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极其令人痛心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这位母亲没有给孩子留退路,也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世界上没有笔直往前的路,它逢山要迁回,遇水要架桥。一年365天,也并不天天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有时会有阴天下雨。孩子的状态并不会天天都向上,他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次次都是100分。他的情绪会有低落的时候,考试有失误的时候,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常理,可有些父母却不认这个常理,他们给孩子设定了一个目标,然后就要求他天天攀登,步步向上,如稍有懈怠,就会训斥打骂,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不仅孩子的状态没有改变,而且使孩子很反感,使原来的亲情关系变成了冤家对头。记者陈薇故意杀人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1993年8月1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昆明某报记者陈薇故意杀人案终审判决:陈薇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行两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是一起震撼人心的家庭悲剧。记者陈薇、保卫干部吴显才和他们的爱女娜娜,原本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1997年夏,16岁的娜娜该考高中了,一向成绩不错的她,这次没能实现父母的期望,于是父母动用一切关系为娜娜搞到一个自费名额,把娜娜送入昆明市某重点学校,懂事的娜娜决心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然而重点高中学业竞争空前激烈,开学的第一天,娜娜就感到了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差生”的阴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的身心无时不在痛苦中煎熬。细心的母亲发现了女儿的痛苦之后,多次和女儿倾心交谈,娜娜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不堪学习重负,放弃考大学,转学上中专。母亲理解女儿的苦衷,决定帮助女儿。期间,她曾把自己和女儿的打算委婉地告诉了丈夫,却遭到丈夫坚决反对。1998年1月5日晚上,陈薇打电话给孩子联系转学的事,被丈夫发现,家中爆发一场“大战”,吴显才严厉斥责女儿。从次日下午,娜娜再没有回到这个家!直到第五天,他们才接到警方通知:女儿于1月6日在滇池投湖自杀!
陈薇和吴显才,泪眼相对,各自吞咽着失去爱女的痛苦,亲朋好友用各种方式劝解,都无济于事。尤其是陈薇,她在心里认定:是丈夫的独断专行逼死了爱女!于是她起了杀夫之心。3月29日晚,陈薇在给丈夫做的一碗汤圆中放了20片安眠药,使他沉睡后又将煤气放入卧室,决定置丈夫于死地。以后的两天,她安排了一下后事,使从成都飞到北京的一家宾馆中服了400片安定,幸被及时发现才免于一死。
娜娜的悲剧警示我们:每个孩子的成长、发育、学习、工作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以家长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更不能为家长的主观要求所取代。重点学校更不是造就“龙”和“凤”的特殊的有效的场所。明智的家长,应当以“参谋”的身份,根据自己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帮助他们选择升学、就业的方向、途径、单位和学校,而不应把家长们的意志、希望和要求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娜娜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父亲强迫她承担她本不能承担的重负;强迫她实现根本无法实现的“家长意志”,结果事与愿违,以悲剧告终!
孩子讲话不算数怎么办
孩子讲话不算数,涉及到孩子意志的自制性品质的问题。自制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够自觉、灵活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不应有的情绪冲动,抗拒来自外部和内部诱因的干扰,一旦下了决定做某事,就会坚持将其完成。自制力差的人,往往会为各种诱惑所左右,所以总是出尔反尔,摇摆不定。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意志的自制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发展,其发展趋势1~3年级处于迅速发展时期,3~4年级处于平稳时期,4~5年级处于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5~6年级再度处于一个平稳期。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品质发展较快,说明他们的脑结构日趋完善而意志的抑制机能发展较为平稳,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年级又出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使意志的自制性品质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说明中年级以后的小学儿童已能进一步克制因各种诱惑引起的冲动行为,能自觉地按照任务的要求坚持活动;到高年级,自制性品质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稳定时期。
但是,儿童的自制力水平与成人比较还较差,他们的情绪、行为更多是源自自发性,随心所欲,变化无常。对孩子而言,讲过一句话又反悔是极正常的现象,家长用不着太紧张。但是一个孩子若老是说了话不算数,从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就有纠正的必要。
