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100000041

第41章 废墟上的奇迹--日本(8)

为了减轻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日本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超低利率”政策。日本银行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五次下调公定贴现率,将其降低至当时国际上的最低水平的2.5%。卢浮宫协议后,日本银行将此2.5%的“超低利率”一直保持到1989年5月,持续时间长达27个月。日本银行官定利率长期处于超低水平,促进了金融机构贷款大量增加。日本金融机构的贷款与GDP的比例80年代初期为50%左右,到80年代末期已上升到100%。1987-1989年,日本的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了10.8%、10.2%和12%,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日本央行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大量增加,流动性增加的直接表现为市场资金充裕,其运用主要有国内实业投资、股票市场投资、房地产投资。本币升值不利出口,而日本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贸易部门比重较大,资金难以获得良好收益。充裕的流动性大量流向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股价和房价逐渐上涨。

流动性过剩使银行积累了大量资金,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上涨,通过股票市场融资额大幅增加,信用良好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转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银行资金大量投入房地产行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比重大幅上升,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成为日后泡沫破裂引发银行危机的原因之一。

同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大量外移。产业“空壳化”伴随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预示了泡沫的产生。

另外,由于当时日本经济总体上正处于复苏增长的上升期,国内各行业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普遍充满信心,同时“广场协议”使日元升值发挥了降低消费品价格、增加居民实际收入的积极作用,日本国内民间消费支出明显上升,以民间消费为先导的投资热潮,有力地拉动了日本国内需求的迅速扩张。

总之,来自日元“值钱”的信心膨胀和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很快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形成价格泡沫,并把整个日本经济拖入越来越大的泡沫之中。

二、泡沫浮现

日本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持续时间都是空前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土地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以及由此造成的金融安全状况的恶化。日本的泡沫经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信贷泡沫。

1.股市泡沫。日本泡沫首先起源于股票市场的急剧膨胀。1985年12月,日经(Nikkai)平均股价仅为13113日元,但到1987年9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股价猛涨至26000日元,上涨了近1倍。此年3月,日本股票市场的市价总额已达2688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36.3%,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暴跌了508.2美元,比头一天下跌了22.6%。华尔街股市的大崩盘同时也波及到了日本,继美国的“黑色星期一”之后,日经225种股票的收盘值在20日也暴跌了3836.48日元。按说日本应该从这场波动中得到警示,然而就在各国忙于整顿股市之时,日本却在国内资金极为富裕的条件下进一步放松银根,膨胀信用贷款,使它的股票价格总额两个月后达到了全世界股票时价总额的41.7%。日经平均股价也由1987年10月的21910.08日元一路急升到1989年12月31日的38915.87日元。如果从1985年12月算起,到1989年12月止,日本股票价格在此4年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9.19%,而日本的实际GDP在此4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只有4.325%,可见股市泡沫之严重。

2.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始于1986年。从名义水平来看,1991年最高峰时全国平均地价比1985年增长61.5%,其中同期商业地价增幅高达80.9%;东京、大阪等六大都市的地价增速更快,平均地价1991年比1985年增长207.1%,商业地价的增长更是高达302.9%。由于期间日本的通货膨胀水平很低,因此其地价具有很高的泡沫成分,从土地价值来看,1990年末日本全国土地市值相当于日本当年名义GDP的5.5倍,较1986年增长88%。据说1990年末日本的土地资产价格总额竟然可以购买比日本大25倍的美国,其泡沫程度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3.银行信贷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对日本的金融安全造成了重大伤害,这不仅表现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还表现在泡沫形成和膨胀期间对日本金融安全的损害,即银行信贷泡沫。

