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500000027

第27章 文化名人录(5)

杨蕉圃(1911-1980年),原名杨纸田,山西黎城人。在长治四师时,因闹学潮被学校开除,后到太原山西大学就读,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担任黎城县牺盟游击队指导员等职,此后任《中国人报》、《战斗报》编辑,期间曾在武乡活动,后任武安县委书记、《新华日报》(华北版)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48年出任太行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随军南下,先后任衡阳地委宣传部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山西师范学院代院长、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任,《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社社长,编辑部主任等职务。

任,山西第五专署秘书主任。1940年到武乡,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党委书记兼教务主任,参与了晋东南“文总”组建工作。后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处第一副处长,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教育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院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着作有《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什么是唯物主义?》、《论党性》、《我的哲学“罪案”》等。

吴象(1922-),原名吴大智,安徽休宁人。1933年入安徽省立第二中学读书,1937年在南京安徽中学(现第六中学)高中肄业。1938年秋,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夏,到晋东南敌后八路军野战部队做宣传教育工作,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来到武乡,之后调抗大总校任教,1943年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1945年后,先后任新华通讯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编辑,《山西日报》总编辑,中共山西省委、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兼政吴毅(1915-1984),山西运城人。1936年在北平上学,加入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3月,到太行山前方鲁艺学习,后调鲁艺实验剧团,1940年5月调任太行山挺进剧社指导员,1941年1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深造,1942年1月起,先后在野战政治部文工团、晋鲁豫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中原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担任音乐组长、音乐指导。1949年8月调任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后转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担任副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重庆市文工团艺术指导、团长,重庆市歌舞剧团团长,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等职。

吴本立(1906-2003),安徽怀宁人。1935年,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新闻摄影团任摄影助理,1938年与有志青年一道奔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学习,1939年,进入延安八路军政治部电影团任摄影。1939年秋,电影团摄影队来到武乡,拍摄了总部及一二九师在前线活动的大量镜头,还拍摄了百团大战、关家垴战斗等珍贵的一线材料,1940年冬回到延安,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影总队副队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兼摄影师、副厂长,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党委副书记。参加拍摄和导演的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获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和报导奖。担任副导演兼摄影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获斯大林奖金。

吴伯萧(1906-1982),山东莱芜人。1924年曲阜师范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1月,任八路军政治部抗日文艺工作组组长,赴长治一带工策研究室主任。1980年春,调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任室务委员,1982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着作有《阳关道与独木桥》、《中国农村伟大希望所在》、《论中国农村改革》、《农村改革与农村商品经济》、《从昔阳到凤阳》等。

吴晓达(1921-),湖北汉口人。1936年入山西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次年参加牺盟会,1939年到晋东南,次年调前方鲁艺实验剧团。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宣传干事,晋绥军区分区文艺队编导。后任东北军政大学总校队长、中南军政大学总校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驻朝鲜大使馆二等秘书,外交部国际司专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秘书长,驻肯尼亚大使馆、几内亚大使馆参赞,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驻休斯敦总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

作。写有《潞安城》、《沁州城》、《响堂铺》等歌颂抗日军民的散文,这期间曾到武乡采访一二九师活动。1939年,回到延安。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文学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作协秘书长,后又连续担任了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文联委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着作有《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集》等。

吴奚如(1906-1985),原名吴席儒,湖北京山人。1925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连党代表。1927年后任《讨蒋周刊》主编、警卫团连长、团侦察参谋等职。后任中共湖北军委代书记、中共河南军委委员兼秘书。1932年秋到上海,以文学活动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并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大众工作委员会主席。西安事变后回到延安,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政治教员。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担任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副主任,并随西肖英(1915-1983),广东龙川人。原名郑文生,笔名萧殷,作家,文学评论家。1932年开始写作,1938年入延安鲁艺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来到武乡,曾任《新华日报》编委,后调回延安,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石家庄日报》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艺报》编委,中国作协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学讲习所副所长,暨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主席,《作品》月刊主编。

何云(1905-1942),浙江上虞人。原名朱士翘,1930年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1931年回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任“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华日报》国际版编辑。1938年赴太行创建《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任社长兼总编辑。1939年8月,率领报馆员工,从沁县转战武乡,同年10月,在武乡成立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兼任社长,同时兼任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主任。百团大战期间,随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访,1940年底随八路军总部机关转移辽县。1942年5月在辽县牺牲。

战团来到武乡,曾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参谋处友军工作组组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主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及江北纵队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脱险后回到延安,进中央党校学习。1947年调东北,任牡丹江市及松江省总工会主席、东北总工会生产部部长,华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副主任,1958年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湖北省文联委员。着作有《惊雷》、《小巫集》、《叶伯》、《卑贱者的灵魂》、《忏悔》、《汾河上》等。

