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4500000003

第3章 电视文学剧本(1)

太行巾帼卢石华

题记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插队西沟,开始创作以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事迹为题材的剧本,至今已三十多个年头,先后创作了以西沟劳模事迹为题材的大、小十余部剧本。与我的创作生涯相随的,是永生难忘的西沟情结。

首先是西沟人的事业感动着我。七十年代插队西沟期间,李顺达、申纪兰的为人和对党的事业的执着精神,给了我极深的教育。以艺术形式表达这种感受,是一种生命的追求。

同时,良师益友的期望和嘱托激励着我。1972年,晋东南地区组织创作剧目会演,为山西省赴京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选拔剧目。地区文办指派孙舒松先生专程到西沟动员我执笔编写以西沟为背景,李顺达、申纪兰为原型的《快马加鞭》大型戏曲剧本。正巧,作家马烽先生也在西沟插队,有幸聘他为创作顾问。我们走访了川底郭玉恩等晋东南闻名全国最早的十个农业合作社的社长和地、县委的有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查看了有关资料。经过一年多的“打磨”,《快马加鞭》正式上演,参加山西省创作剧目会演,获得了好评。1974年,赴京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受到了大会的表扬,轰动了华北。

演出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我创作西沟劳模题材剧本的热情。马烽先生离开西沟回省城时,再三叮嘱我,“下功夫好好写一写申纪兰!”语重心长地鼓励我:“写申纪兰剧本的是不少,但眼下写成功的还不多。”

世事沧桑,三十余载已过。良师嘱托,劳模伟业,令我感怀。这些年来,我千方百计寻觅机会,回西沟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忙里偷闲进行写作,终于在1998年建国五十周年之前,写就了以申纪兰为原型的大型话剧《太行女儿》,发表于《剧本》月刊,实现了夙愿。同年冬,山西省第六届文代会召开前夕,我带着《太行女儿》剧本去看望马烽先生,一则叙旧,二则向他表示已完成了他当年的嘱托。大会期间,我约几位文友再次去马烽先生家。一阵寒喧后,他开门见山对我说:“剧本我看了,不错,好处不提了。问题是应该把申纪兰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艰难和痛苦的思想过程写深写透,写出情感,才能感人。作为一个老劳模,要转过这个弯来,是很不容易的呀!有好几次,她来省里开会,见了我,还悄悄哭鼻子、抹眼泪呢……”

回到长治,我又多次深入西沟走访申纪兰和新老村民,于2003年编写了以江泽民同志对申纪兰的誉词“凤毛麟角”为剧名的大型音乐话剧,首刊于《太行文学》,获中国戏剧文学奖,并于2005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凤毛麟角》戏剧专集。由于舞台篇章所限,这个剧本没有能够反映申纪兰“男女同工同酬”这具有开创意义的贡献,每想至此,心中总觉遗憾。申纪兰与我同庚,至今仍在农业战线艰苦奋战,而我却在家居闲,颐养天年,甚感惭愧。感奋之下,提笔再作电视文学剧本《太行巾帼》,叙太行女杰之伟业,寄托对西沟乡亲的思念。

(第一集)

(一)

天色微明,太行山波澜起伏,山坡上一簇簇山花在晨风中跳动,一条条山径环抱山峦,群山雄伟、高远。主题歌歌声起(字幕):

太行山啊山连山,弯弯的脊梁扛起天;托出个太阳高天上挂哟,抱回个月亮怀中眠。太行山啊山花鲜,年年岁岁映山巅;白云邀它远方游哟,不知它根儿在山间。太行山啊路弯弯,赶路的人儿情绵绵;千里万里走出山,迎着山风又回转。太行山啊山连山,块块山石沉甸甸;汗雨抹过山头绿哟,寄下深情诉长天。

歌声中叠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十届人大会议的代表正纷纷走出会场……人大代表的住地。一个年青的女记者正在作现场报道。

女记者各位观众,在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一位全国唯一的从一届直至十届的老代表,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你们看她正朝我们走来。申纪兰,一身普通农村妇女的衣着,正从住所的楼道深处走近记者,走向观众……记者人们都说您是个人奋斗出来的。

申纪兰这不假。但,也不全对。

记者(有些不解)咋说?

