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公生命意义的升华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关羽,都知道关羽的青龙刀和赤兔马,都知道他和刘备、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也都知道他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的奋斗和业绩。不管漫长的历史烟云在关羽身上笼罩了多么浓厚的神秘色彩,人们也仍然清楚地知道,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生命历程恰逢中国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时代。三国时期,虽然不足百年时间,却英雄辈出,智士云集,龙争虎斗,风云际会,演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谱写了一曲豪气干云的英雄史诗。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历史为关羽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关羽也为这个时代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三国就没有关羽,同样,我们也不能想象没有关羽的三国。没有关羽,三国历史很可能在官渡之战时就有了另外的结局,也许就不能叫做历史的三国;没有三国,关羽很可能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就成了平庸的角色,那就根本不会是威猛神勇的关羽。关羽因三国而成就显赫声名,三国因关羽而显得异彩纷呈。
关羽的生命,显得多彩而有意义。
关羽的生命,之所以多彩而有意义,时代因素和人生际遇是重要的条件。
但是,他的生命之所以多彩而有意义,还是因为他的忠义大节和英雄行为,还是因为他自己的禀赋和努力追求。三国时期混乱无序,叛附不定,选择道义还是选择利益,出于忠心还是出于野心,待人以诚还是待人以诈,这些人生课题,三国时代的智能之士和英雄豪杰都交出了不同的答卷,而关羽和他的战友们做出的回答,体现了民族大义,充满了忠义精神。选择刘备,就是选择了艰难的人生道路;忠于汉室,就意味着奋斗和牺牲。关羽一生做人堂堂正正,做事磊磊落落,处人坦坦荡荡,报国以忠,为民以仁,待人以义,交友以诚,处事以信,对敌以勇,俯仰不愧天地,精诚可对苍生。
关羽之所以成为关羽,他自己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精神才是根本的原因。
他是中国人处事的标范,是中国人做人的楷模。泱泱五千年华夏古国,怎么能没有这样的人?浩浩千万里华夏大地,怎么能没有这样的人?
关羽是华夏民族的必须,关羽也是时代和历史的造就。
不管怎么说,历史的真实是,关羽没有成功,扶汉大业也就没有成功。历时四百余年的煌煌汉朝,也就令人遗憾地灭亡了。华夏民族和中国之邦,再一次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陷入了长达近四百年的混乱和分裂之中,陷入了又一次漫长而无奈的历史轮回之中。
这是比关羽个人的牺牲更为巨大的悲剧。
这是比刘备蜀汉事业的失败更为沉重的历史遗憾。
但是,历史和人民并不以成败论英雄。
人们看重的是,关羽虽死,但他把忠义留在了人间,把正气留在了人间。
人们看重的是,关羽虽死,但他以自己的生命证明,以自己的实践证明,春秋大义是华夏之魂,是民族之魂,将永世长存。
所以,几乎在牺牲的同时,关羽就成为一种人格标范,就成为一种道德高度,就成为一种精神现象,就成为一种民族文化。
封建社会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它所施行的文治教化即所谓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我们与它是无法完全割裂的。关羽精神虽然产生并不断升华于封建社会,但如今仍然延续在中国人的血液和精神里,成为中国精神的合理内核。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和结果的表现。关羽由一个历史真实人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其个人的品格升华为民族精神,以其个人的人格升华为民族道德的。品格、人格和道德都是精神财富,都是文明演进的结果,因而就是文化的。
忠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关公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就是历史必然。
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他们创建过多大的功业,享受过多大的荣誉,产生过多大的影响,而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现象,则是极不容易的。三国时期,论功业,曹操无人能比。曹操本人,也已成为了文化现象,但他是负面现象,是反道德,是反精神,反文化,因而权威如毛泽东、渊博如郭沫若,也无力为曹操彻底翻案。而历史和近代都有学者、论者要否定关羽,要把蜀汉的失败归咎于关羽,却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根本的原因,一是历史的真实不能随意否定,二是人心的向背和爱憎也不能随意否定。成为一种文化,是要为大多数人们共同承认和接受的。
关公精神,关公文化,因为人们的共同认定,就真正地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入人心的精神向往和文化现象。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精神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唯一标志。虽然已经进化了千年万年,但人类的生理活动,应该说与动物的区别并不太大。吃喝拉撒,休眠嬉戏,筑巢扑食,求偶繁衍,形式自然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别,但其生物学的基本意义,则都是同一种生命形式,同一种生命表现。
只有精神,才证明着进化的伟大和人的至高无上的生命级别。
