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5500000011

第11章 创业时代:在黎明前摸索前行(2)

当然,即使是区区2万元,马云的中国黄页最多也只能拿到8000元的“咨询费”,大头儿还是被“坐收渔翁之利”的美国公司剥削了。

通过多方努力,笔者最后找到了这张1995年由中国黄页做的网页。在今天看来,它简直太普通了,普通到丑陋的程度。但是,这张网页的意义绝不仅仅在页面是好看还是丑陋的层面上。而那区区2万元,相比今天阿里巴巴每天“纳税100万”的业绩,简直是九牛一毛,但这是中国黄页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网站收入。最重要的是,这是中国黄页自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业务突破,也第一次向公司3个创始人证明马云臆想出来的这个史无前例的商业模式是“有戏的”。

还有一次,为了做成当地一家企业的生意,马云一连跑了5趟。但这家企业的老板总是怀疑电子商务是个“骗鬼的东西”。为了说服他,马云为这位老板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商务的资料,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介绍和讲解电子商务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并告诉他“在网上作广告比在其他媒体上作广告有更广泛的效应”。

然而,任凭马云费尽口舌,这位老板还是将信将疑。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马云依然没有放弃,临走的时候,他要了一份该企业的宣传材料。数日以后,他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又杀了回来。当这位老板看到了电脑上清晰显示着自己企业的网页时,终于“无奈”地开出了支票……

初创时期的每一笔业务几乎都是如此艰难。随后,马云又艰难地陆续敲开了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等单位的大门……

3.“骗子”与被骗

从下海的第一天开始,马云就注定会被舆论和业界相继冠以“疯子”“骗子”“狂人”之名。“疯子”之名,是最早出现的,始于那次“我要做Internet”的“24人大会”上;“狂人”之名,还要再往后延迟数年之久;“骗子”之名,正是始于推销互联网和黄页的时代。

中国黄页草创时期的前4个多月里,也就是1995年4—8月,马云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难题:他要向人们兜售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在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刚刚传入中国的早期,人们到底对它了解多少?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看一个当时行业内广为流传的笑话:一个互联网公司的销售人员到一家公司去推销业务,找到了公司的两位老总,并给他们讲了一大堆互联网、电子邮箱方面的知识。一位老总听了半天似懂非懂,便问道:“你们说了做网站页面的正面,我想看看这反面有什么东西。”另外一个老总也疑惑地说:“你说我可以有三个邮箱,那我把一个邮箱放在办公室,一个放在家里,还有一个往哪里放呢?”

这就是互联网早期在中国的困局,除了专业的从业人员,门外汉几乎就是“网盲”。事实上,在马云创立黄页的1995年,也没有多少从业人员,在杭州,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甚至比远在北京的张树新还早两个月,可谓是“前无古人”。当然,历史总是富有戏剧性:马云和张树新既是最早的开创者,也是最早的出局者。出局的原因很简单——生不逢时,只不过马云的生命力更旺盛,而“张女侠”却从此淡出网络“江湖”了。

对于Internet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普通百姓不理解倒也无妨,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商人、企业的老板也不理解。而马云又恰恰把互联网当做一个生意来做,把推销Internet当做义乌、慈溪的小商品一样来卖。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顾客会轻易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买单吗?

显然,仅凭着几份美国寄来的打印纸和一个越洋电话,马云并不能让所有的客户信服。于是,很多人都怀疑马云是个骗子。他们认为,这些打印纸上的东西,仅仅是马云自己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根本不在他所描述的Internet上。

实际上,即便是在杭州望湖宾馆、杭州电视机二厂等单位成了中国黄页的第一批客户之后,他们对马云和他宣传的互联网还是持怀疑的态度。当时,马云把这些单位免费搬上网以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些客户不久以后就收到了来自国外的电话或传真询问。然而,由于他们不能亲眼所见,看到自己的企业在互联网上,所以他们不认为这些来自国外的传真、电话与黄页的宣传推广有必然联系。

那时候,还发生过一件颇有“文字狱”色彩的事情,让马云感到哭笑不得。当时,为了照顾国人英文水平的参差不齐,从一开始他就把Internet直接翻译成了一个中文名字——“因特耐特”,尽管老土了些,倒也算地地道道。结果,在一次外出游说时,居然有人警惕地问他:“你说的‘因特耐特’,跟《国际歌》里的英特耐雄奈尔是什么关系?”

