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世界级管理大师的彼得·德鲁克,曾花了18个月的时间在通用汽车做调查研究,倾其心血写出了《公司的概念》一书,结果事与愿违,该书在其公司内部受到了冷遇,其中的理念、方法和建议得不到通用管理层认可,尤其是得不到董事长艾尔弗雷德·斯隆的认可。
由于斯隆长期置身公司内部,对公司的运营、成长和适应环境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了如指掌,因而在他看来,德鲁克书中所写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东西,而自己想要的东西非得通过深刻理解和感悟,在实践探索中方才有效。结果,他创立了“通用汽车幸福地处于绝对分权和绝对集权两个极端之间”的分权管理思想和分权组织模式,“开创了通用汽车的一个新时代”。斯隆的实践说明,领导者切忌照搬理论,盲从权威。
在管理书籍汗牛充栋、新理论层出不穷的今天,常常会听到一些为书“拍案叫绝”的声音,还有人会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早知这么有用的秘方,我的公司一定不会是今天这样了。”其实,这些领导者恰恰忘记了一点,理论都是前人在他们所处的条件下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带有原则抽象性,也就是斯隆讲的“一般意义”的理论,在不同的条件下就不可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不为“一般意义”上的东西所迷惑,立足自身条件,深刻理解现实,兼收并蓄,以独特的悟性能力,方能赢得未来。
书是要读的,但必须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叔本华说得很清楚:“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在社会上流传着“多学习没坏处”的观点,这也要看怎么学。人的大脑空间是有限的,如果不择良莠,什么东西都学,最后就会把自己的脑袋变成垃圾桶,乱得一塌糊涂,根本整理不出头绪来。
现在在学习上出现了一种盲从性的蒙着头听讲座、读学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讲,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病”。有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在读EMBA,财务总监在读ACCA,技术总监在读在职研究生,市场总监刚刚提出申请: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自费进修半年。即使是办公室的秘书,现在也在参加某大学的中文专业自考。他们统一的“病症”是: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不知道学到什么程度算好,总觉得不学就会心里发慌;一离开读书和考试,就会无所适从。他们甚至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患上了学习强迫症。在某些压力大的城市中,甚至全民掀起了学习的“大跃进”。
学习的意义和紧迫性毋庸置疑,但人们学习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越来越高,而能力并没有相应增长,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也同样不能回避。那么,学习病是怎么得来的?如何消除这种病症?这对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对每个追求增长的领导者,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探讨。
现在在企业高层领导中还有一种现象,他们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各种专题的研讨,他们不惜一掷千金去读EMBA、IMBA。有一位企业家甚至有点炫耀:这几年他几乎没有在企业里,甚至没有在国内——他在乘着飞机、拎着包满世界去听课。于是,他们会经常感慨自己进步太快,而抱怨中下层员工思维过于落伍,很多决策、理念无法被大众理解和执行。怪哉!学习的结果,居然只是使他们之间出现了思维鸿沟!于是,他们在愤然间决定创建学习型组织。遗憾的是愤然之间他们却缺少了对学习本身的规律的冷静思考。殊不知,过于盲目的学习,也会造成我们思维的混乱,也会丢掉我们对万事万物运行本质的思索。
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会拎着包到处追踪演讲?这是因为我们缺乏选择和自悟能力,太过于“尚贤”,以致我们对于某些理论某些经验,总是盲目地认知它的可靠性和价值的绝对性。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每本书强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些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
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找到了一种可以更准确描述自然界本原状态的概率语言。就像天气预报一样,过去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是阴有雷阵雨,现在改成降雨的概率是百分之多少。这个改进就是人类认识上从定性到定量的革命性变化。造就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亚于天气预报。如果非要用确定性的语言来描述,经常适得其反。
我们却胡乱地把很多书、很多语言、很多抽象的理论、很多人的成功典故稀里糊涂地往自己脑子里灌输,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是断章取义,最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徒然地疲惫。这是因为,我们一些还不够成熟的领导者,尚不具备剔除糟粕、归纳综合的智慧和自我悟道的能力。而这就使得他们经常把表象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当成真理模仿,比如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片断式的说法:看一个企业管理得怎么样,首先要去看厕所。某一天,在一个商业对话节目现场,主持人问一位非常有名气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你如何考察你下属的企业呢?这位企业家毫不思索地回道:我每次都去看厕所。台下的专家立刻反驳:如果每次都看厕所,这会让下面的企业摸到规律去造假迎合,而有效的检查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很显然这位企业家学习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性的东西,而且是简单地照搬移用,带有很大的盲从性。
现在是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正在以惊人速度轮番更新,就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书籍也不是完全能看过来的,因此在读书学习上一定要强化自主意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明智的选择性,要有深入的研究性,这样方可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四、成功不可模仿,模仿不可能成功
当前的很多电视台正在上演着大量的“模仿秀”或类似的娱乐节目。那些模仿明星的演员无论外形还是模仿的神韵,都与其模仿的对象十分相似,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为什么这些“模仿秀”演员的身价与其模仿对象的身价有天壤之别呢(同样,山寨版品牌的商品比原品牌商品价格低很多)?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假若这些演员继续走模仿的道路,可以预见,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有所建树!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成功不可模仿,纯粹靠模仿是不可能成功的!