申纪兰(反问)没有组织和领导的支持,乡亲们的帮衬能行?记者点头称是。

申纪兰(停了停,深有感慨地)机遇也很重要。没个好机会,谁知我还在山沟里悄悄呆多少年?不定这辈子能走出这大山不能?

记者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

申纪兰倒也是。(笑了笑,又说)有人说我命好,我信。记者也会意地笑了笑。

申纪兰这事儿说起来话长,以后有机会咱再细说怎样?记者点头表示同意。

(二)五十年代初。古老的山城……(景)画外音(与场景摄像同步进行):长治高居太行之顶,地势极高,与天为党,故称为上党。战国时,韩国置上党郡,秦始皇统一中国,上党郡为36郡之一,嘉靖年间,改称潞安府。1945年上党战役胜利后,第二年初,府城建市,取名长治市。上党门,雄伟、古朴,是长治着名的标志性古建筑,伫立门前,可俯览全城。巍峨大门两侧,矗立有钟鼓二楼,楼上有匾,一曰“风驰”,一曰“云动”。城市东南角,有一座数十亩地宽的房院。虽然都是平房,但建筑厚实、高大,颇为豪华、壮观。院中央有一座欧式钟楼,楼顶高耸数米长的十字架,显得十分庄严、神圣。解放前,原本是一座天主教堂,是外籍主教、神父传经说道之处。建国后,改为地区党、政机关驻地。

画外音(字幕):1952年12月初,长治地委、行署为上一年春天成立的全国最早的十个老农业合作社,组织了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座谈会。

地委副书记赵军的办公室。

李秘书长向赵副书记汇报会务工作。赵军会议准备的怎样?李秘书长十个农业合作社的正、副社长,各县分管农业的书记、县长和直属农业口的负责人,还有多数省内外各大报社的记者都已经报到……赵军人民日报社记者蓝村来了吗?李秘书长还没呐。赵军事先不是约好的吗?(看了看手表,想了想)今天要来不了,是不是考虑把会期推迟个一半天。李秘书长那为啥?

赵军她笔下的功夫我知道,再说,又是中央党报的特约记者,少了她的文章不行。李秘书长等等再说吧。

座谈会会场。墙上悬挂着会标。

陈科长和工作人员小王在整理桌椅。小王陈科长,这是个什么会议,规模不大,可挺隆重的。陈科长十个老农业合作社经验总结大会。小王李顺达是受过毛主席接见,喝过主席敬酒的老模范,“十个老社”怎么能没有西沟,只当了个“列席”代表。陈科长这事呀,说起来很复杂,也很简单。1951年3月27日,地委书记王谦在长治地区互助组代表会议上做报告:

闪回。会场主席台上。

王谦(在讲话)……根据省委指示,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避免两极分化,我们长治地区要创办农业合作社,实行农业集体化。具体原则、办法李秘书长已经讲了,要参加的可以报名……王谦办公室。王谦正批改文件。李秘书长(进屋就喊)糟了!糟了!王谦咋哩!李秘书长华北局来了个红头文件(递),反对创办农业合作社。王谦(边看边念)在农业生产上,不能发动农民搞生产合作社,只能搞互助组。农业集体化要等机器,不要机器不妥当。农业集体化必须以国家工业化,使农业能用机器种地和土地国有为条件。李秘书长也就是说必须先机械化后集体化,不允许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王谦是吧。李秘书长看那口气,很有点来头似的。王谦传说那是刘少奇同志的观点。

李秘书长难怪态度那么强硬。王谦(忧心忡忡)不知道毛主席是啥意见。

李秘书长办吧,怕错了,不办吧,只怕更错了。王谦办当然还是要办,不过要采取个折中的保险办法。不妨推选几个村庄先试办一段“初级社”,探一探风再说。李秘书长好主意!那,西沟……王谦李顺达是老模范,影响大,合作社毕竟在试办阶段,万一有个闪失,担待不起,还是先不要参加。李秘书长是的。王谦你马上通知常委们一起交换一下意见。

李秘书长应声离去。

会议第二天,王谦书记来到平顺小组。

王谦你们想了一黑夜,谁打算报名?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表态。川底郭玉恩是个爽快人,见都不吭声,就先开了口。

郭玉恩老李,李顺达是老互助了,有号召力,经验也多,还是他先办!