何克(1915-1945),原名乔治·霍格,中译名乔治·何克,英国人。1937年,牛津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任美国合众国际社自由撰稿人,并兼任视察员,1939年先后到八路军总部与晋察冀军区采访,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向国外通讯机构发稿,曾在武乡住两个多月,1940年到宝鸡参加“工合”组织的管理,任培黎学校校长,1945年病逝。

邹雅(1916-1974),江苏无锡人。青年时代在上海出版界工作,致力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同年冬随鲁迅木刻艺术团来到武乡抗日根据地从事宣传工作,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的木刻作品。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北京画院主任,曾致力于山水画的探索,作品受黄宾虹影响较深。编着有《解放区木刻》、《黄宾虹山水写生册》等。

汪占非(1911-),原名汪占辉,江西贵溪人。1929年入国立杭州艺专,同年加入“一八艺社”,后参加“左翼美联”。1932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学院西画系。1937年任北京祖家街美术学校素描教员。1939年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留校任宣传干事,1940年来到武乡,后调任鲁迅艺术学校。1943年到延安大学,美术部研究室工作,1949年后曾任西安军管会美术组长、《群众日报》画刊主编,西安市美术工作协会主席,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顾问。作品有木刻《纪念左联五作家》、油画《人民解放军渡长江》、中国画《战耕图》、《人定胜天》等。

宋之的(1914-1956),原名宋当昭,直隶(今河北)丰南人。北平大学肄业。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任北平分盟出版部部长并主编《戏剧新闻》,后任西北电影公司、西北剧社编剧。1937年在上海组织抗日救亡演剧一队,任副队长。1939年在重庆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任副团长,并带领访问团来到武乡采访,1941年后组织旅港剧人协会、中国艺术剧社。1946年后任山东大学教授、东北文协《生活报》主编,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研究室主任,总政治部文化部艺术处处长兼《解放军文艺》总编辑,《剧本》月刊主编。作品有《谁的罪》、《雾重庆》、《国家至上》、《打击侵略者》等。

宋迪夏,北京市人,曾任战区妇女儿童考察团成员到武乡进行考察,后任延安中央党校第五部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员,其他不详。

张鱼,民族革命通讯社上党分社社长,并兼任《上党通讯》主编,1940年曾到武乡参加晋冀豫区新闻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副理事长。其他不详。

张万一(1917-1994),山西武乡人。1937年4月,考入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期间编写了《宛平事件》、《教子参军》等剧,开始了创作生涯。同年秋,任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二总队政治部特务队分队长。后转入地方,曾任决死队武乡游击队队长、二区基干队中队长、洪水小学校长、武乡初级小学军事教员、工商管理局三分局统调员、武乡县商联会主席等职。1942年,调武乡光明剧团任编导,1946年,随武乡光明剧团调到太行行署后,仍任编导。1949年随团进入太原,光明剧团改编张叶青(1927-),又名张素芳,山西武乡人。10岁害眼病双目失明,11岁学说书,15岁出师单独说唱。1938年参加了县盲人曲艺队,1939年曾到八路军总部王家峪为朱总司令与部队进行慰问演唱,1945年任武乡曲艺队队长,五县曲艺联合会主任。1951年后任武乡曲艺队队长、指导员。编辑整理盲文书目十多本。其书目有《汗衫记》、《吴阁老私访武昌府》、《斗菜园》、《偷吃糕》、《十不足》、《拗锅》,《小女婿送妻》、《拙老婆缝衣》、《小人段》、《笨老婆做饭》、《张生开药铺》等。

张柏园(1910-1994),天津人。1929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3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参与发起组织反帝大同盟,参加了北平爱国学生运动,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937年又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社长时来到武乡,从事文化出版工作,后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处长、抗战学院秘书长、峰峰煤矿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北方大学教务长、中原区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后任北方局太南区党委太南文总秘书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大学副校长、河南省政府文教厅厅长,河南省文教委副主任、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教部部长,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

为山西省文工第二团。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一年后,调华北文联工作,后任山西省文联联络部部长、副秘书长,山西实验剧院副院长,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剧作有《小二黑结婚》、《漳河湾》、《尹灵芝》、《哑姑泉》等。

张林书(1906-1962),又名张效荣,山西武乡人。16岁拜石泉村石生华师傅学艺,出师不久即崭露头角,名噪于县内外,号称州三县(沁县、武乡、沁源)盲艺之魁。1938年,参加武乡县抗日宣传队。说唱过《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过雪山草地》、《任爱珍杀敌》、《打段村》、《打马牧》、《捉汉奸》、《大军南下》等几十篇新书。

