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8000000041

第41章 1916年(1)

1916年,反袁护国战争得到全国普遍响应。年初,云南都督府成立,唐继尧任都督,组成护国军总司令部,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二军司令,蔡锷率兵入四川讨袁。袁世凯则电令各路军队分路阻击护国军,但不见成效。不久,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袁世凯亲信四川将军陈宦和湖南将军汤芗铭也被迫宣布独立。为统一各省反袁力量,在梁启超大力奔走下,云贵两广四省又组织军务院于肇庆,以唐继尧为抚军长;孙中山也发表了第二次讨袁宣言;与此同时,北洋军阀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冯国璋、段祺瑞等对袁世凯日渐不满,纷纷表示反对帝制。在众叛亲离的现实面前,袁世凯不得不于3月宣布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4月申令恢复内阁制;6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后选冯国璋为副总统,改各省军务长官为督军,民政长官为省长:孙中山发表恢复《临时约法》宣言,并致电黎元洪,黎元洪表示遵行《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公开走向分裂,形成两大派系:一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在日本扶持下把持着北京政府,控制了东南部地区;一是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在英美支持下占据长江流域。此外,还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在日本支持下占据东北地区;以阎锡山为首的军阀占据山西地区:以张勋为首的军阀占据徐州一带等。除北洋军阀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也处于西南军阀的统治之下,附属于亲英美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中国社会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本年,天津人民集会反对法国侵占老西开为租界;天津法租界华工工团示威游行;上海江南造船厂全体工人千余人罢工;《青年杂志》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洪宪帝制

袁世凯的帝制思想究竟起于何时,乃一历史悬案。但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他从1912年窃取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以后,疯狂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镇压革命势力,解散国会,毁弃《临时约法》,一步步集中权力,便都是为复辟帝制做准备的。特别是1914年颁布的袁记《中华民国约法》和修订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了有皇帝权力的总统制,更可视为洪宪帝制的前奏曲。为了实现早日黄袍加身的美梦,从1915年起,袁世凯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步伐。当年8月3日,他的美籍法律顾问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宣称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23日,杨度等6人组成筹安会,发表《君宪救国论》等文章,大肆鼓吹只有改行帝制才能"固国本而救危亡",激起舆论愤慨。有著文抨击者,有致函袁政府询问者,有呈请取消者,亦有申请成立反对团体与之对抗者,但袁氏均不加理睬,唯对筹安会会所和杨度等6人私宅均派军警荷枪守卫。于是,袁世凯称帝之心便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此后,复辟帝制活动便公开进行,筹安会四出活动,积极策动湖南、吉林、奉天(辽宁)、湖北、安徽等省组织分会,同时通电全国,要各地文武官吏和商会团体速派代表进京,"讨论"国体,打算讨论出结果(即赞成君主立宪制)后,即向参政院发起改变国体的请愿。筹安会的呼风唤雨,还仅仅是帝制运动的表面现象,站在筹安会"六君子"背后参与策动帝制的,更具决定意义的,是大批北洋军阀封疆大吏和政府要员。就在筹安会成立的第二天,8月24日,上将军段芝贵及袁乃宽等在石驸马大街袁宅召开秘密军警大会,讨论所谓"筹安"事宜。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雷震春、北京步兵统领江朝宗、北京警察总监吴炳湘、北京军警督察长马龙标、察哈尔督统张怀芝、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等44人,都是北洋系军警要人。段芝贵在会上介绍了古德诺和杨度等人的主张,公然提出要军警界一致赞成改行君主国体。在段芝贵带动下,全体当场一致赞成君主国体。会后,中央军事机关及将校级以上军警官员、海军舰长等数百名上密呈给袁世凯,请愿实行君主制。与此同时,段芝贵又密电各省将军、巡按使,策动他们一致拥护。奉天将军张作霖第一个直接密呈袁世凯,要求"速定国体,以安大局",表示如各省有敢反对者,"作霖愿率所部以平乱","虽刀锯斧钺加身,亦不稍有顾怯也"。至9月2日已有广东、湖北、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南、浙江、江西、云南、安徽、山东、吉林、黑龙江、甘肃、察哈尔、绥远、福建、贵州等省将军、都统、护军使、巡按使19人回电表示赞成。段芝贵即据此领衔缮写密呈,面呈袁世凯,谓"合词恳请元首改君主国体,以固国本,而救危亡",此即盛传一时的"十九将军联名劝进电"。参与策动帝制的政府要员有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参政院参政张镇芳、内务总长兼交通总长朱启钤、农商总长周自齐。其中梁士诒为最活跃,他依仗交通系雄厚的财力,筹集巨款,收买各方,组织改变国体的请愿活动。