尽管马云是真诚的,在老老实实做生意,在不辞劳苦地义务宣传互联网,但他还是不能被人理解,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当成骗子。

马云心里非常委屈,但他只能等,等待上苍给他一个“洗冤”“平反”的机会。而上苍也绝非虚幻的“救世主”,它是不可逆转的互联网大势,是中国一部分先知者的觉醒。

1995年7月,在原邮政部电信总局(当时是中国最高的电信主管部门)的批准下,上海率先在中国内地开通了44K的互联网专线。从那时起,杭州城里一个比窦娥还冤的小个子以及他的一帮伙伴们,总算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

就在上海44K专线开通的一个月之后,在杭州西子湖畔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一件事,将在此时此地拉开它迟来的序幕。

那天,杭州明珠电视台的一台摄像机对准了这间民房,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黑暗的屋子里,小个子马云摆弄着一台486笔记本电脑,旁边站着的是望湖宾馆的老总和明珠电视台的记者。在人都到齐了以后,马云开始用长途电话拨号到上海电信——大约过了五分钟后,电脑联网成功!

接着,马云打开Mosaic浏览器,敲入了一行让当时大多数人都感到如“天书”般的英文字母——“http://www.chinapages.com”。

三个半小时之后,网页下载完毕,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幅让在场的人都感到熟悉而亲切的宽大画面——杭州望湖宾馆的主页……对马云和黄页的伙伴们而言,这三个半小时,比三天、三个月似乎更为漫长。

指着从美国西雅图传回来的图片和简介,马云对在场的所有人尖叫:“看哪,这就是我们的网页!望湖宾馆的网站!”

客户兴奋了,来宾兴奋了,记者兴奋了,但最兴奋的还是马云和他的伙伴——经过四个月的煎熬,他们终于从网上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网页,终于摆脱了“骗子”的骂名!

刹那间,委屈和幸福的泪水,从这些年轻人的眼眶中喷涌而出……

电视镜头上的真实一幕,让杭州人总算相信了马云,相信了Internet不是个骗人的、莫须有的“鬼东西”。然而,对马云和他的伙伴们而言,万里长征仅仅走完一小步而已,爬完了雪山,还要过草地,还要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

这种信任所带来的知名度也仅限于一个小小的杭州,而当时的中国黄页已经开始在外省拓展业务,所以怀疑马云是骗子的也不仅是杭州的客户。后文我们还要讲述,当马云第一次北上到京城游说中央各部委和新闻媒体时,仍有人怀疑他是骗子;甚至当上海、杭州开通了互联网业务后,马云带领团队在那些没有开通的省市拓展业务时,当地人还把他当骗子;一直到1998年网络潮起,马云才最终彻底摆脱“骗子”的罪名。

当然,说马云是骗子的人,到后来肯定会感到抱歉和愧疚。在1995年那个时候,互联网上能看到的中国网站寥寥无几,而中国黄页的“企业名片”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种优势让上网的企业受益匪浅,经营状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前面提到的望湖宾馆,既是中国黄页最早的客户,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实现上网的宾馆,又是当时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上所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国宾馆。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当时的许多世界妇女代表到杭州后,还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

再比如,钱江律师事务所上线之后,由于在网上留了老板的家庭电话,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那位一开始还抱怨业务冷清的老板,此后却经常“苦恼”了,“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到家里谈业务”。

1995年8月之后,黄页的处境开始逐渐好转。媒体也开始争相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比如《中国黄页闯世界》。再加上后来做的“金鸽工程”一度惊动美国参议院,马云在杭州百姓和政府心中也算是个有名望的人了。而名气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中国黄页的业务局面开始打开,亏损的坚冰也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媒体对中国黄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国贸易报》《杭州日报》等一些大报相继对中国黄页予以报道后,中国黄页发展势如破竹,代理商遍布全国。

看起来,命运似乎向屡不得志的马云绽放了一缕灿烂的阳光,总算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然而,命运却时常喜欢捉弄这个男人,他脸上那激动的泪水还没擦干,厄运已经悄悄地降临了……

1995年9月的一天,突然有五个来自深圳的生意人(马云称他们是“大老板”)来到杭州。经人介绍,这几个“大老板”很快找到了马云,希望能跟中国黄页合作,号称可以做中国黄页在深圳的全权代理商。他们开出的价码很诱人,一次性就出资20万元。

