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4900000011

第11章 阴谋与较量(3)

在清除掉京城的旧势力之后,刘承祐又在各个部门培植了自己的新势力。在这里我权且挑出几个新换的人物,因为后面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苏逢吉取代了杨邠掌管军政;青州刺史刘铢担任开封府尹;阎晋卿被升为马步军指挥使(这还得感谢吃了史弘肇一碗闭门羹)。

初步尝到权力滋味的刘承祐高兴得快要发疯,贪婪的他近乎疯狂地使用这些权力,杀掉了许多与他作对的人、藐视他的人。自从继位以来,他从未像此刻这样高兴过。在那段他生命中黑暗的时光里,他像傀儡一样任人操纵,只配做那五位辅政大臣的应声虫,不敢多说一句话,甚至有时候多说了一句就立刻被公然强令闭嘴。这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噩梦,一个皇帝的噩梦。

他痛苦、愤怒、悲哀、无奈,憎恨那五位辅政大臣,憎恨他们夺走本该属于他的东西。然后,有一天,他暗地里发誓,别人抢走的他的东西,他一定要拿回来,并且用血的教训告诉天下人,凡是有人敢抢走他的权力,他会让这个人死得很惨。为此,他不停地伪装自己不让对手看见,不停地使心计让对手落入圈套,在夺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告诉自己,哪怕遭到世人的诟骂,也要将这条路走到底,直到拿回那些属于他的权力。

终于,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能史弘肇、杨邠、王章三人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居然会死在这个他们从不曾在意过一丝一毫的年轻皇帝手上,也想不到这个皇帝是如此可怕。

权力的欲望使刘承祐明白了一个道理,夺权这种事,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绝,绝不给对手一丝喘息的机会。

于是他制订了下一步计划--夺取那最后属于他的权力。

执行计划的方式依然是暗杀。

刘承祐清楚地意识到,最后只要杀掉两个人,他就可以取得圆满的胜利。

这两个人,一个是身在邺城的枢密使郭威,一个是身在澶州的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

刘承祐派去杀郭威的人,是屯驻在邺城的护圣左厢都指挥使郭崇。这个人前面提到过,他就是在赵匡胤建国后经常为郭威流泪的那位节度使,现在他应该叫郭崇威。因为郭威尚未做皇帝,他还没必要做个不孝子把自己名字削掉一个字。

被派去杀王殷的是刘承祐的另一位舅舅,在澶洲当统帅的李洪义。

可是,刘承祐毕竟还年轻,他虽然有超越他年龄的心计,但他的缺陷这个时候再度体现出来。这个缺陷就是用人。

暗杀从澶州开始,然后才是邺城,对此刘承祐下了一份密诏,上面写得很清楚。

李洪义素来都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自打接到暗杀密诏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认定了自己绝对不是一块暗杀的材料。相反,他倒是一块很好的被暗杀的材料。由于受怯懦性格的影响,李洪义完全没想到刘承祐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去做,很害怕最后被杀掉的是他自己。关键是,杀掉了王殷之后,自己没有退路啊,虽然身为统帅,但是没有服众的威严,最后很可能被杀掉作为王殷的垫背。悲哀啊,这个外甥竟然没为自己想过退路!

刘承祐选中李洪义这个舅舅,我们不妨给他三个字评价--瞎了眼!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为了保住性命,李洪义将暗杀密诏乖乖上交给了王殷。

王殷给这突然冒出来的密诏吓了一跳,上面赫然写着他的名字,要求他从这个世上秘密地消失。看了这份密诏,王殷马上明白了一切--他的老板史弘肇以及杨邠、王章已经完蛋了,接下来上头要收拾他和郭威。

阴谋发展到这一步,王殷做梦都想不到,他即刻派人快马加鞭将这份密诏送到了郭威处。

接到这份密诏的郭威自然是料得到刘承祐走这一步的,只是他不曾料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而且,他还不曾料到刘承祐这个人玩阴的是如此厉害。由于当初的过度自信,他没有向史弘肇三人警示刘承祐的阴谋,搞得三人连到底是死在谁手上的都不知道。郭威此时是懊悔不及。

紧接着,他的心情马上由懊悔变成了惊慌失措。因为他想起了他的全家老小至今仍在京城里。郭威要面临的最残酷的现实就是这个,一旦他有什么反抗之举,刘承祐必然让他断子绝孙。

不出郭威所料。他的家现在正被刘承祐派兵戒严着,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悲哀和无奈紧紧地缠绕着郭威的心,这种滋味非常不好受。但是,几十年来的战争生涯让郭威学会了冷静和沉着,这能让他很快地摆脱情感束缚重回理智。