由于筹安会的鼓噪,北洋疆吏的密电策动,政府要员的幕后奔走,帝制运动的发展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省文武官吏函电交驰,大都阿附"君宪救国"之说,纷纷派代表进京,加入筹安会组织的国体"讨论"。速度之快,使"讨论"来不及从容进行,于是取消"讨论",改采投票决定国体;后来投票也来不及,又改为直接组织请愿。很快,在京各省文武官员的代表分别组成"公民请愿团"向参政院请愿改变国体。紧接着,北京出现了各种名目的"请愿团",如"商会请愿团"、"教育请愿团"、"社政进行会"、"妇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这些"请愿团"纷纷使用筹安会代办的内容千篇一律的"请愿书",一致恭请参政院"早定君主立宪"、"复尊君亲上之本",掀起了改变国体的请愿风潮。9月1日,参政院开始审查各方呈进的"请愿书"。6日,开始"讨论"国体问题,准备一鼓作气,将变共和为君宪国体作成参政院的决议,让袁世凯速登皇帝宝座。但是袁氏突然于此日派其代表、政事堂左丞杨士琦到参政院发布宣言: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他有维持共和国体之责,认为改变国体"不合时宜"。但又说"国民请愿,不外乎巩固国基,振兴国势,如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自必有妥善之办法"。语意含混,自相矛盾,在当时一度使人迷惑不解。但参与帝制密谋的袁氏党徒深知其意:一是客观情势需将帝制运动再放慢一点;二是暗示改行国体需通过"民意"。

当时的客观情势,一是指北洋派内部及政府要员中有人反对改行帝制,未能步调一致;二是指列强态度上不明朗。仍需稍假时日,做好这两方面的协调工作。北洋派内部,各省军阀从保住地盘、巩固既得利益出发,大多阿附袁世凯,积极劝进。而一些北洋派头面人物,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从维护北洋派统治的长远利益着眼,从反对建立袁家王朝、避免对袁氏父子称臣出发,颇不以帝制为然。身为国务卿的徐世昌虽不公然反对,但拒绝劝进;段祺瑞则称病退居西山,袖手旁观,以致被袁免去陆军总长职务。江苏都督冯国璋曾于当年6月与梁启超一起进京探询袁世凯有无称帝打算,袁对他说了一番堂而皇之的漂亮言词后,一口否认有称帝野心。两个月后,筹安会成立,帝制活动公开进行,使冯感到寒心,以为袁已不把他当作"自家人"。因此,对筹安会不予理睬,暂作壁上观;同时又与驻徐州的定武上将军、长江巡阅使张勋联络,希望采取一致态度。张勋一直图谋清室复辟,对袁世凯帝制自为反感。所以冯、张在接到段芝贵的密电后,均不肯列名"十九将军联名劝进电",反而致电政事堂,提出改国体事应由国务卿徐世昌"定稿领衔",联合京外文武官吏联名提请参政院公议,"以召公正",并将此电咨发各省,征求同意。直隶都督朱家宝和一向不满袁世凯武力统一政策的广西将军陆荣廷、云南将军唐继尧均表示附和。贵州巡按龙建章更正面反对帝制,致电徐世昌,要求取消筹安会。在政府要员中,副总统黎元洪、财政总长周学熙主张总统世袭,反对君宪。教育总长汤化龙、平政院长周树模、水利局长张謇等则以辞职抵制。在这些反对者中,袁世凯极看重北洋元老徐世昌,特派袁乃宽去劝说其参与劝进,此老不仅仍拒绝,而且辞职出京而去,袁氏只好由他。袁世凯最顾忌的是冯国璋等封疆大吏,采取了多种手法,争取他们转变态度:对龙建章施以压力,对朱家宝极力疏通,很快迫使二人转变了态度;对冯国璋、张勋,则特派内史监阮忠枢南下劝说,反复对冯、张强调北洋派团结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即使不赞成,亦"不必正当反对"。冯、张见帝制已是大势所趋,至9月下旬,终于转变了态度。北洋派表面上取得了一致。

同类推荐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大明中兴实录

    大明中兴实录

    明太祖朱元璋说:《大明中兴实录》是本好书。好就好在他让我在天上看到了大明的中兴。。。。。。开一读者群,群号:68756812.对明末史感兴趣的可以加了讨论
  • 犹太思想家传奇