对这种孩子,家长可以和他(她)定契约。针对孩子应该兑现又反悔的事,家长和孩子一起讲座完成它的可能性,让孩子将自己能做到的用文字的东西记录下来,作出兑现承诺并签字;家长在同一份记录上承诺,对孩子实现承诺给予一定奖励并签字。通过这种契约方式,让孩子增加对自己言行的责任感的认识,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在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习惯时,家长的言传身教同样重要。如果家长对孩子作了某个保证转眼就抛到脑后去了,那么,那孩子提出说话算话的要求,是不成熟的大人要自己的孩子担起成人的重任,这又是不现实的苛求。
孩子事事斤斤计较怎么办
我们说孩子的行为从大人的角度看可能是不对的,但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绝对有其全理性。孩子事事斤斤计较的问题,和孩子所有让家长困惑的行为一样,有其复杂性,其原因有时甚至是家长本身带来的。
孩子的斤斤计较,是因为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不能将自己与客观事物区别开来,玩弄自己手、脚就像玩弄一件玩具一样;给他一样东西,他抓着玩半天,将东西从他手中拿走或藏起来,他就转而玩别的,很听命的模样。将近1岁时,儿童开始把自身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来,初步认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在1岁以后,儿童开始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开始把自己的名字当作自己的信号,约在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等,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志。
当儿童有了自我意识后,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好教育了”,那个听话的乖宝宝在了一个顽劣的孩子,老是希望按自己的心愿办事,老是把自己放在第一的位置。孩子的“斤斤计较”就是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一种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这种“斤斤计较”是正常必要的现象。
但是当孩子事事都斤斤计较,到了过分的地步,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有什么心理上的困扰了。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评价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自我评价较低的话,会非常在意自己的成败得失,对自己和他人都会怀疑,害怕自己吃亏,被他人占了便宜;他们对他人的认知存在扭曲,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分析考虑问题。
家长对待这样的孩子,要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着手,当孩子表现出了为他人考虑的行为时,及时表扬鼓励。给孩子讲故事,介绍一些可以提高孩子认识水平,开扩民胸的榜样模范人物;帮助孩子更清楚、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习惯。这些都有助于纠正孩子做事斤斤计较的毛病。
孩子气量狭小怎么办
心理学家把人按照他们的一些先天的倾向性分为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多血质的人感情外露但不深刻,易生易灭;行为敏捷,思维灵活,反应迅捷;感染力强,喜欢效,适应性强。《红楼梦》里的凤姐就是典型代表。
胆汁质的人热情积极,情感体验深刻而且稳定,容易感动,容易暴跳如雷;行为坚忍不拔,工作上生机勃勃、顽强有力;智力活动极其灵活;表里如一。
黏液质的主要特征是感情不易发生也不易暴露,喜怒不行于色;遇事谨慎,三思而后行,但持久力很强;稳重但缺乏灵活性,忠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少生气。
抑郁质的人是典型的多愁善感型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这种气质最好的代表人物。
“气量狭小”的孩子一般都是属黏液质或抑郁质型。这种类型的孩子对人对事极为敏感,受不得批评或者太严厉的指责,胆小怕事,大人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对这种孩子构成极大的伤害。这是先天的一些个性特点。家长对待这样的一些孩子应该采用更温和、民主的教育方法,不要训斥孩子;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示权威,遇事要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决不打击孩子,说“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之类的话;尊重孩子的意见,多说“你自己决定”;尽量表扬、鼓励;常与孩子谈心,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气质无好坏之分,每类气质都有各自的优劣,如黏液质的人喜欢沉思,计划一旦作出就会不慌不忙去完成;抑郁质的人思考问题非常透彻,想象力丰富,对事物有很高的敏感性等。随着人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一个人的气质会溶进他的性格特征中。如果我们帮助孩子发扬气质优势克服劣势,那么孩子就能在成长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
孩子说谎怎么办
说谎是孩子有意无意讲假话。年幼儿童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及事物的真伪,常由于无知而说谎,这被视为天真幼稚。稍大的儿童十分富于幻想,常将幻想与现实混在一起,为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些欲望而说谎。这两种说谎可随年龄增长与认知发展得以纠正。