郭威知道,如果屈服和投降,死的就是他和他全家人。如果反抗,那么他还能生存下来,为他的家人报仇。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他的志向就在,他将名垂青史;他死了,那么他和他的志向一起进棺材,遗臭万年。

这一刻,他把一切都看得很清楚。

他咬紧牙关,决定反抗。

刘承祐!是你逼我走到这一步的,我要你为你的所做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下定决心之后,郭威开始布置一切。

他首先找来他的一个亲信,这个人叫魏仁浦,以机敏谨慎著称,是郭威的得力助手。郭威在这个时刻第一个要找的是他,足见他在郭威心目中的地位。

事实证明,魏仁浦并没有辜负郭威的信任。他看过那份密诏之后,先是劝郭威造反,然后马上提出了一条绝好的计策--造假诏书。

我们知道,关于伪造诏书这件事是非常难办的。因为首先这就是一项掉脑袋的任务,敢做这种事的人不是反贼就是神经病,当然前提还得是有才艺的反贼和神经病,没才艺的做出来,别人看了还以为是遗书。对于其中的工序材料,最难办到的还得属印章这个东西。因为诏书上的印信是由皇帝的御玺盖的,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专业人士很难伪造得了。

所以,想要造出高仿真的御玺印信,还必须去找专业盗版专家。要知道,朝廷对这种盗版专家实行的政策通常就是见一个杀一个,这就注定了找专业人士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

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郭威,因为这份伪造诏书的受众群体,他早已圈定好了,就是他那些基本上大字不识一个的部下,简称文盲群体。这些人就是好忽悠,其中不乏你写一张"你是神经病"的字条给他,他看了仍然夸你写得好的。所以,郭威只要找个临摹笔迹的专业人士,临摹一下诏书上的笔迹,写下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即可。

对于印章,这就更难不倒郭威了。由于这个受众群体基本上不会见到皇帝的圣旨,也就见不到什么御玺印信。郭威采取的措施是就地取材。他身边有着和御玺同样实用性质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和御玺一样,都是见不得光的,得藏着掖着。它就是郭威的官印,邺城留守的官印。

郭威就这样拿自己的官印当御玺用,直接盖上去,以假乱真。

预期的效果也如期达到了。那些不知情的将士读到诏书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真是大开了眼界,看到了皇帝的印章信物,此生可能仅此一次啊,成就感油然而生。

到这里,一份高仿的诏书就大功告成了。接着郭威就在那份诏书上写下了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大意是刘承祐要郭威杀掉他的部下,原因是刘承祐怀疑郭威的部下想造反。

这份假密诏很快起了效果。郭威的那些部下看到这份伪诏时,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被激怒--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先叫人来杀我,可恶啊!

郭威对此非常满意,这就是他要达到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场面效果,他这时候又特意站出来,开始了他的添油加醋:"我相信这并不是皇上的旨意,肯定是皇上身边的某些奸臣私自下的旨,想置我等于死地。"

下边纷纷响起应和的声音,表示一致赞成郭威的观点。

郭威见时机已成熟,马上用洪亮的嗓音发起号召:"诸位大可随我一起入朝,杀尽奸臣,以除君侧之恶。"

此言一出,全军响应。

这就是郭威起兵反抗的借口。有人说,反就反了,还需要什么借口吗?需要,非常之需要。因为无故造反的阻力是很大的,会造成很多人的不服,不只会造成地方武装的反抗,而且会造成百姓的不拥护。相反,有一个名正言顺利国利民的借口,阻力就小很多了,甚至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马上就会被忽悠来参加了造反队伍,还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呢。

郭威就这样领着大军出发了。

他行军的速度非常之快,向南而去,第二天就到达了滑州。滑州的节度使宋延渥是用大开城门、列出仪仗队、亲自迎接入城这样的方式应付郭威的,就差放鞭炮了,好比迎接上级前来视察工作一般。他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郭威军威所至,一个是郭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清君侧,这就是郭威名正言顺的起兵借口。更甚于此者,郭威还以这个借口添上一连串废话写成理论,整理成奏章,擒住一个奉命前来侦察敌情的人,将这份奏折藏在他衣领中,继而放他回去,逼刘承祐交出李业、苏逢吉、郭允明、聂文进这几个人来给大家剁成肉酱喂狗出口恶气,否则的话就真的过来搞清君侧了。

