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4800000025

第25章 大唐“进行时”(12)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更迭、江山易主、政局衰败之际,都会有一段比较煽情的传说,都会不期而遇地和爱情或美女扯上关系。江山美人,美人英雄,英雄江山,三者杂糅于一处,在英雄江山之间横插一美人之娇姿于其中,在阳刚中多些妩媚,在血腥中多些温情。于是“红颜祸水”便应运而生,它让所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在历史兴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担了过重的罪名,抹杀了那些红颜所有的艳丽色彩,而唯只剩下祸害的名声,警示着历代帝王将相及其他的男人们。 中国一直以来是男人在掌握话语权,出了问题都是女人的责任,唐朝出问题是杨贵妃的责任始作俑者是夏代的妹喜,嫁给桀之后,纵情声色,恣意享受。据说妹喜爱听“裂帛”之声,桀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如此浪费民脂民膏,当时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据说当时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他们指着太阳骂道:“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由于桀专宠妹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商给灭掉了。 商代是妲己,根据正史记载,为讨好妲己,商纣王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起高大宏丽的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很快被周灭掉。周朝是褒姒,也就是“烽火戏诸侯”中的那个从来不笑的美女,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后来,申后之父联络曾侯及犬戎入寇,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弒,褒姒亦被劫掳。春秋时有西施,从某个角度说,西施是“英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从吴国的立场来看,西施就是处心积虑的“红颜祸水”了。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三国时期是和西施作用一样的貂蝉,当然貂蝉在演义中是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吕布将董卓杀死,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还有就是晋朝贾南风,称其为红颜,简直有点对不起这个词语,贾南风应该是“红颜祸水”中长得最丑的一个了。史载,贾后个子很矬,脸色青黑,眉后有一疵,其丑无比。可是她陰辣險毒,無所不用其極,宠爱“美男子”,搞得短暂的晋朝乌烟瘴气。这还不算,她对政敌也是心狠手辣,频繁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拉了这个灭了那个,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可以说每一个朝代,大抵都有些突出的女人,其突出就在于本身的姿色美丽和政治的关联,任何一个朝代的美丽女人,倘若没有强烈的政治陪衬,便不会享大名,流传后世。惯性思维使然,唐朝人把本朝的兴亡之际的大包袱自然也推到杨贵妃身上,又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绘而使杨贵妃艳名远播。

杨玉环开元七年(719)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本来两人可以白头偕老,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日子,杨玉环也充其量以一个王妃的名义终老一生,虽然不如在历史上大书特书,也会留下一鳞半爪,但她公公的介入使得她的人生顿起波澜。

玄宗的“生性好色”好像已经得到公认,作为风流天子,李隆基的情感世界无疑是多姿多彩的,单从“爱情结晶”看,其子女数目高达59人,冠绝唐朝历代帝王;而十王宅与百孙院的修建,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流天子”子嗣之兴旺。早年在潞州任上,李隆基就娶了能歌善舞、温婉可人的赵姓女子(后来的赵丽妃);当上皇帝后,他迷恋上了武氏后代武则天的侄孙女武云儿(后封为武惠妃),朝晚相陪出双入对,宠冠后宫20余年;执政后期众所周知,他先是宠爱梅妃江采萍,后又迷恋上了自己儿子的老婆杨玉环,遂有一曲《长恨歌》成为千古绝唱。在当时的眼光看来,这几位都是出色的美女,赵丽妃的资料不多,梅妃江采萍史书记载其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戏名曰梅妃。梅妃不仅以美貌受宠,更以表演《惊鸿舞》得到乐舞行家唐玄宗的专宠。但是赵丽妃和梅妃并不是玄宗的至爱。真正做到让玄宗无法自拔的先后有两个人:武惠妃和杨玉环。