精神不只是意识活动,那是许多动物都具有的生命现象和本能。精神是思想、信仰、人格、品行、操守的综合,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是一种至伟的高度,是一种贵重的品质。
没有精神,人只是行尸走肉,活着也只是活着。有了精神,就是人格的升华,他的生命就有了意义。即使生命终结,他的精神也不会死去。
世界上只有精神是不朽的。
中国是一个崇尚精神的国度;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具有精神崇拜情结的族群。与西方人崇拜上帝不同的是,中国人崇拜的,不仅是传说中的超自然的神灵。中国人更崇拜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那些用自己的高尚行为感天地泣鬼神的人。
关羽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
说起古今中外的着名战将,无论统兵领将还是行军布阵,无论兵法武艺还是赫赫战功,关羽都不能说是天下第一。相对于前朝,完全可以说他并没有建立韩信、卫青那样的功业。相对于后世,也可以说他没有荣获岳飞抗击外侮直捣黄龙的伟大胜利。即就相对于本朝,他也没有取得他的战友诸葛亮那样的开国成就。只说个人武艺,他恐怕战不过吕布,一吕二赵三典韦,民间的排名他只是第四;战庞德也是久战不下,反而被庞德射中了额头,他毕竟年纪老了;但是与比他年老的黄忠鏖战长沙——史书并无正式记载,即使是真的——他也不完全是凭着武艺取胜;而斩华雄,斩蔡阳,则肯定是小说的虚构,那本是孙坚和刘备的功绩。
而所有的英雄战将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湮没了。中华战神,毫无疑义的是关羽。无论哪一个骁将勇将,在他的面前都只能叨陪末座。
因为,中国人民看重他的是那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浩然正气,是他传承和延续中华古国传统道德与民族大义的使命自觉,是他为了国家之道、民族之义、大众之利而牺牲个人名利、功业甚至生命也无怨无悔、在所不惜的高尚境界。
这是所有忠臣良将都难以企及的,是他对于所有忠臣良将的形而上的超越。
这就是关羽生命意义的升华。
关羽离开我们,已经是很漫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物换星移,桑田沧海,世界的一切都发生着变化。
从中古走到了今天,从传统走进了现代。
不论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经济形态,不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与关羽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
但是,历史却没有遗忘关羽,人民也没有遗忘关羽。
毕竟已是一千七百九十年的时间了,是什么原因,让关羽这样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心中,这样长久地与中华民族同生共存?
这是因为,时间虽然可以消蚀一切,却不可以消蚀思想和精神。
关羽的思想和精神成为华夏古国人民的历史记忆,他的思想和精神就是不朽的。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是越来越发展的。但不论发展到怎样的社会形态,其社会道德伦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关羽所代表的忠义仁勇精神,永远是社会价值的根本,永远是维护社会正面形象的需要。
人类也是不断进步的,是越来越进步的。但不论进步到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人们精神追求的取向总是健康向上的。关羽所代表的诚信磊落的人格价值,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是人们自身人格完善和价值体现的参照。
历史的关羽提供了最好的基础,文化的关羽塑造了完美的形象,宗教的关羽普及了全民的崇拜,关公文化在中国人民精神领域里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经过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经过儒家思想长期的熏陶濡染,中国人民自己选择了自己的神化偶像,确定了自己的人格追求。这个神化偶像和人格追求还会长期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还会是人们民间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关公是永远的。
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社会结构、政治形态、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无疑已经进步到了一个相当高级的阶段,无论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状况和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条件,过去任何历史时代都是无法比拟的。但是,现代人面临的,却绝不是歌舞升平的国际环境,绝不是温良恭让的人际关系,也绝没有达到随遇而安心如止水的心理平和。现代化无疑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伟大目标,但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却是我们不得不严肃应对的。为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我们当然要建立不同于传统的现代人格,但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困境也是我们不得不严肃应对的。
在纷乱的世界格局中,在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对立中,在不同阶层的人群坚持不同立场的社会现实中,还有没有普适的道德伦理?还有没有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伦理?
