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水是命,肥是劲。”庄稼离开了水就无法生长。适时适量的雨水是庄稼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在一些水利条件还比较差,主要靠自然降水来灌溉的地区,降水的多寡与农业的丰歉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长期无雨或少雨,致使土地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庄稼生长发育的正常需要,这便造成干旱。相反,如果一地长时期过量地降水,水分条件超过庄稼的正常需要量就会形成沥涝;如果降水集中,来势猛烈,则往往造成山洪爆发,河水陡涨,这便是洪涝。暴雨除了易形成洪涝外,还会造成水土流失,使大片的土地被冲刷、切割得支离破碎,大量肥沃的土壤被冲走,使土地变得贫瘠。急骤的大雨滴下在地里,打碎了土壤的团粒,造成土壤板结,妨碍幼苗出土,加快了土壤表面的蒸发,影响雨水往下渗透。当农作物正在开花时,暴雨能够打落花朵,使不实率增加。作物的根系往往由于暴雨的冲刷而暴露在外,直接危害其正常生长。在连续的阴雨天气里,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成熟期会因此而延迟。有时由于土壤空隙被水充满,作物则会因为缺氧而引起死亡。
渔业、畜牧业生产与降水的关系也很密切。一般海洋生物对海水盐分的浓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果盐分浓度有了改变,则海洋生物的活动习性也会改变,这就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捕捞和养殖,而海水的含盐度则是随降水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以在渔汛期间,降水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捕捞的产量。
淡水养殖和降水的关系那就更密切了。江河、湖泊、水库、稻田等淡水养鱼的场所,如果降水过多,水流加强,不仅造成严重逃鱼,同时浮游生物也会大量流走,使鱼类的饵料减少,影响鱼的繁殖生长。但如降水过少,养鱼的水面缩小,水位降低,水温升高,也会影响鱼类的生长。久旱无雨,池塘、稻田干涸,会给淡水养鱼带来更大的影响。
畜牧业主要是靠天然草原进行放牧,严格地受着气候和天气条件的影响。无论是放牧还是牧草的生长、收割、贮存都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在夏季不应选择突出的孤山放牧,以免畜群受雷击和冰雹的危害;冬零暴风雪(白毛风)的袭击,易使牲畜跑散冻伤,如在洼地、谷地则容易被雪埋住。在积雪过深的地方,牧草被覆盖,牲畜就无草可吃;而根本没有积雪的地方则会造成饮水困难。牧草的生长与降水的多少直接有关。降水过多,牧草的根部容易腐烂;降水过少,牧草则因缺水而往往枯死。牧草的收割、贮存也要考虑降水情况,如受雨淋就会变质霉烂,不仅影响质量,而且无法长时间贮存。养猪也是和降水有密切关系的。长时间的阴雨低温,空气和猪圈(栏)都很潮湿,猪的发病率就高,所以南方有的地方有“梅雨纷纷落,仔猪病疫多”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