李顺达西沟报名没问题。只是我想来想去,办合作社不比互助组,要算清帐、细细来。我这个人太粗,不要一上来就砸了锅。我瞧,还是老郭,郭玉恩先办合适,他心细,脑子活,点子也多。

郭玉恩平顺办几个?王谦咱这是试办,试办就是试着办。平顺先办一个试试。郭玉恩要办一个,就是西沟老李。老李今年办,我学学,明年我办。李顺达(接话)不是说办一个就是该谁办。就是王书记说的试办,那也得办成、办好。我是说老郭能办好。办社没个细心人不行,还是老郭合适。武侯梨谁也得办好。平顺就办一个,王书记你说谁合适谁就办。大家笑了。有人说“-武侯梨先办。

那就叫老武——”武侯梨悄悄的吧,叫我办,不敢办是怎?咱还是听王书记怎说。众人对,还是王书记说,你说谁办谁就办!王谦(笑笑)这就好,办社没有积极性不行,老李说的也对,不办好也不行。

(他停了停又说)你们都要让我说,我就说,我也想过。川底老郭先办吧。王谦点了川底的将,郭玉恩也不再推辞:“王书记,我办也行,但有个条件。”王谦啥条件,只管说。郭玉恩办社是个新事,第一年难干,得派干部蹲在川底帮助帮助,不要真弄塌了。王谦干部当然要派,不单是川底,办社的村都派。郭玉恩说成这了,咱就试办。王谦试办是试办,老郭,咱可说好了,不管你说甚,这合作社是只准搞好,不能搞坏。

“行”郭玉恩再三表态:“只准搞好,不能搞坏!”

画外音(字幕):会议讨论的当天,有17个代表自报要试办。经长治地委研究决定,批准武乡窑上沟、枣园村、监漳东村、监漳西村,平顺县川底,壶关县翠谷,长治县南天河,襄垣县长畛村,屯留县东坡,黎城县王家庄十个村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1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史称“十个老社。”

闪出。陈科长当时地委决定不让西沟参加,目的完全在于保护劳模。小王也只能这样办!

长治宾馆会客室。一伙记者在一起神侃。记者甲(朝着蓝村)蓝大记者,真是姗姗来迟呀,你要大驾不光临,听说会期还可能推迟呐!

蓝村(拱手)实在对不起,有劳诸位久等了!其实我也很着急。只是考虑,这会议虽然规模不大,但关系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导向问题,总要探听一下中央倾向性的意见才好,就为这,来晚了。

众人(引起关注)言之有理。情况如何,快说说。

蓝村一句话,否定之否定。众记者此话怎讲?蓝村两次小白楼会议足以说明一切。众人(不解)“小白楼会议”?蓝村在北京交道口菊花胡同华北局招待所小白楼召开的会议,所以被称为小白楼会议。一记者小白楼,有意思!另一位(制止)快说正事。蓝村会议讨论的是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一次“小白楼会议”在4月底,华北局主持。会议气氛十分紧张,对山西省委可以说群起而攻之。会议开了五天,华北局全盘否定了山西省委的意见,不同意大办合作社。由于毛主席支持山西省委的意见,9月20日又由陈伯达主持召开第二次“中央小白楼会议”,直接否定了上次会议的意见。据说,还搞了个叫《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的文件,毛主席还写了通知,强调要把农业合作社“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众记者都两个多月了,怎么还不见文件下来?蓝村我分析:是不是像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等待上党战役胜利消息签订双十协议一样,等待这次座谈会为决议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的意思。众人(齐声夸奖)高见!真知灼见!蓝村(自觉有些说过了头,急忙解释)我也是听的小道消息,瞎分析,姑妄言之!众记者(心领神会)对对,姑妄听之!