答案是肯定的。
正义,忠诚,义气,仁爱,光明,磊落,赤诚,信用,坦荡,英勇,刚猛,雄烈,豪气,坚毅,忍耐,担当,自尊,威严,凛然,坚贞,不屈,还有对财富的蔑视,对美色的矜持,对官位的淡然,对小人的不屑,对敌人的凌厉……这么多高贵的品行和伟大的精神,都表现在关公一生的行动中,都蕴藏在关公不朽的灵魂里。
不管社会形态和阶级关系怎样变化,不管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现代人格怎样进步,这些传统道德的内核和精华仍然是要坚持和传承的。
关公,就是人类这种道德精华和高贵品质的集合体。
时代只要还需要这些道德精华和高贵品质,时代就需要关公。
我们只要还应该坚持这些道德精华和高贵品质,我们就需要关公。
时代永远需要,我们永远需要。
他甚至成为一种神性存在。
从唯物论的观点说,神是一种迷信,是一种宗教,而关羽的神化的形成,却与宗教无关。即使有关,也只是宗教在借重他,而不是关羽在借助宗教。关羽之成为神,成为东方之神,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心中的神性存在,不是靠了宗教,而是人们对关羽精神人格无比崇拜和敬仰的必然,是人们文化心理的凝结,是人们普遍愿望的达成。关羽的精神人格,世所罕匹;他所继承的春秋大义,虽然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时代进步的愿景,但对处于世俗社会中的具体的个人来说,对物质享受追求越来越高的人们来说,实在难以企及。于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关羽就成了人们心中至圣至神的精神寄托,成了人们精神家园宝贵的珍藏,成了人们精神生活必须的偶像,成为千百年来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涵盖全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成为整个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民的精神领域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公文化现象,当然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长期的社会意识的产物、是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的产物,是大众群体是非判断和人心向背的产物。关羽忠义精神的传播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心灵史。关羽已经作为了社会道德力量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多重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历史观和精神追求集中到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把自己的人格向往和道德标范寄托在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这就是关羽。这是人民自觉的选择和愿望的实现。在群星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关羽,只有关羽,才符合民族心理和人民愿望的选择条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着名哲学家张载语)泱泱大国,悠悠万世,其心其行配得上这几句话的,还有谁人?还有几人?
关公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关公精神,我们华夏古国的民族之魂。
不论阶级,不分民族,朝廷和民间,帝王和草民,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对崇高的敬畏和向往,是人类的共性。
关公,是华夏之魂,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2、关羽精神继承的源头
关羽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魂——华夏之魂。
关羽精神的来源,就是中华民族史源远流长的全部精神积淀。
关羽精神源头的主流,则是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相对于关羽,恰如三江之源的巴颜喀拉山。
春秋大义,即是“忠义”二字,这是关羽终其一生的精神追求。
对春秋大义所继承和遵循,是关羽平生的自觉追求,这是历史的真实记载,是当时和后世人们对关羽的共同认定。
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关羽区别于别的战将,别的统帅,别的英雄,最主要的,就是熟读《春秋》,就是深明春秋大义。
《左氏传》即左丘明据《春秋》而作的一种用事实解释《春秋》的经典着作,亦作《左氏春秋》,《左传》。
所以,述说关羽,需要从《春秋》一书说起;而述说《春秋》一书,需要从春秋时代说起。
正如清代张琴为湖北阳新县关帝庙撰写的楹联那样:“作圣有何奇,认真忠义两个字;慕公无别法,熟读春秋一部书。”
经尧舜禹,历夏商和西周,在东周期间,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低水平的有序和平静的局面发生了巨变。从此,华夏民族再也不会拥有过去那种漫长的有序和平静了。
春秋时代的时代特征,是侵略和政变:外部侵略,内部政变。别的封国的侵略,封国内部的政变。
泱泱大国,到处是混战和侵略,到处是分裂和内乱。
春秋无义战。这样的情形,竟然延续了整个春秋时期。
这是初级社会形态形成后的低水平和谐秩序的全面颠覆。
这一切,在没有产生唯物史观的当时,大家认定的原因,都是因为周王室的衰落,都是因为礼崩乐坏。昔日天下归心和平共处的周王朝正在土崩瓦解,昔日尧天舜日天下升平的宁静生活——原始共产主义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神州陆沉,长夜漫漫。不幸的中华民族,不幸的华夏子民,在黑暗里挣扎,在血火中煎熬。几百年的漫长岁月啊!
然而,华夏神州,人类最早的生命摇篮,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不会这样永远沉沦下去。
天佑中华,苍天不会让我们永远黑暗。终于,沉沉的天幕上,升起了启明星,照亮了漆一般的黑暗。
公元前551年,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圣人——孔子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