武惠妃的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母杨氏,在族谱关系上,武三思为其远房叔公,武延秀为其远房叔父。因为武攸止早死的关系,其女自小养在宫中。李隆基即位后,对武氏相当宠爱。起初,惠妃生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与上仙公主。这三个孩子长得姿容端丽,却都夭折,玄宗感到十分哀伤。后来惠妃生寿王李瑁,因为害怕孩子夭折,玄宗命其兄宁王李宪抱养李瑁,并由宁王妃元氏亲自哺乳。在促成亲子继位的野心驱动下,她全力为寿王瑁清除障碍,一手制造“三庶之祸”,诬陷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三人谋反,试图创造取而代之的机会。为此,李隆基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赐死于京师城东驿,一日之内将三位皇子送上黄泉路,震惊朝野上下。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武惠妃为亲子编织的太子梦,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她自己,据说也因为造孽太多而遭冤魂缠身索命,落得惊吓而死的下场。

开元二十六年(736),武惠妃遽然辞世。噩耗传来,李隆基如遭晴天霹雳。没有爱妃陪伴的日子,风流天子的情感世界顿时失去色彩。陈鸿 《长恨歌传》说:先是元献皇后、武惠妃 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 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

无限寂寥之际,爱神之箭却再一次射中五旬开外的李隆基。也许是精心的安排,也许是缘分的邂逅,李隆基对美艳绝伦的杨玉环一见倾心。一边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边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父亲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按照高力士的精心安排,先到内宫的太景观做了一个女道士,起名杨太真,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唐大诏令集》中有记载“道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入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唐人李商隐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李隆基与杨玉环年龄相差34岁,二人的爱情既是忘年恋,也是黄昏恋。杨玉环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与爱好艺术的李隆基堪称志同道合。她国色天香、冰雪聪明,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自然虏获皇帝的欢心,更博得皇帝“解语之花”的赞美。史载:玄宗凡有游幸,贵妃无不随侍,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700人,其雕刻熔造,又数百人。扬、益、岭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异服,以奉贵妃献贺,因致擢居显位。为讨杨玉环的欢心,李隆基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传说杨玉环最喜欢吃南方水果荔枝,而荔枝采摘五日后会变味,为让贵妃品尝新鲜的荔枝,李隆基竟然下令开辟由岭南至长安的数千里贡道,动用驿马快马加鞭将岭南荔枝运抵长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正是讲述此事,而进献贵妃的荔枝品种亦获得“妃子笑”的美名。

《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如果说在杨玉环入宫之前,玄宗注目的主要还是她的绝代姿容,那么杨玉环入宫后仅仅不到一年,玄宗给予她的礼遇和地位,就已经能与去世不久的武惠妃相比肩,后又将其册立为贵妃,宠爱有加,这就不能仅仅用美貌来解释。 他们可以说是一对艺术伴侣,杨贵妃是高超的舞蹈家,玄宗是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二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应。杨贵妃不仅有惊人的美貌,更具超凡的音乐舞蹈才能以及与玄宗高度一致的审美情趣,使她成为玄宗情感与艺术的双重知音,也使这位大他38岁的帝王在晚年如获至宝,将其视为生命最后22年中的主要精神寄托。如果仅仅是皇帝和贵妃之间的两情相悦,卿卿我我,那怕贵妃再多吃点荔枝,对于大唐来说,也算不得过分,但封建社会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使得这段美好的爱情蒙上了政治的阴影。