有些儿童由于环境及教养因素使之可从说谎中得到益处,常采用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说谎成为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这种说谎就值得家长及教育者注意。
家长不良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某些缺点采取过于粗暴的惩罚态度,会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通过模仿学习或为了逃避惩罚、取得父母欢心、获得某些奖励而不惜说谎,如果说话能达到目的,会受到阳性强化,孩子会更加喜欢说谎,所以对儿童说谎应及时纠正。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时代在变化,国人传统的儿童观也在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自文艺复兴以来数百年形成的现代儿童观也伴随着其他现代思潮,涌进国内,清晰地呈现在国人的视野中,它与中国传统的儿童观发生了激烈地碰撞,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反省。有无正确的儿童观,是能否实施正确地家庭教育并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所以要教育好子女,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原有的儿童观,摒弃旧式、错误的儿童观,树立起现代、正确的儿童观。那么,什么是现代、正确的儿童观呢?它是这样一种观念:孩子虽然是你生,是你养,但自离开母体之后,他从解剖、生理上就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心理上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人,因此,孩子出生以后,就是一个独立于父母主观愿望之外并不以父母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存在。这个独立并处于发展中的孩子有他自己的需求、愿望、尊严和权利。父母应该了解、尊重并满足孩子的这种正当、合理的需求、愿望、尊严和权利。
鲁迅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的话正表达上述这样一种现代儿童观:子女既是我的孩子,又不完全等同于我,他从母体出来后,已与母体分开,成了人类中的一个独立的人。因为他还是我的孩子,父母有教育他的义务,而这种教育主要是教他自立的能力,因为他不等同于我,所以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完全成为独立的人。
在独立的儿童观方面,动物普遍要比我们人类好得多。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曾把镜头对准了动物的母子关系。其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母狮按照自然的法则对幼狮奉献关爱,但是从不过分娇纵。幼狮刚蹒跚举步,母狮便让他体验生命里的第一步——万向自立的大道。纪狮哭也好,长吁短叹也好,都无法消除饥饿,必须满怀巨大的勇气,迎接严峻的考验。山路陡险,幼狮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间,可是他毫不气馁,执著地、拼命地爬起来,一步一步向前进,狮子的雄壮便是这样养成的。
孩子天生就有独立的愿望,如果这种愿望受到阻抑,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充满活力的3岁小孩子常常会对母亲说:“我也能干”。上了学的孩子常常要求有更多独立做事的权利。一个小学生在给妈妈的信中就强烈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妈妈,请把书包给我,我自己能背。尽管我的肩膀柔嫩,但应该担负起属于我的那份责任。妈妈,请撒开你的手,没有你护送,我同样能踏进学校的大门。我早已熟悉通往学校的那条小路,也会避让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信,你悄悄随在我的身后,再送上一程,试一试,就放心了。”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是生存的需要。动物总要学会自己觅食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孩子总要经历自己独自在家过夜,独自乘公共汽车,独自外出野营。虽然在这些自立的活动中,没有父母面对面的家庭教育,但之前父母对其进行自主、独立的教育已经成了他心灵的坚强支撑。成功的自立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的独立,孩子长成大人以后,总要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独立地谋生。而独立谋生的能力是在父母从小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尝试、实践中才能养成的。
忽视儿童的独立性,对儿童大包大揽将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的消极个性品质,主要有以下表现:
喜欢寻求与成人驱体的接触,比如总要母亲或其他成人抱着,坐在他们身上。若站立,则紧抱着成人不放,或紧紧地依偎在他们身旁,不愿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
无主见。干什么都不能自己作主,对别人比自己更加相信。习惯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追随别人,听别人的指挥,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对父母、老师的意见常常盲从,很少表示怀疑,更谈不上反抗。
缺乏独立性。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比较简单的作业也不肯动脑筋。集体活动时往往冷眼旁观、懒懒散散,只有当老师明确要他做什么时,他才勉强地参与。
能力差,尤其是自我服务能力差。入幼儿园后,基本生活不能自理,穿衣、洗脸、进食、收捡玩具等等都要家长包办代替,一旦离开父母的保护便会无所适从。
过分依赖思想的产生常与环境有关,父母过度的生活照顾可导致幼儿的依赖性行为,而父母的遗弃和成人对幼儿的独立行为的过早要求也会使幼儿产生严重的依赖。1岁半或2~3岁是幼儿发展依赖性的危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