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赚钱的人很多,但会赚钱的人却很少,因此普通人总比富人多。富人之所以富,他们不仅靠良好的机遇、聪慧的头脑,他们更懂得如何赚大钱的方法。无数的富豪已经用行动证明:财富的得来并不困难,关键是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赚钱方式、手段,掌握了好的方法你就会有好的财富回报。
赚钱就要多点开花
“树挪死,人挪活。”人只有常常调换位置,变换思想,世界才会大为不同。创富也是这样。一个人在奋斗的最初阶段就将一生的事业固定在某一领域,此后数年不会更改,这是专注还是缺乏灵活?最开始的赢利不代表永远不亏损,咬定一个目标并非明智。真正的富人会审时度势地调整目标,“宝藏”不会只藏在一个洞穴里,及时调整,更多的财富才会浮出水面。
郑裕彤,香港超级富豪,身价30亿美元,他的头衔众多——“珠宝之王”、“地产大亨”、“电信巨头”。他最开始因为珠宝发家,后来又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郑裕彤自小家境贫寒,为谋生计,早早开始打工。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一家珠宝店当学徒,从最基层做起,扫地、洗厕所,空余时间才在店面学习。郑裕彤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当当,深得老板喜爱。
1946年,郑裕彤被派到香港开分店,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的人,金店的生意非常火暴。20世纪50年代中期,郑裕彤掌管了金铺的全部账目,独立负责黄金交易。郑裕彤从此由打工仔变成老板,开始了辉煌的创富路。
据媒体报道:当时香港的金铺数不胜数,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郑裕彤首创推出四条九(含金量99.99%)金,刚开始所有金铺都亏损,但过了两年郑裕彤的金饰遭到各家抢购。四条九金的成功,为郑裕彤带来了极大利润。为了扩大规模,他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成周大福有限公司,以后的发展顺风顺水。
因为在珠宝业的成功,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但他没有就此知足,不久又把目标转移到了房地产业。
他先于1952年在跑马场建造蓝扩别墅,又在铜锣湾建造香港大厦;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多港商兜售楼盘的时候,他却大胆买进,因此大赚一笔;1982年,斥资1.3亿的新世界中心竣工,随着房价的上涨,其中的一块地皮甚至价值10亿港币;之后,他又策划建造碧瑶湾高级住宅区,大小楼宇50幢,内有儿童游乐场、游泳池、网球场等场所,成为香港富人争相购买的住宅。
之后,郑裕彤又将目光投向电视行业。1989年他与人合资购买亚洲电视大部分股权,成为该集团最大的股东之一。可以说,郑裕彤的成功与他将钱财投向不同的行业有很大关系。最开始的珠宝行业没有让他满足,一把金子显然填不满他的口袋,房地产、电视、酒店,郑裕彤眼里没有固定的赚钱焦点,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是焦点。如果郑裕彤固守于最初的珠宝行业,他可能会成为富翁,但不会“多点开花”,聪明人不会让一个目标困死自己,困于一处就是自堵财路。
创业初期资金困难,专注于一项事业是明智之举,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以后做大做强积蓄能量;资金充盈就要千方百计多点投资,“多予才能多得”。亿万富翁从来不对自己财富的野心设限,涉足多种行业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秘诀之一。无数的富豪已经用行动证明:财富的得来并不困难,只需留心身边的每一个赚钱行业,多点投资就会有更高回报。
涉足多个行业赚大钱
怎样才能赚大钱?投资房地产、买股票、搞航运还是涉足其他行业?只要具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前瞻的智慧,每个行业都可以赚大钱。现代社会,优秀商人已不仅仅将眼光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一个行业赚钱再多,总显得有些“单调”。真正有大气魄的商人会尽量涉及多种行业,他们明白多投多得的道理,如同种地,春华秋实,播种越多,收获越丰厚。
香港商业大亨霍英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经营领域众多,房产、博彩、石油、酒店、航运等都留下过他投资的身影。他原籍广东番禺,幼时家境相当贫困,全家靠父亲的驳船生意生活。霍英东小时候,父亲因为翻船溺水身亡,两个哥哥也在随后的一次台风中亡命。有人说,霍英东或许是香港亿万富翁中身世最苦的一个。但苦难没有摧毁这个亿万富翁的心,反而更加激励他去创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香港金融业发展迅猛,霍英东觉得金融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商业住宅楼的发展,他断定房地产业将大有可为,就率先投资280万港币大兴土木,创立立信置业建筑有限公司。通过购房者的定金建造楼房,他也因此大赚一笔,一举打破当时香港房产生意的最高纪录。此后,霍英东当上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拥有香港70%的房产生意,他也由此得到了香港“土地爷”的美名。
20世纪60年代,淘沙在香港商界还是个被“遗弃”的行业,它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和资金,但回报相对很小。通过在房产行业的打拼,霍英东意识到淘沙业的丰厚利润,毅然投入大笔资金从泰国购入一艘大型挖沙船,正式挺进淘沙业。随着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用沙成为抢手货,霍英东的淘沙船又一次挖得满船黄金,霍英东也得到了“海沙大王”的美称。