有网友倡议由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效仿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传统的划艇对抗赛,在东湖或楚河汉街开展我们自己的龙舟对抗赛。
就此话题几位武汉文化名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环绕在东湖边的武大和华科大能举办龙舟赛,并形成传统,是件有意义的事。”但不能简单“效仿”,“对剑桥牛津间的划艇对抗赛这种形式,只能说是一种借鉴,要做成我们自己的传统,对城市文化的彰显才有正面、积极的意义。”“我们不一定要跟在外国人后面亦步亦趋。”武汉高校已有的品牌是武汉大学的“樱花诗赛”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二·九诗赛”,在全国高校颇有影响。如果想进一步发展运动项目,可以开展校际之间的围棋比赛或者足球、篮球比赛,“我们应该创造自己的校园文化品牌。”
中国与西方文化历史源流和当代发展走向根本不同,教育体系和方式更是彻底南辕北辙,任何形式的模仿只能是模仿。好比茅台酒装进威士忌还是中国酒,威士忌装进茅台瓶子还是洋酒。内容是首要的,内容决定形式,简单模仿只会劳民伤财。
作为企业来讲,学习好的、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方式,借鉴好的符合自己实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如果企业不顾自身条件和现实状况,凡是外国的就一味地盲目崇拜,凡是五百强的就盲目效仿,凡是吹得叮当响的管理理论就照单全收,其结果必定适得其反。然而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中,这种“东施效颦”般的傻事却不乏其例,他们要么邯郸学步,丢掉自己原本还算可以的东西,却忘了如何走步;要么照猫画虎,结果非猫非虎反成犬,把自己弄得猫狗不如;要么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把自己搞得不伦不类,骑虎难下;要么亦步亦趋,盲目效仿,结果水土不服,日累成疾。还有的企业干脆东学一套、西学一套,就像一个乞讨的和尚,东家讨来一块布,西家要来一块绢,统统缝在袈裟上,结果成了“百衲衣”。他们浑然不觉,还美其名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岂不知,“鸭子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别人的孩子你抚养得再好,到头来他也要去寻找生身之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还是庄周说得好:“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因此,当我们面对一种新的管理思潮和理论、当我们欣赏某个企业的经验时,都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扬长避短。在学习他人的问题上,千万不要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而要在借鉴中独辟蹊径,在模仿中标新立异,在选择中择善而从。
每一个企业都有成功的梦想,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模式,但并非每一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简单复制。构建中国式的团队,不要盲目照搬别人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自主意识,没有主见,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做那个,那肯定会困惑。
有一家驻青岛的日化企业公司,总经理看了一本介绍海尔经验的书以后就开始学海尔,要在本公司推广“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工作法。当时他们只有一个库管,平时半个月盘一次库都没错误,自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制度建立后,要天天盘库,结果一个人忙不过来,需要别人帮忙,而且每天都要到夜里两点多钟才能盘完库。有趣的是越盘越不清,库存数老出错,原因是每天睡不好,工作精力不够。后来,没办法又回到以前的做法上去了。
成功的模式不可简单地复制,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英雄之识。纵观全球500强企业,没有几个是靠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来安身立命的。全球第一CEO、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上海与中国企业家对话时坦言:GE的模式非常成功,举世公认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与个人创业英雄李嘉诚的模式也非常成功,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被学习却不能被完全复制。无独有偶,在首届跨国企业高层论坛戴尔峰会上,戴尔中国区总裁符标榜率领他的精英团队把戴尔在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运营架构和竞争策略等方面的经验“和盘托出”,以供中国企业分享和借鉴。戴尔如此毫无顾忌地进行“自我解剖”甚至“自我暴露”,是因为戴尔相信,戴尔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迈克尔·戴尔所言“戴尔的企业运营其实非常复杂,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