显然,郭威不是过来搞军演的,分明是造上反了。

刘承祐立刻下令诛杀郭威全家老小,然后诏令全国,要求各地节度使领兵前来勤王。

与此同时,刘承祐派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阎晋卿这三位仁兄率兵前去抵抗郭威。很遗憾,结局跟上面的节度使宋延渥相差不远。在这场战争的前后,先是侯益投降,因为他的部下将士根本就是为了到这儿来投降的,个个毫无斗志,纷纷忙着写遗书寄出去准备安排身后事,仗都没打险些提前开上追悼会了。侯益见了心都凉透了,最终遂了部下的心愿,趁夜率领部下向郭威投降。

在久经沙场、所向披靡的郭威大军面前,他们显得如此脆弱!郭威用他的胜利告诉我们--军威是一件非常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剩下的张彦超、阎晋卿两位仁兄是硬着头皮跟郭威干的,很不幸地惨遭大败,逃回京城。张彦超继续加入作战部队,阎晋卿先生却非常想不开,兵败之后,竟然在家上吊自杀了。

前方失利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刘承祐彻底陷入了恐慌之中。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得实在是太快了,非常出人意料,形势可以用"势如破竹"这四个字来形容。刘承祐到这时才明白,他面对的人是多么强大。这个人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他却得寸进尺地想置这个人于死地。等到这个人反抗的时候,他才明白如果这个人不能被他暗杀掉,那么这个人给他带来的打击一定是毁灭性的。

历史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总会有一个想要改变局势的人站出来。如果这个人能改变局势,他就是大英雄;如果他是出来逞英雄、出风头,他就会被当作一只出头鸟直接被枪毙掉,成为一个跳梁小丑。

成与败,只在你一念之间!

在情势十万火急的时候,一个人挺身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从兖州来京师勤王的慕容彦超。然而,结果证明,他这一念之差使自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跳梁小丑。

慕容彦超是已向郭威投降的前开封尹侯益的顶头上司。侯益搞了叛变投诚,他却并不在意。起初他曾向刘承祐夸下海口,生擒郭威如同探囊取物。不过,他这纸上谈兵实在是显得太小儿科了,因为他遇见了比他更狂妄的聂文进。这位聂文进纸上谈兵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用"狂妄"两个字来形容了,用"疯狂"来形容还算勉强。他以为只要有自己在,一百个郭威他都能一个个抓回来。

行了,聂文进先生,你再继续吹牛的话,就可以带着你那些从纸上谈出来的兵去征服全世界了。

慕容彦超向刘承祐夸完海口之后,就遇见了这位比他吹牛厉害一百倍的聂文进。他向聂文进询问郭威的兵力总数以及麾下将领名字,聂文进的回答泰然自若,完全不动声色。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而慕容彦超不一样,他没见到棺材之前就开始掉泪了。在听汇报的过程中,慕容彦超神色越来越凝重,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牛皮吹得过火了。他开始谨慎对待这场战争,但纵使是这样,仍不能改变他跳梁小丑的命运。

刘承祐已经把所有的筹码压在他身上,如果他败了,刘承祐的时代就会随之终结,他就将会成为这个朝代的罪人。所以,慕容先生,这不是你以为你死了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你死了,刘承祐怎么办?他可还没准备好要跟你一起死呢!

郭威的行军速度非常之快,短短几天时间就从邺城到达了距开封不到百里的封丘(河南省的东北部)。对此,慕容彦超应付的办法是--领军到七里郊挖壕沟进行严密防守。

这种壕沟不是指护城河或者打仗用的战壕,但是所起到的作用与护城河相差无几,因为慕容彦超在此扎营,为了自我防卫,采取的是挖壕沟的方式,可以称之为"护营河"。不过,由于郭威的行军速度太快,已不能容许慕容彦超挖出一条河的宽度,充其量只能用来养鱼或者当游泳池,离护营河还差得远,称之为护营沟也不为过。

有人要问了,你挖了沟,水呢,水从哪里来?该不会用口水吧?其实这个问题是最不必考虑的问题。开封这座城市有很实际的雅号,叫作"北方水城",河道密布。所以慕容彦超只有稍微开挖一下附近的河道,把水引过来就行了。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太监乱世

    重生之太监乱世

    如果猪角附身到一个淫贼身上,他的命运将何去何处......空有一身医术,却附身到淫贼身上的陆宁概叹命运的捉弄。国家和个人命运,就像历史洪流中的一叶轻舟,在汹涌澎湃的浪涛中间时起时伏。悲天悯人未必能救黎民于水火,唯为手握重权才能在起“开元盛世”,且看他如何摆脱“淫贼”身份,掌握那段历史的进程......1、自控能力差者请远离此书。2、看书不忘投票,谢谢支持。
  • 大宋第一人

