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4800000048

第48章 大唐徐徐落幕(2)

此时,端坐于大堂之上的皇帝和官员们再也坐不住了。照这样的情势进行下去,估计不出几个月,这大唐的一半江山都将落在这群落草为寇的土匪手里,这将怎么得了?但这一拖也到了当年的十二月,情急之下,唐僖宗任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负责对招抚这支起义的队伍,并特赐禁军3000余人,甲骑500多队,同时还命令河南诸藩镇所遣各军均由宋威指挥。后来的事实证明,唐僖宗的决策是很不严明的,正是这喜欢邀功夺利的特使宋威,让朝廷和起义军受尽了苦头,走了很多弯路,此时暂不评论。且说当年七月,这两支队伍在沂州城下交战。这时第一次王仙芝的队伍对抗从朝廷钦点的精兵强将。但义军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多次的战争已经让这支队伍逐渐强大并成熟起来。对于这次的战争,他们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镇定下来。王仙芝知道,这次朝廷了下了大决心要把他们剿灭的,所以正面的对抗对自己的队伍来说会太勉强,十分不明智,毕竟自己的队伍还有些弱小。他决定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措施,率领队伍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在八月份的时候从西面进攻河南,并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连连攻破8县。为组织王仙芝的西进计划,唐朝官府调动各路兵马凑成一条以洛阳为中心的强固防线,企图以此组织起义军的进攻,进而对他们进行围剿。但是,官府远远低估了这支农民军的力量。当人民连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时候,再愚钝的人也明白,只要有一线生机,他们当会拼尽全力去争取。何况在起义的初期,他们已经尝到了胜利的喜悦。所以当官府妄图消灭他们时,他们却有着一股不畏强敌的韧劲攻克了汝州,全歼官军。

这次战争的胜利也许还是不出王仙芝的意料,他知道自己的队伍有多大能耐。然而这样以此惨败,让远在京师的唐僖宗和他的官员们震撼了,他们远远没有想到这支队伍竟然有如此的声势。朝廷震怒,唐僖宗为此还取消了本想要好好放松一下的重阳内宴,整个朝廷上下笼罩的是一阵人心惶惶的压抑。

这次军事对抗让唐僖宗大大受挫,他觉得现在的形势下,自己再采取强硬的正面对抗是最不明智的。一方面他清楚的看到官兵的实力,他们远远不是王仙芝等人的对手。同时这次战争的胜利对于王仙芝队伍是一个不小的鼓励,他们必然会乘胜继续攻击。但是帝王毕竟是帝王,即使再昏庸,但也从小在这官场上耳濡目染。既然不能来强硬的,那干脆来个悬赏招安。这样不但可以减弱自己的敌对力量,最重要的是,一有利益的诱惑,必然在他们中间产生离间,这样朝廷再来个一窝端,乘机消灭他们。后来的史料证明,这个决策比前述的强硬对抗聪明许多。王仙芝在听到了朝廷的招安以后,心里确实动摇了。而且,相对来说,他是有成就感的。朝廷现在只想要他一人投降,甚至给了他也许这辈子想都没有想过的待遇。他从小就明白为官的好处,现在他一味跟朝廷对抗下去的话,也许能够做出点什么来,但也许就光荣牺牲了。这样比较而言,也许接受招安对自己来说比较划的来。

但是,朝廷的招安方案却严重伤害了黄巢和其他兄弟们的感情了。大家一起出来起义,凭什么到后来却是他王仙芝一人能到好处?于是他们誓死不从朝廷的招安,反正都没有好下场,还不如利用起义搏一下,这还有点希望。无论怎么样,王仙芝最后也放弃了招安,但在这支开始团结牢固的队伍中却出现了那么一些嫌隙。

