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3300000033

第33章 附录四:王学大纲(2)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

(六)立志

阳明讲诚意、谨独,又讲“立志”。他说:

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

又说:

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他又说: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如树之根牙。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

他又说:

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讲王学的人,只要先辨一个真切为善之志,专一在此,更无别念挂带,便是良知栽根处。从此戒慎恐惧,从谨其独知处下手。别人不知,只我自知处,是谓独知。若能从独知处下工夫,久久自见意诚境界。意诚了,自得认识“知行合一”的本体。识得此体,自会悟到自己的良知。这是走上王学的真路子,阳明指点本身亲切:后人后弄玄虚,索之冥漠,寻之高深,反而转入歧途了。

(七)事上磨炼

北宋以来所谓“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讲工夫上的争端,在阳明手里算是打并归一了,这已在上节约略阐述过。至论对于本体方面心与物的争端,阳明又如何来解决?据普通一般简介,阳明自是偏向象山,归入“心即理”的一面;其实阳明虽讲心理合一,教人从心上下工夫,但他的议论,到底还是折衷心、物两派。别开生面,并不和象山走着同一的路子。他曾说: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这样说来,既不偏在心,也不偏在物,他在心、物之间特别指点出一个“感应”来,这是王学超过朱、陆之处。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条问答,粗看好似近代西洋哲学中的那些极端的唯心论;但我们若细玩阳明讲学宗旨,从另一看法来解释,似乎阳明语意所重,仍只在“看”与“未看”上,仍只在心与物的感应上。舍却你的一看,非但不见有花树,也何从见有你此心?所以阳明晚年讲学,特地要说一个“必有事焉”,惟其有事,乃有心与物可见。看便是一事,只因此一看,便见此心和岩中花树同时分明;若无此一看,则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何尝是说舍却视听声色事物感应独自存在了这一个心?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实无无念时……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有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阳明只说心无无念时,天机不息,一息便是死;除非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如何能不闻不见;只待闻与见,此心与外物便同时分明。故说“心无内外”,只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这是王学折衷朱、陆,打通心物内外两端的精神所在,这里才见得是阳明精一之训。阳明平素教人,只指出天理、人欲的分别,不再主张有内心、外物的分别,这是王学的高明处。下面再抄《传习录》陆澄所问一节,以见阳明如何把良知的感应来融通心物,说明天地万物之与我一体。

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

请问。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甚么叫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问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此处阳明把天地万物说成只是一个“灵明”,岂不很像近代西洋哲学中的所谓极端的唯心论么?其实阳明毕生讲学宗旨,别有其精神所在。他所说的灵明,仍只是感与应,仍只是必有事焉,仍只是一向所讲的知行合一。我们须注意他所说“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们的灵明”那一句转语,自可见王学的独特精神处。

现在再看阳明所谓的在“事上磨炼”,究竟是指的什么一回事。传习录又有陆澄问一条: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据此可见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也只是磨炼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换一句话说,便是磨炼自己良知的感应。便是磨炼此知行合一之本体。陆澄又接着说: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这把事上磨炼指点得更亲切。我们若捉住此等教训,何至再有所谓“现成的良知”。讲王学的人,只不要忘了龙场驿的忧危,和征濠后的谗讥交作,便自明得先生这里所谓“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的意义和来历。先生又说: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原来阳明所谓“事上磨炼”,还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便是所谓“中和”的地位,便是阳明所谓的“心体”。试问阳明此等处,岂不显然是宋儒讲学的大传统?但是“心体”如何识得,如何呈露呢?陆澄又有下面一段的问答。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雉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如是则要心体呈露,还是免不掉一番洗伐克治的工夫,所以阳明说: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不论有事无事,只是个“必有事焉”;只是个“存天理,去人欲”;只是要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一个未发之中,和发而中节之和。这是阳明所谓的“事上磨炼”。我们若明白得他所谓的事上磨炼,同时也自明白得他所谓的立志,谨独,诚意,和致良知;同时也自明白得他所谓的良知,和知行原自合一的本体。我们若明白得这些,从此再回头,看北宋以来相传的所谓“变化气质”,试问和王学到底有几许不同?如是说来,阳明又何尝打起革命的叛旗,来求推翻他前辈一般的见解和觊图呢?他晚年特别提出“事上磨炼”一句口号来,只为要在朱子格物和象山立心的两边,为他们开一通渠。后人必然要说阳明尊陆抑朱,怕也未必尽然吧?