如果真能合作成功的话,深圳老板开出的条件无疑是极其优厚的。在中国黄页的草创时期,最缺的莫过于资金的支持。没有运营资金,就没法广泛拓展业务,就没法做大规模宣传、推广。所以,如果说马云的创业生涯中也曾产生过“有奶就是娘”的想法,这大概是唯一的一次。于是,送上门来的好事自然让马云喜出望外,甚至有些“感激涕零”:终于碰到“识货”的“伯乐”了。

然而,刚刚30岁出头的马云,到底还是缺乏老到的“江湖”经验。仅仅凭着这几个深圳“大老板”的口头承诺,连个像样的书面协议都没有,马云就把“底牌”露出来了——他将中国黄页的核心商业模式、技术精髓一股脑全都给搬出来了!

同时,为了让几位老板满意,也为了展示其团队做事的高效率,马云还专门挑选了中国黄页的几位骨干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飞到深圳。到了深圳之后,一下飞机,那帮工程师就开始忙活了,昼夜不停地为人家架构、设计、开发系统。

深圳的项目做得很漂亮,几位“大老板”终于满意了,同时,他们还告知马云:三天以后飞到杭州跟中国黄页签合同。

于是,马云在杭州怀着满心欢喜开始等待“好日子”的到来。如果合同顺利搞定,这大概是中国黄页创办以来他做得最大的“大单”了,他甚至开始想如何花那20万元的资金了……

三天三夜过去了,深圳方面依然杳无音信。

马云有些坐不住了,便打电话给对方,对方却一直支支吾吾,以各种理由搪塞,签合同的时间也一拖再拖。马云虽然着急,却也学会自我安慰了:好事多磨,人家那么大的老板,那么大的公司,肯定会很忙的。

终于,又过了几天之后,前方传来“捷报”。那几个“大老板”,刚刚在深圳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的企业已经成功上网并成为一家商业网站,而对方演示的网页与系统,与中国黄页的一模一样!

直到此时,马云才如梦初醒:上当了!

的确,他是被人家当猴耍了,自己连同伙伴们就这样给人家当了回“义务苦工”,居然一分钱也没得到。

刚刚洗清骗子的罪名,就遇到真骗子了,真是“李逵撞上了李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提起那次被骗的经历,马云感到心酸:“当时真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

那么,那几个号称“大老板”的奸商又是何种结局呢?

在若干年后的一次演讲中,马云曾提及此事:“我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刚开始创业时,我被几个深圳老板骗得晕头转向,人家把你当3岁小孩耍。可是今天我马云的企业还在,并且活得很好,而那几个人连同他们的企业早已销声匿迹。”

情理之中,预料之内。

4.“十八罗汉”

1996年年初,杭州一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个愣头愣脑的学生想凑凑热闹,挤了进去,他走到一个人数不多的公司面前,想咨询一下。而这家公司就叫“中国黄页”,负责面试工作的,是它的技术总监——何一兵。这个学生又是谁呢?他就是阿里巴巴大名鼎鼎的李琪。那年,李琪刚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回到家乡杭州探亲,无意中看见了这场招聘会。

这次是中国黄页第一次大规模招新人,当时,它的业务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就是在那场招聘会上,亲自参与那场面试的黄页技术总监、副总经理何一兵,立马相中了技术扎实、严谨、务实的李琪。几天之后,李琪就到中国黄页去上班了。那时候,马云还在外地出差。

不久,何一兵率中国黄页的一批技术人员到上海参加一个培训班,在那里,李琪才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同事们常跟他提起的马总。李琪个头不高,看长相就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站在人堆里一般不会太引人注目。当时事务缠身的马云,也只是注意到公司里多了个“小个子”,主动上前打了个招呼:“你是新来的员工吧?欢迎你,好好干!”

李琪虽然长相普通,也不太爱说话,但非常喜欢钻研技术,他的技术天赋也很快在公司里凸显出来。加入中国黄页不久的他,很快成为一员干将,并融入了中国黄页的氛围与团队中。后来,马云去美国出差(当时中国黄页的服务器在那边的VBN公司),便把已经是中国黄页技术骨干的李琪一起带上。在那里,他们一起参观了中国黄页租用了一年多的服务器,并到硅谷考察,参观了当时蒸蒸日上的网景、雅虎等公司,接触到了许多国内没有的新东西、新技术。

在当时,相比美国,相比硅谷,互联网对中国仍属于新鲜事物,但这个新兴产业的技术含量并非有多么深不可测,只是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拓展应用而已。这些新技术,对门外汉马云而言,也许是隔座山;而对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李琪来说,仅仅是隔层纸。

