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4400000009

第9章 奥地利作家(2)

他的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觉的混乱》(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1927)、《象棋的故事》(1941)。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描写一个瘫痪的少女的恋爱和自杀悲剧。茨韦格的中短篇小说大多描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一个不相识女人的来信》,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刻画中产阶级妇女的思想感情。茨韦格的戏剧作品有诗剧《耶雷米亚》(1917)、悲剧《伏勒波尼》(1927)和歌剧《沉默的女人》(1935)等。

茨韦格去世以后,他的遗作《昨日的世界》(1942)和《巴尔扎克》(1946)先后出版。前者为长篇回忆录,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奥地利和欧洲的生活风貌,后者是历时10余年而未完成的传记作品。

卡夫卡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他于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在中学时期就十分喜欢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着作。他在大学期间与布拉格的一些作家来往,结交了马克斯·布罗德,曾先后和布罗德夫妇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后来他受到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深刻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老庄哲学也有浓厚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有代表性的3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写完。短篇小说有《乡村婚事》(1907)、《判决》(1912)、《变形记》(1912)、《司炉》(1913,后成为《美国》的第1章)、《在苦役营》(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猎人格拉克斯》(1917)、《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饥饿艺术家》(1922)、《地洞》(1923~1924)、《致父亲的信》(1919)等,均受读者的青睐。

卡夫卡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对他的所有着作,甚至有书信和日记作了整理并出版。共9卷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即是由布罗德主编的,其中只有一卷是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

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描写了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小说指出了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共同本质。

《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

《城堡》中的主人公K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虽近在咫尺,由于受到层层阻挠,没法进入。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才得到了批准。作者借这个城堡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写中国无数无辜老百姓,背井离乡去帮统治者建造长城。

短篇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业了,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似乎荒诞,但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异化”现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它造了一个又大又坚固的地洞,但仍时时担心外敌的侵袭。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小人物的恐惧心理,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共同特征是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对强权统治(社会的、家庭的)有一定的畏惧而又无力反抗,对某种义务不能完成而内疚,《判决》就表现了这一思想。

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导致这些小人物虽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合理的报偿,以及他们对社会不满,但无力反抗,逐渐变得孤独、烦闷、恐惧、内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卡夫卡的创作手法很特别,他善于通过特别的构思,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并列在一起,作品并不点明时点、地点和社会背景,瞬间的直觉和梦幻,使画面显得支离破碎。这种写作方法与传统的写作方法相去甚远,但受到现代派作家的认可、效仿,甚至加以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罗特

罗特,1894年9月2日生于布罗迪一个犹太家庭。大学时期学习哲学和日耳曼语文学。1916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俄国被俘。战后在维也纳和柏林等地当记者,1933年由于纳粹排犹,被迫流亡法国。1939年5月27日病逝于巴黎贫民医院。

罗特的小说创作继承奥地利和19世纪俄国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长篇小说《萨沃伊饭店》(1924)是采用当时在德语文学中流行的“新实在主义”风格写的社会批判小说。小说《反叛》(1924)和《齐帕尔和他的父亲》(1927)都以战后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小说《约伯》(1930)写俄国一家犹太人的遭遇。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墓室》(1938)是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前者描写了特罗塔一家几代人的经历,展示奥地利哈布斯堡正朝从1859~1916年的盛衰史,后者以特罗塔家族末代子孙弗兰茨·斐迪南的经历表现奥地利专制政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1938年被法西斯占领的过程。

罗特还着有长篇小说《一个凶手的忏悔》(1936)、《第一千零二夜讲的故事》(1939),中篇小说《莱薇亚坦》(1940)以及散文诗《一个神圣酒徒的传说》(1939)等。

罗特的通讯、散文、随笔中,一部分对进步力量与军国主义的斗争作了描绘,表现了人民的勇气和对理性、人道主义的追求。他的作品内容面广阔,揭露并抨击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的败落与腐朽,忧伤失望的情感常掺杂其中。

多德勒尔

多德勒尔,1896年9月5日生于维也纳附近的韦德林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骑兵军官,1916年被俄军俘虏,在西伯利亚俘虏营待了4年。这时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发生兴趣。

1920年,多德勒尔徒步穿过吉尔吉斯草原,回到维也纳。1921~1925年在维也纳攻读历史和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曾短期参加当时在奥地利还处于非法地位的纳粹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法西斯空军,任上尉。战后回到维也纳研究历史,后来成为职业作家。他于196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去世。

多德勒尔于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小巷与风光》,此后还发表过心理侦探小说《每个人所犯的一种谋杀》(1938)和巴罗克艺术风格的小说《弯路》(194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完成长篇小说《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和年代的深度》(1951)。这部小说以1911~1925年间的维也纳为背景,描写了将近30个人物(包括管家、男爵、女佣、总领事、小贩和厂主)的命运,相当广泛地反映了维也纳各阶层人士的生活和思想。斯特鲁德霍夫梯道建于1910年,联系两个高度不同的城区。多德勒尔试图把它象征为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桥梁。

