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3500000006

第6章 与平庸的生活分手(1)

用慧眼识生活

平凡生活中的每一段喜怒哀乐,都有它们独特的意义。

某些人生箴言就隐藏于小角落,等待着拥有慧眼的人去发现,去领悟。

粗枝大叶的人往往遗漏了那些于细枝末节处展现出的人性的明朗与阴暗。

女人不能傻愣愣地过日子,任凭匆匆而过的岁月,只留下脸上的细纹和内心的沧桑。

不管在哪个时间和空间,都有很多人在仰慕林徽因,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追溯着她的过往,极力想要再靠近她一点。

她是才貌双全的典范,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化身。

她是浪漫满怀的诗人,是严谨专注的建筑师,是灵动飞扬的艺术家。她以一言一行开创了中国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哪怕是放眼当代,也难以有人能与她媲美。

不得不说,林徽因的"多重"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她的童年所决定的,那段酸楚的时光影响了她的一生。

父亲林长民是当时的先锋人物,他既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也是叱咤风云的官吏。他的壮志凌云也深切地感染了女儿,让她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女人;他的多情与冷酷也让她深切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

作为林长民的女儿,她是骄傲的。

林长民自幼在林氏家塾中读书,为他传道授业解惑的正是阁中名士林纾,这也是他最早接触西学知识的开端。光绪二十三年,林长民中秀才,为了更远大的志向他放弃了科举,在家苦学英文、日文,他的父亲为助他一臂之力,更是花大价钱请来了两位外教。学成后东渡到日本的早稻田大学读书,1909年回国。

作为何雪媛的女儿,她是悲情的。

母亲何雪媛与饱读诗书的父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出生于浙江小城嘉兴,父亲经营着一个小作坊,家境还算殷实。她在家中排行最小,极受宠爱,久而久之形成了任性刁蛮的性格,不仅如此,她对女红也不精通。最可悲的是,她不好读书。

如果其他地方还能勉强迁就的话,缺乏知识熏陶所导致的文化隔阂,却在无形之中愈加明显。与林长民母亲游氏的聪慧贤德相比,林徽因的母亲是如此不值一提。

最为尴尬的是,何氏被林长民纳为妾,其最直接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子嗣,延续林家的香火,而她得一子二女,其中一子一女夭亡,独存林徽因。

也许从儿子夭折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何氏在林家卑微的地位。

1909年,林长民留日回国后,带姨太太和林徽因移居上海,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威尔玛写道:

那时徽因才五岁。她一直与父亲分离,也没有姊妹,只与母亲住在杭州,被一群成人包围着。她是个早熟的孩子;她的早熟或让家里的亲戚们视她为一个成人,如此误了她的童年生活。父亲回来必定使女儿欣喜,而这个女儿伶俐、欢快和敏感的性格必定也令父亲着迷。想来上海的岁月使这父女俩亲密起来的。一九一二年这家人又搬到北京。父亲仕途顺畅,任职于须臾变迁的各种政府。然而此间他却面临一个苦恼:始终没有儿子,即这个家族的后嗣。他从福建娶来第二房姨太太,极迅速的为他生了一女四男。

对于林家来说,添丁是一件何等大的喜事。林父林母盼了这么多年,终于如愿以偿。二姨太得宠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份宠爱来得如此顺理成章,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而对于林徽因与母亲来说,却预示着生活开始走向更加黑暗的角落,她们不愿面对,却不得不面对。

孩子们欢快的嬉笑声从宽敞的前院传出来,落入林徽因和母亲的耳中。这份无拘无束的快乐对她们来说是如此残忍,强烈的反差折磨着她和母亲的心,别人轻易拥有的幸福,却是她难以企及的。

前院后面是狭窄阴冷的小院,林徽因与母亲便住在这里,与前院相比,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斥着截然相反的氛围。

何氏被整个林家遗忘在了小院里,她的抱怨和指责,她展不开的眉头和流不尽的泪水,成为林徽因抹不去的记忆。

母亲是否幸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父母的恩爱和谐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了女儿的心田,纵然年纪尚小,但也可以敏锐地感受到外界的变动,大人们的情绪,孩子们都懂。

小小的林徽因自然懂得母亲的苦楚,在偌大的林家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来关心母亲,身在其中,却像个外人一样不受重视。

林徽因用略带稚嫩的眼光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无奈,她心疼母亲,却也实在受不了母亲每日里不停的怨言。

她独立自强的性格,在母亲的冷言冷语中逐渐形成。

嫉妒是女人的天性,这一点在何氏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林长民对二姨太的悉心照料、百依百顺惹恼了她,仿佛每一天都在经历审判,生活变得漫长而艰辛。

