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喜新不要恋旧
一、莫让“恋旧”心态作祟
“恋旧”心态是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对新的东西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种对过去生活或事物的留恋情绪。鲁迅先生在小说《风波》里,塑造了一个九斤老太的形象。这个九斤老太,自己生下来有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因此浩叹:“一代不如一代了!”九斤老太对现实状况极为不满,对眼前的东西什么也看不惯,她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一类人的典型。
从现代西方心理学角度来看,九斤老太的这种感叹属于“祖宗崇拜”,是典型的不思进取的老年人所独具的心理状态。老年人的生活和生活愿景就是回忆,回忆当年的生活多么的美好,是老年人特有的暮气和心理特征。青年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勇往直前、锐意创新是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因为青年人要在进取和创新中博得他们向往的利益和成绩。当人们进入中年的中后期后,守成意识开始浓重起来。创新不足,守成有余说的大多是那些45~60岁左右的人群,他们的事业有成,但是他们的进取心已经被他们的沧桑所抹平,“平易守成”逐渐成为他们的座右铭。这种老中青在年龄层上所固有心理特点,几乎成了一般人摆脱不掉的宿命,但不可否认,也还有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不一致的人,有的是未老先衰,而有的则是老当益壮。
现在所要担忧的是“老人心理”超越年龄段的扩散,就是说如果这种“老人心理”在社会上所占的比重很小,也许只会让少数有希望的后起之秀夭折,这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妨碍,但是这种“老人心理”一旦形成社会潮流,形成一套理论并上升到国家意识,那么灾难就会很快降临到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了。试想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被“恋旧”心态所左右时,那还怎么去锐意进取,怎么样去开拓创新。
对于领导者来说,“恋旧”主要表现为习惯于传统的、经验性的东西,想问题办事情总也摆脱不了老的思维模式、老的方式方法。
领导的本质在于“做正确的事”。然而,由于现代组织的内外环境在迅速变化,领导者原来驾轻就熟的事情,可能会由过去的正确而变成现在的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这就要求领导者进行创新,重新去“做正确的事”。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和中期,靠胆量和一定的智慧,成就了一定的事业,也的确赚了许多钱。于是,他们便寻找投资项目,并雄心勃勃,试图做强做大。本来这是无可非议的,应当赞赏的。然而,他们往往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感觉决策,如果有人善意地提醒,他便甩出一句令你哭笑不得的话:“我的想法和做法不会错!因为实践证明:我以前成功了!所以,今后也会成功!”结果,在付出了很多高昂的“学费”之后,还不知反省,还振振有词地说:“在哪里跌倒还要在哪里爬起来!”甚至竟然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何来成功?”更有甚者,他们还教训起你来:“想当初,我穷汉一个,什么都不懂,不也成功了吗?现在我要什么有什么,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经验有经验,而且是成功的经验,难道还不能成功?”
这就是“恋旧”心态在作祟,他们根本不知道变则通,更不懂时过境迁,也不懂与时共进,还在那里孤芳自赏过去的成功,还在那里做着刚愎自用的腾飞梦。难怪很多曾经一时显赫、英名远播的老板不见了踪影。
缺乏新知识、新观念,至今仍然习惯于用老经验、老方法、老传统去认识和解决飞速变化了的时代的事情,这是“恋旧”心态在领导者身上的集中体现。要做到工作上有创新性,就必须摆脱旧的套路和方法,不为经验所囿。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在发展,我们如果不注重学习,不注重研究,凭着老知识,老经验办事,那就如同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总有一天会跟不上队伍,被时代所淘汰。
二、保有“喜新”的心态,促成新我的诞生
“喜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新厌旧”,不能做简单的联想,把它同人的思想道德行为败坏联系起来!喜欢新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喜新是一个人的本性,因为没有谁在乎一成不变的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本性。如果没有“喜新”的心态,就没有拥有新事物的激情,而没有这种激情是可怕的,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如果处在这种状态下,结果有且仅有一个——消亡!这也是国家领导一再提倡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由!没有对新的激情,就没有前进动力了,这种维持状态不可怕吗?