杨玉环得宠后,合家升迁。当时普遍流传的民谣说:“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杨玉环的兄弟们,因她的关系而纷纷获得官位。不学无术的杨国忠官至宰相,身兼40余职,四处发号施令。贵妃三姐妹皆赐第京师,宠贵赫然。她们出入宫掖,并承恩泽,势倾天下。其中,尤以虢国夫人宠遇最深,权势最大,行贿请托,嬉游无度。正如元稹诗云:“虢国门前闹如市”,“杨氏诸姨车斗风”。“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尽享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史载:“天宝之初,嬖幸顷国,爵以情授,赏以宠加,纲纪昏坏矣”。虽然杨玉环本人没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她不同于历史上的吕后、武则天等女性,费尽心机,为的就是大权独揽;她在被专宠的十几年间,极少染指政治,深居内宫,跟宰相和大臣接触稀少;家族势力的显赫,是外戚依附于皇权发挥作用的结果,杨玉环极少主动为家族谋取私利。她的存在,充其量导致了一代明君唐玄宗的怠政昏聩,进而导致了一个王朝命运的转折,但绝对不能将其看成是惑君乱政的祸根。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剧变中,杨玉环却不得不背负千古骂名,为千夫所指,杨氏兄妹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天宝十四年(756),李隆基偕同杨玉环、杨国忠等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随驾禁军发生哗变,一致要求处死杨氏兄妹。李隆基表示杨国忠当诛,但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杨玉环,无奈禁军指安史之乱因贵妃而起,不诛祸国殃民的红颜,难慰军心、难平民愤。如此要求当然另有隐情:贵妃不死,便极有可能对诛杀杨国忠的禁军“秋后算帐”,因此,只有斩草除根,才能永绝后患。李隆基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贵妃赐死。可怜杨贵妃以38岁的灿烂年华告别了人世,给人生画上了一个悲凉的句号。她人生的多姿多彩是因为玄宗,而她人生的悲凉谢幕也是因为玄宗。可见君主与后妃虽然也具有普通人共同的情感与欲望,但终究与普通人有天壤之别,因为他们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与巨大的财富,他们的喜怒哀乐关乎国家的命运前途。特别是当君主把个人的情感与兴趣爱好放在比国务政事更重要的位置上,很容易转化成国家与社会的灾难和个人人生的悲剧。

弱势君王与强势军阀

当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有着中兴大唐的抱负和信心。这种抱负和信心源于他的经历:他于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中度过的。但好景不长,他14岁那年,天宝十四年(755)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他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童年的美好回忆,使他具有中兴唐世的强烈愿望;与叛军的战斗,磨炼了他的意志,丰富了他的斗争经验。而登基之时,他只有37岁,正是年富力强,大有作为的好年纪。未来的美好前程,似乎都在等着他。

但是,他忽略了两点最为致命的因素:首先,纵观中国历史,凡是中兴之主,都是先苦后甜,前面的汉宣帝,后面的康熙,无不如此,而德宗是先甜后苦,这无疑在其性格中种下了懦弱、妥协的因子;其次,他的父祖留给他的是一付藩镇割据的烂摊子,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美好的愿望同残酷的现实,给德宗一生画上了矛盾和悲剧色彩。

藩镇,原是指封建朝廷在沿边襟要地区设立的军镇,在唐朝,则是以节度使为军事长官各地军镇。开元、天宝之间,节度使例兼辖区内负责军需调度的度支使和管理屯田事务的营田使,后来又兼所在道负责监察的采访使,权力逐步渗透到了地方军、政、财、监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天宝年间,更是出现了一人兼统数镇,连州跨郡的情况,并最终于天宝十四年(755)的十一月引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乱后,唐朝政府没能很好地处理地方军镇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藩镇拥兵割据,中央财政恶化,中央与地方关系紧张。

同类推荐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 暮日王朝之再起波澜

    暮日王朝之再起波澜

    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人,由于意外回到了明末那段历史中,在九连山神仙谷得到了明建文帝遗留下的宝藏和一柄神剑,并且遇到了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辽东督师袁崇焕,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会怎么办呢?
  • 纵横一方

    纵横一方

    一个出生豪门却遭遇权术暗害的少年,历尽风浪终于拥有自己的一方霸土。
  • 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

    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

    和渣男殉情竟意外穿越成了将军府三小姐,爹不疼娘不理,还得夜夜哄皇叔,愁眉不展时,渣男竟然回来找我了……
热门推荐
  • 不老

    不老

    用不一样的方式解读《三国》中的事件,黄巾军如何在起义初期积累大量财富?庞统走江湖这几年究竟在干些什么?门派的较量,阵法的搏弈,众多谋士究竟谁更技高一筹?惨败的吕布、英年早逝的郭嘉、吐血身亡的周瑜,活下来的就是胜者吗?文臣武将,帝王平民趋之若鹜的不老之术,究竟如何修炼?
  • 二月风