回到杭州以后,李琪立即着手建设中国黄页自己的网站和服务器,并很快做出了中国黄页自成立以来自主开发的第一个页面。日后,马云回忆说:“现在再看看当时那个网页,真是丑得要死,但那是我们自己做的,大家都很兴奋。”

另一个要提到的大将,是孙彤宇。1995年下半年,正在杭州一家小广告公司上班的孙彤宇,在报纸上意外发现了一篇报道——《中国黄页闯世界》,广告人的敏锐直觉告诉他:“这有可能是个大客户。”放下报纸,孙彤宇立马去拜访中国黄页,想“搞定这个大客户”,为其做广告宣传。而当时的中国黄页处境仍非常窘迫,赢利局面迟迟不能打开,根本没有大规模做广告宣传的资金实力。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热门推荐
  • 妖娆天下之绝美召唤

    妖娆天下之绝美召唤

    说我傻,我笑你不懂‘扮猪吃老虎’说我萌,我笑你看不懂说我丑,我笑你没眼光说我嫁不出,我笑你看不见我身边一帅男,只宠我大姐,二姐,不是欺负我爽吗?你们再来欺负啊!我有神宠无数,你们敢比吗?可是,为毛我身体里有凤凰血?为毛我不是正常人?
  • 冷婚热爱:总裁的二手新妻

    冷婚热爱:总裁的二手新妻

    遇到他之前,她为了叶晟泽可以不顾一切,哪怕清白。遇到他后,他将她困住墙壁和手腕之间,逼问:“你还想继续等着他回头?”苏映雪涩涩一笑:“我没那么犯贱。”厉封爵低头,吻上她的唇……传言商界霸主厉封爵为了一个女人不顾一切,众叛亲离。窝在他的臂弯中,苏映雪娇笑:“厉先生,你怎么看?”他暧昧的调笑:“我对女人不行,只有你能让我站起来。”后来,A市所有人提起她时,都是鄙夷又艳羡的。她是厉封爵的侄媳妇,他却是她唯一的男人。
  • BT·超人

    BT·超人

    说了就不精彩了嘛!
  • 腹黑王爷的天价弃妃
  • 一枝格桑花

    一枝格桑花

    办公室里的尔虞我诈,爱情里的丢盔弃甲,面临事业、生活和爱情的抉择,一场意外失去生命唯一存在过的证据——记忆。面对“空白历史“的自我,一本神秘的日记的出现让生命开始出现轮转,事业和爱情被重新洗牌。一封神秘的信件到底出自谁给陶格寄去?当她决定去了解已不在人世的日记的主人时,梦境夹杂着更多的疑惑出现,甚至有时分辨不出自己和日记主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洗尽铅华,生活和爱情也被重新定义。当在地下的阁楼出现一本几乎相同的日记时,一切的真相即将被解开。
  • 蜀山群剑传

    蜀山群剑传

    传说,开天上圣盘古大神进入永眠之后,盘古之心化为一座举世无双的仙山。千万年后蜀山剑派独步人间,敬仙神而守人道,仗剑斩妖邪,执法天下...却在岁月的默默流淌中消失不见......直到,末法时代,九州大地的后辈们默默呼唤之时。蜀山重开,剑仙入世。剑啸星宇,昂首天外。
  • 惊苍雪

    惊苍雪

    人间徘徊三千载,不如此处静等三千年……尘缘一到,此劫难逃。
  • exo我们二见钟情

    exo我们二见钟情

    我们二见钟情,我们说好不分离,我们说好在一起,我们说好是十三个人,我们天堂地狱一起走。
  •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你当真以为,看几部诸如《甄嬛传》、《步步惊心》之类的电视剧,就真的了解大清后宫了吗?你以为只要长得清纯点、漂亮点,就可以把皇帝或者这个王爷、那个阿哥迷得死去活来颠倒乾坤了吗?你以为只要皇帝喜欢你,你就能够“独步江湖”,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吗?你当真以为清朝的这些个皇帝,当真智商不怎么地,任由几个没读过多少书整天张罗着梳妆打扮坑蒙拐骗的女人任意摆布吗?你真的认为以你的情商、智商一定可以在大清后宫这种地方纵横捭阖、步步高升,且安然无恙地终老吗?亲们,看完这本书,再做白日梦!"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