日本房地产的膨胀推动了金融体系信贷的快速扩张以及贷款资产向房地产业的集中,加大了日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暴露。在房地产泡沫膨胀的1986-1990年,日本银行贷款保持在15%左右的增速,其中1986、1987年在30%左右。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更为活跃,1987-1990年的贷款规模比泡沫经济前的1983-1986年增长了80%。同时贷款快速向房地产业集中。表6-1的数据显示,1986-1991年间日本银行系统对不动产业贷款的比重为10.9%,比泡沫前的1981-1985年增长近50%,加上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日本银行机构在房地产业的贷款集中度从11.8%迅速增长在20%左右。如果考虑到日本银行对建筑业和个人住房贷款则银行机构对房地产相关行业贷款的集中度则更高。

股价、地价的上涨虽然提高了国民所拥有的财富水平,产生了一种“财富溢出效应”,扩大了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推动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较高的增长期,形成了一种扭曲的繁荣,但是泡沫终究有破灭的时候,当其破灭时,灾难便来临了。

三、泡沫破灭

1989年至1990年,面对通胀压力和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宏观调控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导致极度膨胀的资产泡沫破裂直至急剧崩溃。具体而言,导致泡沫破裂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利率刺破了经济泡沫。由于股价、地价等虚拟资产价值的暴涨所形成的泡沫经济严重扭曲了国民收入在消费者间的再分配,国民对当时的经济现象所产生的不公平心理日渐增强。地价的过度上涨不仅使一般老百姓购房陷入困境,而且连企业的工厂用地扩充、城市再开发和道路建设也遇到了困难。日本政府迫于形势开始调整其经济政策,压缩泡沫。

1989年4月日本央行决定冻结自1987年3月以来一直维持的2.5%的低利率政策,将其官定利率上调至3.25%,但这并不能使土地的投机热潮得以降温。1990年1月1日国土厅公布的地价公告显示,全国地价在1989年上升了16.6%,仅次于上一年的21.7%,大阪地区的地价涨幅高达53.9%。地价的继续投机现象不得不使政府决定再次提高利率。到1990年8月份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央行先后5次上调官定利率,使其从2.5%一路直升到6%。利率上调产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股价上,从1990年年初股价开始暴跌,到1992年8月18日平均股价已跌至14309日元,与1989年12月31日的最高点38915日元相比已下降了63%。股价暴跌半年之后,地价也开始大幅度下降。1990年12月到1991年12月仅一年,日本全国地价下跌了46%,使价值为107.6万亿日元的资产化为泡影。到1994年,东京、大阪等地房产价格跌幅都超过了50%。

(2)美国压力加速了泡沫破裂。1989年秋,美国和日本为解决两国贸易长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磋商,美国强烈抨击日本股市的封闭交易和相互持股做法,要求日本的银行持有企业股票的标准由5%降到2%。由于日本企业的股票主要是由关联企业相互长期持有,市场上的流通股相对较少,一旦改变相互持股的做法,特别是要求银行降低持股标准,股市必然下跌。美国通过美日经济结构问题会议发布的这些消息,给日本股市带来了压力,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1990年初,股市出现下跌,而后演变成恐慌性出逃,长达四年的股票市场大牛市就此结束。

(3)紧缩贷款对过热的房地产行业如同釜底抽薪。1990年4月,日本大藏省开始就日本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进行总量控制,土地价格进入漫长的下跌之路,并拖累银行形成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坏账。

(4)银行提高自有资本比率加剧了信贷紧缩。1989年,日本大藏省采纳“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商业银行将自有资本比例提高到8%。由于此前银行受政府高度保护,没有破产风险,银行普遍不关注自有资本问题,自有资本比例很低。因此,执行“巴塞尔协议”后,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得不大规模缩减国内外贷款,房地产泡沫受到进一步挤压。

综观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历程,其原因大致可归结为四点:一是日本国民对经济的信心出现了变化。80年代日本经济非常好,很多人认为“Japan is No.l”。但是进入90年代后,日本国民对日本经济过于自负的信心出现了下降。二是金融监管落后于金融规制的放开。80年代日本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但监管制度没有跟上,导致商业银行过于放松贷款,特别是承担高风险的贷款,从而错配了经济资源。三是对地产价格缺乏清醒认识。单一看好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缺乏有效监管,资源越来越集中于房地产行业,银行和个人都进入了房地产价格虚拟膨胀的恶性循环,最终酿成巨大的泡沫。四是货币政策有误。过分估计了日元升值对经济增长的打击和通货紧缩压力,长时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四、滑入泥潭