霍英东还参股澳门娱乐有限公司,经营澳门博彩业。据资料显示,澳门娱乐每年给他的分红颇为丰厚,从5000万到2亿不等。1984年5000多万,1992年达到2.6亿港币。此外,他于1962年成立信德船务有限公司,专营港澳海运,吸引香港旅客到澳门旅游的同时,也间接刺激澳门的博彩业。l973年信德船务在香港上市,20世纪90年代,它成为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市值一度达到120亿港币,霍英东每年也有一两亿港币进账。
20世纪70年代,霍英东又在广东中山兴建宾馆。宾馆动工之时,内部设备和用品全需进口,在宾馆建成的时候,总计投入4000万港币,占地100万平方米。1982年中山宾馆的营业额在全国第五,跻身内地五大宾馆之列。
霍英东集亿万财富于一身,除了依仗过人的商业智慧外,敢于在多领域投资的魄力和胆识也是他成为富豪的重要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当年霍英东在自己创业成功的某一领域一直做下去,即使做大做强,也只是某一领域的大亨。一条路再宽,也只是一个方向、一种途径,不会有新的发现与探索。霍英东正是敢于在不同行业尝试,才不断地淘出金子。条条大路通罗马,财富的道路也不止一条,要学会从多个行业赚钱,这样你的财富才会越积越多。
薄利多销赚大钱
在经商法则中,薄利多销不是秘密武器,却是最有力的武器。商家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但老百姓是要过日子的,自然要精打细算,所以大多数顾客都有一种心理,即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价格不同时,趋向于购买价格低的。这种购买心理也决定了谁能给顾客更大的实惠,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对于薄利多销,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从小就有深刻的体会。
施振荣3岁丧父。为了谋生,他曾经帮着妈妈在店里同时卖鸭蛋和文具。鸭蛋3元1斤,只能赚3角,差不多是10%的利润,而且容易变质,没有及时卖出就会坏掉,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文具的利润高,做10元的生意至少可以赚4元,利润超过40%,而且文具摆着不会坏。看起来卖文具比卖鸭蛋好,但是,施振荣讲述经验时说,卖鸭蛋远比卖文具赚得多。鸭蛋利润薄,但最多两天就周转一次;文具利润高,但有时半年一年都卖不掉,不但积压成本,利润早被利息吃光。
施振荣后来将卖鸭蛋的经验运用到宏基,建立了薄利多销的模式,即产品售价定得比同行低。虽然利润低,但客户量增加,资金周转快,库存少,经营成本大为降低,实际获利大于同行。
无论是逛超市,还是去菜市场,每个顾客都想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便宜的价格”和“喜欢的东西”之间往往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有经商头脑的生意人就善于发现并利用这种关系。
李嘉诚早年做塑胶花生意的时候,就是靠“薄利多销,互利互惠”这样的原则打动意大利客商,从而夺得订单。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也深谙这一道理。它从一成立就确立了“天天平价”的经营策略,依靠这一强有力的武器,不仅把老资格的全美前十大零售商全部打败,甚至淘汰,而且与它同时代成立的竞争对手如凯马特,赢利模式与它相仿,也被它远远甩在身后。可见,薄利多销所带来的人气和效益,是非常惊人的。
诚然,要闯市场、拓销路,单靠低价是不行的,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售后服务、宣传力度、营销方式等因素同样很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样的产品,谁卖得便宜,谁就卖得多,价格战是当前形势下一种很重要的竞争手段。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打价格战,因此,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商人在产品降价之前总要左思右想,不敢轻易用低价位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挑衅。能不能降价,降价多少才不至于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准备不足,就会适得其反。
一般说来,在以下情况中使用薄利多销原则较为妥当:
同类型产品多,竞争激烈时,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既可争夺同类产品的顾客,也能促进本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新产品试销阶段,以薄利多销方式尽快使产品进入市场。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与应用频率,建立市场信誉和威信。
产品被消费者所淘汰,以多销微利保本为原则,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时间,开发出新产品。
产品有生命力,但销售处于低谷时,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提高顾客的购买欲,以刺激产供销环节的周转、挖掘产品的潜在效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三步
聪明的富人把“退”看成“进”的一种,他们懂得迂回取胜,步步紧逼并非是最佳的成功方法。赚钱之时不妨缓一缓步子,保存些体力。
以退为进是一种智谋,把进退看透的人,明白短暂的退让是前进的序曲,适当的退是为了更好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