的,而且是极其细腻的。王维创作山水五律时,他仿佛是一个忘记感情的罗汉,但他创作五绝时,又仿佛化身一个充满慈悲的菩萨。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只因为它告诉我们,要珍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情意。

曲池荷·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的这首小诗,实在是风流蕴藉,令人怜惜。

上联在艺术上以韵见胜,“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把普通的景也写得很有味道,这个味道在它的用字上,在它的韵律上,在它的工整上。它的可爱之处,就如同李白诗一样,只要吟诵,那韵律的感觉就足矣了,我们就从字的声韵中了解了它的具体意思。

第一联是很美的,是带着一种爱惜之情写出来的,如果读不到那种若有若无的怜惜,就不算读懂这一联。

下联就是传诵很广的名句了,托物寓人,将自己的忐忑之情,写了出来,它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自己际遇的担忧,对自己理想抱负的执著,以及对命运忐忑的叩问……所以这句淡而又淡的诗句,包含了诗人一切深沉的内心之事,让我们读到它时,也勾起了心中那一切深沉的,虽无限珍惜却无可奈何的感情。

别辋川别业 ·王维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其如XX何”的句式,在《全唐诗》中出现的没有十次也得有八次吧,但只有王维把它运用到了极致。

从首句就开始写那难舍的眷恋。等会,再等会,不愿上路,最后还是慢慢地催动车马,依依不舍的情绪一开始就布满了。

惆怅,等出了连山的松萝后,就不再是依恋,而是别离的惆怅了。

“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这一联可以做互文看待,忍别应是一个问句。忍别吗?这青山绿水都不忍。

这一联也可以做递进解。青山尚可忍别,那呜咽的流水,就更让人无可奈何了。在这一种解读下,全诗的情绪是递进的,别松萝还只是惆怅,别青山则是强忍着,别绿水则是完全放不下了。

这首诗别的是什么呢?仅仅是辋川别业吗?显然不是,别的是那种隐居生活的惬意;别的是在这山水流连间的领悟、所得;别的是悠悠的岁月;别的是安静清幽的环境;别的是安宁的心境。

松萝、青山、绿水,只是以上种种的物象。

这样读王维的诗,才能真正还原其诗意,也才能读出王维诗歌中的美。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温暖灵魂的味道

    温暖灵魂的味道

    张佳玮用灵犀的文字写出令人垂涎的琳琅美食,让人的整个灵魂都要起舞,整个人生都要亮了。苏美则用跳脱的语言,写出生活的随性,岂能万事如意,但求吃口好的。这么远那么近透过记忆的琥珀,用一块花馍讲述一个与你无关,却处处带你回头的故事,那些让人怀念却回不去的旧时光。小岩井则讲述行走在异国他乡的羁旅人的舌尖乡愁、青春爱情和心灵羁绊。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

    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读名家名作就是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热门推荐
  • 何以得天下

    何以得天下

    “东空五星浮屠,岚光擒浮生,你与我,予这天下是有缘。”洛岚本无心理会这老人,而这句话却迫使洛岚直视着老人,可也没出声,示意老人接着说下去。“女娃,你的到来注定要与这苍生相系,老夫将传授你毕生所学,这江山终欲你手中。”心中虽已波澜,但洛岚眼中的始终不变的淡然还是让她说出了让老人意想不到的话。万里江山握我手,天下苍生看我颜,霸主,王者,又与我和干?
  • 网游之绝代

    网游之绝代

    感谢天没有人能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所以每一次每一次我都要紧紧拥抱你把它当作是我们最后的相聚最后的告别
  • 步步为营:凯撒娇妻宠上瘾

    步步为营:凯撒娇妻宠上瘾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她却在做任务一时失手穿越成为草包小姐,还给她免费附带一个拖油瓶未婚夫。宋智雅一个天生面貌丑陋的女孩,被父亲囚禁18年的青春,用订婚的代价换取了自由,却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充满期待的新世界生活,发现跟自己想象的根本不同,形形色色的同学,各类各样的奇葩朋友,占有欲极强的未婚夫。就这样毫无预告的闯入了她的世界。“夫人,我被人欺负了。”“谁,这么明智靠我一定赏她一百块大洋。”“夫人,我被人抛弃了。”“谁,这次我一定会帮你送到她身边的。”“你”【舍弃奢华,许你一人!】
  • 一醉定情

    一醉定情

    “放开我,痛……”才脱离人渣的羞辱,又遇上酒后乱来的醉汉,她出门时没看黄历么?!她可怜他被甩无家可归,把他捡回家,谁知这个男人竟然得寸进尺,抱着她的腰,吻上她的唇,还赖上了她的床……
  • 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

    A大英语系的大三女生薛桐一次考试作弊未遂,被“可爱的”青年教师慕承和抓到,从此两人结下“不解之缘”。先是慕老师来做俄语选修课的代课老师,薛桐被叫去补课,令她恨意又增。然而慢慢发现慕老师是一个非常有魅力有内涵的老师……此后,薛同学一直在慢慢发展心中的暗恋,用一句古诗来说就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薛桐毕业,在工作和家庭经历一些故事学习长大,更多了解了彼此的过往将来,那朦胧遮蔽的暗恋情愫才得挑去,两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本书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份校园女生青涩的暗恋,年少时最明媚的时光,遇到一份暖暖的爱。
  • 蓱沙王五愿经

    蓱沙王五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傻瓜妳不需要长高我会弯腰

    傻瓜妳不需要长高我会弯腰

    故事讲2014年开始的八位孩子,用一种伤感的手写语句写下这段唯美凄惨的故事,可能有欢乐,有流泪。“只要有我的地方都有你们这些大傻瓜,只要有火的地方你都温暖”Xqz作品。百度搜索观察人气,或者腾讯文学。本小说2014年11月20号开始,每周更新1-3集。希望大家喜欢。茶兮xc991314.我是陈梓兮,写最好的故事.创最好的佳绩。写自己的故事,给最好的人。
  • 通灵法医

    通灵法医

    对于医生来说,死亡其实是一种疾病或者损伤必然导致的结果。从医学上来说,任何死亡,都是由疾病或者损伤引发的。即便那些寿终正寝,在睡梦中悄然逝去的高龄老人,肯定也有一种疾病的原因可以解释。因此,医学对于生命的认识,对于因果的认识,就变得十分机械、简单,甚至粗暴。如果发烧了就降低体温,如果胃癌,就切除一部分坏掉的胃,如果血压太高,就扩张血管,如果心跳没有力量了,就使用心脏起搏器,如果嘴巴不能呼吸了,就在气管里插根管子…于是我常常反省自己,这种解释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很直观,但真的能够解释生命的因果吗?佛说:敬畏因果不得恶死!
  • 迷路

    迷路

    天下人都知道温州人有钱,知道温州富人多。可是,谁看见温州富人们的哭泣了?谁知道温州的富人们为什么哭泣?谁知道他们的精神世界里装着的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未必知道。哲贵说:“但是,我知道,他们的人生出了问题,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是他们的,也是中国的,可能也是人类的。”“他们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生意红火的女主人公麻妮娅心情却越来越差。之后,随着麻妮娅放下生意、一路费尽周折进入深山寻找失踪的朋友,寓言式的故事情节徐徐展开,最后通过一个登山者的铜哨子点明她所有行动的深意:“招魂”。
  • 众说钟叔河

    众说钟叔河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