(三)大会会场。会议主持人李秘书长:“现在会议正式开始,请赵军书记讲话。”地委副书记赵军在主席台上正准备讲话,可往下一看,忽然发现会场上坐的农民代表都是清一色箍着白毛巾的“汉们”,没有一个“剪发头”和“长辫子”,不由脱口而出:“农民代表里怎么连个女的也没有?”

画外音:

赵军意识到:“这显然不利于妇女的发动和解放,也不利于合作社合理地使用劳动力。”

赵军朝李秘书长说:“应该设法请一些妇女代表来出席会议,最好能在会上讲一讲,以补救会议的缺失和遗憾。”

会议间隙,赵军找到平顺县委书记李琳,问:“李琳啊,能不能找个妇女代表来会上讲一讲?”

李琳能啊。

赵军谁行?

李琳申纪兰就行。

赵军申纪兰是谁?

李琳西沟李顺达合作社的副社长。

赵军干得怎样?

李琳很好啊。

赵军识不识字?

李琳恐怕识得不多。

赵军(有些迟疑)在会上讲讲,行不行?

李琳(打了保票)行,没问题。

赵军那好,让她来会上讲讲。

李琳不过……赵军不过什么,说!

李琳西沟不属十个老社。

赵军(坦然)那有啥,咱既然开的是座谈会,就不要限制那么死嘛,马上打电话叫她快来!

李琳是。(离去)地委办公厅。李琳在给平顺县委打电话。

画外音:

李琳是李顺达、申纪兰心目中最信任、也是最年轻的县级干部。在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武候梨等全国劳模身上倾注过不少心血。他是长治市的铁笔杆,那封着名的李顺达互助组“给毛主席的信”,就出于他的笔下。

闪回。李顺达家大门道。画外音(表演、摄像同步进行):1951年5月15日,李琳作为平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到西沟下乡,在李顺达家大门道里,召集互助组座谈解放后生产、生活变化情况。有人说:“当年逃荒一篓担来的家当,现在一百石米也不卖。”又有人说:“过去住的是甚?玉茭杆围起来就当房,现在都盖了新房。”还有人说:“以前吃糠咽菜还饿肚子,如今家家有余粮。”大家都说:“西沟变了,是因为听了毛主席的话,走对了互助组组织起来的路。”七嘴八舌,谈得很热烈,很投入。李琳建议:“咱们把西沟的变化写信向毛主席汇报一下好不好?”大家一致认为:“这主意太好了,可惜我们都没有文化,不会写。”李顺达:“就请李部长替我们写一封吧!”就这样,李琳就在大门道里,坐着一个小板凳,在膝盖上写就了给毛主席的信。

县邮局。李琳满怀喜悦将信投入邮箱。

县委办公室。

李琳正向地委打电话汇报给毛主席写信的事,话机里传出一位领导的严厉批评:“给毛主席写信,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事先请示地委,出了问题,谁负责?”

李琳被吓傻了。画外音:没几天,各省大报刊登了此信。不久,上面传来红头文件:晋升李琳为平顺县委书记。那年他26岁,一直连任八年之久。

(四)闪出。西沟村景色。画外音(摄像同步进行):平顺县在太行山上,太行山千沟万壑。西沟村村名因一条大沟的沟名而来。这条沟因为东西走向,又在平顺大河滩的西岸,故人称西沟。

申纪兰正领着一伙妇女在羊圈打粪。会议的通知下午才传到西沟,县委在西沟蹲点的同志找到纪兰说:“地委通知你去开会。”

“开甚会?”纪兰问。“去了就知道了。”“行,那我去,怎个去哩?”“雇个骡子送送你吧。”“雇骡子得花多少钱?”纪兰问。“5块。”

这时,在一旁的马玉兴说话了:“不花那瞎钱,我用驴去送送吧。驴是我家的,不用花钱。”“那行,不花钱最好。”纪兰说。

同类推荐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传

    海子是最受青年人喜爱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具传奇色彩和最受争议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读过海子,你会突然感到活着挺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这是诗人的灵魂和生命,是关于自由的低吟。真心推荐海子,可以带你走进另外一个纯洁安静的世界。本书从以细腻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海子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同时用清新的文字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才情并茂。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海子的童年以及人生路上的成长变化,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海子在对待友情以及爱情方面的态度,认识一个完整的热血沸腾的诗人。
  • 古龙传