林徽因知道母亲心有不甘,她爱着自己的丈夫,渴望丈夫的关爱,哪怕只有一点,也足以令她感到喜悦。可她愈想得到,就愈是不懂得温柔地退让。

林徽因亲眼目睹了父亲对二姨太的疼爱和对自己母亲的冷漠,这种反差让她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在家族中立足。

林长民早前去日本留学,归国后便投身辛亥革命,革命胜利后,他的仕途一帆风顺,他们的家也因他的升迁,从杭州搬到了北平。

岁月慢慢在林徽因身上沉淀,她开始长大,开始分担家务,开始用自己的力量争取自己在家中的位置。

全家人暂居天津时,她成了一家人的主心骨,不动声色地承担起家中近乎一半的重担,不管是两位母亲还是几个弟妹,都由她来照顾。

母亲的处境愈发让她明白,如果坐以待毙,等待她的也许会是和母亲一样的结局。环境逼着她迅速地成长,她也在鞭策着自己迅速地成熟起来。

她从冰冷的现实中一次次得到警示,在林家,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自己。

有一次她生了重病,躺在病床之上,迷迷糊糊听到母亲压低声音,在向管家讨钱。母亲希望在每月的生活费之外再额外贴补些药费,很是正当的理由却被管家一口回绝了。被拒绝的母亲立刻抬高音调,不管不顾地与管家吵了起来,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改变,依然没有要到额外的钱。

这让林徽因深刻地认清了现实,受宠的人皱下眉头,都会被心疼,不受宠的人得到的只有这样的待遇,连下人都不顾及主仆之情,她的痛根本不会有人理会。

母亲是指望不上的,唯有她自己去发奋,努力变得优秀,更优秀。否则,谁能保证她不会重复母亲的老路,被温情所抛弃呢?

她的眼睛正在默默地观察着周边的一切,她的心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出路。她没有傻乎乎地接受现实,也没有像母亲那般只顾着发牢骚,她知道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冷冰冰的现实。

林徽因不甘心受命运的摆布和驱使,她要挣脱、要自我救赎。她已经学会了如何讨长辈们的欢心。她勤于功课,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来充实自己。她学习料理家务,烦琐的家务在她手中变得井井有条。

辛苦是肯定的,而收获也是实实在在的。连二娘程桂林都不得不承认,林徽因是"父亲最宠爱的孩子"。

得到父亲的宠爱虽是她所愿,却也带来了新的困扰,一面是满满的父爱,一面是失宠的母亲,她被夹在这二者中间。她既不能说服父亲与母亲重归于好,又没办法说服母亲去主动赢取父亲的信任。

她看到了父母间的隔阂,也透过这一幕幕辛酸看到了世间感情的薄凉。

不要蒙着眼过日子,有些曲折需要睁大眼睛看清楚,折射回脑海的影像稍加整理,变成一部心经,指引着未来。

与此同时,要笃信上苍不会让用心生活的人等太久。

16岁,成为她蜕变的转折点。

和往常一样收到父亲的来信,林长民信中提出要带林徽因去欧洲远游。

守着每日的心酸,她都不肯轻易落泪,而今得知父亲要带她远行的消息,她哽咽了起来。

这是不害怕别人嘲笑的泪水。这是对她的奖赏。

同时代的女孩还在贫困和无知中挣扎,她是何等幸运能够走出国门,游历欧洲。

她耗尽心智和力气赢得了父亲的喜爱,也是这份喜爱改变了她的命运。

父女二人乘坐邮船抵达法国后,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游历生活。

一路走走停停,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和柏林……

每到一处,林徽因便感觉内心世界更充实了一些,整个灵魂更饱满了一些。

在父亲身边,她是小翻译和小女主人,代替父亲接待宾客,陪同父亲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来到林家做客的人,皆是人才中的精英人物:著名史学家威尔斯、小说家哈代、美女作家曼殊斐儿、新派文学理论家福斯特以及旅居欧洲的张奚若、陈西滢、吴经熊……

林徽因礼貌且热情地招待他们,并成为他们专注的倾听者。他们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这一切正默默地影响着眼前这位少女。

旅行结束后,她和父亲在伦敦定居下来,江南女子的灵动秀气,在她的身上逐渐显露了出来,那些西方人都说她"漂亮如同瓷娃娃"。

若是没有昔日的努力,怎会有今天的林徽因,又怎会有将来的林徽因?