“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多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集中释放了出来,给日本经济特别是日本金融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其直接的影响表现为:

1.银行业陷入严重经营困境

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股价和地价巨幅下跌,给日本银行业造成了双重打击,开始出现巨额的不良债权。住宅专业银行、农业系统银行、信用组合乃至国家资本金融机构都有难以理清的不良债权,使日本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能力下降。虽然在政府的保护之下,金融危机没有立即显现出来,但在一段时滞之后,终于在1994年底开始爆发。自1994年12月开始,日本出现了一系列战后从未有过的金融机构挤兑风波和倒闭事件。其中重要的有:1994年12月,日本协和信用组合和安全信用组合宣告倒闭;1995年7月,日本宇宙信用组合发生挤兑随即被政府接管;1995年8月,日本第二大信用组合木津信用社倒闭。

此后,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数量不断增加。据日本金融厅2002年8月2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全国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高达52.442万亿日元,约合7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4557万亿日元。而高盛公司则认为,日本银行业的坏账己经达到237万亿日元的水平,约占日本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不良债权的剧增致使银行的自有资本率迅速下降,日本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接近甚至低于国际结算银行规定的8%的下限,严重影响了其健全经营,资信等级被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不断降低。

受这些影响,日本商业银行在世界上的排名持续下降。根据《Banker》相关各年特辑的报道,以总资产排名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日本的银行在80年代里排名节节上升,而在90年代里的排名却是节节后退。如在1991年日本的银行在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而到了1999年,仅剩两家。

从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的税前利润排名的前10名中,已不见日本银行的身影,全部被美国的银行和欧洲的银行所占据,与80年代日本银行业的盛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美日银行业实力变化的历史轨迹:日本的银行业在80年代一度完全取代美国的银行业,登上世界银行之巅;而到了90年代中期,美国银行业又再度崛起,而日本银行业从巅峰跌入了谷底。

2.证券业空前萧条

1991年初,日本股市开始下跌,特别是6月以后,证券公司违法经营的丑闻相继被揭露,对证券市场以很大的冲击,使已经趋于低潮的股市更加冷却。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股票指数跌破17000点的心理大关,最低时曾跌破15000点,之后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及平时的20%。因此,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二百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而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证券公司都在缩小机构,裁减人员,并最大限度地节省日常经费开支,日子非常难过。人们普遍认为,这次日本证券业的萧条已远远超过1964年萧条时的深刻程度,是二次大战后空前的。

3.对实体经济带来深刻影响

“抱沫经济”崩溃以后,不仅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冲击很大,而且对实体经济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饱沫经济”时期,经过连续四年多的经济高涨,民间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已经饱和,政府公共投资和个人消费的增长也已达到一定限度。“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个人消费萎缩、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1991年第4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1992年度日本政府将经济增长率目标定为3.5%,但实际上只能达到1.4%,是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日本经济仍未走出低谷。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国内需求减少,致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1991年和1992年日本的贸易顺差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使本来就很激烈的对外贸易摩擦更加雪上加霜。实体经济的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萧条。当时人们估计,从“泡沫经济”崩溃的1991年下半年算起,股票市场要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需要3年,银行的经营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需要5年,房地产市场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需要7年。由此可见其影响之严重程度。

这一次的衰退影响十分深远,日本经济一直到今天都没能真正翻过身来,徘徊不前的经济使得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受到影响,“入常”的进程迟迟不能获得进展,再加上历史的原因,日本一直不为周边的亚洲国家所谅解,因此,日本的经济和政治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同类推荐
  • 理念决定成败: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

    理念决定成败: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

    《理念决定成败: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内容分为决策篇:规划企业理想愿景、经营篇:永远保持竞争优势、管理篇:张弛有度,简单高效、用人篇:引爆团队的最大潜能、沟通篇:营造上下贯通的交流环境。是管理精英必知的42个黄金法则。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