他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恶魔》(2卷)于1931年开始创作,1956年完成。从主题来说可以认为是《斯特鲁德霍夫梯道》的续篇。它以1927年7月15日维也纳电气工人罢工并与警察发生冲突纵火焚烧司法大厦这一事件为中心,展示了1926~1927年间社会生活的图景,描绘了近50个人物的命运。由于这两部小说对维也纳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描写,多德勒尔被誉为“维也纳社会的编年史家”和第二个冯塔纳。

多德勒尔的重要作品还有讽刺小说《灯光明亮的窗户》(1951)、荒诞幽默小说《梅罗伟恩一家人或大家庭》(1962)、《斯卢尼的瀑布》(1963)、《界林》(未完稿,1967)。

涅斯特林格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1936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童年的经历是她文学创作的源泉。

在《金龟子飞吧》、《五月的两周》、《神秘的祖父》自传体3部曲中,涅斯特林格揉进了她对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初期个人生活的回忆。1957年,她中断了大学学业,进了一家报社当实习生,然后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于是开始了近10年的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的平静生活。她从事写作完全是出于偶然。当时,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对买来的儿童图书与时代脱节感到不满,因此就为自己的孩子写书。她的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写的是一个外表和个性都很独特的女孩,出版之后立刻走红,从此她便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涅斯特林格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得主,无疑是当代世界上最着名的用德语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自1970年发表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以来,她已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100多篇,包括小说、诗歌、广播剧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在德语国家总发行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并被翻译成数10种文字广为流传。她是一位高产作家,几乎每年都出现几本新作,因为她的作品数量多,所以分别由6家出版社出版。她戏称自己是“一个人的字母工厂”,她的作品被译成数10种文字,不少小说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被拍成电影,而且还多次被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等非德语国家的电影导演搬上银幕。她的作品还被选入德语国家的中小学课本。无怪乎奥地利着名文学评论家西格利特·略夫勒称涅斯特林格“几乎就像一种名牌产品”。

涅斯特林格是得奖最多的德语文学作家,她几乎获得过各种重要的德语儿童文学奖。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与《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等4部早期作品于1972年曾获得过德国首次颁发的弗里德里希·伯德克奖。《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获得1979年奥地利儿童文学奖。1984年,她以其全部作品荣获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世界最高儿童文学奖——安徒生奖。

涅斯特林格的作品风格多样、取材广泛,大约可以分成以下3类:第1类是低幼插图小说,主要作品有《弗朗茨》和《米丽》系列。作家本人擅长绘画,她的早期作品都是由她本人绘制插图。后来的作品则主要由德国着名的插图作者配图,她的小女儿也为母亲的许多书画过插图。第2类是现实题材小说,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反映的主题也各式各样:社会问题、家庭矛盾、学校生活、代沟、婚姻、青春期和性朦胧等等。代表作品有《金龟子飞吧》、《五月的两周》等以少女为主人公的儿童小说,是德语儿童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类型,《伊尔泽·扬达》、《小格蕾特》3部曲是作者少儿小说的代表作。第3类是幻想小说,是作者创作中的“大类”,为此赢得了许多大奖。如《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可爱的魔鬼先生》、《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冻僵的王子》、《脑袋里的小矮人》、《新木偶奇遇记》等等,这6本书现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脑袋里的小矮人》是涅斯特林格的获奖作品,也可以视为她的代表作。它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取材都来自于儿童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如《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之中的罗比想让奶奶变得年轻一点而怂恿奶奶服下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而《脑袋里的小矮人》无非是在同桌之间和破裂的家庭之间搭建了一道桥梁;在《可爱的魔鬼先生》里,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所谓的“坏孩子”身上潜藏着的善良、聪明等不为人所知的优秀品质的闪光。涅斯特林格的幻想作品思想深邃,她涉足的是儿童现实性的问题,比如说在《脑袋里的小矮人》里,安娜与同桌黑尔曼的不可沟通与安娜父母离异给安娜带来的不适;在《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里,罗比对奶奶的爱以及巴特先生想改变自然规律而带来的混乱等等。这些作品是建立在对现实性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的,我们不能设想,缺乏现实的依托,幻想作品除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之外,其他的价值何在?

涅斯特林格的幻想作品无疑是一种好的典范:寓教于乐。在有趣的故事之外,我们还获得了伦理的、道德的价值和力量。

同类推荐
  • 苏轼集

    苏轼集

    本书共选录苏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所选作品依据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诗、词、文三部分,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以诗为经,是我们先祖的精神起点。远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马车牛背上唱诵《诗经》了。中华民族经历史长河的淘洗,历尽繁华与沧桑,希望“以诗为经”依然是现在的我们挣脱物欲束缚的起点,更是我们追求心灵栖居地的目标。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热门推荐
  • 隋末风雨

    隋末风雨

    叶晋东医科大学实习生。这天晚上下班回家,走过一个路口,一不小心掉进下水道坑里。在掉下去时骂了一句:“我靠!这么没公德心,又偷井盖,啊……”自此,超越时空来到隋末,又不小心救下杨广……然而,这一切好像没有那么简单,是不小心?还是另有隐情?一切且看隋末风雨,看看叶晋东如何混隋唐,又是如何解开前因后果……
  • 总裁的蜜宠恋人