林徽因心疼母亲的无助与孤独,厌恶父亲毫不掩饰的偏爱的同时,却也伤心母亲悲惨却又不知进取的一生,她纵然可怜,却也不是完全无辜的人。

她的聪慧之处就在于没有偏激地看待父亲,没有一味地偏袒母亲。她用自己的眼睛,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她不甘心一生平庸,不能忍受像母亲那样活着。

那些在心中呐喊过千百次,却一直未能说出口的心事,让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埋没了声响;那些经久回荡在耳边的低语声,催促着她奋进,再奋进。

生命的真谛并非如此神秘而难以摸透,或许与我们只是一线之隔,只等我们掀开它的面纱,看清生活,看清我们自己,看轻无关紧要的琐碎。

走出去,看真实的世界

女人生来,就有万般柔情。对于这个世界,女人的存在,不仅是一针一线、一饭一菜的意义。女人的世界并不是只局限在灶台四周。

早些时候,女人是采集高手,男人是狩猎高手,经过繁复演化,女人的方向感差之又差。在这个有着无数种可能,无数种选择的世界,迷茫与混沌时刻伴随着女人成长。

该如何破解狭隘,捕捉真实?

走出去,带着明亮的眼睛和透明的心灵。

林徽因的睿智多识,享誉至今。走近她你会发现,这一路走来,是她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地界、突破眼界、突破心灵,才促成了那个坚定执着、无畏无惧的林徽因。

向久远的年代回顾,还只是个5岁女娃的林徽因,随祖父母、姑母迁居蔡官巷。在一处清静悠然的宅院里,大姑母林泽民第一次将书本摊开在她的面前。她睁着天真的眼睛,打量着泛黄的纸页,心里想的却只是玩耍。

那时的她还无法发觉书与外面的世界有着怎样的差异。面前一动不动的书本,怎比得过院子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鸟儿来得生动有趣。

时钟在不停摇摆,日子也就跟着忙活了起来。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随之而来的是父亲工作上的调动,随即全家人移居上海,住在虹口区金益里。已经到了上学年纪的徽因,同表姐妹们一起,在附近的爱国小学,开始了她的学生时代。

不出几年,再次举家迁居天津,告别了小学生的天真烂漫、童言无忌,正式升入英国教会创办的培华女子中学。欢快活泼的林徽因,课上多了份认真,课下则与姐妹们嬉闹玩耍,带着懵懂少女的小情怀,感受着不一样的时间和地点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从孩提顽童,长成青涩少女,林徽因跟随家人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北京、天津、上海,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各式各样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打开了这个少女对未知世界的展望。

搬迁、转学,也许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新奇事物带来的新鲜感和冲击感,终会以不同的形式印刻在她的心里,成为日后游弋的起点。

如果说在一国之内,频繁地变换城市,还只算得上是通向大千世界小小的一步,世界地图在她面前,暂且只是展露一个小角落而已,那么,接下来的异国之旅,则完全自由了她的身体,拓宽了她的眼界。

出国读书求学,是青涩的林徽因梦寐以求的事,她急切地想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远隔重洋的世界,是否真如别人口中或书本中所描述的那般光怪陆离、变幻多端?她想要去弄清楚,想要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出国游学的机会,并没有让她等太久。

1920年,林徽因16岁,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正对一切都充满热情和好奇,渴望离开原地,去到不曾去过的地方,拥抱不熟知的情怀。

这一年春天,父亲应邀赴英讲学,一向聪明乖巧的林徽因,自然成为他重点栽培的对象。她与父亲先是来到瑞典参加国联会,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由法国转道英国,在阿门27号住下后,观光旅行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这些在当时国人中鲜有人知道的名字,以及一路上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色和建筑,一一定格在林徽因的脑海里,给了她耳目一新的感觉。

西方的古典建筑与东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令她惊奇不已。她的目光久久注视着眼前或沉静或奔放的建筑,品味着其中的韵味,内心的感触正在慢慢升华。

这些从未真切感触过的景象,落在林徽因的眼里、心里,让她冲破了地域,与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她也开始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所处的世界。这片广阔的天地,不仅开阔了她的眼界,更为她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

女人,就该不时地走出去,到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人交谈,看不同的风景,体味不同的人生。虽然依旧是同一片蓝天下,但身处异乡异地,感官上的体验必然带动心灵上的触动。

此时,才会惊觉,生活了几十年的那片小天地,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缠绕在周身的杂七杂八,以及剪不断的束缚和羁绊,也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看清这一切,放下执拗与虚妄,才能继续坦然前行。

备受鼓舞的林徽因,9月结束旅行,回到伦敦,收回放飞的心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圣玛丽女子学院学习,正式开启了她的第一次短暂的游学之旅。

对林徽因来说,21岁时与梁思成一道奔赴大洋彼岸的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的经历,才是真正放开了手脚,越过了中西方的隔阂,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新土壤。