    犹太思想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蠡园惊梦

    蠡园惊梦

    电视主持人曹可凡首次披露家族百年风云变幻,以细腻、翔实、生动的笔墨,描写一个海上商业大亨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家族与荣氏家族等近代中国史上风云商业大亨的恩怨情仇。
热门推荐
  • 仙升夺人

    仙升夺人

    独有的本命玉牌和修仙宝箱,给予了叶山无限的修仙潜能。一手《升》诀,修炼速度无人能及;一手《夺》诀,夺尽天上人间地狱。小则夺取天地之灵气,修士之修为……中则夺取修士的道基、金丹、元婴、元神……大则夺取天地人神鬼、仙魔佛道儒,天上地下,无不可夺!仙升夺人——升升不息,夺夺逼人!
  • 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由青涩逐渐迈向成熟的一个经典表情,如何使叛逆能够被用于创造而不是毁灭,父母的爱心和智慧的引导很关键。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所以不能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家长们只要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自始至终都有着很多优点。所以在孩子出现叛逆的时候也可能是其优点的另一种体现,这就需要家长们认真地对待,耐心地引导他们了。
  • 香岩洗心水禅师语录

    香岩洗心水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农门娇娘种田忙

    农门娇娘种田忙

    何瑾珺重生了,嫁给了一个莽汉,心不甘情愿却又无可奈何,更甚是家穷啊……且看她如何用现代的智慧在古时发家致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醒之道

    天醒之道

    诸天万界,百万族群,群雄荟萃,众生争辉。一位青年从神魔陵园中走出,在这光怪陆离,充满无尽神妙之地,夺天地造化,探生死奥秘,与万道争锋,踏天醒之途!
  • 将军怀里正好眠

    将军怀里正好眠

    她不是绝世大美女,不是某集团CEO,没有特殊奇遇,偏偏也赶上了穿越这潮流。听说穿越女遇到的王爷都是一窝一窝的,她却连根毛也没碰上。听说古代民风淳朴,绝世美男扎堆,偏偏她遇到的除了坑蒙拐骗偷,就是莫测高深男。好吧,她认了。随便拐一个吧。这一拐,居然拐了个将军?暗自窃喜中,却得知,那厮的心中,藏着别人?伤心之下闯江湖,一干牛X的男配这才相继出场,对她百般死缠烂打。然,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凌亦封,如若不把你拿下,岂不是辜负了她一片痴心?
  • 特种神棍

    特种神棍

    仰可救世,亦可灭世,在世人眼中总有一些常人所看不见的黑暗一族,他们贪婪而弑杀。灭绝是他们的天性,而上天是公平的,一群有着强大力量人,站了出来,与其拼死厮杀,阻止着他们前进的脚步……嘿!妹子,你被邪灵附体了!什么?神棍?NONONO,我可是有国家颁发的营业许可证,还有学士学历,你看你看!你信奉什么?信上帝?好吧,我现在是神父。你呢?你信什么?信道教,嗯嗯这个可以有,我现在是道士了。唔?你信佛?好吧,我是和尚。有头发?有头发怎么了?我带发修行的。信撒旦啊?信撒旦好啊,邪恶的人总是长寿,事情是这样的,我是撒旦的使者,撒旦他老人家让我来给你赐福。
  • 随谬缘灬

    随谬缘灬

    她浅笑,月牙般的桃花眼半眯,唇边的梨窝荡漾开来,银红色的嘴唇妆点得熠熠生辉。他轻笑,狭长的丹凤眼半眯,嘴角微微勾勒,展现出轻轻浅浅的梨窝。彼此讶然,竟是她左他右。世上找到两个相似的人不容易,他们还是来自不同世界的人。他不爱她,她亦不爱他。他们在一起,只不过合适罢了。可当过去被彼此更改,却有什么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 上古世纪之平陵仙境

    上古世纪之平陵仙境

    秘境初启,幻像乍现,神魔之战,生灵涂炭,上古战王执剑临端,以血祭天,吸平陵之先气,夺日月之神幡,众仙响应,皆以血祭,损神魂以助战王,终以诸仙力封天地于洪荒,以中世纪,名曰:上古。
  • 破极之光

    破极之光

    世界三千,百态人生,谁的人生酣畅淋漓?谁的人生随俗浮沉?而又是谁看破红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谓精彩人生?绝世美女环绕身旁?掌管生杀大权,坐拥至高霸权?我想光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光的人生才能算得上精彩。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与他们相遇,随后把他们的故事收入心里,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将会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