    二月风

    徐桂芳把10多万字的书稿,和她的名字,一并送到我的面前。要我审读,并求写序。三晋文化研究会正在编写《朔州通史》,10本,500多万字,无异于在修筑一段文化长城。我们几个人,日以继夜,尚感不及,岂敢顾左右言他?我迟疑了半晌。然而,还是接受了这道作业题。此类业余作业,几年来至少已有100家之多。回头看,确实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深深地感谢青年朋友们,为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学习机会。
  • SER法则

    SER法则

    『泪涯之作,必为精品』SER,最强虚拟实战系统。化形、闪现、攻击,国家最高机密。少年无意的穿梭,却卷入了星际间的战争。绝望,醒悟,造就SER最强单兵!
  • 公主,将军来了

    公主,将军来了

    大燿有个不学无术的华阳公主。只要一出府便会吓退百万雄兵……这不——街上:“华阳公主又出府来了!”“还带了大群的家丁!”“快跑!”“怎么能够入那蛇鼠之窝,那不是找死么!”公主很无奈避她如洪水猛兽的臣民,还有……恋她如至宝的大将军……
  • 恶魔掌控

    恶魔掌控

    当恶魔横空出世。叶秋,作为修真界第一天才,现在乃是修真界第一门派“青龙门”大长老青龙老祖的亲传弟子,叶秋修道至今近两百年,有着结丹期巅峰的修为,随时有可能跨入元婴期,而青龙老祖也是把叶秋当做下任门主来培养。修真等级: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大乘,每个境界又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境界。魔法等级:一级魔法师至三级魔法师为初级,四至六为中级,七至九级为高级,十级为圣魔导。
  • 最终觉醒

    最终觉醒

    讲述一个异能的世界、吴惑仁腺激变后的身体,追求武道的终极力量异能者、五行僵尸、吸血鬼、狼人...谁是完美天赋?美利坚生化战士、华夏生肖变种人...谁是科技的终极?虚无缥缈的九级战力,多少人能够攀登顶峰吴惑面前、谁还敢称第一?最强的战力!即将开启!昨日黄花消散去,沧海已过三百年。最终觉醒已到来,乱世至谁主臣服。新人写书、用心努力,狗狗望支持....
  • 全才高手在都市

    全才高手在都市

    他出生武学世家。功夫了得,却因为从小身患宗筋弛纵,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体耽搁她人的幸福,于是来到神山退婚。
  • 三界联盟

    三界联盟

    《三界联盟》种族职业,分为人族,剑客,刀君,弓弩手,武师。仙族,剑仙,雷神,风仙,战神。佛家,禅师,行者,法师,俗僧。道家,天师,剑尊,炼丹师,道士。龙族,海神,龙魂,枪灵,炎龙。妖族,妖术士,魅惑者,巫毒师,邪舞者。魔族,暗魔,刀魔,魔神剑,灵魔者。鬼族,无常师,鬼影者,猎魂者,幻剑士。怪物族,征服者,战狂,重甲骑士,暴怒者。僵尸族,亡者骑士,修罗,屠杀者,祭司。神族,神罚者,天战。本小说重在构架设定,不在剧情内容。如要改编成网络游戏的游戏公司,请直接看下卷。看完了再粗略的看上卷也可。普通读者按顺序看即可。下卷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 九世劫:倾鸾九天

    九世劫:倾鸾九天

    当所有人都不敢拿天下苍生为赌注,收她为徙时,是他,踏凤而来,执起她的手说:“我相信你,会为天下苍生而让为师赢下此注。”轻而淡的声音无形中透出一股坚定,让她的心怦然而动,从此万劫不复……伤过痛过仍执迷不悟,为她自己,更为他。多少恨,多少爱,最后的最后,她说:“师父,绯月心中无六界,无苍生,只有师父,绯儿愿为师父让天下苍生........一者依恋,一者爱恋,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千丝万缕梦中的劫,究竟是谁,负了谁……想做的想爱的,所有人都告诉不能做不能爱……可是,失去了那份不知何时深植入心的执意,她又,还剩下什么呢?
  •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透过《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