    总裁的蜜宠恋人

    一个是年少多金,英俊潇洒的总裁!一个是集团千金!青梅竹马的两人,是所有人眼中珠联璧合的一对!但是,欧阳非云不知道犯了什么邪,竟然逃婚……莫安怎肯放弃,不仅要征服欧阳非云,而且,还要做他最宠爱的女人!
  • 梦想星贵族学院

    梦想星贵族学院

    “喂,你看不出来吗,我,爱上你了,”一个美少年吻着怀里的女孩说。'“我知道你喜欢我,因为,我也是,”另一位美少年看着被自己强抱的女孩说。“你们。。。干什么?”
  • 神圣与世俗

    神圣与世俗

    本书之“东南佛国”主要是指浙江区域,主要探讨浙江佛教文化旅游。在对“文化旅游”概念作理论分析并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本书上篇从资源、现状、潜力、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浙江宗教文化旅游作了作了综合的分析,下篇则是对省内各地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价值分析以及保护开发建议等。
  • 飘缈修神录

    飘缈修神录

    “妙算,你这一卦已经算了近十年之久,可有结果?”一中年文士皱眉问道。“开尊兄,不枉你们四人为我护法如此之久,幸不辱命,已经有结果了!”“真的?结果如何?”一赤足女子开口问道。“呵呵,根据卦象推测,你我五人飞升神界的钥匙竟然掌握在一凡界之人手中。”“凡界之人?”中年文士眉头一皱,不过随即便朗声说道:“好!既然掌握在一凡界之人手中,那我们便帮你打通一条通往凡界的空间通道,让你找出这一凡界之人。”.......................................(看书赠送花生瓜子爆米花,板凳请自带,谢谢合作。)
  • 诃利帝母真言法

    诃利帝母真言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逃婚小女子的幸福史

    逃婚小女子的幸福史

    这是一个腹黑上司从大学时代起开始预谋,就想着要把女主拐上自家户口簿的故事。而这件事的第一步,就是把她牢牢的安置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无论她多么的折腾,都不接受妥协。第二步,就开始慢慢的诱拐,所谓诱拐,就是可劲的宠她,宠到无法无天让她觉得再也离不开自己第三步,还有什么第三步,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把她拐上自家的户口簿啊。
  • 梨花颂

    梨花颂

    那一世的梨花娇美,抵不过回眸一笑的芳华。那一世的似水流年,敌不过江山如画的野心。那一世的儿女情长,终不过缠缠绵绵一场梦。
  • 农门冲喜小娘子

    农门冲喜小娘子

    ***穿越!冲喜!病夫君?!还有比这更狗血的么?陌千雪坐在家徒四壁的房子里,苦逼的望了望屋后那荒草比人长的地,又探了探如水洗过的米缸……好吧,这也没什么,可——可这家里只有一张被子,难道她白天伺候了他吃吃喝喝,晚上还得再将他喂饱?!“娘子,夜深了,该就寝了。”关门,熄灯,就寝!你要敢动,我便踢你下床。喂喂喂!某女的抗议无人理,被单一包,哪里逃。腹黑病夫身份好似不简单啊!***勤劳致富最可靠,建作坊,开工厂,领着相公奔小康。正在庆幸没有极品亲戚骚扰,极品村民来敲门。某族老:宁娘子,你相公是私塾先生,你这样抛头露面的做生意,实在有损先生形象,还是把作坊交到村里来管吧。某脑残:一个冲喜的货色,还把自己当根葱?等我一进门,赐你个妾的身份,你就等着跪地敬茶吧。…想要她的财?想要她的人?当她是纸糊的么!给她一个枣,还人十寸金。让她没脸?来来来……赐~一丈红!***片段:某女见某男武功厉害,大为仰慕,求教!某男垂眼默了片刻,像是在认真的思考,“嗯,有一套掌法倒是很适合你。”某女兴奋,“什么掌法?”某男意味不明的一笑,“这掌法还没想好名字,是我自创的。”才自创的,一定不是很厉害。某女撇了撇嘴,勉为其难,“既然如此,那我便勉强学上一学。”某男一本正经指示道,“首先深吸气,提丹田真气……”某女深吸气,目中却是茫然,“丹田在哪……”某人像是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住,顺了顺气,“这一步先略过,现在摊开你的右掌心。”某女很认真的照做。“并拢四指,使拇指与四指自成角度。”又照做。某男伸出手掌,“现将你的右掌掌心对上我的左手掌心。”她边对准他的掌心边问,“是否要先输点真气给我?”某女一本正经看来,某男却是憋笑回望。某男蓦地手掌一翻,紧紧扣住某女的手。某女不解地望着他,某男终于再也憋不住那笑,笑得像偷腥的猫,“饭估计快好了,出去吃饭吧。”走了房门口,她望着他上扬的嘴角,晃一晃他们交握的手,醒过神来,正色道:“这套掌法果然厉害,不如就叫浓情蜜意掌好了。”
  •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没有丰富阅历的人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容易把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误解了。因为每本书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些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