自从以后王仙芝和黄巢分开活动,但两支队伍的发展仍旧十分顺利。可见当时的民变思想已经在全国各地纷纷产生,大家都期望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改善自己的处境。总而言之,起义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王仙芝和黄巢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遥相呼应,拖得唐朝军队疲惫不堪,他们已基本无力对抗王仙芝和黄巢的猛烈攻势。唐朝统治者为了摆脱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一面调整自己的战争策略,一面又开始对王仙芝等人进行诱降说,如果他们解甲投降,朝廷定然会给他们授予官职。这时候,王仙芝的想法并没有改变,于是他再一次写了降表递上去,甚至比上一次更为坚定。然而就在招安工作差不多可以实现的时候,却因一个官员的妒忌一切都化为泡影。接前文所言,当王仙芝写好了降表,并派他的心腹大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跟唐朝统治者谈判。他们由招讨副使杨复光领着前往长安,但半路却被招讨使宋威本路截获,他希图将这两人俘获并交由皇帝,以证明他在这次战争中的功劳。后来尚君长、蔡温球被宋威在狗脊岭(即唐长安城内东市)斩首。

这次事件让王仙芝彻底放弃了归顺朝廷的幻想。他终于明白自己终究只是他们的一颗棋子,只能摆布,而不会真正从此摆脱自己的受苦命运。他又开始带领自己的队伍转战各地。他现在明白了,只有推翻这样一个王朝,建立起自己王朝,自己和弟兄们的命运才能彻底改变。而唐王朝也明白,事情发展到现在,朝廷再用招安的方式瓦解起义军已经不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用武力对抗。于是他们调整官兵,提升曾元裕为招讨使,颍州刺史张自勉为招讨副使,又调西川节度使高骈任荆南节度使兼盐铁运转使。这次朝廷已经集中优势兵力,加紧围剿王仙芝。这次调整对于官兵的作战是十分卓有成效的,此后的申州(信阳)、黄梅之战王仙芝均战败,损失了大部分起义民众,而王仙芝也遭杀害。

王仙芝最终也没有看到起义的结局,他带着遗憾和惋惜离开这他战斗了数年的尘世。也许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想明白,如果第一次招安成功了话,他的命运又将会怎么样?但照他现在的想法来看,也许并不会比现在好多少。毕竟,这样一个王朝,并不姓王,也不属于他的这些曾经作为贩运私盐的弟兄们。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从小便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当别人还在无奈地感慨生活的不公时,黄巢想到的并不是屈服,不是慨叹。相反,他认为,自己是有一番作为的,只要通过努力,定能过上完美生活。对于自己的能力,黄巢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反正不管怎么样,我黄巢有一天定能在菊花绽放的那个黄金时刻登上我的金銮大殿,坐上我的龙庭宝座。气势磅礴的黄巢起义军使唐僖宗仓皇逃出了长安城,唐王朝的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黄巢最终完成了他的梦想,在遍地菊花的季节身穿黄金铠甲威武地登上了他的菊花台。但菊花的绽放毕竟短暂,当秋日的收获最终被冬日的严寒所替代时,他也跟随菊花的成长周期,最后满地凋零的菊花梦中为唐朝残余部所灭,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也只能在史册上留下遗憾的一笔。

唐代后期,由于吏治腐败,朝廷与民众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态势。人民的反抗情绪已经一触即发,而这大唐的衰败也基本就是一击即败。双方也许都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面对面挑明,一了百了。及至公元873年,唐懿宗死,僖宗立。这又是个昏聩的皇帝,再加上政治上的积弊,社会只能更加黑暗。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财政亏空每年竟达300万贯。而就是这个样子,朝廷不但没有任何作为,反而想从人民身上来弥补这个亏空。贪污还是照旧,腐朽还在继续,不同的是,人民身上的但日却是日重一日,已经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了。

而这一年又逢黄河中下游遭受旱灾,田中夏季麦收仅一半,到秋季已经达到了颗粒不收的局面。农民只好以野菜、树皮充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徭役,赋税仍未减轻,逼得农民无法生活。走投无路的百姓最后只能拿起武器进行斗争,唐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在黄巢揭杆起义之前,在公元874年,王仙芝首先在长垣(今河南长垣县东北)聚集3000多人举行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并发布文告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唐朝。第二年夏天,黄巢领导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北)数千群众响应。如此一来,双方的势力一合并便也是一个比较大规模的队伍了。