    大宋第一人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携六尺青锋,创不世功业,何人敢为阵前卒?”“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泱泱华夏,何惧宵小?“作诗有何难,出口便是锦绣文。”“荒谬,圣上犹在,谈何登基?”汴京城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勾栏瓦肆文人墨客,贩夫走卒,谈笑自若……往事越千年,且看现在小年轻如何混迹在北宋年间。一切尽在大宋第一人。每日早九点中午一点晚上八点准时更新。新书上传望诸位多多支持。
  • 斩元

    斩元

    怒斩元将,他一战成名!命运因此多彩变幻!有人要救他,有人要杀他!有人爱他,有人恨他!为兄弟,他独闯连营,枪挑寇首!为情爱,他直面千军万马,换得红颜一笑!银枪在手,乱世化清平,杀出华夏盛世万邦臣服!脚踏战火,血性真男儿,敢叫历史车轮疯狂倒转!
  • 窃国风流

    窃国风流

    新书书号:189252新书书号:189252新书书号:189252新书书号:189252
  • 恶搞三国传

    恶搞三国传

    小说里有的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小说里有的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小说里有的是一骑当千无敌猛将这里只是在讲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怎样在乱世中挣扎
热门推荐
  • 苏联之热血传奇

    苏联之热血传奇

    别人穿越到苏联成了走私犯,我却成了一名克格勃特工。我失去了父母,但是却得到了克格勃主席的青睐。我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并熟知历史的脉络。许多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不过是我手中的棋子罢了。*****************************************************跟随主角的脚步,看看他是如何成就一番不朽的功业的!!!本书读者交流QQ群:苏联之热血传奇一群:90551259
  • 杀手丑妻不好惹

    杀手丑妻不好惹

    她是江城冷家最尴尬的存在;传说她面带胎记,丑陋至极,谁靠近她,就会遭受血光之灾!他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厉家三少;传说他俊美异常,男女通杀,却残暴至极,得罪他的人往往后悔来到这个世上!她人前是谁都可以踩一脚的小可怜,人后却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皇后。
  • 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读红楼,常感意难平,以手中拙笔,抒胸中块磊,纵横天上人间,也要给林妹妹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说什么天意如刀,不过是几个糊涂家伙的一场争斗那神仙一般的人儿,怎忍心让她泪尽夭亡。纵有那天命难违,我也要逆天改命她,林黛玉,万年寂寞里唯一伴我的一抹绿色,我保定了,那怕为她颠覆了这三十三层天,杀尽满天神佛他,天界最神秘的仙人,为救我,不惜倾尽热血,为护我,不惜与天为敌,这份深情,又岂是滴水恩之比。为他,我愿舍弃一切,只为跟他并肩,天下地上永不分开。
  • 诛天风云录

    诛天风云录

    历尽凡尘千万年,披荆斩棘终如愿。奈何天道不为公,封天大阵阻仙缘。他日寻得诛天法,足踏霄汉吾为天!
  • 至高图腾

    至高图腾

    玄星大陆受海兽洗礼,人类兴旺不再。陆地上的妖兽险些将人类灭族,三千年的休养生息,人类重新站在陆地的巅峰。向明至地球而来,依仗雷霆双灵台。称雄五域,争霸海上,成就至高图腾。
  • 神笛

    神笛

    她,风华绝代,一笑倾城百媚生,死后重生王者归来,他,因魔笛,纵横天下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吸血女王的复仇游戏

    吸血女王的复仇游戏

    一座金碧辉煌的阁楼内,老人怨恨的咒骂声,女人狐媚的笑声,男人疯癫的嘲笑声,这就是我出生之后所听到最刺耳的声音。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一个本该属于我的安稳人生,在这吵闹中全碎了,复仇是我势在必行的,等着接受我的一连串复仇计划吧!
  • 禁区

    禁区

    1931年,日本关东军入侵了我国的领土,东北三省在一年内全部沦陷;而臭名远昭的731部队也快速的入驻到东北,开始了一些惨无人道的人体细菌实验……
  • 遇上空姐365

    遇上空姐365

    天生弱智的他,是学校的最差学生,是家族的嫌弃人物,是梦中女神的厌恶对象。可是,当一个百年后的身体穿越而来,与空姐同居,与女神同游,与校花同乐,与警花同斗,与萝莉同欢…….这一切,竟已成为了他生活中的最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