以上七点,总算把王学大纲,约略写出了一个大概。他那主张一元论的倾向,和那折衷融会的精神,及其确切明显的宗旨,都可以代表明学的一般;而尤其是在他重“行”的一点上,不徒是他为学精神全部所贯注,即其学说理论之全部组织上,也集中在这一面。所以阳明说: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我们此刻也可套他的话头说:

无有不行而可以知阳明之所谓良知,与其一切所说者。

所以朱子言格物穷理,未免偏重“知”上说,而阳明格物穷理,则根本脱离不了一“行”字。天理在实践中,良知亦在实践中。天地万物与我一体亦在实践中。不实践,空言说,则到底无是处。

同类推荐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宝气颜

    宝气颜

    前世是女间谍的嘉伟穿越来到这个架空的时代,遇见了同穿越的华荷颜。本想利用自己间谍的本领闯出些名堂,却奈何女人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也有很多无奈,但她们并不妥协。浮浮沉沉,究竟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使的约定

    天使的约定

    《天使的约定》本书收录了连俊超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多情小娘子之夫君有点多

    多情小娘子之夫君有点多

    穿越第一天发现自己成亲了!听说胥家大少爷持家有道;听说二少爷武功绝世;听说三少爷貌胜谪仙。嫁给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捡到宝,不过,她嫁的到底是哪位少爷?洞房夜,某女看着同样身穿喜袍的三个绝色男子面露难色,“你们,哪位是我相公?”
  • 雌性的草地

    雌性的草地

    文革时期,一群年轻的姑娘被派往中国西北荒凉的大草原,她们组成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集体--女子牧马班,在恶劣的草原气候和环境下牧养军马。故事从"小点儿"这个有乱伦、偷窃、凶杀行为的美丽少女混入女子牧马班开始,从她的视角观察这个女修士般的集体。她们的青春和人生被荒诞的崇高与神圣所扼杀,年轻的肉体与灵魂最终都先给了所谓"理想"的祭坛。
  • 龙凤斗:枕边小狂妃

    龙凤斗:枕边小狂妃

    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犹如远古的神祗般坐在一张白玉床上。眼神犀利而悠远,魅惑如古井。他的眼光亦冷冷的望着床上那个女人……他的解药。“你这个臭男人,色鬼,别碰我。”她嚷嚷起来。“闭嘴……”他的声音很冷,有股寒意……而且他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手法,让她的身体瞬间不能动弹……“……”黑涯玥惊慌不己,“你对我做了什么?”
  • 薄爱萌妻:高冷总裁请让路

    薄爱萌妻:高冷总裁请让路

    “娶我?我是学生啊学生!你是脑袋长水泡了还是短路了?”What?女大学生被称霸亚洲实力前十强的天樱集团总裁相中并强行要求娶她为妻?为什么一定要和这种超没品,超自我,个性超拽的大叔连成一线?那只会挡她前车之鉴的人,别以为自个儿有几个臭钱就为所欲为了!渣男!明明有着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怎么会在一夕之间变成他的妻子?她是品行端正,行侠仗义的优等生,曾赢得WWE职业摔跤大赛总冠军。然而,这位所谓的高冷总裁,又该如何制伏这只随时发飙的小猫?终究是她被制伏,还是他被制伏?“喂!这位大叔!麻烦你,请让路!好狗不挡道,挡道的~都是路障!”
  • 千金来袭,擒获男神心

    千金来袭,擒获男神心

    初见,他是她可以依赖的保护天使;再见,他却化身电梯间凶残的狼……她怒了:某男,我不会选择你。他笑:你一定会选我。为什么?她吃惊于他的肯定。某男霸气一笑,突然伏到她耳边:你属猴,我属如来佛,你什么时候听说,猴子逃出过如来佛的手掌心?
  • 兄弟礼赞

    兄弟礼赞

    兄弟二字重如泰山,看兄弟如何携手一起闯。一首礼赞兄弟的歌曲正在悄然奏响。看人性,善恶,利益,爱情,友情,背叛兄弟该如何抉择!看社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兄弟该如何应对!兄弟说:“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穿越之妃你莫属

    穿越之妃你莫属

    苏瑾墨一失足成千古恨……掉进一隧道,赶上了百年难遇的穿越时空。纳尼?刚穿越就被卖进了鸡楼,成了头牌菜,这点事算什么,好歹人家也是混娱乐圈的~偶遇美男君可可,死皮赖脸缠身不放,某个黑夜竟然把女主华丽丽的吃掉~呜哇……偶不干了。
  • 大涅槃经

    大涅槃经

    道,天下之大道哉,岂有人力能改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将一手湮灭此道!”——拂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