黄巢是山东曹州冤句(今曹县)人,他是个有能力的人,早年曾以贩盐为生,读过书,能骑善射,也基本能算个文武兼修的主。他曾组织过武装盐帮,同唐政府缉查私盐进行过多次武装斗争。他对唐朝的黑暗统治,早有无比的仇恨,曾立志要推翻唐王朝。相传当时王仙芝起义后,想说服黄巢一并起义的一个理由便是,这之前黄巢也并不安于这种境况,曾经因为自己写过反动文章而被官府追查,也便是题前那首著名的感菊诗。因此,对于黄巢来说起义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眼,他早年的那些机遇,已经给他的行动积累了很多斗争和队伍组织的经验。而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经历,让他在以后的起义生涯中,甚至能比王仙芝看得更远,从而斗争的坚定性就更强。具体情况如何,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自从黄巢起义后,众多跟他一样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纷纷加入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几万人。这时,早在黄巢之前起义的王仙芝率领队伍攻克濮州(今河南范县)、曹州之后,和黄巢起义军顺利会合,两支队伍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声势十分浩大。合并后的起义军不但壮大了声势,他们的斗争的意念也不断扩大,期间他们更是孜孜不倦地不断转战山东、河南、湖北诸地。起义军由于当时均来自各地贫苦农民,他们的斗争愿望十分强烈。而这时唐朝军队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根本就不是起义军的对手。因此这么一路下来,唐朝军队基本每次都是被起义军打的溃不成军。

在唐朝统治者受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之后,他们只好调整策略,改而采取离间的政策,企图用高官厚禄来收买起义领袖,瓦解农民革命队伍。事实上,这样一个策略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当时在朝廷给出的优厚待遇面前,王仙芝开始有一些动摇,但黄巢和起义军战士坚决抵制。在这场起义中,黄巢一直是一个坚定的领导者,这样的政治立场也最终使得黄巢渐渐成为起义军的领导核心。而正是黄巢的坚持,起义军才得以能够继续斗争下去。后来的事实证明,王仙芝曾经产生了两次极为强烈的动摇情绪,而在第二次准备归顺之后去无奈发现了朝廷允诺的不可靠。他们虽然最后都坚持了起义,但王仙芝却用事实证明了要保持革命坚定的正确性。

到公元878年2月,起义军的局势急转直下。黄梅一战,5万多起义军战死,王仙芝最终没有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便在中途被唐军杀死。这一次的战斗起义军损失惨重,一下子义军人数便锐减到以前的数量,而这一次的惨败更是让起义军有些胆怯,毕竟王仙芝所带领的那支队伍最后只有尚让率领一部分起义军突围,到亳州投奔黄巢。此后,农民起义军开始围绕在黄巢周围,并一致推举黄巢为统帅,号称“冲天大将军”,建立王霸,任命官署,斗争锋芒直指以“天”为象征的地主阶级政权。从878年2月起,黄巢率领起义军横扫淮河南北各地,并乘虚南下渡过长江,攻取虚州、吉州、饶州、信州和福州。在王仙芝壮烈牺牲之后,因为领导权集中到黄巢一人手中,起义反倒开始顺利起来。到879年10月,农民起义军攻克广州,在这里进行了短期的休整,并及时地补充了人员和武装。起义军的队伍开始变得齐整和规范起来。为了乘胜追击,接着,黄巢率军北上,坚定的直指向唐王朝的老巢长安方向进军。

