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之间,对自己先做哪一件犹豫不决,他将会一件事情都做不成。
——威廉?沃特
著名的华人电脑专家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发生在他6岁那年。
一天,6岁的王安外出玩耍,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他忽然想起未经妈妈允许,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进屋请求妈妈。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答应了。但是,当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这时小麻雀已不见了,他看到的是一只意犹未尽的黑猫。
这件事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创伤,从此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也吸取了一个教训:凡事要当机立断,立即行动,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王安以后做事从不优柔寡断,果断把握机会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
同样,在职场中,纵使你有骄人的才干、聪慧的头脑,如果总是徘徊不做决断的话,最终你必定会因此而失去老板对你的信任,失掉挑重担的机会。因此,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你必须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一鼓作气将问题解决,而不是在犹豫不决中贻误时机。事实上,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行动起来,因为一旦进入行动状态后,人们就来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这样反而更容易将问题解决。
黛丽尔就是一个遇事当机立断,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她为人正直、进取,做事果敢、有魄力,从不畏缩。1950年她从美国中西部来到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到了20世纪70年代,她已经凭借其非凡的才干担任纽约州银行业管理官。
1977年,香港汇丰银行提出要收购纽约的海洋密兰银行,应不应该让一家外国银行取得海洋密兰的控股权成为一时的焦点。黛丽尔和凯里州长各持不同的看法。黛丽尔经过考虑,坚持用纽约州买卖银行股权的法律规定,保住了海洋密兰的控股权。她公开反抗她的上司——纽约州州长休?凯里,在当时是冒着可能被撤职的危险的,但她毫不畏缩,为纽约州金融事业出了关键的一臂之力。
1981年,黛丽尔在另一宗银行拯救行动中,显示了她果敢善断的卓越才干。从1980年开始,纽约州的格休威治储蓄银行由于经营策略失误,很快陷入困境。它付给存款客户高利息,而它的收入来源却是低息抵押,结果入不敷出,亏蚀累累,濒临破产。如果再得不到援助,就会陷入绝境,关门倒闭。一旦这家银行倒闭,结果就不仅仅是—宗大银行破产事件,而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其他储蓄银行发生大规模挤提事件。
为了阻止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黛丽尔没有犹豫,而是果断决策,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道,谋求挽救办法。她的方案是力求在纽约州选择一家实力雄厚的储蓄银行,与格林威治储蓄银行进行合并。她找过许多储蓄银行,但对方都表示不感兴趣。经过74个星期的努力,她终于在1981年 12月说服了纽约的大都会储蓄银行收购格林威治储蓄银行,同时使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同意发放1.85亿美元给大都会储蓄银行,进行两家银行合并具体实施阶段,终于使格林威治储蓄银行避免了破产倒闭的命运。黛丽尔成了纽约州银行业管理官员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成了力挽狂澜的第一功臣。
她这种果敢与决断以及坚持自己的立场的大将作风使她由华尔街一家股票经纪公司的调查员,成长为在纽约股票交易中稳坐第一把交椅的人,成为纽约州银行业的一个重要人物。在黛丽尔的管辖之下,她所在的金融裁判机构资产合计达5000亿美元。
黛丽尔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想在问题中显示你的才干,你就要摆脱徘徊犹豫的坏习惯。在瞬息万变的现代职场中,机遇、信息稍纵即逝,我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徘徊太久。有些人往往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结果只是将问题一拖再拖,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机会。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在一份分析了3000多名失败者的报告中得出结论,在30多种常见的失败原因中,优柔寡断占据榜首。
徘徊太久,是每位员工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大敌。任何一个老板都知道,企业发展需要那些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迅速将问题解决的人来推动。因此,如果你要赢得老板的信任,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就应当改掉优柔寡断的坏习惯,要以果断、勇敢、自信来替代徘徊犹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把机会牢牢抓在手里。
动作要快,越快越好。如果有人持续表现欠佳,你可能以为等待会对他有利,那你就全错了。实际上,你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戴尔公司董事长兼CEO 迈克尔?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