张香山(1914-2009),浙江宁波人。早年曾入天津中日学院学习,1932年参加“左联”,1933年任天津左联书记,1934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留学,1937年回国,同年秋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多次进住武乡,在做敌军工作的同时,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后任太行军区敌工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敌工部部长、北平军调部中共方面新闻处副处长、新华社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一分院教务处处长,王稼祥政治秘书,中联部秘书长、副部长,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中日友协副会长,中宣部副部长兼广播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顾问,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记协主席。译着有《现实与典型》、《战斗着的日子》、《为什么要反对个人崇拜》等。

张晓非(1918-1996),女,曾用名张力、张莹,黑龙江双城人。1935年在北平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学习,因参加救亡运动遭当局逮捕,获释后于1937年转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油画,并参加上海妇女运动促进会及上海美术界救亡宣传队。1938年到延安,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结业后到太行,任民族革命艺术学校美术科教官、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美术系教师,1939年底来到武乡,后调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研究室工作,抗战期间曾创作大量作品,其中《会议》获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1950年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副教授,1952年任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副校长,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作品有《炊烟》、《海滨》、《保加利亚维多山风景》等。

同类推荐
  • 原始的突围

    原始的突围

    本书内容包括:丛林与捕猎;男权社会;新石器时代战争;夏商二代:兵与车的一跃;春秋战国大势及其战事;《东周列国志》:礼乐崩坏与天下大乱等。
  • 异世之群雄演义

    异世之群雄演义

    燕雀朝堂,虎狼军士;白骨原野,朱门酒肉;佳人美梦,铁马冰河;数不完豪杰志士,道不清是非善恶;这百年风吹雨打,留下的旧日山河。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民国之纺织霸主

    民国之纺织霸主

    清末民初,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有识之士苦寻救亡图存之道。要平外患,需有强军利器;要有强军利器,需建强大之重工业;要建强大重工业,需有充沛的资金投入;要有充沛资金,需培育能盈利之大产业。要抚内忧,需杜绝民乱;要绝民乱,需保民衣食;要解决民众衣食,需提供充足就业;要解决就业,需培育劳动密集之大产业。这是实业救国的逻辑!这是一个后进国家工业化的故事!我们的工业之路就从纺织开始……
  • 大话三国杀

    大话三国杀

    刘玄德的做人宗旨:惟贤惟德,能服于女人;以德服女人。
热门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使的守护

    天使的守护

    也许我注定是个爱情的盲人,在这浩淼的世界中盲然行走;也许我注定要孑然一身,在这世界独立行走,也许我本身就没有幸福,也不该拥有幸福。
  • 忆:约失江南

    忆:约失江南

    我披金戴甲,赴争沙场,你,又在何方?终于寻到你,却奄奄一息。乳名钗上的字,我终不会忘怀…披上凤袍,我是一国之母。可当今圣上,心又在哪里?两年的美好,难道只是一场梦?本该不在的姐姐,为何会出现?又为何要夺走我的一切?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我,我无言以对,皇上冷眼相看。“天上神明在此,本宫没做就是没做!”说罢,便一头撞向朱砂柱。血,染红了一切……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逆战——寻找变身英雄

    逆战——寻找变身英雄

    讲述了在末世危机下人类的自救与反击:故事以腾讯游戏《逆战》为题材、以未来末世为背景、讲述了在末世危机下的亲情、友情、爱情。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执掌大唐

    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 次元的空间

    次元的空间

    一个在次元之间的少女诞生了,她召集各个次元的核心,只为了拯救,,这核心的世界!!(此小说多数动漫人物为主,不喜勿喷。。)
  • 穿越之皇后逃上瘾

    穿越之皇后逃上瘾

    眼前这位长的玉树临风,美的惨绝人寰,帅的一塌糊涂的男子是谁?某女流着口水,一双水眸中飞出两颗红心。“请问公子贵姓?年方几何?有无婚配?”高贵低沉的声线响起,“小依,你不认识我了么?我是君宝啊?”嘎???君宝不是一个小屁孩么?怎么一转眼变成这样?晕!!华丽丽的的倒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孽龙

    我是孽龙

    吸江河,炼真身,化孽龙,引天劫,穿梭宇宙时空,灭杀姬,破恒空,粹阴阳,入邪道,纵横十界杀戮!世间一切皆为天定,我却偏要逆天而行,因为我是一条力量无边的孽龙!