起义军要来攻打长安的消息传到朝廷,皇帝大为震惊,急忙调动各路兵马阻截。但皇帝没有意识到,黄巢的军队能够这么顺利的北上长安,已经足以说明朝廷军队的不可靠。事实上,黄巢起义军仅用6天时间就攻下潼关,顺利地打开了长安的大门,起义军迅速向长安城挺进。到881年1月8日,当起义军开始直逼长安时,无奈之下,唐僖宗带随从宦官,仓皇逃奔四川成都。同日傍晚,农民军基本没有费多大功夫便得以占领长安城。16日,农民起义军在长安建立了新政权,黄巢做了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至此,黄巢终于实现了他“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梦想,在金黄的荣耀之中登上帝位。

黄巢建立政权之后,对于俘虏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统治政策。他规定,唐朝原先三品以上大官一律罢免,四品以下留任。事实上,最后,黄巢却未能逃脱掉千百年来起义军最终未能保住政权的那个宿命。在胜利的喜悦以及优越的生活条件之下,黄巢便也学会了曾经让他十分不齿的懒惰作风,开始丧失了原先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待革命政权建立后,黄巢没有乘胜追击,也没有消灭关中附近的禁军,而是陶醉在胜利之中。他这样的惰性给唐僖宗的反扑赢得了很多的时间。逃到四川的唐僖宗站稳了脚,开始积极准备反攻。他不断吸引从前部队,并集结了跟随他逃亡的各股残余势力,联络各地军阀武装,向农民军反扑过来。那些在起义高潮中一些暂时投降的节度使,也乘机起兵。农民军没有根据地,很快陷入唐军包围之中。在艰苦的条件下,起义军首领朱温首先叛变。883年,唐朝统治者又勾结沙陀族和党项族的贵族武装力量向农民军进攻。由于寡不敌众,农民军退出长安,在河南坚持斗争。起义军在朝廷大兵压境的局势之下,并没有坚持多久,到884年6月,农民军又退到山东。在莱芜以北狼虎谷一战中农民军多数阵亡,黄巢自杀。农民起义失败。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宏伟壮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它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表现了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的改造作用。同时,起义也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但农民起义军的局限以及唐王朝顽强的反扑最终使得这场豪气冲天的起义被镇压下去。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乱世争霸系统

    三国之乱世争霸系统

    刘宇穿越到汉末,携带着乱世争霸系统。比不上世家大族,没有人才,没关系,系统为你解决。论猛将,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李元霸,挑滑车高宠,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十三太保李存孝古往今来不弱任何人。论统帅白袍小将陈庆之,如卫霍灭匈奴一般,覆灭突厥的徐茂公、李靖统帅千军,以少胜多。还有神机军师刘基,明镜魏征,房谋杜断.......看主角如何率领麾下文臣猛将,开创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明代自然灾害总论、明代自然灾害概况、明代自然灾害频繁的原因、明代救灾制度、明代的灾害思想等。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看惯了太多的三国类小说,可你们看到过黄巾军一统天下的吗?现代小人物张辉穿越到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从一介黄巾小兵,一步步披荆斩棘,搬开一切绊脚石,成为黄巾军首领;之后,带领黄巾大军占益州,平西凉;灭曹操,斩关羽。。。。。。乱世东汉,英雄辈出,且看现代小人物如何纵横三国世界。(求点击,求收藏,求粉丝,求推荐)确实写的很生涩,这我知道,当初写这个小说也是一时兴起,到现在才五百推荐,对我的打击很大,突然感觉不想写了,从现在开始,一天一更吧。
热门推荐
  • 兽武魂

    兽武魂

    武魂,烽火大陆炎族的第八魄,凡是武者,以武魂为根,武魂为源!千年之后,又一王级武魂重现世间!是腥风血雨,还是天下之福!热血澎湃,激烈战斗,生死边缘中挣扎新书,读者兄弟们,如果喜欢请支持一下,只需轻轻点击几下鼠标!收藏!推荐!谢谢大家支持大家的收藏与推荐其实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 侠仙