作为一个领导者,当你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好似无所谓,对不明白的问题总认为没有必要去学习,那说明你已经老了,也许你的实际年龄不大,但你的心理年龄确实是老些了。我们必须怀疑自己了,这是无奈的选择。不然的话,失败就会降临。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今天的竞争对领导者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只有反观自省,不断更新自我,才能屹立于当今经济大潮之中,否则只能被浪潮淹没。
《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引用的是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是教诲人们要日日修炼,天天求新,是一种求新图变的哲学,可以说是儒家人生哲学的精华所在。“日日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内在的自强不息,一是外在的学习创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给少年儿童的题字,现在听起来好像是大白话,其实中国进步的伟大真理就是这句话。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也就达到了一个境界。如果说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能够想到“天天向上”的问题,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了不起的企业,这个民族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所以说“好好学习”是创新的途经,“天天向上”才是创新的最终目标和检验标准。
陈云同志一生都在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他总是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抗日战争后期,他教导干部们说:“革命的世面将越搞越大,新环境、新事物会更加复杂,没有真本领是掌握不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指出:国家经济建设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我们过去熟悉的东西用完了,比较不熟悉或者根本不熟悉的东西来了。所以,必须好好地学习,必须迅速学习。进入新时期以后,他明确地提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在学习新东西、解决新问题方面,陈云也是身体力行。特别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他勤于思考,总能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他结合我国实际,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新构想。80年代,他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还不行,还必须有市场调节。在整个改革开放新时期,他积极支持和推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并以自己长期领导经济工作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促成新我的诞生,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1996年,杰克·韦尔奇在《财富》论坛上宣称“我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我不需要电脑”,这就是韦尔奇当时的宣言。然而到了1998年,韦尔奇就开始学打字了,此前他只在高中学过打字。那年64岁的韦尔奇是怎样开始拥抱互联网的呢?韦尔奇自述对互联网的认识始于1998年中期,特别是到圣诞节时。当他发现GE的办公室采购所有用品都在网上,而比他年轻17岁的太太珍妮也在网上给外孙买东西时,他想,“如果我再不注意它,我会作为一个思想保守的土老冒儿退休。”到2000年,GE已经跑在传统经济的前面,韦尔奇的新绰号也变成“e—杰克”。
拒绝学习、拒绝自我更新的领导者是一个单位或组织最大的危险,而拒绝自我更新又是那些事业有成的领导者们最可能犯下的错误。
三、勤于学习新知识,不断积累无形资本
“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这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日新月异的社会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这千变万化的世界,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已大为缩短,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
可以说,任何成功都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通过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为了生活得更好,更有成就,只有更好地学习,做学习型人才。不可否认,善于学习的人往往能够主宰时代,反之,则被时代淘汰。
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自视很高,认为自己的学问30岁时就完成了,日后无须再致力于学习了,而这恰恰成了他后来长期停滞不前的起始。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科学之父”洪保德,这是一个连老歌德也肃然起敬的人物,歌德赞美他“像一个有许多龙头的喷泉,你只需把一个容器置于其下,随便一触,任何一边都会流出清澈的泉水”。可他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地学习,直到晚年仍坚持每天去柏林大学旁听,寒暑不辍。在托马斯兄弟的《伟大科学家的生活传记》中有这么一笔平静却是深沉的描述:“有一次,在讨论一个重要地理问题时,教授引用洪保德的话,作为权威依据。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他稍稍起立,鞠了一个躬,然后又坐下继续记他的笔记。”
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65年在读大学二年级时拍了一部22分钟的短片,参加亚特兰大电影节,好莱坞的投资者看了,马上与他签约,斯皮尔伯格因此辍学到好莱坞发展。40年过去了,功成名就的斯皮尔伯格毅然决定离开好莱坞,返回学校,到加州大学研修电影系的专业课程。斯皮尔伯格回到大学,用假名重新注册插班,用假名参加考试,只有几个教授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功课与其他学生一起送交校外的学者审阅。他上课谦卑有礼,唯一例外的是有一天在课堂上他把一只脚搁在书桌上。事后他向老师道歉,解释是前一天与儿子一起玩滑板时扭伤了腿。教授提醒班上其他学生,不要对这个天王级的同学有什么崇拜的眼光,只把他当普通人。学生做到了,没有向他索取签名,但在毕业典礼的那天,他们告诉父母:我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同一年毕业。
时代愈发展,学习愈需要。今天文化科技知识的扩容、更新势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迅猛。用“知识爆炸”来形容,也算不得什么夸张。学科既呈现出高度分化,而每一门学科的蕴涵量又在快速增长,以致平均每一天,全世界竟有1万余篇科技论文发表,竟有1000余件发明专利诞生!有人作过推算,以往人类知识总量增加1倍需要50年,而如今大约5年就足以翻番。面对排山倒海般涌来的信息,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要投身“知识更新”的潮流之中,要有选择地多学一些,学快一些。坐视,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出局。
在知识更新这一永恒的任务面前,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停滞,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很快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很快就会被淘汰。据统计,当今世界有九成以上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年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蓄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流失。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否则,很快就会在现代社会中失去能量。
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未必人人都真正认清了学习新知识的极端重要性,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一些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衰减,一方面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自身知识能力逐渐落后,有输出没输入、有消耗没积累,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充实和更新。
有的领导者感到自己学历不低,已有的知识够用了,学不学新知识无所谓。但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速度加快。有的研究资料证明:领导者必须以每年6%~10%的速度更新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时代,任何人都没有知识老本可吃,满足于已有的那点知识,必然落伍。要跟上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
有的领导者感到自己年龄大,记忆力减退,精力也有限,想学新知识也学不进去了。这不过是不想学新知识的托词而已。古今中外,很多伟人名士无不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无不是终身学习的楷模。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更是不断追求新知识的典范。毛主席即使在体弱多病的古稀之年,仍对新知识孜孜以求,坚持学外语。革命老人徐特立四十多岁才开始学法语,当时有人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要学好法语比较困难。”徐特立满怀信心地说:“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就可以学360个字,到了50岁,岂不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知识经济对每个人综合素质、知识涵养的要求都愈来愈高,不会因为谁年龄大就有丝毫的通融。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刻苦学习新知识。年龄大、记忆力差,学起来困难一些,更需要发奋努力,笨鸟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