    古龙传

    古龙先生在武侠文学世界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人生诸多传奇,他命运跌宕,历尽悲苦;嗜酒如命,绯闻不断;挥笔成书,又挥金如土……总之,他的人生与他的作品为他造就了双重传奇。本书将着重显现古龙命运的传奇性,并深刻地解读古龙先生作品背后的悲喜情怀,与此同时融入对古龙作品的品悟,从他作品中的内容,结合他当时的经历,进而分析他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来源,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并引起读者的兴趣,与读者产生共鸣。本书不仅给读者呈现一个武侠笔者的传奇故事,更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立体丰满的豪侠灵魂。
  •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名人传记丛书)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一个小城,自幼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本书客观讲述了毕加索从出生、成长到成为一代大师的生命轨迹,展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那年那月那人

    那年那月那人

    无论时光怎么变迁,生命中注定有些事、有些人无法忘却!那些尘封的往事,总会在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 The Gilded Age

    The Gilded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穷奇回梦

    穷奇回梦

    世间霍乱,天界却无端把祸根抛给穷奇;一代凶神,本要归隐,却被他人利用;神魔两届,全部忌惮他的实力。一代杀伐,又将浴血而归。而这场血雨腥风,却在最无力的人间终结
  • 黑暗魔法少女

    黑暗魔法少女

    这本书是介绍一位平凡少女,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就人间蒸发,算是单亲家庭,因为一次的送外卖,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了唯一一名来自地球的魔法师,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生活在魔法界的少女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 私生女成长纪事

    私生女成长纪事

    一个淡漠孤傲的失意舞者一个戴着“私生女”头号生活的悲凉舞者没重生,没异能,更没有珠光宝鉴。。。混迹演艺圈只为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看私生女如何洗净纤尘登上世人敬仰的舞台。。。。。。读者群QQ:237280297
  • 隐婚萌妻:错惹天价老公

    隐婚萌妻:错惹天价老公

    回国第一天撞见,他将她堵在墙角,唇角微勾,“织星丫头,这么关注我,会让人怀疑你对我有企图的。”“又不是没住一起过。”正大光明入住她家,他笑得腹黑又妖娆。“自己来还是我帮你,选一个。”一份结婚协议摆在她面前,他一脸气定神闲。她怒了,“洛熙宸,你到底想要……”“你!”未完的话被一个字阻断。谁说太熟不好下手?正是因为熟到刻骨,他才想要将她一世占有……
  • 生如青草

    生如青草

    当柳树从九十九台阶一阶一阶走下来的时候,这时的他,声音彻响天地间“凡胎到翻天,谁敢与我为敌。”
  • 斗卡

    斗卡

    七州四海,浩瀚无边,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横空出世的体能道盛行天下,人人以习练体能道为荣。体能师、体能大师、体能宗师,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文力场、武力场、火力场等八大力场是所有人仰望的最高境界。一个从小被严禁练习体能道的少年,无聊之余,靠机器虫子偷拍卖给同学赚点零花钱,不但偷拍了美女老师,还偷拍了班花,惹出了摆脱不掉的麻烦。四面楚歌之下,他携带着一本会咬人的书,一张会生小卡片的母卡,踏上了追求体能道的巅峰之路。
  • 重生之沐月玦

    重生之沐月玦

    她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但为你落泪的那一刻,我是真心的,他说,这一世我不能执你的手,只是为了修万万年的相守,缘份,就象杯具,碎了,爱的记忆,就象美玉,化为玦!这真是造化弄人呢!
  • 伤魂

    伤魂

    龚合国是“我”在新兵连认识的铁哥们。一次,“我”为新兵们请命,得罪了班长。起初,龚合国还跟“我”一条心,不久却“变节”了,二人的情义也至此决裂。很多年后,战友沈从武偶然联系上了“我”,他说龚合国早就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不过现在人已废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龚合国竟然在他的家乡上演了一出堪称惊世醒人的活报剧,他独创的“频道论”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而他和他所在的小城里的官员们有一天忽然懵懵懂懂地去“集体自首”,更是荒诞离奇……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