    侠仙

    《太古玄经》有言:天孕一石,名天启,分两仪,天罡,天琊也,一邪一正。两仪相争,石分,天罡天琊游于玄空,尘埃落于太土,遂生万物。凡人天龙,得天罡、抗天琊、合天启,交妖、修仙、入魔、御兽,叱咤风云,纵横五界,心容万物,力镇乾坤,美女、神器尽收囊中,书写一段斩妖伏魔,杀仙御兽,替天行道,扶正除邪的侠义奇闻。所谓正道,非族类所定,乃人心使然,只要心存正气,不论仙凡妖魔,均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成就万人景仰的盖世英雄。
  • 桃花雨

    桃花雨

    一个是名门落魄之女,一个是皇上最受宠爱的儿子,然而,她与他,又有着怎样的邂逅,有着怎样的情感纠结。他说:今生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但却苦了你。她说:你和我都如飘散的桃花一样,虽然分离会痛苦,但是我们混入泥土,最终还是融为了一体。我不怨,更不会感觉不幸,只要你不再装作不认识我
  • 邪魅小师妹

    邪魅小师妹

    奈何辩解无效,被困在深山里,习武不是吗,闲暇时发现昔日未曾谋面的师兄们的房间很是整洁美观,这老头真是偏心眼,偏要我一个女孩子主那么简陋的屋子,趁师兄们不在山上,我就给你们免费装修一下,小费就免了。恶搞一通,面目全非,师兄们竟然要回山,乖乖,这可了不得了,为免被师兄们追打,被师父处罚,我主动请缨,出山历练。
  • 绝色战神:草包四小姐

    绝色战神:草包四小姐

    她,神界仅次于神主的存在。她,将军府的草包四小姐。当她变成她······这一世,她,便是那草包四小姐!她,将让些欺她,辱她之人,一一除之!你很强?那我比你更强!她,必将傲视群雄!你不负我,我便用真心相待。你若欺我,我必千倍还之!
  • 重生之再世为母

    重生之再世为母

    原以为重生之后再也看不到我心心念念的宝贝,没想到老天爷还是厚待我的,不仅让我的宝宝和我在异世重逢,还有那盼了许久的亲情也随之而至!不过,你,就是你,虽然你是宝宝的爸,不过只要你心里有人,就不要靠近我!
  • 魔君的指环

    魔君的指环

    千年前万恶的魔尊犯下大错被天神镇压,各大天神将魔尊元神打散,元神伴随着魔尊的能量被一分为六,分别分散在六界之中,这六股强大的能量隐藏在各界的至宝当中,只要集齐这六个至宝,再加上魔君的指环就可以让这些能量全被收入指环,得指环者得天下,不过需要一个人得血才能启动指环,而且指环是会人主人得,不会轻易被控制。而那个能开启指环能量得人确实千荨……妖界得九公主,魔尊最宠爱的儿子的未婚妻。
  • 龙族之梦回沧澜

    龙族之梦回沧澜

    龙,究竟是什么?我们从来不曾知道,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生物。它们勇武,它们聪慧,它们残暴,它们淡然。然而,存在难道真的合理么?【本书为龙族的变身同人文,欢迎收藏】
  • 我们都曾年少的模样.A

    我们都曾年少的模样.A

    日光倾城,堕落我们一起停留的那些时光;那些飞不过沧海的蝴蝶,我们是否一起亲吻过他们的影子;只为了,许下共同苍老的誓言;然而走过,那些逐光的流年,终究从彼此相拥的指尖,如白驹过隙。
  • 我的哥哥大人

    我的哥哥大人

    自称万年总攻的黎白被哥哥黎纯扑倒了(#?Д?)黎白:“尼桑不要啦呜呜呜呜呜”黎纯鬼畜一笑“小白,我们再来一发吧~”“啊!混蛋!啊...嗯...”然而黎白还是再一次被黎纯吃掉了╮( ̄▽ ̄)╭黎白悲痛欲绝的喊:“为什么我的哥哥会变成这样啊!!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