正是这片土壤,给予她新的知识和新的视角,她小心翼翼、一点一滴地重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为周边的一切重新定义。

那时,去建筑系学习是徽因的愿望,可惜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招收女学生,为此她只好退一步,选择了美术系。

扎实的功底和优秀成绩,使她一入学就上了三年级,由于美术系与建筑系同属美术学院,加上梁思成在建筑系,她也就得以顺利旁听建筑系的课程,满足了心愿。也恰是这旁听,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

身在异国他乡的林徽因,充实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同为留学生的闻一多一起,参加了"中华戏剧改进社",志在将中华戏剧发扬光大。

1927年,结束宾大学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对戏剧心存向往的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跟随著名的G.P.帕克教授学习舞台设计,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现代舞台美术的女留学生。

同类推荐
  • 在闹市中修行

    在闹市中修行

    一种道理,一种智慧,一种思维方式。静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杂念,无欲无求、心平气和。水中月,梦中花不足为依,虚幻的东西不应以为动。看清了,也就释然了,难得糊涂,糊涂难得。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能在平静之中体味这人生的酸、甜、苦、辣。忙处偷闲,痴中取乐,且于半醉半醒问。本性常因外物而迷惑,进而丧失真我,于是红尘中纷扰迭出。人只有返璞归真,恢复真我本性,才能跳出轮回的苦海。
  •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

    神中之神分出自己一小片心灵,使它如野花一般芬芳,月色一般柔和,微风一般清新。给它斟上一杯喜悦,说:“喝吧,把过去的一切忘个干净!”给它斟上…杯烦恼,说:“喝吧,尝一尝什么叫欢乐的生命!” 赋予它那来自天国的睿智,把正义的路子挑定。赋予它能洞察一切奥秘的聪明。赋予它在梦境中才流露的和理想结伴的情感。为它穿上天使们用彩虹和流霞织成的激情的锦衣。给它蒙上怀疑的阴影一一光的幽灵。
  •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长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延伸,并将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科大、北外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参考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中庸处世智慧(千年智慧枕边书)

    中庸处世智慧(千年智慧枕边书)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核,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本书“千年智慧枕边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庸的处世智慧,处世、办事、说话、心态、做人,正如港澳台频道风云人物李嘉诚所言,“人有五商(智商、情商、财商、逆商、心商),若想人生成功,须五商俱备。在我看来,五商无一不可从《中庸》中获益。”让我们重拾我们固有的智慧,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热门推荐
  •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成于1833年12月,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外省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巴尔扎克自称这部小说为《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葛朗台夫妇、父女、伯父与侄儿等之间的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特色,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 塔尖时代

    塔尖时代

    轻松、爆笑之大学屌丝男的生活,以及那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总有那一幕能让你感触,如此相似,如此普通又如此深刻!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成长系列

    成长系列

    本书由十一个青春成长故事组成,十一种美好,十一种疼痛。有些故事看似平凡,却是所有青春时期的刻苦铭心。文中的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人们,会不会是曾经或者未来的你呢?
  • 三生宫城:十七妃

    三生宫城:十七妃

    十七年前因为一颗心进入沉睡,十七年后醒来带着17年前的面容被一个男人各种折磨,还封了‘十七妃’的称号,这一生该要如何走下去。
  • 开发智商的益智故事全集

    开发智商的益智故事全集

    《开发智商的益智故事全集》从观察与分辨、推理与判断、思维与理解、想象与创造、急智、分析侦破与变通创新六个方面来开发青少年的智商。故事融趣味性、知识性、益智性于一体,每个故事都给青少年不同的启迪。
  • 米虫皇后:皇上老公别闹

    米虫皇后:皇上老公别闹

    苏染一名大学生,目标很伟大~就是当米虫……人品爆发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环境以及收益和成本,当即决定要当一个专业的米虫,坚守自己的米虫原则,却不想要嫁给皇上龙越泽当皇后,但是想想这是非常适合当米虫的职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人的相处,总是有一个人蛋疼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通往天堂的阳光

    通往天堂的阳光

    范晓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时而单纯的令人怜惜,时而又残忍的令人不敢靠近。她说她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可是却让警察刘安平同情生爱,难道这个警察疯了,还是这个女人魔力太大?
  • 修真大主宰

    修真大主宰

    他的修真之路明明可以顺畅无阻,但他却选择从基础开始,为了查清真相,他要变强!
  • 魂震九天

    魂震九天

    一个少年偶得莫名传承,从此卷入了一场冲破九天的纷争之中,一个个传说中的人物不断的现身,从此三界六道陷入一场场腥风血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