    最管理:管理大师的管理习惯和管理智慧

    企业管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一个让众多管理者感到头痛不已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静下心来,学习一下管理大师的管理智慧,就可以逐步从平庸走向卓越,实现管理的梦想。
  • 挖掘你的销售力量

    挖掘你的销售力量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调整、优化与创新,本书有意识地把消费者行为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世界各国消费者行为的共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阐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学会这些潜规则将对你的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帮助。
  • 经销商还能怎么管

    经销商还能怎么管

    跳出市场来看,产品要完成交易才对行业有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厂家和经销商应该是一体的,他们必须协力同心完成对消费者的承诺。事实上,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主旋律应该是合作,而不是算计,是信任,而不是猜忌。当一个经销商选择了一个产品时,他的行为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他对厂家的信任。因此,如果双方合作出现了问题,那么双方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反思而不是相互指责,尽管中国人更习惯后者。这是我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得到的最大启示。
热门推荐
  • 女开科传

    女开科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之九州征途

    异界之九州征途

    传承万年的帝国已然摇摇欲坠,新起的九大家族锋芒毕露。一个本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却成了焦点,暗流的中心,算计的棋子。而一个清醒并且有些疯狂的棋子有了自己的意识,他注定要走出棋盘,迎接辉煌重临。一切,从那个癫狂偏执的世家子开始……
  •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缺

    心缺

    心上有个缺,是无可救赎的旧伤,战争……腥风血雨……,怎么办?怎么办?,故事脱胎于慕容冲,却又不同于慕容冲,一个曾失去一切尊严沦丧的男人,最后仍活得顶天立地,有爱有恨,当得起男儿这两个字的悲壮故事
  • 天价萌妻娶一送一

    天价萌妻娶一送一

    三个月的契约情人,到期后夏歆歆黑了乔景歌私人账户所有财产消失得无影无踪,七年后,乔氏集团最新项目资料被人盗走,罪魁祸首居然是一个七岁的宝宝!宝宝灿笑:爹地,初次见面,我是你的私生子~宝宝:爹地,你知道吗,一个女人愿意为一个臭男人生孩子就表示她爱惨了那个臭男人。你说,我为什么会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呢?
  • 情系狼王:夫君么么哒

    情系狼王:夫君么么哒

    她,是上界圣女,看起来柔弱无害,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下界的王,做事果断狠辣,却对她一见钟情。可是,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当你爱上一个人,你爱他多一点,那么,你终会失去他;然而,当你遇上另一个,他爱你多一点,那么,你终会离开他。这千百年来,到底谁能打破这诅咒,又有谁,生生世世都只爱一个呢?(本文免费)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花季过后是什么季节

    花季过后是什么季节

    这里是草原上的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到处充满着物欲,这里的校园也是金钱的。但是当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候,那个关于精心塑造的完美的理想、爱情之梦也随之破灭了。有人说校园是一个象牙塔,但是当你从那个象牙塔中走出的时候,才会发现周围的一切其实是那样的冰冷,怀着这样冰冷的心走向冬季的那个女孩,她自己是那样了不起,成绩优秀、家庭富裕,其实她也只是一个可悲的金钱交易的产物,一个有钱人花钱买人生的女儿。随着爱情的失去,她变得一无所有,远走他乡,她是那样的孤独,她只有告诉自己:“不要紧的,我很坚强。”
  • 阿拉德之魂

    阿拉德之魂

    冒险家,大陆独有的称号,实力与地位的代表。机缘巧合之下为应亲命而走上冒险之路,盛大的世界图卷向他展开,大森,艾尔文防线,格兰之森,天空之城,甚至古之禁忌,诸神领域。平凡为其表,稳重为其心,小人物的成长,波动体的奥秘,雷神的降临。阿拉德之魂,亦为阿拉德的至高守护者。
  • 畫家知希錄

    畫家知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